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父母一慣寵愛著孩子,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希望。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付出了大部分精力。可是付出的越多,越得不到好的結果。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家長只會抱怨孩子怎麼這么不爭氣?看別人家的孩子,個個都有出息,其實聰明的家長應該反思一下自己,不是孩子不爭氣,而是你的自身行為和教育出了問題。
在老家就有一個這樣的家庭,兒子從小就很優秀,父母雖然不算富裕,但是父母從來不苦了孩子。吃的,玩兒的都要比同齡孩子的好,父母省吃儉用,只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只要是兒子想要的東西,就是不吃不喝也要給他買。
媽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兒子。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兒子不想坐校車,一定要讓媽媽送他上幼兒園。媽媽為了送兒子上幼兒園,東拼西湊的湊了6000塊錢,買輛電動車,不管怎麼忙也得去送兒子上幼兒園?
兒子一天天的長大,要求越來越高,剛上小學就開始要手機要電腦,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為了滿足兒子,爸爸只好冒著炎熱的高溫在工地上幹活,最不能讓人理解的是有一天下雨,爸爸沒來得及換衣服去接兒子,沒想到的是,兒子寧願頂著雨走路,也不願意坐爸爸的車,兒子對爸爸說,我不坐你的車,你太臟了。
這些只是因為兒子在學校里各方面都很優秀,父母覺得有個優秀的兒子,很驕傲,就由她放盪自由。父母越是不在意兒子,越加嫌棄父母,甚至從來不讓父母出現在同學面前,抱怨父母貧窮。認為他的優秀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與父母無關。他的一切努力是為了早日脫離這個貧窮的家庭,追求自己的價值,一個被父母捧在手裡,放在心尖上的孩子,卻不知道父母,付出了自己所有最好的,而自己還在嫌棄父母的貧窮。
以上僅為一個學習帶娃家長的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成長。
『貳』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為什麼我就不是,我一跟我媽媽耍什麼脾氣,我爸爸也跟著凶我,切!他就這么慣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做了媽媽以後,我才慢慢的開始體會「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在天使博客也學到了一句經典的話: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更是父母成長的過程啊!
其實說實話,現在開始越來越覺得現代媽媽都不是很稱職的,這個「稱職」不是說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現代的年輕人大多都自己還是滿身孩子氣的時候有了自己的孩子。現在的爸爸媽媽的不稱職,可以說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類意識的一種淡化吧!記得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坐的士,遇到一件特別讓自己難堪的事,我和孩子坐在前排,當時鑫鑫還只有1歲多點,其實自己有用手護著鑫鑫,只是稍許的離開,就被的士車的司機教訓了一頓:「你是怎麼做媽媽的呀,坐車這么不注意,把孩子抱緊呀!」隨後又嘆著氣說:「你們呀,這么粗心,自己還是孩子樣就能帶孩子呀?」唉,我真是無語呀,本按自己的脾氣,我非得罵上這個司機一句,但是還是笑笑了之,當時就想趕緊下車就好,因為那種感覺讓我無地自容,一方面覺得司機說這樣的話是為了我好,萬一孩子撞了哪裡就不好了,但是心裡氣的只是稍許的離開,而且孩子因為好奇不肯讓我抱著,所以只是很輕的護著孩子。
其實又有哪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呀,為什麼會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呢?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就是愛的方式的不同而導致的一種畸形的愛吧!高爾基說過這樣一句話:說起愛,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不僅要給孩子愛,還得懂得如何去愛!
的確,愛孩子也是一門藝術呀,也是我們媽媽們該去認真學習的一個學問!現在經常在新聞里看到有很多迷戀網路的孩子們,難道是這些孩子都沒有人愛嗎,沒有人疼嗎?不得而知這樣的孩子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來自家庭的正確的愛!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就算不是獨生子女的我的那一代,也是在嬌生慣養中長大的,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懂得愛自己,更加不懂得愛自己的父母愛身邊的人。這是一個很悲哀的社會問題!現在我偶爾都喜歡跑跑書,看看關於怎麼教育孩子的書籍,還有孩子自己可以閱讀的書籍,在書看到很多關於培養孩子如何懂得愛的教育的書籍,我覺得這樣的書很好!
