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本比較適合父母看的心理學書
你好!
可以看看《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不光父母,其實任何人都適合看這本書。但是如果你父母年紀比較大,不知道能否接受你的這個讀書建議。如果他們不願意看,你可以閱讀後慢慢告訴他們你自己的領悟。或者你給他們訂點雜志,《心理月刊》還適合普羅大眾閱讀的,質量也不錯,雖然專業程度不會太高。我覺得更多的,你可以幫助他們緩解這種溝通模式,最重要的是他們願意接受和改變。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㈡ 請推薦育兒方面的心理學書籍
斯波克育兒經------這本書很大方面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闡述並且提出解決育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㈢ 一個從小有一個比較強勢的父親感覺自己心理有問題,應該看什麼書進行學習
像這樣一類的書還是比較多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從大量的書籍當中汲取營養,不要單純的去看一本兒。只要哪些是勵志的,哪些是積極向上的,哪些是直面人生的,不管是輸也好,電視劇也好都可以
㈣ 適合爸媽看的好書是有哪些
1、《曾國藩家書》,曾國藩著,嶽麓書社,1986年版
推薦理由:中國父母學方面的巨著。
2、《傅雷家書》,傅雷著,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推薦理由:這是每位中國父母應該讀的書。
3、《發現孩子》[意]瑪利婭,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台梭利協會或蒙台梭利培訓機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學校遍及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課堂必修課。 潘特利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09
4、《家庭教育的產生》,這種情況的一個共同的原因、也是最具悲劇性的原因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所能產生的直接影響。有些父母能夠發現和改正這些錯誤,這個過程標志著他們逐漸成長為好的父母。但是更糟糕的是,父母醒悟得太晚,已經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本書就是敲給父母的警鍾,每一章節都充滿了溫情,同情和幽默,在故事中揭示出父母不知不覺地向孩子傳遞的無意識卻清晰的信息。並且它超越了故事本身,對每一個故事都抽絲剝繭,對錯誤的信息認真剖析,探討其根源,一一列舉出錯誤的信息對孩子的健康與幸福可能產生的邏輯後果。更為重要的是,本書對如何糾正這些錯誤的信息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因此傳達出來的是更為積極、促進成長的教訓。
5、《覺醒》,周弘著,北京出版社,有沒有一種讓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連忘返的教育方法呢?101個當場打動子女的激勵故事》,周弘著,京華出版社2004-10
6、《268個錯與對》,王敬東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06
7、《我家也有天才寶貝——激發孩子潛能的多元智能教育》,櫻井正孝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1世紀管教法》,2004-01
9、《教子書》,查斯特菲爾德,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11
10、《捕捉兒童敏感期》2004-07
11、《14種能力》卡爾·威特,2004-09
12、《每個孩子都應該做的[美T.德萬迪爾: 雷鵬,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6、《還是父母的錯:一位母親的教育札記》,[日]曾野綾子,譯者: 陳玉光,海天出版社,
17、《兒子,你能行:一個學者父親的成長建議》[美]羅伯特·奎因格瑞特·奎因,譯者: 劉耀榮,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10
18、《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美]伊麗莎白.谷瑟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4-06
伊麗莎白·谷瑟蕾:醫學博士、紐約瓦爾哈拉兒童醫院學習診斷中心的主任,具有近二十年的臨床經驗。她有三個孩子,現居住在紐約的瑞沃·戴爾。
伊麗莎白·谷瑟蕾博士在治療兒童精神障礙患者過程中,對那些因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而使孩子遭受的痛苦深感震驚。她開始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各種社會、文化因素,分析孩子們痛苦的根源和家長威逼孩子的動機。谷瑟蕾博士對人們過度崇尚成功的社會風氣提出了批評,對那些帶著負疚感成長的孩子也深感同情。
19、《你的孩子,真棒:糾正孩子缺點很簡單》,甘悅明著,甘肅文化出版社,2004-08
家庭作為組成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教育中的第一課堂,是培育孩子良好情感與理想的溫室。所以,家庭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有著社會和學校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的優勢。然而,數以千萬的家長卻在家庭教育方面陷入困境,有的因教子無方而迷茫,有的因教子不當而苦惱,尤其是在孩子有了過失,出現了一些自覺或不自覺的缺點以後,父母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糾正孩子的過錯,讓孩子走出沼澤,昂首向前呢?
