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有女孩的父母老了過得怎麼樣

有女孩的父母老了過得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5-05-10 08:48:48

㈠ 經常被別人說只生一個女兒,到老了一定會後悔的,真的會嗎

我是54年出生的人,只有一個獨生女,60歲以前並沒有後悔只生一個女兒,60歲後越來越後悔當年太老實了,響應什麼計劃生育號召只生一個好,早知道九十年代企業改制下崗,要什麼工作,寧可多生一個娃被開除公職無非就是提前幾年下崗,早下崗早創業,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賭一把很有可能是人財兩旺。

這幾年我和老伴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不斷,西醫檢查不出來,中醫認為是正常的老年病,腰腿疼,血糖高,血脂高,一個人犯病無所謂,我因頸椎病壓迫兩腿走路無力,老伴前幾天腰疼可難壞了我們老倆口,雖然說有一個女兒住的並不遠,女兒需要送上初中一年級的外孫女上學,根本無空也無心照顧我們,到了這個時候才後悔當初為什麼只生一個女兒。

我和女兒都不缺錢,只是缺少愛心,女兒和大多數獨生女一樣,以我為核心,對父母缺乏耐心,一句不中聽的話也不想聽,父母只能順著她意,看她臉說話,外孫女上中學以後不需要我們了,我們也確實老了沒有能力為她們服務了,將來我們需要她照顧肯定指望不上,現在我已經開始怕她的冷言冷語更不要說以後了,床頭盡孝把屎把尿對獨生子女想也不敢想,真的好後悔年輕時候的保守,無論男女娃起碼有個競爭攀比。

我非常羨慕一個經營中葯材的朋友,當年為了生二胎放棄了縣中醫院院長職務下海經商,現在三個兒子,一個當公務員,一個子承父業當中葯材公司老闆,一個辦中醫診所,三房媳婦爭向父母表現,朋友非常聰明對表現好的媳婦偷偷的多給錢,我曾經取笑他說「如果你一個兒子,諾大的家業就是這個兒子的,孝順不孝都是人家的」。現實生活中的確這樣,一些獨生女父母經商積攢的家業,女兒根本不領情,在親情面前金錢一文不值。

50後的人快70歲了,後悔只生一個女兒也晚了,在城市雙職工多是獨生子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住養老院,目前為止住養老院比較好。

只生一個女兒,到老了一定很後悔。

我是六四年的,兄弟姐妹一大群,做夢也想不到我一輩子會只有一個小孩,而且是一個女孩。


那時,計劃生育特別嚴。好多人因為生二胎被罰款,被牽牛,被拆房子,還有的甚至被開除公職。

每個月,已婚孕齡婦女都要去做孕檢,包括農村的也是,膽小的人誰都不敢生二胎。那些生二胎的都是想盡各種辦法才生的。大家看過小品《超生游擊隊》沒有,就是那樣,我還真沒有那膽量。


現在,我後悔的是什麼呢?

首先,人到老了才知道,人生過的就是後輩人,有人才有依靠。這叫生生不息,綿延不斷!

我現在快六十了,女兒根本指望不上,我膝蓋疼,幾乎不能走路,昨天我去看病,還是我自己一個人去的。她整天在家玩。

第二,我女兒作為獨生子女,她特別自私,自我,到現在,我女兒也沒有上班,她連自己也難養活,父母還哪能指望上她。她在我這吃,在我這住,還給我賭氣,幾天不理我了,我都不知道怎麼辦!


