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禮佛養老院

禮佛養老院

發布時間:2023-05-27 18:55:25

1. 清朝皇帝弘歷為母親修建的養老之地由哪些布局組成

1735年,清朝的野中第五位皇帝雍正帝去世,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歷繼承了皇位,改年號為乾隆。

弘歷當上皇帝後,他的母親鈕祜祿氏自然就成為了孝聖太後,這時,紫禁城內的太後宮區主要由慈寧宮和咸安宮組成。而當時的慈寧宮自孝庄以後,除了舉行一些典禮儀式外,幾十年沒住過人了。

咸安宮又被雍正皇帝改成了"宮學",其他一些殿宇又有年老的妃嬪們居住。那麼,貴為皇太後的弘歷的母後又該住在哪裡呢?

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弘歷決定把慈寧宮西側的宮牆拆掉,建一座新的宮殿。

1736年,也就是弘歷當上皇帝的第二年,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慈寧宮西側處,一座嶄新的宮殿完滿竣工。乾隆帝為此宮殿取名為"壽康宮"。

故宮內現存的壽康宮主宮區呈南北方向的長方形,南北長148米,東西寬57米,周圍有紅牆環繞,佔地約8436平方米。宮內建築包括宮門、正殿、後殿、東西配殿、東西圍房等。

此宮殿由南北三進院組成,院牆外東、西、北三面均有夾道,西夾道外有房數間。院落南端壽康門為琉璃門,門前為一個封閉的小廣場,廣場東側是徽音右門,可通慈寧宮。

壽康門內正殿即為壽康宮。宮殿坐北朝南,面闊5間,進深3間。

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出廊,明間、次間各安三交六菱花扇門4扇,梢間為三交六菱花槅扇檻窗各4扇,後檐明間與前檐明間相同,其餘開窗。

殿內懸掛著乾隆皇帝御書的"慈壽凝禧"匾額,東西梢間辟為暖閣,東暖閣是皇太後日常禮佛的佛堂。殿前出月台,台前出三階,中設御路石,月台左右亦各出一階。

壽康宮的東西配殿面闊各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前出廊。東配殿明間安扇門,西配殿明間扇、風門為後來改裝。次間均為檻窗,每間用間柱分為兩組,窗欞均為一抹三件式。兩配殿南設耳房,北為連檐通脊廡房,與後罩房相接。

壽康宮以北是第二進院,後殿為壽康宮的寢殿,門額上寫著"長樂敷華"幾個大字,有甬道與壽康宮相連。

此殿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出廊,明間安步步錦扇、玻璃風門,次、稍間安窗,上為步步錦窗格,下為玻璃方窗。室內以扇分為5間。後檐明間開扇門,接疊落式穿堂,直達後罩房。

此外,壽康宮內的彩畫按形制繪制為"龍鳳和璽",畫面中象徵皇權的龍鳳紋樣占據主導地位,構圖嚴謹,圖案復雜,大面積使用瀝粉貼金。這種和璽彩畫僅用於皇家宮殿、壇廟的主殿及堂、門等重要建築上,是彩畫中等級最高的形式。

壽康宮在嘉慶和光緒兩朝曾重修。在紫禁城建築中,壽康宮規模不算宏大,但結構完整,設施齊備,是比較重要的一組建築。

在清代,這里是太後、太妃們的養老之地,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後、咸豐朝康慈皇太後等都曾在此頤養天年,慈禧太後晚年也曾在此小住。這里的三宮、四所等宮殿供太妃太嬪等居住。壽康宮常駐大夫,備有常見葯材,有廚師和衛士。

清代皇太後身邊宮女為12人,太後每年可得20兩黃金、2000兩白銀、124條名貴獸皮、400個銀紐扣等,這是後宮中的最高待遇。

再說清朝的這位乾隆皇帝,他可是有名的孝子,據史料記載,孝聖太後在壽康宮居住的時候,乾隆幾乎每天都來問安。他在壽康左門下轎,步行進入壽康宮。到了太後居住的暖閣後,乾隆要跪在地上問候起居。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乾隆帝不僅為母親修建了壽康宮,還為母親在紫禁城內改建了一座花園,名為慈寧宮花園。

