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血壓總是忽高忽低,相應的頭暈,怎麼辦
血壓值正常范圍: 高壓應大於110/小於140;低壓應大於70/小於90;超出范圍值以及偶爾心慌.胸悶都完全可以確診心衰(心臟病);並非到晚期的心梗或者血栓/腦溢血之後在醒悟!
⑵ 老年人血壓時高時低怎麼辦
老人在60歲以上時,大多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血壓不穩。最好的辦法又
戒煙限酒。
多運動,每天用2小時時間出去健身運動,不要劇烈跑步和運動,做力所能及的運動
注意清淡飲食,每天食鹽量不超過6克,多出水果青菜,少吃動物內臟和肉類食品。
注意控制體重:170厘米高。體重65公斤以內這個標准為好。
保證良好的睡眠習慣,老年人晚間睡眠時間8.30-早4.30.失眠時間不少於7-8小時。
注意每天多飲水,保證體內水分和循環血容量,預防腦梗和血栓形成。
以上這些做好了,血壓自然正常了。
⑶ 高血壓變低,低血壓變高什麼原因引起的
高血壓患者往往很注意控制血壓的升高,卻不知道,在某些情況下,高血壓可能「變臉」為低血壓。這種血壓突然降低是很危險的,尤其對一些老年患者來說,低血壓可能造成心臟、腎臟、大腦等重要生命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導致危險。
北京天壇醫院心內科主任杜鳳和教授介紹說,人的血壓首先有季節性變化規律。夏天一般是人體血壓較低的季節,而秋冬季血壓則較高。
老年人對於這種血壓的季節性變化會更加敏感。老年人的腦血流量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所降低,如果血壓突然降低,容易出現腦缺血症狀。老年高血壓患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勤測血壓,適當調整降壓葯用量。
其次,某些降壓葯的副作用也會帶來不良影響,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如中樞降壓葯,a-受體阻滯劑等,這些葯物的降壓效果不太穩定,容易引起突發性低血壓。有些老年人,在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葯物後,也可能突發低血壓,這時候要考慮是否存在腎動脈狹窄,及時進行治療。
杜主任說,有些高血壓患者覺得降壓效果不明顯,就私自加大降壓葯的劑量,或者自己加用別的降壓葯,這些都可能導致血壓突然急速下降。此外,還有極個別的患者對某些降壓葯非常敏感,在服用降壓葯後,血壓會突然降得很低,甚至威脅生命安全。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患者一定不要私自換葯,在服用一種新的降壓葯時,一定要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對於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發現血壓高時千萬不要自行增加降壓葯用量,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避免發生不良後果。
低血壓發作時的症狀一般表現為頭暈、乏力、出虛汗等,但有時卻與血壓升高時的表現相類似,讓人難以分辨。有些患者誤以為自己的血壓沒降下去,於是加大降壓葯用量,造成低血壓後還在持續降壓的情況,非常危險。當患者發現有異常情況的時候,最好自己先測量一下血壓,而不是貿然服葯,必要時及時去醫院就診。
⑷ 老人血壓時高時低,高壓138,低壓75,心率56,症狀頭暈,問是怎麼回事,怎麼治
問題分析:
你好師傅,一般上述症狀以慢性腦缺血缺氧導致的症狀為主,誘因與動脈硬化、血壓波動等有一定關系,其治療也需要先將血壓、血脂等異常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為好,
意見建議:
因此需要經常檢查血壓並及時治療來防止其波動為好,然後可以配用改善腦部供血的氟桂利嗪膠囊、尼莫地平膠囊等葯物,酌情配用鹽酸地芬尼多片、清眩丸等緩解頭暈的症狀也可以。
⑸ 血壓時高時低很不穩定是什麼原因
血壓忽高忽低不穩定多是由於動脈硬化,腦血管供血不足,竇性心動過速,腦血管痙攣等疾病引起的。患者需要立即去醫院就診,詳細檢查之後,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患者要積極配合,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高糖的食物。血壓不穩定非常危險,一定要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