❶ 時隔14年,符建濤為何還能認出人販子
符建濤之所以能夠一眼認出當初拐賣自己的人販子,是因為符建濤本身對這件事情的印象很深刻,盡管當時的符建濤只有五歲,但是對於這件事情,他始終沒有忘記過,這也說明了符建濤的確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孩子,對於很多年少時期的記憶都比較深刻,後來孫卓能夠見到自己的父親孫海洋,也是因為符建濤一眼認出了人販子。
目前,拐走符建濤和孫卓的人販子,以及他們的養父母都在給自己的違法行為開脫,但是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調查了,尤其是當年給符建濤和孫卓上戶口的有關人員,是必然會遭受到嚴厲懲處的,而孫卓和符建濤的養父母也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也希望其他養父母能夠主動自首。
❷ 被孫卓熱度掩蓋的符建濤,是如何找到自己親生父母的
《親愛的》電影張譯飾演的原型孫海洋終於找到了親生兒子孫卓,因為這部電影使孫海洋成為失去孩子最有名的一個了,所以這幾天的新聞關注的都是孫海洋一家。但是在這個最大的功勞是符建濤,符建濤和母親彭冬英卻鮮少有人報道。符建濤難道不比孫卓更有膽識、更有勇氣、更聰明、更值得弘揚嗎? 這個和孫卓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天被拐走的孩子,記憶力是那麼的驚人。也是第一個自己通過網上的信息找到生母彭冬英的電話,打給自己的媽媽,告訴她自己就是她走丟的孩子濤濤。看到這里,最最幸運的就是彭冬英了,她的孩子也最終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生活。
彭冬英早已在深圳買房,卻一直租著原來的出租屋。擔心兒子回來時找不到她們。如今,她可以和自己的兒子一起搬進新家了。
❸ 符建濤回到親生父母家了嗎
符建濤最後選擇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因為他是一個聰明的小孩,知道父母是真正愛他的。
符建濤被拐時只有四歲,但他卻清楚地記得自己被拐的經歷,還想著等自己長大後再想辦法回到自己的親生父母身邊。
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也並未放棄尋找他,14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符建濤憑借自己的聰明找回了母親的聯系方式。果然雙向奔赴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親情,友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符建濤不僅自己找回來親生父母,還幫助一起被拐的孫卓找到了親生父母。
這樣一個充滿正能量,明辨是非的好孩子值得每一個人佩服和學習。善良的人總會等來好運,希望符建濤的人生之路充滿幸福。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懂得什麼是正義,對於那些拐賣行為決不能姑息,也許此刻我們選擇容忍,會有更多無辜的小孩會失去原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