這是一本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枕邊書,同時更是一本關於少兒教育的神奇之書。它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一份行動指南,也為父母們望子成材的希望揭開了新的篇章。
如果你的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提醒;
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自覺性不強,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
如果你的孩子常常說謊,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既能保持孩子的自尊,又能讓孩子知錯;
如果你的孩子逆返心理嚴重,而你又不知道如何說服;
如果你的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你又不知道如何幫助他遠離這種困境;
……
請你仔細閱讀這本書。
20、《為什麼爺爺奶奶帶不好孩子》,宋雨著,中國長安出版社2004-09您有資格帶孫子孫女嗎?
第一本寫給爺爺奶奶教育孩子的書
本書足以震撼所有的爺爺奶奶!
如今,除了「追星族」、「發燒族」、「電腦族」以外,還有一個新「族」——「接送族」。他們酷暑嚴寒、迎霜浴雪、穿街過巷,准時准點地向學校匯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為生活中一大景觀。在中國,大多數爺爺奶奶都有過帶孫子孫女的經驗,而他們大多數都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據統計,有70%以上的爺爺奶奶教不好孩子,換句話講,成功率不足30%。爺爺奶奶付出了一切,為什麼幾乎「顆粒無收」呢?
㈤ 我想學家庭營養學知識,應該買那些書籍看看
這類書籍現在魚龍混雜。給你推薦了一些 詳細如下 望採納答案
建議:去當地專業醫學書店,買營養學書。選對書店,就不會買錯了。對於一個初級的營養學涉及者 關於營養、養生、食物治療和保健、自我按摩保健等等方面的書籍很多,一般稍大的書店裡都有,自己去選吧。
題名 責任者 出版信息 索書號
英漢營養學詞典 沈治平主編 科學出版社 1997 H316:R151/SZP
實用營養學 蔡東聯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R151/*017
現代營養學 (美) B. A. 鮑曼, R. M. 拉塞爾主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R151/*010
營養學報 中國生理科學會編輯 科學出版社 1956- R15/1
營養學 概念與爭論 Frances Sienkiewicz Sizer, Eleanor Noss Whitney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R151/*009
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南 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編寫 知識出版社 2002 R151-62/*001
Nutrition : 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 = 營養學 : 概念與爭論 / Frances Sienkiewicz Sizer, Eleanor Noss Whitney.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 *R151-43/SF
營養學初步 (美)格思里(Guthrie,H.A.)著 北京出版社 1987.12 R151/10.9
營養學基礎與臨床實踐 中國難生理科學會營養學會 編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08 R151/ZSK
營養學基礎知識 (德)貝斯勒等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9.11 R151/BSL
營養學新論 徐南麗譯 徐氏基金會出版 R151/10.9/(S)-1
營養學基礎知識 (德)貝斯勒等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9.11 R151/477
營養學專業課要分類,動物和植物,醫學,生命等.
