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嫁出去的女兒父母像什麼

嫁出去的女兒父母像什麼

發布時間:2025-09-08 20:59:15

1. 明明是親生的父母,為什麼一旦女孩子嫁人後,父母反而成了親戚

應該說的是嫁給皇帝的女孩子,我記得在甄嬛傳中,甄嬛的母親去宮里看望自己的女兒,是要行禮的,跟過去沒有任何關系了,雖然還是他們的女兒,但是最重要的人設是「皇帝的妃子」,當時的甄嬛無論在哪個位置,只要她是皇帝的女人,她的父母就要對她行大禮。



如果家裡在有哥哥或者弟弟,他們娶了媳婦,做女兒的在回家感覺又不一樣了,除了親戚還覺得自己是外人,明明是自己的家,可怎麼呆都覺得不舒服,怕難為父母,怕說錯話,怕嫂子或者弟媳婦多想,回家盡可能的多拿東西,臨走也得兩手空空,否則怕挑理。

所以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很多女孩子嫁人以後都跟父母成了親戚,有的連親戚都不如。

2. 父母把嫁出去的女兒當做外人,作為女兒的該怎麼做

父母把嫁出去的女兒當做外人,是因為家裡有兒子,所以才會把女兒當成外人,而女兒也要把自己當成客人,否則的話矛盾就會不斷。

當父母不把自己當成家人,把自己當成外人以後,那麼做為女兒就把自己當成客人,回到家裡勤快一些,有活爭著做,有事爭著做,但有話不要爭著說,更不要去說三道四,不要跟自己的父母各種的說家人的不是,否則最後難做的都是你父母。

當你把自己當成了客人,你回娘家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太難過的事情,因為你已經是一個客人了,娘家做任何事情好似都與你沒有太大的關系了不是嗎。

3. 女兒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嗎

女兒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嗎

女兒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從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就一直流傳下來的說法,意思是出嫁的女兒,就象潑到地上的一瓢(盆)水,如同水銀瀉地,馬上就擴散、滲漏到地底下,無影無蹤。那麼女兒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嗎?

女兒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嗎1

兒女永遠是母親的孩子,是親人,親戚是你的下一代與你父母的稱呼,所以不要以為出嫁了就不是一家人了,那樣會感覺情感上的疏遠。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離得遠了

女性嫁人,就意味著和父母在家庭上分離。即使是在以前,女性嫁人的地方也是隔著村子,而現在的女性出省嫁人的也有很多。女性的小家和父母的家肯定是存在距離的。現實間的距離,會把女兒和父母拉開。如果女兒離得比較遠,老人可能就會有失落感。以前女兒常在身邊,感覺就是「小棉襖」,很舒心。現在,離得遠了女兒貼心的時間少了,老人就會覺得女兒嫁人了,就不常親近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切很難回到當初了。

有自己的小家庭

女性在結完婚以後,組成的家庭不再有父母。經濟上、家務上、生兒育女上,都有了自己的責任。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一直在父母身邊住著,因為還要操心丈夫、兒女。總之,生活上有了很多差別,使女性要盡快回歸自己的小家庭,而不是待在父母身邊。當然,也有女性在結完婚後,放心不下父母想要把父母接到身邊,但是依然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男方是不是同意?男方的父母什麼意見?等等。現實就是會有很多的原因,阻擋女兒和父母依然親近。

回娘家花費高

在女性沒有結婚的時候,即使外出打工,回到家裡也還是孩子。對於人情世故,可以不用太注意。沒有各種禮物要送。但是,一旦結婚之後,回娘家就代表著家庭和家庭之間的往來。要顧及兩個家庭的面子問題,要送東西。如果家裡的父母在姊妹家住著,還要給姊妹們禮物、孩子們禮物。所以,經常聽人說,娘家不敢回、不敢住,光是回家看趟父母,就能把錢包花癟了。而且,問題是結了婚以後,家裡的錢要跟丈夫商量著花。所以,女性看似不過是回趟娘家,但確實會遇到很多問題。

女兒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嗎2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的做法,讓女兒寒心

