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夫妻是分房睡還是同房睡好呢
眾所周知,夫妻同房而卧、親親密密那都是理所當然。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老夫老妻即結婚多年且年齡已過半百的夫妻,會分房睡,理由是更健康。那麼,老夫老妻是同房睡還是分房睡更健康呢?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至於老夫老妻同房睡還是分房睡好還是因人而異的。一般而言,老夫老妻同房睡比較好,不宜分房睡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相互照顧,有驚無險。人到老年病患較多,許多危重急症如腦溢血、心絞痛、心肌梗塞等,且在夜間休息狀態下發病者屢見不鮮。老年夫妻同房睡,夜間健康監護,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很多情況下,危急病情及時發現早治療,可有效挽救生命。
2、相互慰藉,精神狀態好。如果到了晚間夫妻又分室而居,就會逐漸產生孤獨感。孤獨可使老人變得抑鬱、愁悶、煩躁、狹隘,這些心理狀態都會影響身心健康。老夫老妻,夜間同床共枕,睡不著時互相傾訴衷腸,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享受和樂趣。
3、適度性生活,有益健康。美國一所大學的老年研究會專家說「我認為有無性生活是健康的一個因素。」老年夫妻仍然會保持著對性愛的需要,靠分居來迴避和壓抑性要求是不妥當的,上了年紀的夫妻更要感激和尊重彼此的婚姻關系,更要珍惜性生活所帶來的歡樂。根據體質和年齡的情況,保持適度的性生活,對於消除孤獨、抑鬱、惆悵感,驅散各種憂愁情緒,振奮精神都大有裨益。
但是,如下情況分床睡還是比較合適:
1、相互的睡眠習慣明顯不同。如一個習慣早睡早起,另外一個則習慣晚睡晚起,晚睡的會嚴重影響早睡的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
2、一方有嚴重失眠,睡眠會受另一方的行為干擾。如有一方翻身、打呼嚕、頻繁上下床;晚上睡惡夢伴有大聲叫喊,甚至有暴力打人的情況,最好分房睡。
3、有一方有病理性過度性要求。如過度頻繁性沖動,無自控能力,易強行性生活,嚴重影響對方身心健康。
如此說來,老夫老妻同房睡還是分房睡,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讓我們的老年生活和諧情趣、安康幸福。
不少人看來,結婚時間越長,夫妻之間感情的感情就會越淡,因此才會有七年之癢的說法。對於老年夫妻而言,都是老夫老妻了,還願意膩歪在一起的不多,不少人還會覺得,人老了睡眠質量不好,與另一半一起睡睡不好還不如分床睡。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賈福軍在此前采訪中表示,老年夫妻分床睡其實是弊大於利。
「首先,老年人本來就容易產生孤獨感,若是分床而睡,難免會產生孤獨感、空虛感和失落感,不利於老年夫妻互相照顧,更有可能導致老年人出現抑鬱的現象。」
「其次,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性慾下降,陰道干澀,不太願意再有性生活,為逃避老公的性要求,也主動提出分床睡。分床後,夫妻往往會進入無性生活,這對男性而言較為難以忍受,很可能會影響夫妻感情。」
因此總的來說,賈福軍主任認為,如果同床睡沒有對對方造成太大的影響,中老年夫妻能不分床還是別分為好。
老年人還能有性生活嗎?專家:性生活形式可多樣化
一些女性認為,在進入更年期或是絕經後,就不應該再有性生活了,不僅往往會出現不適的情況,而且還是一種「為老不尊」的行為。
那麼,老年人還能有性生活嗎?
從生理的角度來說,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往往會出現性慾下降和陰道干澀等的情況,但實際上更年期和絕經與能否性生活沒有必然聯系,絕經後的女性仍可以有性生活,陰道干澀等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愛撫或是潤滑劑等方式解決。
而在心理層面上,賈福軍主任表示,對老年人而言,性生活的形式和內容可以是多樣化的,「中老年性能力的下降是一個緩慢減弱的過程,且又有『用進廢退』的特點,因此對於身體健康的老人而言,每周安排一次性生活也未嘗不可。其次,老年夫婦的肌膚之親和愛撫可以不局限在性器官,額頭、雙頰、臂膀這些部位雖然未必能喚起性慾,但溫暖的感覺卻能令人柔腸百轉。加強對皮膚和感官的刺激,既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延緩衰老,還能使夫妻關系更融洽恩愛,避免步入老年之後那種孤寂冷清之感。」
B. 老人無健康碼乘車被拒,記者調查結果如何
”老人無健康碼乘車被拒”這樣的事情出現了,也是引發了網友們的一系列憤怒的,畢竟對於這樣的行為呢,帶給他們的也是世界的黑暗,我們應該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隨著現在互聯網的發展呢,科技也在我們的身邊出現而在此出現這樣的問題不也就是對其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了嗎?因為對於現在老人呢,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的新興產品呢,他們都是一個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態度,已經跟隨不上我們的潮流,在此呢健康碼的出現其實也就給他們的出行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了。
C. 長沙六十歲以上可免費座公交車嗎
65歲坐公交不免票,70歲還有幾個人能擠公交車?」就在長沙「兩會」開幕前不久,夏風德、汪明山、王紀成3位老人聯名寫了一封信親自送到三湘都市報社,他們在信中闡述:目前,長沙65歲-70歲老年人群體約有21萬人,但目前實施的依然是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車的規定。65歲-70歲老年人群體出行難的問題亟待改善。
【市民呼籲】多數老人呼籲公交免票
長沙市政協法制群團和民族宗教委員會調查數據顯示,由於歷史性原因,長沙60歲以上老人享受養老金待遇的不到30%,且退休金水平普遍偏低,由此造成老年人生活質量總體不高。原本最廉價的公交都成了很多老人難以負擔的交通工具。
家住新開鋪印刷集團小區的張娭毑今年69歲,是靠低保生活的老人,每月400多塊,每次出行都讓她很為難:因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每周需去一次醫院,一個月就要8塊錢坐公交車,加上偶爾去免費發放保健品的葯店或是買菜、晨練,一個月坐公交要開銷20塊左右,這區區幾十塊對她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張娭毑說, 她60歲從民政局領到老齡證後,每次出門最期盼的就是公交車能免費。「每個月為省幾十塊公交車費,基本上我很難吃上一頓肉。」
「65歲不免票,70歲還有幾個人能擠公交車?」相比於張娭毑的忍讓,夏風德、汪明山、王紀成3位老人的態度則顯得要強硬。近日,三位老人在聯名信中直指對65歲-70歲以上老人群體不免票現實的不滿。「以我為例,2003年退休後,退休工資每個月只有1000多元,生活一直比較拮據,何況那些曾經職位比我低的老人?」汪明山老人表示。
一個年齡段卡住21萬人
長沙現在實施的老年人優待證制度分2種,一種為綠色優待證,面向的是60歲-70歲老年人群體;另一種為紅色優待證,面向的是70歲以上老年人群體。其中,綠色優待證享受一些公園景點優惠,但乘公交車不免票,紅色優待證乘坐公交車全額免票。
而據長沙市老齡委統計,到2009年末,長沙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99.15萬人,其中65歲-70歲老年人群體約有21萬人,老年人的出行問題已日益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夏風德、汪明山、王紀成3位老人告訴記者,這一老年人群體,是出生在新中國之初、經歷過文革、改革開放的開拓者,但這一群體,恰恰也是享受社會保障比較少的群體。「前幾年搞養老保險,我們剛好退休,能有什麼錢呢?如果養老保險早搞20年,我們的生活水平也不至於如此。」夏風德老人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