此花園位於故宮內廷外西路慈寧宮的西南,始建於明代,本來是明清太皇太後、皇太後及太妃嬪們遊憩、禮佛之處。花園中原有臨溪觀、咸若亭等建築,1583年改名為"臨溪亭"、"咸若館"。

1769年進行大規模改建,此後雖"頗有更動",但花園總的規模和布局始終沒有大的變化。

故宮內現存的慈寧宮花園南北長約130米,東西寬50米,總佔地面積6800平方米。園中僅有建築11座,佔地不到總面積的1/5。集中於花園北部,南部則地勢平坦開闊,蒔花種樹,疊石壘池,意在使太後、太妃嬪們不費跋涉之勞便可欣賞到山林的美景。

除此之外,在孝聖太後60歲壽辰時,乾隆又改建了紫禁城內廷的咸安宮學為壽安宮,為母親的生日獻禮。至此,以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為主的故宮太後宮區基本成型。

故宮內敗羨現存的壽安宮前後分為三進院落,東西各有跨院。正門壽安門為隨牆琉璃門3座,當中門內設4扇木屏門照壁,上覆黃琉璃瓦頂。中院正殿壽安宮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

1773年,孝聖太後80歲了,由於她年事已高,乾隆帝又命人將慈寧宮重新"裝修",將屋頂的"單檐"結構升級為規制更高察脊拍的"重檐",讓母親移居慈寧宮。

4年後,孝聖太後在慈寧宮去世,此後,慈寧宮再也沒住過人,即使是後來的慈禧太後,也覺得自己難與此宮相匹,僅在壽康宮小住。

2. 推薦一下隱居的地方

去西藏,內蒙古草原,雲南大山裡……我有一個同學去了西藏朝拜就再也不回來了,不是說他死了,是不回家了,他說要在那裡一輩子,虔誠禮佛,給我們帶點黑枸杞也從來不賺錢,原價+郵費……我問他靠什麼維持生活,他說平時打點零活夠生存就行了……一心向佛……我不太懂藏教,但像他這樣心靜如水自然就是歸隱了吧……
如若你有錢,移個民去紐西蘭也不錯,空氣好,水質好,吃的東西純天然無污染,人少,景色美……人被馬克吐溫譽為人間天堂,看你自己咯,以下是紐西蘭瓦納卡

3. 《生活中的修行》陳履安(一)

《生活中的修行》陳履安(一)

陳履安(1937年6月22日—),陳誠之子。年輕時與連戰、錢復、沈君山並稱國民黨「四大公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畢業,後獲得美國紐約大學數學博士學位,曾任紐約市立大學教授。1970年返台。曾任台灣「經濟部長」、「國防部長」、「監察院長」和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等職。51歲開始篤信佛教,成為佛門的俗家子弟,並在星雲大師的支持下外出遊歷。曾在尼泊爾修行了三個月,被稱為「遠遁喜馬拉雅山麓的政治明星」

  陳履安自敘

把我學習佛法逗轎拆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修行方法,和大家分享。

我們已進入網路訊息時代,世界變化愈來愈快,人們感到生活壓力愈來愈大,很多人生活在恐懼憂郁中,感覺迷失在無意義的生活之中,生活無趣又絕望。有時一些人會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活?怎麼樣才能活得更有意義?該怎麼辦?」

我要告訴大家,請不要再誤以為佛教是宗教,佛法中有針對每個人的需要的具體實踐方法和答案。

佛法是一門深奧的認知科學。佛法不僅有明確的理論、具體實踐方法,並極為實用,是一門目前西方科學家正開始積極研究的學問,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人與人、人與大自然、自己身心之間的關系,是一門達到一切和諧的學問。