第三,我女兒她一個人也特別孤獨,連一個兄弟姐妹都沒有,也沒有朋友,她整天獨來獨往,那麼大了還天天和我們在一起。

第四,看著人家那些強生二胎的,女兒雙全,家丁興旺,我會羨慕嫉妒恨,遺憾自己那麼老實聽話不知道再要個兒子,這一輩子連個奶奶也應不了,真是扎心。雖然現在在城市沒有人叫自己絕戶頭,但是,農村老家人還是看不起只生一個女兒的我。

人生的目標當然是壯有所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只有一個女兒的我,在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事上,還真是沒有底氣。

都知道老了難,不知道老了有多難,有兒有女的家庭,當然是底氣十足,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當然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我就是一個閨女,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1,生男生女,命中註定。 我64年生。家裡有兄妹四個。那時國家鼓勵多生育,農村為了生個男孩也是夠拼的。我村就有紀姓兩兄弟堪稱經典。哥哥生了九個女兒 ,弟弟生了七個女兒,第八個是男孩,是我同學,小名八兒。

我家兄妹四個,爸爸解放前讀過幾年書,給我們取了很有詩情畫意的名字,清風明月。細思極恐,命運已經註定,大哥清,一生清貧;二哥風,早已癱瘓;我是明,前程光明;妹妹月,歲月靜好。

到了我們這一輩,趕上計劃生育,只能生一個。那又怎麼樣?大哥生個男孩,到現在還沒能成家立業;二哥女孩,非得生個男孩,為此房子給扒了;我是女孩,沒想過再生;妹妹生男孩。

2,兒女是否孝順,咎由自取。 父母七老八十,誰來撫養?大哥窮,不出錢不出力;二哥癱,在家24小時守著父母,光出力不出錢;我在天津,只能光出錢不出力,每個月2000,3000的,老頭(母親過世了)活得很滋潤,妹妹每個周末都回家,又出錢又出力。兄弟姐妹沒有辦法斤斤計較。

閨女雖然沒有好好上班,一心鑽進錢眼,搞對象也是把錢放在第一位,氣得我們目瞪口呆。可以說是不順(也就是逆反或者忤逆),但孝做得不錯,剛剛結婚,就知道每個月給父母花錢,通過微信親情卡,每個月給她媽媽2000,給我1000。我雖然工資高,但天天買東西花閨女錢,心裡有濃濃的暖意。

3,怎樣養老,未雨綢繆。 剛剛女兒說,假如以後你們有一個先走,我回照顧你們,也支持你們找一個伴。我的個去,心思夠重的。

我們有退休金,上養老院也不錯。問題是必須有人給送進去吧。送進養老院,也必須有親屬隔三差五來探望,否則只有被虐待的份。這樣看,兒子閨女差不多。

樓上大爺、大娘有點悲催,兒子一家移居德國。大娘想住院,又怕大爺在家沒人照顧,有時候,錢都解決不了問題。以後怎麼辦呢,我也為他們撓頭。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女兒比兒子好,女兒貼心孝順,是父母的帖身小棉襖。

我有女兒也有兒子,是人們說的那種兒女雙全的命,我是農村人,老倆口都沒有退休金,目前,我們老兩口都在女兒家,老伴給女兒帶孩子,我打了一份工,雖然工資不高,就當穩住身子吧。

現在兒子還沒有參加工作,還看不出來他以後能對我們怎樣?現在他對我們的態度還不錯,他也不止一次地說過,以後他參加了工作,錢供著我們隨便花。女兒已經為我們在蚌埠市買了樓房,馬上就要裝修,計劃秋天就能入住了。

我說這些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說孩子還是多要一個好,一個孩子不管是姑娘還是兒女,都顯得有點太孤單,兩個孩子他們有個伴,老人不能跟一輩子,我們走了之後,他們也還有個親人。

另外,說句自私的話,兩個孩子等於雙保險,一個不孝順還有一個依靠。兩個都孝順那是福氣,一個不孝順那是命運,兩個人負擔也輕點。

總之,孩子也不能論多少,孝順孩子一個就行,不考順的越多越傷心,我就看到過有六個兒子,老娘活活餓死的,人就是個命,有福之人,就算沒有孩子,也照樣幸福一生。

不管是男孩女孩,父母的教育最重要。教育好了,男孩女孩都一樣。

真的會後悔!