究竟現在的年輕媽媽該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呢?又怎麼樣讓孩子學會愛別人呢?都知道孩子剛出生可以比喻成一張白紙,而白紙上的內容是否美麗是否正確,是和自己的媽媽密切相關的,和媽媽給予的愛,給予的環境,給予的一切都是分不開的!記得小時候爸爸就讓我背誦過《三字經》。所以我現在也給自己的女兒了這本書,雖然女兒現在還不能體會其中的含義,就像我經常有意無意的告訴女兒背唐詩一樣,我想她總有一天會明白的。我很相信這句話,也不是第一次提到過;人之初,性本善。從孩子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我們媽媽就開始琢磨孩子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孩子有孩子的語言,也有自己的想法,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就像女兒現在就時常會對我發表自己的不滿了:「你不要打我咯··我不煩人呢··我不羅唆呢··呵呵,孩子在一天天長大,聽著孩子天真無邪的話語,也開始讓我感覺到我這樣做的確是不對的,也覺得自己該改改自己的語言,這是孩子給我的啟示。孩子長大一天,家長所遇到的難題就在不斷的遞加,自己就應該在變化著的事物中尋找發現問題,不能一成不變,對待一歲的孩子的態度決不能用在一個3歲的孩子身上,那樣帶來的結果雖然是一時半會看不到的,但是我想這個道理就像「適者生存」這個原則,如果你不能讀懂自己孩子的心理,必將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遇到許多難題,特別是在孩子幾個關鍵發育階段,容易引起孩子心理發育不正常,或許就會走向極端,喜歡獨處,不喜歡交流,這樣的孩子就容易誤入歧途!所以媽媽們愛孩子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做到愛自己的孩子!
真正的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愛以後,還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別人?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只知道如何愛自己,不知道愛別人」。其實孩子很小的時候都有一顆仁愛之心。記得鑫鑫有一次看到一個小姐姐滑冰摔跤劃傷了腳,一邊的鑫鑫是愁眉苦臉的看著媽媽給姐姐換葯,有時姐姐喊痛哭臉了,鑫鑫就像是自己在痛一樣的,這樣的情形讓我們看了都覺得好笑極了,但是心裡卻為女兒的同情心而有小小的感嘆,孩子的心靈畢竟是純潔的!如果你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的愛,我想她也同樣會學會怎樣愛別人的。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個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的教孩子如何去愛別人。比喻我們店子前面的馬路上經常會有一個爬行的人(腿殘廢)出現,鑫鑫第一次看見就死死的盯著看,還一邊喊著:「媽媽看呀,媽媽看呀··」於是我告訴鑫鑫那個人很可憐的,沒有腿了,不能走路了,他只好爬著走路了。後來鑫鑫每次看到後,都不會喊我看了,只是一個人默默的看上好一陣,直到她看不見了才進屋來。我覺得要教會孩子如何愛別人是很重要的,我們都不會想自己的孩子將來變成一個「給自己吃魚身,給媽媽吃魚頭」的孩子吧!
『叄』 我男朋友說除了父母不是所有人都能慣著你什麼意思
就到家出成績超級雞車
『肆』 為什麼部分不是親生的家長只會慣養,禁錮思想不讓有自由,不讓有獨立的思維
現在的孩子都是以小霸王稱號的,動不動就是跟父母來一場硬仗,只要父母不順自己的心意,就會跟父母據理力爭,喜歡頂撞父母真是很多孩子的常態。如果是在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孩子對自己父母的態度是這樣的話,會讓父母下不了台,也會讓父母很惱火。
可是,確實沒有辦法,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畢竟孩子是自己的一塊肉,打罵都不是最希望的管教方式。
案例:
木子今年12歲,本身在家長和其他人眼中,她都是大家口中的"乖孩子""學霸",在學校成績是優異生,大家都很羨慕木子的父母,可以把孩子教育得那麼得體。
可是最近木子卻有點改變了,變得叛逆起來,木子父母在想,或者是孩子處於叛逆期而已,不必太過於在意,就等孩子平靜了心態,再跟孩子慢慢聊一聊。
"你們別管我,我自己的事自己理!"父母在跟木子聊了一會之後,得到這么一句回應,讓木子媽很傷心,以前的乖孩子哪裡去了,突然就大變樣?
而且,一旦父母過於關心她,木子就會變得很不耐煩,甚至還會直言不諱地頂撞父母,這都是木子現在的常態。很多時候,父母都是關心自己而已,並不需要用這么極端的方式來回應父母的。
那麼,孩子為什麼總喜歡對父母頂嘴?
每一個人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獨立的,孩子自從懂事之後都希望能獨立,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反正不會遵循父母那一套思想,反而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走。
如果父母嘗試去壓迫自己,那麼就會引起頂撞父母的現象發生。更多情況下,很多父母都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的感受,更多隻是有強迫症,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處事。對於孩子的反駁和頂嘴,簡直是不能接受,認為孩子太不尊重自己了!
因此,孩子愛頂嘴就沒有辦法了?並不是,李玫瑾提議家長可以這么說:
1、我知道你現在有情緒,我不會強迫你去改變,你冷靜一下我們再談談。
2、你就只管表達你自己的想法,但是也不能這樣拒絕父母對你的教育。
3、你內心的想法是什麼呢?可以好好地跟爸爸媽媽說說嗎,我們願意做聆聽者。
父母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一些什麼樣的細節?
