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碰到異常強勢而且不講道理的母親怎麼辦
碰到這種人千萬不能軟弱,她不講道理但是你不能跟她一樣,你不要相信別人什麼打回去什麼比她還不講理的鬼話,那些人完全站著說話不腰疼,到最後受傷被添罵名的還是自己。相信自己,實在不行就找別人幫助,相信世上還是好人多的,自己要堅強一些,強大起來遠離他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的母親也是強勢而且自私,對待別人還意外膽小,我真的是很難想像為什麼世上會有這種母親,不僅自私還對孩子毫無人情,一點關心關懷都沒有,在家父母都當我不存在一樣,甚至故意擺頭看都沒看過我一眼,後來我明白了,還好沒相信那些父母打著對你好的名義給自己不負責任錯誤教育當理由給自己開脫,我也曾無奈過,對父母說過我的想法,結果父母只會站在比你高一輩的立場上說我哪裡不管你了,提著嗓子又打著父母的理由把你說不出話來就又該怎麼樣怎麼樣,很無奈啊,再加上我父親有暴力傾向,我從小受家暴挺過來了,現在有能力反抗了,隨時把手機拿在手裡不再害怕就是為了關鍵時刻能打110求助,還好父母沒注意到不然他們又想方設法堵住我的嘴恐嚇我不讓我報警,最後又假安慰搪塞我。如果你天天因為這種事困擾就好好學習吧,多接觸些好人,他們能幫幫你,以後也會有好出路,實在很難想像本來家庭不好的人去社會上打拚天天接觸那些社會混子有多可怕,還是學習好啊,你要對自己負責,命是父母給的,既然父母沒能給你你想要的生活,你要為了自己活下去。做最好的自己,學會主動尋求貴人的幫助,雖然在外面也有很多因為我的家庭而詆毀我的人品的人,他們說什麼那樣的家庭能教育出什麼好孩子,可是我想大膽的說,我就是因為父母太混蛋自己不想受他們影響所以更努力的那少數的堅強的好人,清楚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現在的我還在遭受父母折磨,因為高考失利上了大專,忍受不了學校差環境,還經常被那些中職混上來的人欺負嫉妒還被嘲諷孤立,抑鬱情緒嚴重半夜睡不著覺父母不體諒不理解,大聲呵斥又打又罵為了自己能睡著又搞起了封建迷信,說什麼我抑鬱是因為有鬼纏上了吵著讓老人來給我叫魂(典型的巨嬰父母,自己一點委屈受不了還從不考慮孩子)搞得我現在做什麼都成了鬼的原因,然後又開始了不斷打壓毫無人權,抑鬱症能說成被鬼附身(我真是無語了)然後父母就順理成章的在一旁又開心過自己的生活,真的經常懷疑自己上輩子造了多大的孽這輩子攤上了這樣的家庭,現在隨時可能有輕生的念頭而自己的爸媽在外頭吃著火鍋看著小說還在外頭吹噓自己孩子上大學用他們活一輩子靠著的胡說八道逃脫責任的方法去罵我怎麼樣,關鍵是我難受父母看到接著演出比我更難受的樣子,一天天活著也不容易,挺過去去迎接沒有黑暗的未來吧
❷ 【文摘】父母「有毒」,我該怎麼辦
所有的父母都難免偶有不足之處。我自己也曾在孩子的事情上犯過嚴重錯誤,給他們(也給我自己)造成了不小的傷害。能夠滿足孩子所有情感需求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爾向孩子發發脾氣也是正常現象。每位父母都有可能偶爾對孩子管教過嚴。大部分父母都打過孩子,哪怕只是偶爾為之。僅憑這些一念之差的過激行為,就能說明他們是殘暴無情或不稱職的父母嗎?
當然不能。父母也不過是普通人,也有很多他們自己的問題。只要他們平時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理解,大部分孩子還是可以原諒他們偶爾的怒氣爆發的。
但也有很多家長,他們的負面行為模式是持續存在的,始終支配著孩子的生活。這些就是傷害型父母了。
當我試著尋找一個合適的詞來描述這些傷害型父母所具備的共性時,頭腦中不斷閃現一個詞一一
有毒。
這些父母加之於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一樣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還有什麼字眼比「有毒」更適合描繪這些不斷貶損、傷害甚至虐待孩子,即使在他們成年後也大多並未收斂的父母呢?
在這一界定中的「持續性」和「反復性」方面也存在一些例外一性虐待和身體虐待的傷害太過巨大,往往一次就足以給孩子的感情造成重創。
遺憾的是,我們應該掌握的至關重要的技能之如何為人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我們憑感覺和本能去嘗試。父母的所謂方法主要來源於他們的父母,而他們的父母在教導子女方面的表現可能一樣乏善可陳。許多代代相傳的古老的教子之法其實不過是貌似聰明的餿主意罷了(還記得「 不打不成器」的老話嗎)。
不論小時候的經歷如何不同,是常常挨打還是被獨自留在家,是遭受性虐待還是被當作傻瓜對待,是被過度寵溺還是為負罪感所累,中毒的成年子女所表現的症狀都驚人地相似:自尊心受損以及由此引發的自我毀滅式行為。幾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無價值、不討人喜歡而且一無是處。
......
根據我的經驗,有毒的父母極少會履行他們的威脅恐嚇,真的將子女趕出家門。他們往往在固有的家庭關系中陷得太深,不願生活中出現重大的改變。然而生活如何,誰都無法保證。我見過同子女斷絕關系的父母,他們有的剝奪了子女的繼承權,有的終止了對子女的一切經濟援助,說到做到。對父母的此種或其他任何種類的反應,你必須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備。
當全家人都在你周圍企圖改變你的時候,要堅守自己的陣地實屬不易。面對自己新的行為模式所產生的結果,是你要求自己做出的最勇敢、同時也最有益的事情之一。
摘錄自 【美】蘇珊·福沃德等著 黃姝等譯《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往期回顧】人生最重要的任務:了解自我天性
【往期回顧】做一個幫你自律的層級列表
【往期回顧】為什麼你回憶中的人生那樣悲慘
【往期回顧】目標設置的三個維度
【往期回顧】為什麼我們小時候會撒謊
【往期回顧】怎樣才能做到對自己誠實
【往期回顧】重度心境障礙的診斷標准
【往期回顧】數字躁鬱症
【往期回顧】焦慮症的本質
【往期回顧】如何測算心理壓力
【往期回顧】體育鍛煉緩解焦慮的作用
【往期回顧】如何適當進食
【往期回顧】控制憤怒的思維方法
【往期回顧】「憤怒」因子:自戀與誇張
【往期回顧】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狀
【往期回顧】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
【往期回顧】常用睡眠評估量表:DBAS、FIRST、PSQI、ISI、ESS、MEQ、SDRS(問卷問題及其評分標准)和未成年人睡眠評估量表
【往期回顧】為何焦慮?什麼是「焦慮後遺症」?
【往期回顧】情感不成熟父母的四種類型
【往期回顧】8周訓練計劃 開啟跑步人生
【往期回顧】什麼是「心流」(flow)
【往期回顧】人類的睡眠周期(R90)
【往期回顧】抵禦壓力的七種方法
【往期回顧】「金錢」如何使人幸福
【往期回顧】90歲心理醫生的人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