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雙方父母初次見面說什麼。
禮貌一點,問起你該說說,不該說不說,千萬別為了表現自己說的有的沒的,言多必失。留個好印象是最重要的。
2.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會聊些什麼
雙方的父母第一次見面。那當然會根據現實的一些情況。會聊一些特別現實的問題。開場白。可以說說天氣怎樣今天冷不冷?熱不熱?飯局怎樣這都是可以聊的話題希望採納。
3. 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聊什麼
1、認識彼此
不可否認,結婚就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你需要了解對方的一切以至於才放心把「明珠龍子」交過去。也為以後長久的親家關系打下基礎,除非老死不相往來。
2、婚禮內容詳談
這其實是最重要也緊急的原因,因為進展到雙方父母見面就離領證辦婚禮不遠了。像房車誰出,嫁妝聘禮多少,婚禮幾號,婚宴哪兒辦,禮金怎麼分……雖然很物質現實,但這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如果想氣氛活躍的話,可以聊下面這些話題:
1、「這幫孫子小時候」
不知道聊什麼的時候,就從自己最熟悉對方也感興趣的話題開始,那就是你們了。他的父母一定希望從你父母這里了解到更多的你,你的脾性、特點。
[例1]「這小子小時候就貪玩,沒少闖禍,那次……還有一次……以後還要新娘名多收收他的心」
[例2]「這丫頭從小就沒吃過苦,也怪我們給慣的,……做的不好,……也不會,還請親家多擔待」
Tips:注意把握度,別把女兒兒子黑歷史全抖出來。最後一定誇獎對方的小孩,因為這樣又可以開始新的一輪寒暄式討論。
2、「你愛跳廣場舞嗎」
這其實就是聊愛好了。誰沒點業餘生活呢,說不定你們父母志同道合,這頓飯局之後就組團唱K、跳廣場舞、約個爬山呢?一片祥和的氛圍就這么來了。
[例1]「誒,這個菜不錯和我做法一樣,XX媽媽改天來我們家嘗嘗我的手藝……我就愛研究做這些菜……」
[例2]「最近股票又跌了,還好早點拋了,XX爸你也炒股啊,哪注呀?喲!這個我也很看好……」
Tips:對方喜歡的事情即使你很厭惡,也不要隨意反駁甚至攻擊。可以表達立場,但切忌口無遮攔地評判或干涉對方及其生活。
3、「物質世界的房車費用」
很實在的問題,想迴避也迴避不了。新房的購置、裝修問題、買不買車買什麼車、錢要怎麼出……你們拿不定主意的大問題,就讓長輩去交涉吧。
[例1]「房子我們已經買好了,在哪……有無貸款……不過還沒裝修……你們看……」
[例2]「我們這邊准備配輛車……他們看好……裝修家電……貸款可以……」
Tips:按雙方經濟條件來談,不要勉強自己也別為難對方。多用商量的語氣,千萬別一副「我就這么些存款多了給不了」或者「我們富著呢你們乖乖臣服於我吧」的態度。
4、「婚禮那天怎麼嗨」
這部分也是新人最關心的,婚宴在哪裡辦,定在幾號,流程具體怎麼安排等等,有了當事人的加入討論,一定不會冷場。
[例1]「酒店我們看了就這兩家檔期地段比較合適,你們看看……試菜……」
[例2]「日子我去找XX婆算過,這天這天這天都不錯,我們想早上從酒店接,繞著……開一圈,中午回酒店,這樣孩子不用早起……」
Tips:根據新人的意願來,畢竟婚禮當天的主角是新娘新郎。
5、「替兒女展望未來」
做父母的都希望兒女好。而作為過來人,一定會有很多婚姻生活相處的經驗之談送給你們。有著同樣愛子心境的四位家長,不妨一同暢游在「說教」的世界。
[例1]「兩口子過日子最重要的是互相謙讓,拌嘴吵架是肯定的,但是……你看我和你爸……」
[例2]「收一收你的壞脾氣,有事情多討論,別……如果……就……」
Tips:父母的建議的確很重要,但是別太過冗長過於干涉,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雖然話題是有了,但你們還是要在旁控場的,同時還要注意:
1、根據父母的性格
如果父母比較內斂話少,可以由你們開場,先互相介紹,然後聊日常再到婚禮事宜;如果父母是比較外向熱情型,也別由著他們馳騁,或許對方不喜歡話嘮,此時要適當引導進入下一趴。
2、別急著插話
即使父母的觀點你們不同意,也別急於解釋,先讓長輩講完,再發表你的意見。
3、畫風不對,趕緊救場
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有意見不合有摩擦,發現氣氛不對,趕緊打斷對話,緩和氣氛,安撫雙方,找出中和解決辦法。
4、這些話不該你們說
若對方家長提出的要求不滿意,或者有一些隱私方面的問題想了解,通過你的父母去問。畢竟同齡人之間交流更通暢,不會有冒犯的感覺。
5、著手下一次「會晤」
記住,這是第一次見面不是最後一次。沒有做出決定的問題,組下一場飯局就可以了。現在的家長都很潮的,微信QQ加起來,建個群繼續討論。也許他們會成為很棒的網友,下次單獨約著出去喝茶也是很有可能。
最後記得拍個合照,紀念這一幸福的歷史時刻。
祝願你們雙方父母的第一次見面順利愉快~
4.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聊什麼
父母第一次見面,肯定是一些禮節性的話題,以及父母雙方的具體情況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5. 第一次男女雙方父母見面怎麼說話
為總是莫名的傷感,對自己說聲抱歉。為總因別人難為自己,對自己說聲抱歉。為總偽裝自己而心累,對自己說聲抱歉。對不起,或許在這個世界上你有許許多多對不起的人,但最對不起的那個人,或許就是自己。世事滄桑,對不起,再也找不回原先的自己了。
6. 雙方父母第一次正式見面應該聊什麼話題
1、認識彼此
