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和尚的父母有什麼功德

和尚的父母有什麼功德

發布時間:2022-06-02 23:10:44

A. 和尚如何解決孝敬父母

有心就好,不一定需要錢

B. 和尚出家是不孝父母

如果父母無人照顧,可以把父母請來寺院,方便照顧。 或者是和僧團說明回去照顧父母。 出家不是不孝順父母,而是成就聖道對父母也有益處,這是報答父母的方式之一。

佛陀教導的孝順和世俗,包括中國儒教的孝順是不同的。

報恩經

(Pañikàrasuttaü)

本經譯自《增支部》第二集第34。原典無經名,經名為編譯者根據經文內容所加。

本經可以算是佛教中的「孝經」。 佛陀說:一個人即使盡其一生將父母親挑在雙肩上,為雙親擦洗按摩服務,並任由他們在肩上大小便,這樣也不能報答父母深恩。即使讓父母成為統治大地、支配寶 藏的帝王,也不能報答父母深恩。因為父母不但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並且含辛茹苦地將我們養育成人。然而,勸導父母信仰三寶,讓他們培育戒德、慷慨和智慧, 才能報父母深恩。

一 般人認為,孝順就是讓父母衣食無憂、安享晚年。然而,根據佛教,這種孝順並不足以報答父母之恩,因為豐衣足食只能滿足現世的物慾快樂,假如使用欠妥的話反 而有可能滋生貪欲。如果做子女的能夠讓父母對佛法僧生起信仰,他們就不會精神空虛;培養德行、樂善好施、擁有智慧,不僅能提升今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味, 而且還能擁有更美好的來世。勸導父母培植信、戒、舍、慧,能夠帶給父母今生與來世的幸福與快樂,才是真正的盡孝和報恩。

諸 比庫,我說有二種人不易報答。哪兩種呢?母親與父親。諸比庫,若以一肩擔母親、一肩擔父親一百年的時間、一百歲的壽命,為他們擦身、揉身、洗浴、按摩,而 且他們還在上面大便、小便,諸比庫,如此也不足以回報及報答父母。諸比庫,就算將父母擁立於能自在支配此大地富饒七寶的王位,諸比庫,如此也不足以回報及 報答父母。為什麼呢?諸比庫,父母辛苦撫養、養育兒女,使[兒女]得見這個世間。
諸比庫,若人勸導沒有信仰的父母確立、住立於信具足,勸導沒戒行的確立、住立於戒具足,勸導吝嗇的確立、住立於舍具足,勸導沒智慧的確立、住立於慧具足。諸比庫,唯有這樣才能回報及報答父母。

C. 和尚出家人有功德嗎

我倒是聽說,出家有功德,哪怕他在廟里沒有修行,甚至做壞事,那自然有因果管著,種好因得好果,種壞因得壞果,但是出家的功德還是有,他只要是現出家相,哪怕凡夫只是看到他,也會種下將來得道的種子

D. 出家,父母能得到什麼功德利益

維摩詰大士甚深開示:出家者無利無功德
出家(梵語pravrajyaj)修行若站在自度自利的立場並沒有什麼功德可言,因為出家修行出離三界是自己本份之事,那來功德可言呢?若是自己不修行而寧願沉淪生死而自食其果,另當別論。要知道啊!不發心修行必得隨造業而感召生死輪回的,生死輪回受苦是不好玩的,修行是發自內心自由意志的喜悅,是立足於斷生死、出六道、證菩提、成佛道的大前題為動機,秉持這宗旨而自發性。
出家若論功德(梵語guna)的話,應該立足於度人利他的動機理趣,若如然,即所謂出家功德矣!何以故?因為出家自度自利之外,自己還發此大心而度人利他,這若非菩薩精神與慈悲心之流露,誰肯發此大願心作兼善天下利益大眾之先驅呢?所以實際發心度生,足以堪稱出家功德。何謂功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見性,念念平等待人接物,亦助人明心見性,利濟大眾是名功德。