我就一個女兒,孩子小時候又漂亮又乖巧,後來上學讀書成績也一直不錯,從不讓人操心,我當時真的很滿足也很驕傲。

可是等女兒大了,心裡還是有些失落,看著人家的兒子高高壯壯的,往父母身邊一站特別有安全感。再娶一個媳婦生個跟自家姓的孫子,不知道該有多滿足,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現代 社會 天天都在喊男女平等,但根本做不到真正的平等。男孩到了35歲找對象的空間依然很大,而女孩子過了30歲,就變得難上加難。

在婚姻關系中,男方的父母從不擔心自己兒子被家暴,而女兒的父母總是提心吊膽的,唯恐女兒在婚姻中吃虧。

結婚時女方要點「彩禮」就被男方各種罵,但生了孩子要是隨父姓則變得理所當然的。

女孩子對待感情不夠理性,在感情上被男人欺騙,守不住家財。而男人對待感情則很理性,父母把家產交到兒子手裡很放心。

雖說女兒生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孫子,但是叫「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用還是感覺不一樣的。總的來說還是生兒子好處更多一點,為了兒子和孫子,努力賺錢有動力。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只生一個女兒也沒有什麼後悔的。

在我們這里,一般是城鎮戶口的家庭才允許只生一個女孩,農村戶口的家庭,有了一個女孩後,可以再生二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計劃生育抓的比較緊,城鎮戶口的人如果生二胎,是要被開除公職的,誰也不敢冒這樣的風險再生二胎。本來,夫妻兩人都是雙職工家庭,收入比較高,家庭條件非常好,如果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加大投資,孩子將來考上一個好大學,今後有一個好工作,父母的老年生活還有什麼愁的?

就是在農村家庭,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過得也很幸福,不用給女兒買房子,結婚時給女兒買的嫁妝就行了,自己存點錢,老了也有指望,如果自己不願意在家裡居住,到敬老院養老也可以。

有兒子的家庭相對來說負擔很重,父母得給孩子買房娶媳婦,一生的積蓄花光都不夠,老了老了,還得出去打工幫兒子還房貸。如果兒子孝順還好;如果兒子不孝順,自己又沒有退休金,晚年生活是非常凄慘的。

真的。我同學大多是1960年之前出生的,前幾天同學群說起子女事,大家有這種共識。

一個女醫生說,如果能重新選擇,她至少要生三胎,否則膽不壯。說感覺女兒是為別人養的,在上海,一年不見幾次。

她退休後新馬泰等各處玩,不久就覺沒意思,然後就難受。

於是與丈夫開診所(她先生原是公立醫院院長),忙起來才感覺充實。

還有個女同學也開診所,她有個兒子,也無娃可帶。

有個男同學有一雙兒女,大家很羨慕。他說其妻(也是同學)當時說要飯也要生二胎,大家都說她有遠見。他說他是企業家家屬),其妻子很能幹。他是藝術家,商業街黨支部書記。

如今這些同學條件很好,但房多人少,後悔只有一個孩子。

獨生子女政策當年很嚴格,大多數同學別無選擇。只有少數幾個同學多子女,當初曾付出很大代價。但如今都覺得值。

幾個多子女同學如今條件都很好。可能當初生活壓力大,不得不努力拚搏,而多付出就會有更多回報。

如今沒有生育限制,如果條件允許,










可以考慮生二胎。現在辛苦點,到了60歲時,應該是不會後悔的。

反之則很可能會後悔。像我的同學,再說什麼都已經遲了。

一家之言,謹供參考。

圖為近日同學小聚,陰天。

我有發言權,我是60後,只有一個女兒。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不是我只生一個女兒,是當年嚴格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人人都得遵守,如果超生一個孩子,就得下崗。

一個女孩在 社會 上被人瞧不起,沒有傳宗接代的,女孩出嫁了,老人去世了,這個家就在地球上消失了,也就是人常說的,絕戶了。女兒以後還給你上墳燒紙,等外甥那一代,就逐漸忘了。