不可否認,結婚就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需要了解對方的一切以至於才放心把「明珠龍子」交過去。也為以後長久的親家關系打下基礎,除非老死不相往來。
2、婚禮內容詳談
這其實是最重要也緊急的原因,因為進展到雙方父母見面就離領證辦婚禮不遠了。像房車誰出,嫁妝聘禮多少,婚禮幾號,婚宴哪兒辦,禮金怎麼分……雖然很物質現實,但這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6)第一次雙方父母聊什麼擴展閱讀:
如果父母比較內斂話少,可以由你們開場,先互相介紹,然後聊日常再到婚禮事宜;如果父母是比較外向熱情型,也別由著他們馳騁,或許對方不喜歡話嘮,此時要適當引導進入下一趴。
別急著插話即使父母的觀點你們不同意,也別急於解釋,先讓長輩講完,再發表你的意見。
畫風不對,趕緊救場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有意見不合有摩擦,發現氣氛不對,趕緊打斷對話,緩和氣氛,安撫雙方,找出中和解決辦法。
7.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應該怎麼說話
1、聊家常
一般雙方的父母第一次見面,因為還不會熟悉,所以找不到話聊的話,那麼選擇聊聊家常。分享自己家庭中一些有些的事情。這樣可以迅速拉近兩個家庭之間的距離,也會讓對方父母覺得自己是比較開朗,比較好的親家,這樣也比較放心孩子們以後的生活。
2、聊工作
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是比較喜歡聊工作的。雖然自己可能聽到自己的孩子提起過對方父母是做什麼的,但是在見面的時候依然可以聊一聊。這樣會雙方也會有一個更好的了解,也知道自己孩子要面臨的家庭是如何的。
3、聊孩子成長
雙方的父母可以選擇聊聊自己孩子從小到大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有趣的事情,這樣會讓對方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了解,而且這樣也能夠比較活躍氣氛。畢竟雙方見面也希望有一個輕松的氛圍。
4、談論婚事
這可是雙方見面的最重要的事情,在中國如果雙方父母見面的話,那麼一般都會涉及到談論兩個孩子以後的婚事。關於結婚這件事,是比較繁瑣的,也有很多的講究,所以事先可以商討一下,這樣之後要結婚的時候,也會少了很多的麻煩。具體可以談論結婚日子,房子裝修和結婚酒店之類的。
5、談論興趣愛好
現在老年人也有很多的興趣愛好,像父親一般都比較喜歡下象棋看看書,而母親一般都比較喜歡跳廣場舞或者是打麻將。所以見面的時候談論一下自己平時比較喜歡做的事情,也是一種快速拉近雙方距離的方法。
8.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一般談什麼
雙方父母碰面,就算剛相親,也會談下孩子的情況,並提下如果處得好,之後怎麼辦。如果已經談婚論嫁,那可能就是禮金,彩禮,婚宴,房車,孩子之類的。
9. 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談什麼
介紹自己孩子的情況,對親人未來生活的嚮往。
也以介紹自己家庭情況,增加彼此之間的認識,尋找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長談。
談論愛好,說不定雙方父母志同道合,這頓飯局之後就組團唱K、跳廣場舞、約個爬山。一片祥和的氛圍就這么來了。對方喜歡的事情即使自己很厭惡,也不要隨意反駁甚至攻擊。可以表達立場,但切忌口無遮攔地評判或干涉對方及其生活。
(9)第一次雙方父母聊什麼擴展閱讀:
相親的注意事項:
第一,衣著要干凈,這個是肯定的,即使你不打扮,你的家人朋友也會打扮你的,否則就不讓你出門了。
第二,注意小事情,因為兩個人都陌生,所以每個細節都將成為考察對方的一個因素。
第三,盡量避免錢上的事情,比如,對方覺得你不夠氣派或者太小氣。而你還不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樣子的人,所以,避免之,盡量讓第三者去付賬。或者一起去公園啊,散步啊,不花錢的地方進行相親。
第四,不要說臟話哦,口頭禪習慣不好的要注意了。
第五,千萬不能緊張,要有蔑視一切的心理,要把對方看成紙老虎。這樣就站在高處了。在心理上已經戰勝了對方。
第六,千萬不要對對方吹牛,牛可以吹,什麼時候都可以,但是不要這個時候吹,吹上天的牛落下來的時候很容砸著自己。
10. 雙方父母第一次正式見面應該聊什麼話題
1、認識彼此
不可否認,結婚就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需要了解對方的一切以至於才放心把「明珠龍子」交過去。也為以後長久的親家關系打下基礎,除非老死不相往來。
2、婚禮內容詳談
這其實是最重要也緊急的原因,因為進展到雙方父母見面就離領證辦婚禮不遠了。像房車誰出,嫁妝聘禮多少,婚禮幾號,婚宴哪兒辦,禮金怎麼分……雖然很物質現實,但這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10)第一次雙方父母聊什麼擴展閱讀:
如果父母比較內斂話少,可以由你們開場,先互相介紹,然後聊日常再到婚禮事宜;如果父母是比較外向熱情型,也別由著他們馳騁,或許對方不喜歡話嘮,此時要適當引導進入下一趴。
別急著插話即使父母的觀點你們不同意,也別急於解釋,先讓長輩講完,再發表你的意見。
畫風不對,趕緊救場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有意見不合有摩擦,發現氣氛不對,趕緊打斷對話,緩和氣氛,安撫雙方,找出中和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