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催婚害死多少孩子
其實每個人的心理所能承受的壓力都是有限的,當然底線可能是不同的,如果你是一個受不得什麼壓力的人,那麼在面對來自父母親戚的壓力時,一點還好當積壓成疾後,慢慢的心態就會變化,逐漸的人的思想就會變得極端,最後導致無法承受而選擇死亡。
當父母自己都沒有建立好自己的價值觀的時候,老是考慮自己的面子問題等等,拿著愛的名義去給自己的孩子施壓,經常責罵孩子不同自己的,給孩子灌輸消極的觀念,拿孩子跟周圍的同齡人比較,讓他們備受煎熬,讓他們一下子對生活失去了嚮往。
其實這樣的壓抑久了,總是會在性格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父母與孩子之間本身存在差異,父母覺得自己的好的,但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我們不能去左右他,畢竟他不是木偶,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如果你太多的干涉,用愛的名義去打壓責備最終的結局絕對是讓所有人傷心的。
二、父母催婚是愛還是變態
其實對於社會中的那些被催婚的年輕人來說,真的有時候很無奈,所以每到春節節假日慢慢的恐懼了回家面對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因為他們的聊天對象總是你現在的工作,工資,朋友等等,其實現在的社會壓力已經讓年輕人感到莫名的壓抑了。
放了假回到家本身就應該是一個休閑一家人團聚和和美美的場景,但是現在成了催婚成了比較攀比的場景,工作的累讓我們疲憊,家人的不理解家人的抱怨更是打破我們心裡防線的最後一關。
父母因為別人的議論讓自己本身堅持的愛再也抵不過面子,再也抵不過自己的需求,所以對自己的孩子伸出魔抓,甚至有的家長認為你是他的孩子所以一切都要聽從他的安排,你就是一個附屬品,而不是一個真正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對於這樣的父母其實真的不要再打著愛的名義了,你不配說愛,你這是變態的在滿足自己的需求。
三、催婚的家長都是自私的
自私的讓自己的面子過的去,自私的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所以就應該聽從自己的,但是從來沒有思考過最好的愛是尊重,尊重一個成年人的決定,不論是對還是錯,那都是他自己的路,需要的是他自己去經歷。
催婚其實真的非常自私,他不結婚可以過的幸福,但是你會遭受身邊親朋好友的叨叨,感覺沒有面子,可是你真的是需要在乎這些嗎?難道對你最重要的不應該是孩子自己感受的幸福嗎?只要是孩子的選擇如果你不是自私的那麼都應該尊重他,因為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斷。
可能會判斷會出現失誤讓他受傷,但是人生在世誰能說自己就是絕對的正確呢?你的決定你的要求有時候恰恰正好的不對的,為什麼你什麼都可以,但是他卻不能呢?所以請不要再催婚了,你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去支持他,這才是真正的愛。
2.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逃不過的父母催婚的魔咒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會面臨父母的催婚。在面對父母催婚的時候,我們作為年輕人覺得很難和父母進行溝通。甚至因為催婚這一件事情,我們也經常會和父母發生一定的爭吵,但是我也相信很多年輕人的內心其實並不願意這么做,但是父母長期的催婚行為確實讓很多年輕人的內心出現了一定的煩躁情緒。所以下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我們逃不過父母的催婚行為。
一、父母不願意讓子女繼續是孤單一人的狀態。雖然現在年輕人不結婚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在父母的眼中還是希望子女能夠早早的結婚,然後成家立業。因為父母也非常清楚在現在社會當中子女面對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們也認為只有讓子女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才能夠讓夫妻二人共同承擔家庭的壓力以及責任。
當然我可以理解在面對催婚的時候大家會出現一定的煩躁情緒,但是千萬不要對自己的父母有發火的行為。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子女應該要做的事情。
3. 被父母催婚哭了多少次
父母催婚是為兒女好,看到兒女成家他們才能放心,也可在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幫忙帶孩子,領會父母的苦心吧,不想結婚好好的解釋一下,不要傷父母的心。
4. 我今天催婚,兒子自殺了 我好難過
有些時候,父母也該放手,必要的提醒是應該的,步步緊逼就會逼瘋人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沒有辦法幫他活下去。父母應該是引導者,而不是支配者,子女是獨立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老一輩操勞慣了,總想事事為兒女鋪好路,但是那是你想,而不是他們想,他們對父母是愛的,也理解這種過於沉重的愛,所以無法對父母像階級敵人一樣對抗,只能選擇從自己解決。現在社會壓力大,孩子在外奔波勞碌,疲憊不堪,回家還要面對父母的任務,那就太難了。另外,對象不是想有就有,強迫快速找對象,難免了解不深,以後成為怨偶,兩口子小家難安,那麼,不如不婚。
5. 有些父母確實害死了孩子