一個女孩,以後養老壓力太大了,兩邊父母,她能照顧的了?你去女兒家,總感覺寄人籬下,遇到好女婿還好,遇到不善良的,給你臉色看,你的心情是哇涼哇涼的,你也走不了,怎麼辦。

更悲慘的是全國好多失獨家庭,獨生子女是高風險家庭,孩子出了事,你下半輩子就在痛苦中生活吧。

所以,年輕人要看長遠,一定生二胎,年輕時付出努力,老了會有收獲的。

會不會後悔,是看情況的,比如你女兒很厲害,也很有錢,那就不會後悔,因為假如你老了,躺床上不會動了,她會出高價安排很好的保姆來照顧你,甚至可能安排兩個,三個保姆輪流照顧。給你照顧的舒舒服服的,甚至比生幾個孩子都強,這樣你還會後悔嗎?

會後悔的是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即使女兒很孝順,但她要忙於事業,忙於自己的家庭,還要照顧你,即使安排了護工或保姆,由於她不在身邊,護工或保姆也不會盡心盡力的,而她由於忙於奔波於自己的家庭,單位,醫院,或者你的家之間,會精疲力盡,這時候,很需要有兄弟姐妹能分擔困難,可是,你只有一個女兒呀,所以,她只得受累,獨自一個人扛,這時候你就會後悔當初不多生幾個。

還有一種後悔是,女兒不孝順,因為只有一個女兒,她不孝順,不來管你,你就與沒生過孩子一樣,孤苦伶仃。而且你別無選擇。假如你有兩個或者三個孩子的話,如果她不孝順,肯定還有其他孩子會孝順你的。

還有一種情況,生了一個女兒,她嫁到了外地,因為在夫家地位不好,或者經濟情況不好,那麼,你老了她不會接你到她那裡居住,也因為路比較遠,這種情況下,她很可能不會來管你,即使有心,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這種情況下,只生一個女兒,到老肯定會後悔的。

㈡ 人到老年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家庭過得如何

現在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已經改變了很多,很多人都開始覺得養女兒好。養女兒的家庭父母也比較少操心,女兒從小就是父母的小棉襖,心地比較善良大部分對於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是很孝順的,那些女兒多的家庭她們會定期輪流回來買衣服、食物和零花錢。

㈢ 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晚年會幸福嗎

現在人的觀念已經漸漸開始改變了,很多老人認為生孩子就是為了防老,特別是生兒子,很多人把兒子看得比女兒還重要,但是現在有很多年輕的夫妻家庭他們只生一個女兒。只生一個女兒的家庭他們的晚年會不會幸福,我覺得不一定。

二、只生一個女兒的家庭,他們的晚年幸不幸福取決於他們自身的能力以及觀念。

只生一個女兒的家庭他們的晚年幸不幸福還取決於父母自身,如果父母自己比較有能力,他們的養老問題不用依靠孩子,他們有比較多的養老金,他們的思想也獨立,將來老了也不指望有女兒的陪伴。

這樣的情況女兒將來即使不成才,沒有能力給在經濟上支持他們,也沒有辦法陪伴他們,但他們依然也可以過得幸福。

你覺得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他們的晚年生活會幸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說出您的看法哦!

㈣ 獨生女家庭,女兒出嫁,父母以後養老怎麼辦

獨生女家庭,女兒出嫁,父母以後養老怎麼辦?