《營養保健師》培訓教程,羅玲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中國營養師》培訓教材,葛可佑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吃的營養與治療
作者:(美)戴維斯 著,陳滿容 譯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本書是阿德勒·戴維斯女士有關營養與健康的著作中最新的作品。她以最簡潔的語句告訴我們有關營養學方面最專業的知識。同時並附有簡明清晰的圖表,使我們輕易地了解復雜的人體構造,同時也了解人類生長所需的物質是什麼;供給人體能源的物質是什麼;什麼食物會使我們發胖,什麼樣的物質對我們的身體有害。本書可使我們活得更有生命力,無論生理或;心理上都能保持最理想的健康狀態。而且經由詳盡的目錄、附錄及索引,我們想要的資料很容易就可獲得,所以本書也是相當理想的參考書籍。
蔡威教授主編《食物營養學》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蔡威,現任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歷任第二醫科大學副校長、新華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等
營養素以西方營養學最完善。建議你閱讀的是:
1、《營養聖經》英.霍爾福德
優點:本書可以讓你對基礎營養學的營養素、非營養素(作者沒有這個概念,但是卻介紹了這些東西,建議他進修一些中醫較好)有全面了解,入門較快。
缺點:對中國人的實際情況指導性不強
翻譯者是文科出身,大量存在翻譯術語不規范地方
幾乎都是推崇組合的營養方式,對長期副作用(10年)沒有提及
沒有指出疾病人群非單一疾病的事實,而以單一病例分析,不可照搬
商業炒作程度:6分(10分計)
學習了基本的營養學之後,不能不了解中醫的奇妙,即非營養素佔多數。建議閱讀:
2、《思考中醫》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優點:可以學習到非營養素在臨床方面的反映,同時初步了解抗營養素的內容。同時指出了中醫的學習本質依靠傳承、古文,英語多不需要。很實際。
缺點:沒有對民間大量存在的優秀中草葯進行關注,局限於名士非名效果。
民間大量應用了100年以上的葯材因老人去世而消失,書中沒關注
對中葯培育商業化影響葯效作者也沒有指出缺陷
商業炒作指數:3分,較純
3、《劉太醫說:是葯三分毒》 劉弘章等
這是一本集合大量中葯信息的書籍,大量西醫有毒的信息。所以,你看這本書,可能不會帶來多少思想改變,但是裡面的信息很好。系列書唯此有點價值。
優點:信息量大,對中草葯失效作深層分析,初學者掌握較好
缺點:作者的方案非常絕對,世間除了他的方式幾乎沒有其他方法,失實
作者故弄玄虛多,對營養學、亞健康、慢性病的概念分不清
作者處於商業目的大量論述劉家的葯廠神奇,非常無聊
同時,作者的背景不好,身份有欺詐性,所謂的博士頭銜也夠離譜,
弄到是聯合國發的
商業炒作指數:8分(10分),出現粉絲團
4、《40歲登上健康快車》 洪紹光
這是從醫生的角度提出的觀點。初學者多看不要緊,也可以了解醫生對健康預防的看法是怎樣的。
優點:對健康的觀念分析很多,提出綜合維護健康的觀念,指出保健與病的代價,提倡少病享受人生。
缺點:作者畢竟沒有營養學臨床經驗,所以不少是文學式的想像觀點
飲食方面提倡什麼都吃,對病人也不例外,忽視了臨界食物禁忌
書中很多用文學抒情描述,不科學也不必要,通俗到無聊
出了系列的書,一樣的觀點,沒有必要再看
商業炒作指數:9分(10分)
5、《無毒一身輕》 林光常
這是對飲食的作用專門介紹的信息。不算書。
優點:對蔬菜水果應用說明相當詳細,是海外素食的代表,其他也有類似書
對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做了大量描述,初學者可以了解多信息
提出對牛奶的絕對懷疑,事實上中國有30%人群不適應牛奶
缺點:借牛奶炒作書籍
大量涉及商業產品銷售信息,類似產品說明書一樣
排斥正常的營養素、非營養素、抗營養素對人體的影響
缺乏對營養成分在臨床的研究,僅僅炒作癌症病例
掩蓋了營養臨床也會出現的不成功事實
最可惡的是大量利用宗教語言鼓惑,真正的健康是不需要用這類語言
出了系列的書,都是炒作,不許要再看
商業炒作指數:10分,建立粉絲團
6、《「掌」握你的健康》王晨霞
這是對中醫診斷的有效補充,把掌紋研究發揮到頂峰狀態。
優點:學習初步的診斷技巧,對營養臨床有大量好處
提供了愛因斯坦的手紋,十分可貴
通俗好學,初學者快速入門
缺點:對斑紋方面闡述不明了
對情緒影響方面不明了,甚至忽略影響
過於實際,實證研究,忘記了虛證研究
商業炒作指數:7分
7、《實用營養學》蔡東聯等
這是目前最全面的營養學書籍,初學者仍然有難度,但是經過以上炒作書籍的折騰,相信你還是願意看看專業的書籍了。
優點:涉及營養素臨床
涉及飲食的臨床
涉及牛奶與母乳的科學對比
涉及非營養素的內容
涉及疾病與營養的方案制定
涉及營養師職業與營養學工作細節
建議閱讀三遍
缺點:對營養品缺乏研究
對抗營養素缺乏研究
對葯與營養、營養與自身、自身與葯關系沒有闡述
科普性較小
商業炒作指數:1分
8、其他類似的營養書籍:
如基礎營養學、實用營養、臨床營養等書籍可以閱讀。我個人編寫的《基礎營養學》《營養師概述》《營養師技能》《疾病營養學》是為初學者設計的,有興趣也建議購買閱讀。
當然,廣泛涉獵,不要被書籍牽了鼻子很重要。你一定要思考,一定要思考,不要吃「快餐」,吃「快餐」式閱讀書籍,肯定得激素病,你看3個月出攔的動物就知道肉不實在,但是為什麼不知道自己吃「快餐」書籍也不實在呢?書籍介紹差不多了,還有的炒作類,就是快餐式書籍,你不膩?不介紹了,省得你又不思考。遠離「快餐」健康書籍,多放時間去看思考了才明白的書。不過很快中國會出現大量實際而通俗的營養書籍的,只是時間問題。
㈥ 有什麼讓子女理解父母心的好書嗎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著教育的開始,家長需要多看一些關於教育孩子的書籍,以便補充教育知識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
1.《童年的秘密》
[意]蒙台梭利
推薦理由:在本書中,蒙台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此書不可不讀!