E. 若說背著父母出家,證果後,讓父母得度,是大孝大善。若背著父母出家不能證果,不是讓父母既在世間傷心,

聆聽「民國四大高僧」:之印光法師講《出家並非不孝,實是大孝》 2013-1-23 19:49
印光法師俗姓趙,名丹桂,法名聖量,號常慚愧僧,以號行。清光緒七年(1881)21歲時於終南山蓮花洞出家,後在興安(今安康)雙溪寺受具足戒。
光緒十二年至北京懷柔紅螺山資福寺專修凈土,旋移居北京圓通寺。光緒十九年應邀南下,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安居閱藏,深研內典。
1923年在南京創辦放生道場。1928年為印經至上海太平寺暫住。1932年移居蘇州報國寺,閉關完成普陀、五台、峨嵋、九華四大名山志的修輯。後到靈岩寺建立專修凈土道場,並創設弘化社流通法寶。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靈岩寺閉關念經,保持民族氣節。1940年10月在靈岩寺圓寂,被奉為凈土宗十三代祖師。
著有《印光法師文鈔》正、續、三編及《印光嘉言錄》等
佛教以孝為本論
印光法師著
法宣法師白話譯
孝順之為道,其廣大含容一切眾生而無外也。可以如同經線成就蒼天、如同緯線持守大地,軌范聖人型塑賢者,中國過去的先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釋迦如來乘之以證得覺悟之道。是故儒家之《孝經》雲:「所謂的孝,乃是上天之常經也,大地之常義也,是人民之所行也。」佛陀的戒經雲:「應當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乃是至道之法,孝名之為戒,亦名為制止。」是故可知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莫不是以孝為根本也。
奈何世俗的凡情之人,只知道孝行顯著的形跡,不知道窮盡孝道之極致。每次見到出家的釋迦牟尼佛之弟子,往往便隨著自己臆測之見解,肆意地毀謗責備,認為說是不孝父母,與放盪之子、忤逆之徒毫無差異。卻不知世間法重視孝道,出世間法也無不重視孝道。這是由於世間之所謂孝道者,是有外在的形跡可以依循者也。而佛家所謂的孝道者,是比較簡略於形跡而專門致力於根本也。有形跡可以依循者,明顯而容易見到;專門致力於根本者,則是隱晦而難以明了。
何以如此說呢?儒家之人服務勞動、飲食奉養以安定其雙親,乃是孝也。建立自身行持聖道,流傳名聲於後世以顯耀其雙親,乃是大孝也。推至究竟而論,舉凡仁、義、禮、智、信之五常,和種種善行,無非皆是孝道之發揮也。是故《禮記》當中的〈祭義〉雲:「砍斷一顆樹,宰殺一隻獸,如果不以其正當之時,都不是孝也。」是故曰孝悌之道,通於天地神明,光耀於四海也。談論孝道至此境界,可以說是究竟也窮盡也,沒有辦法更再進一步了。
然而其為孝道,皆是可以顯現在耳目之間,在於人們所容易見到之處。唯有我釋迦佛之弟子,以成就佛道利益眾生,作為最上的報答父母恩德之事。而且不僅報答多生以來的父母,並且必當報答無量劫來在四生六道當中的一切父母。不僅是於父母在生之前應當孝順恭敬,並且應當度脫父母之靈覺神識,使其永遠超出苦輪,恆常住於正覺之境界。是故說佛家的孝順,隱晦而難以明了者也。
雖然如此,儒家之孝道,乃是以恭敬奉養父母為最首要者也。若是佛門中辭親出家,豈是完全不顧及父母之奉養嗎?依照釋迦牟尼佛之制度,想要出家必定要先稟告父母。若是有兄弟、或兒子侄子可以將父母依託之,才可言語稟白於父母雙親,雙親允許了才可以出家,否則不許剃度落發。如果有的僧人在出家之後,兄弟等人或是身故,使父母雙親沒有可以倚靠付託之人,也可以減少其出家的衣缽等資具,以奉養父母雙親。
所以長蘆禪師有奉養母親之芳蹤。宋代時長蘆宗賾禪師,襄陽人,年少時便喪父而為孤兒。母親陳氏將他帶回舅舅的家中養育。長大成人之後,廣博通達世間典籍。二十九歲出家,努力修行而深深明了禪宗心要。後來住持於長蘆寺,迎接母親於方丈室東邊的屋子,勸導母親念佛求生凈土。經過了七年,其母親念佛而往生。其事跡見於《凈土聖賢錄》。
道丕法師有埋葬父親的奇異事跡。道丕法師,是唐代皇族的宗室,長安人。出生才周歲時,父親在國事之中死亡。七歲出家,年十九歲時,世間荒亂稻穀極貴,於是背負母親進入華山,自己辟穀斷食,乞食而來的食物都奉養母親。次年前往過去父親戰死的霍山戰場,收拾聚集當地戰死的一切白骨。虔誠地讀誦經咒,祈禱能夠得到父親的遺骨。誦經數日之後,父親的骨骸從白骨堆中跳躍而出,直接前往道丕之前。道丕於是掩埋了其餘的白骨,自己背負其父親之骨骸而歸鄉埋葬,其事跡見於《宋高僧傳》。
是故經典中雲:「供養父母之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的功德相等。」雙親健在,則應當要以善巧方便來勸導開示,令其持齋念佛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雙親死亡後,則以自己讀誦經典修持的功德,常時至誠為雙親迴向,令其永遠超出於五濁惡世,長辭於六道生死輪回的痛苦,能夠證得無生忍之智慧,高登於不退轉之地。使其盡於未來之際行菩薩道以度脫眾生,令自己與他人皆能共成無上正覺之道。如此乃為不與世間共有之大孝也。
推至究竟而論,舉凡一切的六虔萬行,無非皆是孝道之擴充。是故《梵網菩薩戒經》當中,其中一一的戒條皆言:「應當生起慈悲心,孝順心。」又雲:「若是佛子以慈悲心,施行放生之業,一切男子皆是我父親,一切女人皆是我母親,我生生世世以來,無不從之而得以受生。是故六道的眾生,皆是我的父母。而殺害眾生而食其肉者,即是殺害我之父母。」
因此之故,凡是所有一切的修持,皆悉普為法界的一切眾生而迴向之。如是則其思慮盡於未來之際,其孝道普遍於諸一切有情。若是以世間的孝道來互相比較度量,則在形跡事相上也許不無欠缺,可是在根本究竟之利益則大大有餘也。可惜不能明見此道理者,不是認為佛門此說極為虛妄荒誕,便是認為太過虛無渺茫。豈可了知不論是豎窮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或是橫遍於十方之世界,以佛陀的佛眼皆能圓滿而明見,就如同以眼睛觀視自己的手掌也。