我是60後,東北執行計劃生育比較到位,在城市獨生子女佔比在99左右。我也是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她還未出嫁,我急她不急。

對於獨生女家庭,女兒出嫁,父母養老問題,隨著 社會 的發展,人們的養老理念也與時俱進。以前那種「養兒防老」、養女養老,早已成為過往。男孩女孩都一樣。

做為老人,雖養育了兒女,但是,一昧指望孩子養老的觀念早已改變。現在,獨生女家庭,老人養老的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雙方老人合住,共同贍養

我老公戰友給女兒買了400多平的房子,准備一起養老。

二、女兒遠嫁,同城養老

我同學女兒在大連工作,他們老倆口也在女兒小區,買了房子,前後樓。我同事、老公戰友,女兒在長春、沈陽、天津、深圳,女兒工作穩定後,提前給女兒買房。

我堂嫂女兒在武漢,也給母親買了房……

三、女兒本市,自行養老

家住同一城市的獨生女家庭,因為我們這不重男輕女,又不要彩禮,還有陪嫁,陪車陪房的也不少。姑爺對岳父母好的比較多。

我同事女兒出嫁,過年二家合一家去孩子家過年。周末一家一天。她還常常與親家母去 旅遊 。

一般情況下,獨生女父母都不會干擾孩子生活,自己能動自過,不愛動去養老院。

四、抱團養老,相互關照

我認識一個老年群的朋友,有4位老姐,老伴走了。去年一起去貴州游,她們經常結伴國內、國外游。為了不讓女兒過年為上誰家過年發愁。她們6月份先去了廈門看看,不行上威海租房子,租半年在那抱團過年。不能動上一個養老院。

五、居家養老

有好多家庭採用居家養老,不願意做飯時,雇保姆、鍾點工、護工。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養老,首先,必備的是備有小儲。這也是養育獨生子女的好處。因為我們大多都有退休金,並備有小儲。雙方家長協力為兒女打造幸福小家。並且出錢出 力照顧孫輩。所以,晚年可以平安度過,不會拖累兒女……

我也就一個女兒,現在結婚了,婆家在大連而我們在齊齊哈爾!兩個孩子在大連工作,老婆已經退休了我還有一年退休!這也就馬上涉及到將來怎麼辦的問題!

經過跟女兒女婿溝通,我倆去年在大連離孩子不遠的地方也買了一個房子!女兒女婿的意思是將來我退休了就跟他們在大連生活!但是說實話我們不願意跟孩子一起住!很多的不方便,所以我們買房子了!雖然比一碗湯的距離遠一點,但是步行半個小時也到了,挺好的!

我們在身體好的時候,可以幫他們帶孩子,隔個三天兩頭的聚在一起見個面吃頓飯,然後晚上休息的時候各回各家挺好的!

尤其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 健康 越來越差,跟孩子們近點也方便有事了孩子們就近照顧,免得他們擔心還有力使不上!

至於說等到了真走不動動不了的時候,是雇個保姆還是去養老院將來再說吧!他們還得工作,還得生活,還得養育子女!兩個孩子照顧雙方老人真的是很不現實的問題!

誰都想讓孩子孝順,陪在身邊!但是現實擺在面前真是沒辦法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

俗話說:鞭炮一響,兒女白養!

我認為: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對兒女養老不要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把兒女培養成人,成才,不啃老就謝天謝地,阿彌陀佛了!

養老有可能:靠天天塌,靠地地陷,靠山山倒,靠海海枯!

靠天靠地靠政府靠兒女,都不如靠老伴,靠老夫婦自己!靠人不如靠己,求救不如自救!

俗話說:好兒子不如好兒媳婦,好女兒不如好女婿。遠嫁它鄉的兒女不如個好鄰居: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如果獨生子女都已婚配遠在它鄉落戶,工作,生活,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做父母的也就別指望它們養老送終摔老盆啦,哪就祝福它們生活幸福!祝福它們百年之後,它們的兒女能孝敬父母,給它們養老送終摔老盆吧!

獨生子女父母,不要把房產,金錢過早的交給子女。最好老夫妻倆給雙方留條後路,萬一兒女不孝,不給養老送終的話,自己手裡還有房產,金錢,老夫妻雙方也可以,以房養老,以錢養老不是!

換句話說:房子過戶給兒女了,金錢金部交給兒女了。即使兒,女有孝心給父母養老,萬一兒媳,女婿不孝怎麼辦?萬一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您該怎麼辦?老了老了,房子票子都沒有又該怎麼養老?進政府養老院減直是白日做夢:政府有規定的,只有沒兒沒女的五保戶,國家才能免費收養!