作者蒙台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辦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學校遍及 110個國家。她的傳記被列入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20世紀贏得世界公認的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贊譽道:「當代討論學前教育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台梭利體系,便不能算萬全」;德國教育家這樣評論:「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舉世矚目的並不多見。」在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的中國,以她的思想為基礎創立的蒙台梭利嬰幼兒早期教育班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
2.《愛彌兒》
[法]盧梭
推薦理由:《愛彌兒》是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國家,影響巨大。它所論述的教育理論,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場偉大的革命,被歌德稱頌為"教育的自然福音"。
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舊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尊循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手段,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3.《教育漫話》
[英]約翰.洛克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深入淺出、生動感人、深刻影響後世、不朽的教育經典,它們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學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歐美乃至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讀之書。
在西方公認的三大家教經典《教育漫話》、《愛彌兒》、《童年的秘密》三本書中,洛克的《教育漫話》發表的時間最早,也最清晰明了:他明確提出對兒童進行身體、德行和智力訓練,並把身體訓練放在首位。洛克在此書的開篇寫道:"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與"磨練身體"相似,洛克建議家長以「嚴格管教」的方式訓練兒童的德行。
《愛彌兒》《童年的秘密》《教育漫話》三本書中,洛克的觀點比較"理性",盧梭的觀點比較「浪漫」,蒙台梭利則承接了盧梭的「浪漫」卻又比較「理性」的為兒童的自主活動提供「有準備的環境」。
4.《早期教育與天才》
[日]木村久一
推薦理由: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作者木村久一,一生致力於兒童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研究,日本皇室在給他授勛時盛贊道:木村先生成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國民的素質。
作為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作頗豐,其《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更是被教育學界奉為家庭教育「聖經」,雖然出版已時隔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年輕父母們的教育子女的首選書籍。本書可讀性強,可操作性強,適合所有家長閱讀。
5.《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美]海姆.G.吉諾特
推薦理由:暢銷美國 500多萬冊的教子經典,以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徹底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巨著。對中國的家長非常有借鑒和指導意義。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並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作者海姆·G·吉諾特,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生。他將自己短短的一生獻給了兒童心理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聰明才智做了很多創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專欄中宣傳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新思想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獲得巨大反響。
6.《親愛的加百列》
[挪威]哈芬丹·費昂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一封父親寫給患孤獨症兒子的感人長信,不是小說也不等同於紀實。從加百列出生,到三歲確診為孤獨症,再到上小學的成長經歷:兒子學會閱讀、騎單車、表演獨唱,父子倆一起出海、舉辦化裝海盜舞會和家庭聚會……作者以飽蘸真情的筆墨,記下兒子點點滴滴的成長故事,令人心碎的情感、綿綿無邊的愛、理解和家庭遭受的無盡惆悵的真實,從孤獨症的特殊視角讓我們理解孩子是如何看待一事一物,是如何成長的,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寬容和愛是怎樣的,相信每個父母親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動,流下自己虧欠的淚水。
