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事封包怎麼寫我姐夫的老爸過世,請我們這邊親家…但我的父母也已過世了,我怎樣寫封包
摘要 1、按照古代的書寫習慣,一定要豎著寫,才能保持傳統的風格。這是漢民族的習俗,適用於全國大多數的地域。
Ⅱ 悼念親人去世白紙包上應怎麼寫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往左書寫內容。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較復雜(以花包為例),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准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上奉(恭敬地奉送給);第三列:故xx收用(已經故去的xx老人收用);第四列孝XX祀(陽世孝人xx祭奠);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農歷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農歷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備給老人燒包。據傳說,七月初一開鬼門,閻王爺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讓他們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歸人間檢查後代們的善惡情況,在陽間的人們就舉辦一些祭拜活動來款待他們,尤其是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准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以此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鬼魂。現將我們這地方過七月半燒包的習俗介紹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寫有先人名號的祖宗牌掛在家中牆上,牌位下邊的桌上擺放金山、銀山、鮮花、香花、麥芽、盤香、蠟燭等擺設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鮮飯食供奉,供奉時需要先凈手作揖上香,供飯完後需要燒化紙錢。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包,分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
三、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里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系,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較復雜,現將其體寫法介紹如下:
1、封皮內容解釋: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以花包為例,括弧內為解釋)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 封 (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准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Ⅲ 給已故父親封包一年紙錢的寫法
摘要 燒紙錢的寫法
Ⅳ 父母親生日怎樣寫冥包封面父親去逝怎麼寫冥包
你父親去世了,給他寫冥包從右往左豎著寫:某(某:上半年寫上,五六七八月寫中,年底寫下)元之期具伏冥包x封奉上(上字寫在第二行頂格)第三格頂上往下寫姑顯考x(你父親的姓)xx(你父親的名字)老大人正魂收用(如果你媽也去世了,在你父親並排名字右邊寫你媽媽的姓和名,考字並排右邊寫妣字,正字改成雙字)。接著寫孝男(女)某某某敬上(此行比故字低兩個字位置),左邊頂格寫:天運庚子年幾月幾日火中化納
Ⅳ 過生日時給去世的老人寫包袱落款怎麼寫
摘要 第一層:寫寄錢的原因,如:中元寄錢
Ⅵ 母親去世了,做法事道場,要給父親同輩去世的寫白包,應怎麼寫
摘要 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具體見附表);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系就行;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第四列: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系(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比較復雜,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具體寫法見附表)。第五列:這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歷年月日寫清楚就行。補充一點,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一般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煩了。
Ⅶ 祭奠已故親人去世一年的包封怎麼寫格式內容
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寫法也不同,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間貼一藍簽,以便書寫亡人名諱之用。
包袱通常是一個大紙口袋,豎一尺,寬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間貼一藍簽,以便書寫亡人名諱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個大白紙或紅紙口袋上印上水墨單線的圖案,四周黑框內是佛教梵文音譯的《往生神咒》。
中間印一蓮座的牌位,用來填寫亡人名諱;牌位的右上方印著「金銀財寶冥衣一封」,可根據情況在下邊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樣。左下方是填寫祭祀人姓名之處。
燒包袱
農歷七月十四這天旁晚至零時前這段時間,各家各戶就在自家門前或道路旁邊去「燒家衣」,這項工作多是由婦女來做,物品有:燒香、蠟燭、數張元寶、一大疊冥幣、紙錢、五色紙剪裁而成的衣服鞋帽子。
畫圖而成的車票船票飛機票,也有紙扎的汽車、樓房、家用電器等等。燒完這些之後,下一步就撒「水飯」,「水飯」物品有:糖果、米飯、水果、花生、炒熟的通菜。
Ⅷ 三年祭日怎麼寫包
三年祭日寫包袱其格式如下:
1、故顯考(姓),公諱(名字) 老大人,正魂收用或冥間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
2、故顯妣(父姓),母 (母姓)老孺人,正魂收用或冥間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
3、孝男:XX 孫:XX 時間:年號(六十花甲)七月十四(或中元)。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父母死三年內父稱新逝顯考,母稱新逝顯妣。三年後父稱故顯考,母稱故顯妣。
三年祭日的講究
按照傳統禮儀,一般都要在三周年的當天去,既不可提前也不可延後。(如有一位親人建在,為表示對親人尊重,應向前迎一天辦理)三周年計算日期,是從逝者去逝的日期開始計算。譬如:祭日是2005年1月1日,三周年則為2008年1月1日。(迎一天辦理則為2007年12月31日)
祭奠當天,按家中血親順序及輩分順序進行站位開始祭奠。祭奠開始時由主持人宣讀祭文,其次伴隨祭文引導,遵循民俗應由家中長子(或長女)向逝者敬獻三杯清茶,之後再按家屬親近關系及輩分依次進行祭奠,(斟酒、擺放供品、敬獻鮮花)行禮(叩拜禮或鞠躬禮),最後由主持人宣布祭奠活動結束。
Ⅸ 父親去世 百期的袱子怎麼寫
摘要 第一包:公元2011年x月x日化 此系首號 以x字為記 故顯考x 公xx大人受用 今逢百日之期孝子xxx謹備冥幣(錢)x封 附(反面寫「封」字 )以上順序從左至右。
Ⅹ 老人去世白包怎麼寫
1、按照古代的書寫習慣,一定要豎著寫,才能保持傳統的風格。這是漢民族的習俗,適用於全國多數的地域。大多數都以舊時中文書寫法來寫。
2、第一點是字要豎著寫。從右至左,左邊第一行與紙面頂部空兩個字開始寫,「痛悼(哀悼)世伯(逝者)大人x x先生千古」;
3、正中行紙面上下空格近乎相當,寫上"永垂不朽(英永存或與天地長存等)」等敬語。
4、末行從紙面底部估計空餘兩個字位置,寫上「世侄(兒或世友)x x x敬輓。即可。
5、注意:從紙面看,三行是從右至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一般寫「奠儀」。後邊寫上簽名,要寫「陽上」,加與死者生前的關系。如:陽上友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