看來有時,辛辛苦苦,拚命賺錢把兒女養大成人成才。老了之後還是不能養兒防老,老了的後果還不如沒兒沒女的五保戶呢,唉!這是什麼世道啊!

終上所述,我有個預感:如果養兒不能養老的話,往後誰還願意花錢又費力的去生兒育女?誰還願意給五千年文明的祖國,生養傳承人?傳承人逐年減少或者斷崖式減少的話,這就不是養兒防老,傳宗接代個人問題那麼減單了。有可能,威脅到國家的安全,國家的人口安全,國家的疆土沒人守等的安全!個人認為。

獨生女兒家庭,女兒出嫁了,今後父母養老怎麼辦,你提到這個問題涉及千家萬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比較多,國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對應的政策,幫助獨生女家庭老人今後養老的問題。

老年人現在實際養老行情看,主要是靠個人自已積累養老,去養老院養老,國家對城鄉無工作無社保的城鄉居民實行最低保險金,基本上不需兒女拿多少錢養老,你也不必擔多少心。

一,主要是個人積累養老;今後老年人的養老,主要靠每個人從中年開始積累為今後養老,平時不能把錢全部拿出來花光,你手裡有錢兒女還圍住你轉,還孝敬你,真的到了那一天你身上分文沒有時,兒女們就會離你遠遠的,現在人的養老主靠自己退休金與平時積累的錢養老,基本不找兒女們要錢養老,這時候你的兒女也正在關鍵的時候?培養兒女考大學找老婆呢?這時候是他們人生最困難的時期。

二,是到養老院養老;對那些沒有兒子的家庭,女兒嫁到人家去了也不能經常回來陪你,一般到了七十歲左右都到養老院去養老,在那裡既不孤獨還有牌打,棋下,聊天什麼都行,有很多老人在一起暢談往事,縱論天下事,又沒有多少煩心事,減少女兒的擔憂,在那裡心情舒暢,又不愁飯吃,經常鍛煉身體還沒有多少病,還能 健康 長壽

三,國家給予沒有工作沒有社保的城鄉居民,給予300一500元/月的養老金補貼,減少老年人的經濟負擔,減輕獨生女家庭女兒的負擔,有工作,有工資,有養老金的老人,自己的工資養老金基本上,是可以滿足養老金需求的,也不需要兒女掏多少錢,就需要兒女們節假日,能多來看看父母親,能做到這樣父母親們就滿足了。

總之,獨生女家庭女兒出門了,老倆口子是有些孤獨,女兒女婿要多抽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親,幫老人帶一些好吃的東西,不能空手回家,不能只落實在口頭上關鍵要有行動,關心老人衣,食,住,行,不讓老人孤獨,要定期陪老人出去玩玩,見見外面的世界,讓老人開心愉快,兒女能做到這樣,老人也就知足了。

這不單是獨生女兒的問題。

由於前些年一孩化計生政策的限制,獨生子女家庭甚多,無論一個女兒還是一個兒子,將來養老都將面臨很大的壓力。按照現有法律規定,無論女兒還是兒子,贍養父母都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女兒既使出嫁,並不意味著與父母脫離了關系,贍養的責任和義務也並不會因出嫁而消失,這方面不存在任何問題。問題是無論兒子還是女兒,他們將面對贍養四個老人的巨大壓力。若老人有退休金或養老保險還好,倘老人既無退休金又無養老保險,兒女們又沒有理想的工作和豐厚的收入,那養老之難可想而知。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單憑個人,確有難處;全靠國家,也不現實。依吾之見,還需個人與國家共同努力才行。一方面,做為老人,要有遠慮和自立自強意識,及早為自己的養老做准備。不能過早的把養老的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或寄希望於國家,昏昏噩噩混日子。趁年輕力壯時,要勤奮努力,多賺鈔票。除按時足額交納養老保險金外,積攢一定的養老錢。做為兒女,應盡心盡力,克盡孝道。當老人因身體等原因難以自食其力時,應有憂患意識、早做打算,及時為他們購買養老保險、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及早化解養老壓力,以免到四老齊衰時力不從心、身陷困境。做為國家,應重視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給予一定的扶持與幫助,適當發放養老補貼。因為這些老人當初都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國分憂才自覺選擇了一孩化、主動採取了節育措施。他們是基本國策的模範踐行者,晚年生活有了困難,政府理應出手相助,千萬勿寒了他們的心。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使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得以順暢執行。