7.《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美]斯特娜
推薦理由:維妮弗里德·斯特娜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學教授,在著名的哲學家詹姆斯博士的影響下,開始閱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深受影響,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即「自然教育」理論。
在此理論指導下,她的女兒維妮弗里德 3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 4歲會用世界語讀寫劇本; 5歲能自由運用 8國語言; 9歲進入大學,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兒童。但是斯特娜夫人並不滿足於僅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才,她也渴望讓世人了解早期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於是在她女兒12歲那年寫成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書,並成立了自然教育學校,培養出了眾多天才兒童。本書詳細地記述了她的女兒維尼夫雷特的成長過程,並極力闡明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作者以生動的事實來說明問題,而不是用枯燥無味的理論,父母可以獲得許多借鑒。
8.《兒童的人格教育》
[奧]阿德勒
推薦理由:阿德勒非常准確而又清晰地介紹了兒童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和問題兒童誕生的原因,他關於兒童人格結構的基本框架,可以視為理解兒童問題的一把鑰匙。對這本書的反復閱讀,能夠幫助家長建立起理解兒童人格的基本結構。因為阿德勒的這本書,確實揭示了兒童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可以解釋許多難以管教的問題兒童的根源。若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感興趣的家長,還可閱讀他的另一本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一書。
9.《卡爾·威特的教育》
[德]卡爾·威特
推薦理由:作者卡爾·威特,19世紀德國的一名普通鄉村牧師,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將先天不足、略顯痴呆的兒子教育培養成了一名有著驚人成就的奇才。其著作《卡爾·威特的教育》堪稱中外教育史上的一本奇書,是他的教育方法和教子心得的真實記錄,是現代家庭教育讀物的鼻祖。
10.《教育的目的》
[英]懷特海
推薦理由: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作為過程哲學家的懷特海敏銳地把握住了教育的基本節奏,即「浪漫—精確—綜合」以及「自由—紀律」。雖然懷特海盡可能通俗易懂地闡釋了自己非常重要的思想,但是要真正理解懷特海的思想,仍然有一個過程,不過一旦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思想便會成為非常有用的力量,成為我們家長思考教育問題的基石之一。
教育孩子的技巧
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像,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准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准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錶定理」。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一、對孩子多一些表揚和鼓勵 。 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孩子有點進步,都要及時表揚,讓她有成就感,促使她再接再厲;退步時也盡量不要當面數落她,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對比。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閃光點,家長如果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二、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養成好習慣 。教育家孫雲曉說過:「習慣決定孩子命運。」可見好習慣對孩子來說多麼重要。小學階段是孩子自覺性、好習慣形成的階段。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什麼事對的,什麼事錯的。什麼時間該做作業,什麼時間該玩。平時,我總是鼓勵她早睡早起,讓她早晨早起去看太陽,並告訴她,最美的朝陽只有早起的孩子才能看見。所以,她天天早起,看完之後會讀讀書。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學校濃厚的學習氣氛孩子知道該干什麼,可是放學回到家卻不知道了。
所以,我總會讓她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做作業時家人不許打擾。孩子愛讀書,首先自己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家長端著書,孩子也會仿效,習慣也自然而然形成。我給女兒買了許多書,每晚睡前讀半小時書。我讀我的書,她讀她的書,她也會讀得津津有味。不過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