財產留給兒子,盡孝想起女兒

我的`朋友的爸媽有兩個孩子,她是姐姐,還有一個弟弟。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結婚的時候和老公攢錢付了首付,平時工資還貸款後剩不下多少,本想父母能接濟一些,可誰知爸媽不知什麼時候給弟弟買了套房,首付房貸都是父母拿。想著弟弟將來要娶媳婦,朋友也沒說什麼,可沒過兩年,父母又全款給弟弟買了一套房子,從來沒和她商量過,寫的都是弟弟的名字。

朋友覺得爸媽這么做太偏心,雖然她結婚了,可是家裡的責任她也沒少擔。前年,媽媽生病還是她拿的手術費,在床邊照顧,弟弟沒有工作,整天游手好閑,家裡有事基本不管。以後,父母有什麼事,她也不可能不管,兩套房子幾乎是父母全部的財產,怎麼能和她商量一下都不肯?

家裡大事小事與女兒無關

有個同事,在她上大學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弟弟當時還在上高中。她早早參加工作,用掙的錢給家裡翻修了房子。因為弟弟當時年齡小,母親沒有文化,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拿主意。

原來過年祭祖的時候,整個家族都會在一起聚一聚,後來結婚了,大伯叔們就不讓她去了,說她結婚後就不是自家人了,按習俗不能再給祖輩上墳了。慢慢,家族的一些活動也不讓她參加了,她說有時候感覺很寒心,結個婚怎麼就不是一家人了,嫁出去的女兒在娘家就沒一點位置嗎?

結婚後,不再像以前關愛女兒

有次,和一位寶媽聊天,我見她自己帶兩個孩子,就問她為什麼不讓孩子姥姥幫幫忙,她告訴我,原來沒結婚的時候父母對自己很好,有求必應。可結婚後,總感覺態度變了,每次回家,爸媽都很客氣。她懷孕生孩子,她媽媽都沒怎麼照顧他,反而是婆婆忙前忙後,有次她想請媽媽幫她看孩子,結果她媽張口來句「不是有他奶奶呢嗎?」以後,她再也不向她媽張口了。

以前一直覺得,沒有父母能做到把女兒當水一樣潑出去,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可後來發現,有些父母,特別是有好幾個孩子的爸媽,對出嫁的女兒態度確實不一樣。這種區別對待,難免讓女兒感到寒心。

女兒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嗎3

出嫁戶口留娘家新規

很多女性在出嫁之後戶口還是留在娘家的,這種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出嫁戶口留娘家新規。

1、首先是關於外嫁女是農村戶口有承包地能不能亨受村裡的福利?答案是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條(一)款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為由,侵害農村婦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各項權益」的精神,外嫁女是應該享受村裡的福利。所以說外嫁女同樣享有跟村裡人一樣的福利。

2、其次是關於外嫁女(戶口在娘家)是否有權分得土地徵收款?答案是能,作為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員,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可以請求支付土地徵收補償款相應份額。只要戶口沒有遷出,還是有權獲得補償的。法律雖然規定了男女平等原則,但實踐中女性承包權益常因出嫁這一事實而被侵害,這和各個地方的鄉規民約、民俗習慣等因素有關。建議可依法向法院起訴主張權利。

外嫁女分戶要什麼條件

外嫁女分戶是很多人都比較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就給大家來說一說外嫁女分戶要什麼條件。

1、 公民分戶的標準是一家雖同居一處,但經濟獨立,分別生活,可以分別立戶。

2、 分戶的條件是實際住房有兩個以上自然間,且單獨生活。單元樓房的分戶僅限於離婚分戶,筒子樓的分戶按平房分戶辦理。自建房等違章建築不予分戶。

一家同居一處,因結婚單獨居住,不在一起生活的

經法院判決或調解的離婚當事人有房屋居住權,且確實在此居住的

經法院判決或調解的房產糾紛當事人有房屋居住權,且確實在此居住的

已辦理了私房析產、贈予以及繼承手續的

已在房屋管理部門辦理了房契分戶手續的。

1、依然享受戶口福利

關於外嫁的女生是依然可以享受村裡福利的,前提是外嫁女生戶口在娘家。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任何的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夠因為婦女結婚、離婚和喪偶為理由,侵害她們在農村集體經濟中的權益。所以外嫁的女生只要戶口在村裡,依然可以享受。