只要以上三方各負其責、共同努力,獨生子女老人的養老問題就一定能得到妥善解決,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題主勿為此而憂,我相信國家一定有辦法、也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願所有老人老有所養,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

獨生子女家庭女兒出嫁了,從經濟上來講,養老不是問題,兩位老人大都有養老金。 問題的焦點是女兒出嫁了,兩位老人身邊沒有人照顧。 這種情況分幾方面來說。

一,同是獨生子女家庭,男方也存在同樣問題。如果男方也是獨生子女家庭,同樣面臨著老有所依的問題。有人會提出,男方可以同妻子隨父母生活。同樣,女方也可以同丈夫隨父母生活。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無論同哪方父母生活,都拋棄不了另一方的父母照顧問題。一對夫妻,要照顧四位老人,這無論如何也是照顧不過來的。

二,現實狀況。其實在現實中,無論是獨生子女家庭,還是多子女家庭,子女隨父母生活的少之又少,除非個別確實有孝心的子女或啃老族。兩代人在一起生活,由於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不一樣,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矛盾。

基於以上情況,靠子女來照顧養老是不現實的。

那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關鍵的問題,手上一定要存些養老錢,有錢就可解決養老問題。

一,去養老院。養老院現階段還沒有福利性的屬性,大都是 社會 辦的養老院,國家雖然在土地,稅收等方面有扶持,但養老院的投入和人員工資開支必須靠進養老院的人來支撐。所以,現在的養老院都是收費性質的,如果你手中有錢,想過過養老院的集體生活,想有人照顧,想萬一發生意外有人在旁,養老院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二,請保姆。這也是養老的一種方式,請個保姆來家做家務,照顧自己。但是,保姆費比較貴,三,四線城市一般一個月要4000

左右,如果是企業退休職工,你一個月的退休金就全部給了保姆。如果是兩老都健在的話,那還好,用一個人的養老金付保姆工資,還有一個人的養老金零花。若是一個人的話,除非你手上還有一筆存款。所以說,手中有錢,老來不慌

三,如果打錢的算盤,捨不得用,那隻有孤獨養老,活一天算一天,如果病倒了,那還得子女安排照顧,沒有病,算是萬幸,好好安度晚年吧。

當初國策被執行者,他們的父母都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在同一個城市還好,若夫妻雙方老家是兩個城市的人,他們父母的養老問題,真讓他們欲哭無淚。下面我舉例說明:

我們小區黃女士,來自安徽黃山,十五年前,成績優異的她,考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又在杭州工作、結婚、成家生子,一個外地人完全融入了杭州。

近幾年父母的養老問題讓她欲哭無淚。她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是工薪階層,退休工資兩人加起來有8000元,年近8旬的父母在生活自理上,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了。

她想了很多辦法,都沒奏效。1.請保姆:在安徽,請一個住家保姆工資要近5000元,父母有沒多少積蓄,這點被否決了。2.請鍾點工:只能解決他們一日三餐的問題。3.到養老院:養老院的每人費用在2000元,價格合理里有醫生、陪護和食堂,各方面都能達到要求,在親人必須在24小時內隨叫隨到,這一點卡了殼。4.把父母接杭州:民營養老院費用高昂,難以承受。打熱線電話找市政府求救,都無濟於事,她真是欲哭無淚。