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以前,我是事無巨細,結果孩子養成依賴的心理。現在,我不再提醒她,讓她自己檢查自己的書包。如果少帶了,老師批評了我也不會過問。她已經知道這些生活上、學習上的事都是自己的事,她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將來才會是個有責任心的人。
四、經常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系,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上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孩子走彎路及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五、 要教育孩子勤奮刻苦學習,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斗目標。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講,要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些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力爭做到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才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為家長,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我知道,她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她們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㈦ 家長必讀的10本書
一、《家長的革命》
01
在家長必讀的10本書中這本《家長的革命》是知名教育家崔宇的代表作,整本書中精選了不少的案例,用比較輕松幽默的詞語到處了家庭教育中的困境,值得深深體會一番。
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01
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被譽為是我國家庭教育類書籍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書中沒有那些專業性很強的理論,只有那些能讓人讀懂的思想,反復告誡家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愛與自由》
01
《愛與自由》是不少家長極力推薦的,有時候家長和孩子之間太缺乏溝通,有時候總是不知道該如何愛、如何關心,這本書就給出很不錯的建議,而且還有好些顛覆性觀念。
四、《捕捉兒童敏感期》
01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期間都會有敏感的時候,這本《捕捉兒童敏感期》便能各位家長走近問題的根源,引導家長到底該如何因材施教。
五、《讓孩子做主》
01
做一個不規劃自己孩子人生的家長,《讓孩子做主》這本書有著最真實的案例,獨到的想法很有實用的價值,如果慢慢品味可以說是會受益匪淺的。
六、《孩子你慢慢來》
01
在家長必讀的10本書中這本《孩子你慢慢來》真的很值得看,作者龍應台在這本書中的用詞可以說是深情滿滿,帶給家長的震撼感不是一般的強。
七、《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01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是印度一位作家的代表作,書中用詞比較質朴,所表達的觀點能讓人很快速的接受,著重表達了一個觀點就是讓孩子千萬不要把快樂弄丟了。
八、《有吸收力的心靈》
01
《有吸收力的心靈》出自於義大利一位醫學女博士之手,她本人有提出一套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此本書中認為教育絕不止停留在課程和時間之中,更多的應該因材施教。
九、《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01
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告訴人們在成為家長的時候不應該有太多的焦慮,更多的應該享受,想要教育出好孩子首先一定是要完善自己。
十、《最好的方法給孩子》
01
在家長必讀的10本書中《最好的方法給孩子》是國內市場上非常有影響力的書,整本書用詞非常的簡潔干練,著重告訴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技巧和方法。
㈧ 嘿,你們有《心理營養》這本書的資料嗎~~
什麼是心理營養?
我們都知道什麼是生理營養,生理營養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什麼。比如一個孩子會爬、會走、會跳,是因為爸爸媽媽提供給這個孩子足夠的生理營養,所以這個孩子能跟著他的天性自然生長。如同種子,有了陽光、空氣、水之後,就能生長、綻放。
同樣的,人類的生長,也需要心理營養。只要爸爸媽媽給到足夠的心理營養,就會看到一個自信的、獨立自主的、有安全感、有價值感的孩子。他會更有生命力,更美麗的綻放。
什麼是人類的5大天性?
第一個天性:愛的能力
就是他願意,他喜歡,他要去愛別人,而他也喜歡並需要別人來愛他。
第二個天性:連接
人,需要和其他人連接。
第三個天性:價值感
人類需要追尋價值感,需要知道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
第四個天性: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的意思是,我能夠有選擇的權利,能夠為自己的生命做出選擇。
第五個天性:安全感
安全感的意思是我能夠去信任,最大的安全感是我能夠信任我自己。
心理營養不足會出現什麼情況?
心理營養不足,通過三個外在的行為能夠看到:
1) 情緒不穩定,如因為小小的事情就發飆
2) 人際關系有障礙,如跟同學、同事、家人等人際關系出現問題
3) 出現偏差行為,如用言語或行為傷害自己或別人
誰能夠給我們心理營養?