1、經常注意自己的說話態度,還有言行舉止
平時對孩子的說話態度一定要保持良好,不要本著自己就是長輩就放高自己的姿態。畢竟跟孩子之間的相處,最應該的就是要保持一個平等的地位。
父母跟孩子之間的相處肯定就是最多的,所以家長的言行舉止一定要大方得體,才能夠影響孩子成為講規矩懂道理的人。
2、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多方面的換位思考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總是覺得自己的閱歷比較多,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而不會站在一個公平的角度上,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教育。
其實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的平等對待,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專屬的思想和行為方式,面對家長的教育,他們不一定就是覺得是對的,反而應該遵循自己那套新時代的思想。
家長要與時俱進地跟著孩子學習,才可以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心,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
3、用耐心和真心,對孩子要多關懷內心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育、關心還有陪伴,父母總是對孩子建立微信,認為自己是長輩,孩子反而要把自己放在尊重的地位中,從而表現出對孩子冷漠的態度。
特別是在交流的時候,孩子希望的是家長的耐心溝通,真心地對待孩子此刻的情緒,而不是被家長牽著鼻子去教育,如果想要孩子理解家長的善意,自己一定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去關懷孩子才是。
『伍』 一直被父母慣著的人,是不是什麼苦都不能受
並不是如此,一直被父母慣著的人,可能在父母身邊會撒嬌,什麼事情也不想干,無論自己提出的任何條件,父母都能夠滿足,但是只要他出生社會遠離自己的父母之後,那麼我相信他什麼苦都能夠受的,在父母身邊的時候,父母就是自己的保護傘,無論什麼事情父母都能夠替自己解決,所以從來不用擔心自己有苦吃,父母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吃苦的,當你遠離父母之後,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沒有人會主動地幫助你,這個時候一直被父母慣著的孩子就會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了。作為父母並不能夠一直慣著自己的孩子,要適當的讓孩子吃一點兒苦,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感覺。
『陸』 從小到大父母都慣著我,從那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養成了目中無人並對所有人都很不尊重、自私自利、老是對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是不能移。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缺點,那就好辦了。收斂自己的個性,壓制自己的好勝心,剋制唯我獨尊的心態,多看有關交友的信息。做到這幾點,你很快就會融入社會大家庭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也。
『柒』 為什麼別人說我是被家長慣出來的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可能是你的某些行為在其他人看來非常的不爽!
如果一個人說你是家長慣出來的,那麼不足為奇!要是很多人都這么說,那麼肯定是你的做法不合時宜了!
謝謝,希望可以幫到你!加油!
『捌』 當一個男的說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寵著你 慣著你 我不是你的父母,你會怎麼想
聽了可能心裡會覺得有些不舒服,但他說得沒有錯,這世界除了你的父母會無限的包容你,其他所有人對你的包容都是有限的,因為你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而其他的人,再愛你,也抵不過父母。男人寵愛女人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但總有個限度。因為即使你是女人,你卻不是小孩子,不是不懂事,懂事的人都知道不論對方再愛你,再包容你,你也是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大家相互理解,才能長久的好好相處。而不要將自己當成小孩想要男人無限無限包容。
『玖』 「壞孩子是慣的」,很多家長為何總是會慣著孩子
其實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喜歡慣著孩子,當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家長是不會妥協的。但只等到孩子去不停的哭鬧,他們就會為此而覺得很心煩,也就會一直去答應孩子的很多要求了。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在慣著孩子了,當孩子以為這種方法非常有效的時候,他們再遇到一系列的情況,也會用這種方法來威脅家長,認為這樣的情況可以讓自己獲得相應的東西。
這種慣著的方式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會讓孩子深受其害了。有很多的孩子他們在自己還是未成年人的時候就做出了一系列危害他人的事情,對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但其實這些孩子都是家長沒有對其好好的管教,才會做出的這樣的行為了。
就是在一些不經意之間,家長總是慣著孩子,一次又一次讓孩子深受其害,這樣也就會讓孩子出現問題了。家長如果再不起來不對孩子進行教育的話,那麼自己的孩子就會被變成一個被慣壞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她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問題。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在小的時候將自己的孩子去進行妥協沒有什麼,長大之後再去進行教育就好了。但是殊不知這種情況已經在小的時候比較根深蒂固了,在長大了之後,根本就沒有很大的改變,而且那些孩子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漸漸的就不聽勸了。作為父母,千萬不要慣著自己的孩子,一旦將自己的孩子慣著的話,那麼也會讓自己深受其害了。
『拾』 父母對我太好了 慣著我 讓我覺得很奇怪 怎麼辦
你沒有必要覺得好奇怪,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父母對你疼愛是正常,當你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要學會好好回報你的父母,不要讓他們一味的付出,要讓他們享受作為父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