我們理解黃女士的苦楚,在杭州有自己的工作、孩子和家庭,還有每個月要還近4000元的按揭房貸,家裡家外哪一點都離不開她,假如她回去照顧自己的父母,老公工資肯定難以應對這一切。

她苦悶,她無助,她不知道父母的養老問題怎麼解決?感謝朋友們的支持,看後您對這一話題有何感想,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意見。[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老兩口退休後,若條件允許,可以去女兒居住的城市去住,離姑娘家近一點買個房,互相照顧也方便,沒事時老人可幫忙帶帶孩子,老人有病有災的,女兒也方便照顧。

獨生女兒,與獨生男兒,都是獨生兒女!獨生兒女沒有男女之分。女兒更好,也更好地養『老。現下您也看到了,生了獨生女兒的,老年生過得都非常好。時代不同啦,生男生女都一樣,同樣都是傳承人,生女孩的都結婚成了家。而有的生的男孩成不了家,不也愁人。把心放大,有女兒好,身體 健康 了,才是人的真福。

現在的兒子都是啃老,你見過幾個兒子「養老」的?

如果你沒有錢給兒子付彩禮,討老婆,買房子,想等兒子給你養老?做夢去吧!

㈤ 人到老年,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家庭過得如何

我真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還有這種認為兒子女兒有區別的想法,80後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對於老人來說兒子與女兒也螞橘唯沒有任何區別,如果是關心父母孝順的孩子,父母的晚年生活都會過的很好很幸福,遇上不孝的子女,也會各有各的心酸,真要說兒子和女兒有區別,或許有女兒的家庭老人過的更好一點,因為女兒比兒子更細心,更懂得關心老人。

那些男女有別,兒子怎樣怎樣,女兒怎樣怎樣的封建思想早就應該翻遍了,老年人的生活各有各的幸福,也各有各的不幸,但無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不是因為只有兒子,沒有女兒造成的,只是現在人的生活壓力確實很大,很多子女也想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父母,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就要承擔的更多,無論能不能經常見面老年人與兒女心裡都是互相悶培惦記的。

㈥ 「雙兒戶」和「雙女戶」,父母的晚年生活有何不同

“雙兒戶”的意思就是指有兩個兒子的家庭,“雙女戶”就是指有兩個女兒的家庭。這兩種家庭的父母,在晚年時最大的區別是一個熱鬧得雞飛狗跳,一個冷清的瀟灑自在。

時代變了,人們的觀念也跟著在變,以前喜歡兒子的人,生很多兒子的人,現在都在羨慕那些家裡有女兒的人,畢竟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怎麼都是貼心的。不過不論女兒還是兒子,也總有孝順和不孝順的,不能一概而論。最後父母過得好不好,還是要看孩子們孝順與否,而不是兒子多還是女兒多。

閱讀全文

與有女孩的父母老了過得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天長壽花開過之後怎麼處理 瀏覽:914
重陽節班會題目 瀏覽:374
廣東退休財政發工資還是社保 瀏覽:274
乳糖不耐受體檢怎麼檢查 瀏覽:86
父母吵架孩子不問怎麼辦 瀏覽:302
遠古時期的歐美人靠什麼來養生 瀏覽:285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小學主題班會ppt 瀏覽:335
河南什麼時候調2016年企業養老金 瀏覽:708
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 瀏覽:534
2017年廣州退休金政策 瀏覽:504
小班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有哪些 瀏覽:174
退休之後才交了十四年社保 瀏覽:433
老年人冬天怎麼搞鍛煉 瀏覽:635
養老院最低生活費是多少 瀏覽:289
老年痴呆查出血液里有癌細胞 瀏覽:97
外派養老是什麼意思 瀏覽:264
老人重陽節爬山吧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991
孝敬父母教育班隊會 瀏覽:853
參公事業編的退休工資 瀏覽:934
鞍山社保退休登記認證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