【轉帖即為法布施,功德無量】出處參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817776-1.html

F. 做和尚有什麼好處嗎

就問題所答:

我想可能你還沒有正式的接觸佛學。和尚是不那麼好當的。不能用「好處」這個詞來形容!
做為出家人,一定是要有充足的緣分和使命感才可以的!否則根本不能擔當起那份責任!
正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
知道為什麼嗎?出家人是要比在家的居士持戒嚴很多!是受戒的!地藏經中講的好:"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更何況瓷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你看,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罪!那還了得?!所以,出家的和尚如果持戒持的不好,犯一點錯誤,就會墮地獄....所以,和尚真是不是那麼好當的啊!那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啊!
以前我初識佛法的時候也有過出家的念頭,對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句話很不理解...但隨著修學時間增長,才明白過來.所以,我用章嘉大師(凈空法師的師傅)告誡凈空法師的一句話來告誡給我們:先持戒!持的住,持的好的時候在去受戒!多妙啊...對於發心想出家的朋友一樣:你先發心持出家人所持的戒!持的住了,在去受戒出家...要不出了家沒持住,回過頭來還要怨阿彌陀佛事先沒告訴,那苦只有自已受了....
所以,出家人是不要"好處"的!出家,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千萬要了解清楚!!!

有幸得聞凈土宗J凈空法師講經見解

G. 關於出家功德

請閱讀《出家功德經》,佛在這部經中,詳細介紹了出家的功德。出家人只要精進修行,修行功德迴向生生世世的父母,他們都會得到無窮無盡的利益。即使已經進入輪回,也會在輪回的那一道死後超升善道的。

閱讀全文

與和尚的父母有什麼功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