心理營養是外界給予的,能夠給自己心理營養的人,我們稱之為重要他人。
所有人的重要他人,第一個一定是媽媽,第二個一定是爸爸。其他的人,能不能做自己的重要他人,在自己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自己來選的。
一些成人在很小的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他在愛的能力、價值感、安全感等方面會出問題,而他一生都要去尋尋覓覓,尋覓找到除了爸爸媽媽以外的另外的重要他人,來滿足缺失的心理營養。
㈨ 對家長影響最大的國內書籍
1、《小阿力的大學校》:
快開學了,這本書的故事正好就是很多小朋友的寫照:小阿力要去上學了,興奮又有點兒擔心。這時候,一隻小麻雀讓小阿力改變了想法…最後,小阿力還是去上學了,而且他發現,學校還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這本書特別適合給初入幼兒園的寶寶,或者度過長長的假期後不想回幼兒園的孩子。這本書作者不僅畫的好,而且故事也好,把孩子入學(入園)前那種微妙的心理很好的表達出來。孩子讀了這個故事可以對幼兒園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願意去交朋友;父母看了就會更加理解孩子,幫助孩子面對緊張和不安,增加對學校的興趣。
2、《小兔子去上學》:這本是來自蘇格蘭的「小兔子系列」繪本的其中一本,全系還包括列《小兔子走丟了》和《小兔子的新寶寶》。故事來自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描繪出孩子成長中可能遇到的點點滴滴的小挫折,以及在小挫折中逐漸成長的過程。
故事中,小兔子要去上學了。它帶著玩具查理馬兒一起去,並在路上吃掉了便當盒裡的午餐。到了學校,小兔子很害羞,只跟查理馬兒玩兒。可到了午餐時間…情節特別貼近生活,講述了不少幼兒園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通過讀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提前了解上學的樂趣,學會在幼兒園該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3、《小恐龍幼兒園小恐龍情商培養圖畫書》:與人相處和自我情緒管理的情商培養這是一套培養孩子情商的繪本,通過發生在小恐龍入園後的一系列日常趣事,融入情商教育理念,幫小朋友適應幼兒園生活,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小問題。
全套有28冊,每本書頁數不多但是內容很豐富。書中描寫的故事和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比較接近,可以藉助這些故事給孩子講解在幼兒園中遇到的問題如何處理,提高孩子與人相處的社交技能。不僅如此,這些故事還能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4、《開學第一天》:山姆長大了,該上學了。在開學第一天這個重要的時刻開始時,盡管有奶奶的再三保證,山姆還是很想念奶奶,並且對學校陌生的環境有一點點害怕。最後,伴隨著山姆交到新朋友並度過了有趣的上學第一天…
《上學第一天》講了孩子開學第一天這個重要時刻的種種經歷。等他們熟悉了周圍的環境,交到了新的朋友,一個新的社交階段就開始了。這本書中,不僅僅提出了現實問題,還把許多實用的應對技巧融入了故事情節里。不僅孩子可以從閱讀這個故事中了解學校,學校生活,家長也會更清楚知道該怎麼來指導孩子面對這個人生新階段。
5、《搗蛋小子變形記》:這本《搗蛋小子變形記》是克萊門斯校園小說系列的一本,講述了小男孩克雷由搗蛋鬼到好好少年的完美蛻變。克雷是一個很調皮、搗蛋的「壞」小子,因為調皮,他經常被叫到校長辦公室。美術課上,他畫了一張用來嘲笑校長的驢頭畫像。
他的做法受到了哥哥的批評,在哥哥的教育下,他決定改變自己,從著裝到行為。在改變的過程中,他受到了好朋友的不理解和捉弄,由最初的不習慣、不喜歡到最終的適應和接受。
克萊門斯的小說中,每個角色都特別有代表性。這本書中描寫的克雷的心裡轉變過程,正好就是當下很多「壞」孩子的心理。這樣的故事,很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了解到哪些行為是不好的,應該怎樣改正。同時,書中家長和老師的做法對中國的家長和老師也有不少借鑒意義。
㈩ 有哪些適合脾氣暴躁的父母看的書籍值得推薦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小窗自紀》、《幽影夢》、《修身養性學做人》、《你可以不生氣》等書籍都可以。這些書籍都是修身養性的必讀書籍,我覺得你可以挑選幾本讓父母讀一讀,興許有些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