或許吧,有些父母自己都是一火葯桶,充滿了負能量,怎麼能指望他們做好孩子的表率呢?這種父母我覺得就不應該生孩子
6. 父母的催婚有多可怕
我侄女這一段就受這個事煩惱。她的爸爸媽媽都在催婚。侄女今年29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找朋友。她的爸爸媽媽就著急了,三天兩頭給她打電話催她找男朋友,先是苦情戲,哭哭啼啼地說:「我們上了年紀,身體也不好了,就是想趁著身體好的時候,能看到你嫁個好人家……」侄女無語。
隔幾天,又來了一場呵斥戲。侄女爸爸上場了:「你也老大不小,結婚那事你不考慮考慮,還等什麼,等黃花菜都涼了,還有你啥事,你就長點心吧……」侄女無語。
……算了,侄女爸爸媽媽都跑去上海追著去催婚了,這不,侄女說,我回家,我回家,我給你們領回一個去……瞧瞧,這都給侄女逼成什麼樣了……
7. 父母催婚害死多少孩子 父母著急催婚的深層次原因分析
自己作為父母催婚其實表面上看是自己家的事,其實是社會分層嚴重,貧富差距太大,有了隔壁鄰居,咱們怎麼得也得靠孩子把眼前的繁華撐起來,所以,沒有攀比就沒有傷害。
8. 父母催婚催生孩子是不是自私的表現
首先說明一下,父母催婚催生孩子不是自私的表現。可以說父母是愛自己的孩子的表現形式之一。
雖然個人有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的自由和權利,並負責地最好的生活,其他人沒有干涉起自由的權利,但是,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並不完全脫離父母的愛。父母養大了自己孩子,也想孩子生活得比任何人快樂,正常,當自己的孩子沒有走正常人的生活路時,就用戶提醒,甚至以催逼的形式要孩子結婚生子。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父母的真愛。這不屬於自私的,反而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為目的。是出自父母之愛。
9. 女子因被父母催婚而割腕自盡,父母有權逼迫子女結婚嗎
女子被父母催婚而割腕,看到這樣的新聞的時候,真是覺得非常氣憤,同時也深深感覺到心酸。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會有深切的體會,我們自己或者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都遇到過同樣的問題。面對父母催婚這樣的行為,我們到底如何看待?當然這個現實問題也需要父母和兒女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首先,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
其實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懼怕回家,尤其是過年過節的時候。而且每每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網路上面會出現很多父母催婚的視頻,真是五花八門,甚至有點哭笑不得。但是對於這樣的局面,我覺得我們是可以理解我們的父母的。因為在我們的父母內心裏面,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兒女沒有結婚生子,自己就是還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所以,父母這樣的催婚的行為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父母有沒有權利逼迫孩子結婚,而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兒女理解尊重父母,父母理解尊重兒女。在這樣和諧的關系當中,我們才能夠有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
10. 父母催婚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其實催婚和父母要給你報補習班的性質是一樣的。
畢竟榮譽感是無形的,競爭是無形的,壓力是無形的,但是每日的言語、動作、表情是有形的。只不過,我們如今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走父母早已安排好的路,並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成長。我們有了自己的安排和規劃,甚至於我們有了屬於自己的競爭安排,但是父母們還沒有從競爭中走出來,還像小時候一樣想要讓我們成為他們理解中的完美的孩子。殊不知,孩子早已長大,並且他們理解中的完美與我們理解中的完美早已大相徑庭。
所以在父母看來,沒有家庭歸宿,無人照料,在大城市中孤獨打拚的我們,就好像考試不合格的學生一樣,需要自己的幫助,需要親戚好友幫忙「補個課」。
為此,父母親戚們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用欺騙、恐嚇的手段來讓子女達到目標,這也就是造成了大眾恐「催婚」的原因。
但說到底,這是兩代人之間價值觀不同的問題。
你自己覺得:我一個白領,每天勤勤懇懇工作,工資完全夠我自己生活的,甚至還有多餘的錢可以投資,一個人生活自由自在,不用擔心老公放煙花、老婆做頭發,放假了去看個展,聚個餐,旅個游幹啥不行,多姿多彩。
父母眼中的你:在大城市中打拚,孤苦無依,生病了沒人照顧,早晚餐沒人給做,就知道點外賣,放假了就躲在出租屋裡,抱著個手機打游戲從早到晚,萬一以後幾十年日子都這樣過了,這樣活著又有什麼滋味呢?生活,不就是吵吵鬧鬧的才叫活著嗎。
所以,在城市裡光鮮亮麗的你,在父母眼中只是一個沒有多大成就,還孤身一人,無人照顧的差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