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最嚴厲的懲罰是什麼
通常,我們應該嚴格教育孩子,而非嚴厲。
嚴格,指的是原則,是價值觀,是基礎的是非判斷。
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懲罰與他個人錯誤行為之間的關系,如果沒有把這個關系建立起來,懲罰就失去了意義。
㈡ 兒子不贍養老人,該怎麼懲罰他
兒女若不贍養老人,根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根據《憲法》第四十九條,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虐待老人。
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兒女需要經常看望老人,贍養老人。
根據《刑法》若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司法實踐中,存在3種可免除贍養義務的情形:
1、未婚或離異的成年子女無經濟收入、喪失勞動力或不能獨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無經濟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對子女有嚴重犯罪行為,比如犯有殺害子女、虐待子女嚴重的、遺棄子女的、或強奸女兒等行為的。
需要指出的是,無給付贍養費能力的成年子女雖然可以免除給付義務,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義務不能免除。
㈢ 都挺好:當父母老去之時,孩子對父母的哪種懲罰才是最狠的
剛剛重溫了一下《三國演義》,被倪大紅主演的司馬懿徹底折服,又看了倪大紅主演的《都挺好》氣的自己牙癢癢。
這位老戲骨,最早認識他是在《大明王朝》,他扮演的嚴嵩和司馬懿一樣能夠隱忍,一般都只看過他主演歷史劇,沒想到不演歷史劇的他同樣很棒。
我們似乎都忘了,只記得了前半句,後面的半句只因為當年的傷害早就已經拋之腦後了吧!
對於他們來說,這個世界上最狠的不是打他們,罵他們,而是那種莫名其妙的冷戰和那種莫名其妙的老死不相往來,因為在他們老去之後,他們太害怕孤獨。
一部《都挺好》,一部生活劇,真的值得你去看完它。
㈣ 對父母虐待孩子怎麼處罰
父母虐待子女,情節惡劣的,構成虐待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渭「情節惡劣」,指虐待動機卑鄙、手段殘酷、持續時間較長、屢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兒童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
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㈤ 懲罰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聰明的父母該如何正確運用懲罰呢
“懲罰 ”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內容,因為孩子總是會犯錯所以家長避免不了會懲罰他們。但現實中大多數父母並不懂得這其中的技巧,他們只會怒斥孩子甚至打罵他們,而聰明的家長顯然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引導和教育孩子的最佳契機。
當然一味懲罰孩子即便語言和方式都非常溫和時間久了也容易打擊他的積極性,這時聰明家長會適時地去獎勵子女。一般獎勵和懲罰是綁定在一起的,就像放風箏一樣,你不能一味地往回拉,適當地往外放一放風箏才能飛得越高越穩。所以生活中孩子有做得好的地方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獎勵,這樣他才有動力去做好每件事。
㈥ 各國父母懲罰孩子的方式有哪些值得中國父母借鑒
想必大家會有這么一個疑問,“只有中國父母打孩子嗎”,畢竟棍棒教育的老話言猶在耳。孩子犯錯是全世界父母都頭疼的問題,但是教育方式也因文化風情而不同,分享各國父母懲罰孩子的方式,或值得各位家長借鑒。
各國父母會打罵孩子嗎?看完各國父母“花樣揍娃法”,或值得借鑒。
法國
法國父母的體罰方式之一,是讓孩子帶著驢耳朵罰站。罰站這種體罰方式,在中國叫“面壁思過”,其實是讓家長和孩子都冷靜和反思的一種體罰方式。但是法國“帶驢耳朵”罰站有身心雙重懲罰,間接諷刺孩子做錯事像驢一般蠢笨。
03做量刑
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或許要做些懲罰,但是應該“量刑”。錯誤比較輕微,可以採取寫檢討書的方式,錯誤比較嚴重就要用適當的“打”,來讓他印象深刻。
說句心裡話:
各國父母雖然體罰方式不同,但行為出發點都是讓孩子認錯,所以何不用更理智的方式呢?相信家長們看完各國“花樣揍娃法”,心中對孩子的懲罰也有一定的啟示了。
㈦ 孩子不寫作業,父母該如何懲罰教育
孩子的自製力都是比較弱的,他們在回到家之後可能沒有心情去寫作業,也完全會將寫作業這件事忘掉,那麼作為家長就要時時刻刻的提醒孩子去做作業,如果孩子在回到家之後就去做其他的事情,家長也應該採取一些懲罰措施,這樣才能讓孩子長記性。那麼孩子不寫作業,父母該如何懲罰教育呢?
㈧ 我痛恨父母,我想懲罰他們
可以用分離之苦去懲罰他們,只不過你要付出代價。父母最怕什麼?對自己的孩子失去掌控的慾望,可以在這方面下手讓自己的父母逐漸失去對自己的掌控,失去這種精神寄託,這種反擊是最大的,持續時間最長的懲罰。
㈨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父母應該怎麼懲罰他
一位媽媽最近跟我說,我家一年級的男娃開始偷錢了,前幾次拿我錢包的幾塊錢,昨天拿同學的10塊錢,還每天拿回同學的學習工具,我跟他講道理,他也說改正,但過後嬉皮笑臉的,感覺不到是真心的認識錯誤。我心好痛心都碎了,好擔心他以後偷更大的、做更多壞事,我該如何教育他是好?
非常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在成人世界中,偷竊是違法的。
古語雲,「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媽媽一定會擔心「他以後會偷更大的,做更多壞事」。
一定忍不住會想: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他是個壞孩子嗎?是我的教育方法出問題了嗎?
父母和孩子是最親密的人,但因為父母的工作忙,會拉遠親子距離,父母也就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的想法。
所以父母要注意和孩子的關系,不要因為距離變得遙遠,多關心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信任孩子。
與所有父母共勉。
㈩ 孩子上學丟三落四,家長該如何懲罰他,讓他長記性呢
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父母經常因為孩子出現的很多問題而感到困擾,如果方式出現錯誤很容易會加重孩子的這種錯誤行為,可是放任不管也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比如有些孩子在上學時總是丟三落四,無論家長如何懲罰就是不能讓他長記性,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就不要再幫孩子去整理東西了,同時盡量放手讓孩子去做,適當的讓他們吃一些苦頭也是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孩子在習慣上的養成。
綜上所述,解決這件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就看家長能不能狠下心來,並且有耐心的去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還是得從小培養他們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這類問題的頻繁發生,盡量不要採取責罵等方式來制止孩子,有時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