2、有權分土地徵收款

女生的戶口在娘家的話,如果有土地的話,是可以要求補償土地徵收款的。法律強調的是男女平等,但是在現實生活實施起來卻是比較難的,有的女生因為自己嫁人了所以自己的利益就被剝奪了,建議女性可以向法院起訴。

4. 女兒一結婚為什麼父母就變了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思想的不斷進步,“重男輕女”那套已經逐漸退出舞台,嬌軟可愛的女兒更被認為是父母的小棉襖。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背起小書包上學,再到成年工作與戀愛,父母對女兒的關愛一如既往,但站在女兒的角度來看,父母與自己的差距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無形的拉開,尤其是以結婚為界,父母婚前婚後的態度讓許多女生感覺父母對自己的愛變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的是婚前是父母的小公舉,婚後就是自己的成年人嗎?

子女與父母有著天然的親密關系,但這種關系常常在某個成長過程中出現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來源於子女與父母思想及觀念上的不同,這種變化可能體現在一家人在飯桌上展現食不言、放學或下班回家先進房間或是其他與父母面對面相處卻無言的時刻。成年後再說起自己與父母親密關系的變化,許多女生都會提到自己父母婚前婚後的態度與表現,並認為女兒一結婚父母就變了,盡管想與父母回到從前的親密關系,但總無奈現實中有太多“阻礙”,甚至會想到那句俗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在舊思想中,有人認為女兒嫁人成家了,就是別人家的人,婆家才是她真正的家,回娘家不像是回家反而像是個客人。但事實絕對如此嗎?我並不這么認為。北大才女趙婕曾經說過,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系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

在經過慎重的考慮後,女兒選擇與愛的人結婚成家,父母在心裡期盼自己女兒在往後的日子裡都能夠平安順遂,有另一人來愛來疼。父母在女兒婚後的變了,並不代表父母對女兒的愛與關心少了,他們站在的位置從女兒身前退到了身後,父母一直在注視著孩子,並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不遺餘力的給予愛與幫助。

女兒婚後感覺父母變了可能是父母對那份“得體的退出”把控不夠,什麼時候退出、如何退出、怎麼讓孩子接受難倒了父母。如果女兒結婚後感覺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系發生了不良好的變化,或是雙方的某種做法讓雙方感覺不愉快,建議找個時間與父母好好溝通下,把自己心裡想的推心置腹的告知父母,單方面的難受與胡思亂想影響不僅影響自己還影響與他人的關系和諧。小時候女兒總是給父母一種被需要感覺,現在長大了可以悄悄和父母轉換一下關系,讓他們感到被需要,給她們增加存在感,這也是維系親情的一種方式。

閱讀全文

與嫁出去的女兒父母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腿冷麻木怎麼辦夏天 瀏覽:913
紹興越城區養老院地址 瀏覽:340
孝敬老人的好少年資料 瀏覽:997
貴州農村養老保險手機怎麼操作 瀏覽:31
廈門養老360是什麼標准 瀏覽:907
長壽中學在哪裡 瀏覽:958
富陽囯際老年公寓 瀏覽:154
單位交的養老金 瀏覽:828
50歲生日是過49還是50 瀏覽:658
什麼公司才用入職體檢 瀏覽:219
舉辦農村養老院的政策 瀏覽:250
2016年長壽供電局局長 瀏覽:262
工作需要政審父母還有什麼人 瀏覽:379
老年人1天能吃多少鹽比較合適 瀏覽:924
2017年八大處重陽節 瀏覽:383
陰虛兼痰濕怎麼調理養生堂 瀏覽:249
中國農民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759
南京重陽節登高2020 瀏覽:328
子女對夕陽和父母要付出哪些責任 瀏覽:995
符建濤如何找到父母的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