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克服從小被父母責罵、說教形成的恐懼心理
人生的路上總是荊棘叢叢,作為父母的我們總是會擔心孩子未來不夠堅強,不能從容面對生活的各種障礙,於是我們會有意識的製造些「麻煩」,讓孩子去歷練,可是錯誤的抗挫教育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強大內心,更會讓孩子進入誤區...
3種錯誤的抗挫教育
1
認為孩子經受的挫折越多越好
有的父母會在孩子成長中故意製造一些麻煩,來提高孩子抗挫的能力。其實我們都「誤會」了挫折。
在心理學上:挫折是個人從事有目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障礙和干擾,其需要不能滿足時的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
過多的挫折,就是過多的消極狀態。過多的消極狀態只會讓孩子對生活沒有熱情,做事缺乏激情,失去信心,變得十分自卑和脆弱。
人生難免有高低起伏,困難波折,未來真正給孩子造成阻礙的並不是眼下的挫折和困難,而是孩子面對困難時的心境,樂觀積極的心態始終可以幫助孩子化解困難,笑對人生,還能把每一次的困難變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變成自己通往成功的墊腳石,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認清挫折的本質,幫助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才是挫折教育的關鍵。
⑵ 作為孩子父母,你知道孩子到底最恐懼什麼嗎
恐懼是每個孩子最基本的情緒之一。害怕可能威脅到你的人、事、物,會引發一系列的反應,比如求助、逃跑或者打架,本質上都是為了安全。
關注孩子,讓他們穩定地感受到家人的關愛,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根本途徑。有了這個基礎,解決其他問題只是方法和技巧,當然很重要。
⑶ 老年父母有什麼懼怕的事情應該如何讓他們打消恐懼
中國的父母應該是最偉大的父母,在國外養育子女到18歲,一切都可以結束了。
但是對於中國父母來說,18歲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就是上大學、結婚、買房、生孩子的費用,他們幾乎包辦了子女的一生,但是老來卻往往沒有善終,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
⑷ 孩子網貸成癮,父母怎麼辦
不用管了,這個家裡人也沒有辦法管,因為一旦陷進網貸這個坑,不及時醒悟過來還想著拆東牆,補西牆的話,遲早家破人亡,這輩子都無法還得清。現在父母如果管不了,就不要管,讓他自己作。等他醒過來那天在說,先還銀行的,可以協商,其他的沒錢就不用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