我們對生命要有渴望,當我們想要走出一條新路的時候,就是一種動力,讓自己心胸開放,敢看自己的問題,尋找方法,對症下葯,給自己機會。

這本書裡面講的方法,非常簡單,但是很實用,當你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你的心就會平靜清晰,對日常生活中吹來的八風:利、衰、苦、樂、稱、譏、毀、譽,比較能自己作得了主,看著事件發生心如如不動卻了了分明。譬如聽到批評或贊嘆你的聲音,不會馬上就憤怒或起歡喜心。心在你已經具備了更進一步學習的條件,你至少開始想去進一步學習,更想了解內心世界,自己的內心世界,其實當你開始看內心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內心世界非常豐富,能給你生活帶來一些改變,它會讓你身心健康快樂。

修行有三個重點,要認清目標,要學習方法,要能在生活中應用。

第一,你會發現,如果你每天想怎麼樣有益別人,你的痛苦會減少,會越來越快樂。這是我們時常看到的一些話,像是怎麼去做一個社會人,做一個有公益心的人,做一個有關懷心的人。你會體會到這些跟自己的健康快樂是有關聯的。

第二,你會發現,煩惱是修行的工具。當你學習到了用煩惱修行的方法,你不會再害怕煩惱。每次煩惱來的時候,都是開發自己本來就有的智慧的機會。

第三,你會發現,追求成功,會讓你不快樂。如果你每天做一些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你會越來越快樂。

第四,你會發現,佛法好像跟佛教這個宗教有關聯,但是學佛和修行的理論、方法、應用等等,卻和宗教信仰無關。很可惜佛法被歸類到宗教,或許五十年之內,我現在談的這個問題會被釐清。佛陀教的方法,和信仰沒有什麼關系,只要我們去練習,不論宗教信仰,都能得到好處。

第五,你會發現,這一生,只不過是自己生命的一個階段而已。今生中,不論生活、事業、家庭順不順利,你顯然是有一個任務要完成,就是要有成就,要明白生命,要活得快樂。

西方人已經開始在研究佛法,而且在實踐佛法。這是我們東方帆兆人傳統上就有的基本知識,卻因為被歸類成宗教,被人誤解、排斥,使人失去學習的機會.

我什麼時間才開始有因緣學佛呢? 是在50多歲以後才學佛!其實,在一歲時候,母親就帶我皈依了,可是,到了50多歲才又重新回到佛門,才又皈依。

  我怎麼開始學的呢?我是學科學的,因為好奇對氣功與靈異現象有了興趣。在國科會時,我邀請了十幾位教授作研究。經過十山棗幾年,他們才有了一點成果。今天,只介紹一下最近我們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結果。

我們已經證實,「人具有用手指認字的能力」。我們都認為,只有眼睛才能識字,手指看不見怎麼能識字呢?

台灣大學李嗣涔教授,已經在科學刊物上發表了「手指認字」的學術報告,發現十歲左右的孩子,經過訓練,約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可以用手指認字及圖案!這是非常大的突破。

實驗的過程,是由任何人寫一個字或幾個字在紙上,將紙揉成一團放進一個小盒內,孩子坐在黑房中眼睛蒙住,將手指放在小盒上,居然不久可以無誤地知道盒中紙團上的字!

同樣動作做了千次實驗之後,又一個驚人的發現,只有一個字孩子認不出,那就是「佛」字。他們可以認出「佛教」、「佛經」,並清楚地寫出「佛教」、「佛經」,唯獨單一個「佛」字,孩子腦海中呈現的是「光」!而且是非常強的光!

科學家們非常不解,繼續在探討為什麼唯獨「佛」字認不出來,而呈現 的是光呢?

我們知道,人的六根是可以互用的,佛經早已有開示。教授們是難能可貴。我們常說,佛法不是一般的宗教,是真理,是要我們用自己的身、心來做實驗,來求證的一門學問。

十幾年前,我朋友介紹我認識了一位在家居士:孫春華居士,是在她的帶領下,我開始學佛,開始接觸很多位高僧大德。

以下,我介紹一下我在學佛過程中的四個功課:

1.禪修;

2.布施;

3.禮佛;

4.讀經。

我的一位好朋友鄭心雄教授,告訴孫居士:「陳大哥在學氣功,好象不太對勁,能不能指導他一下?」

孫居士當時已打算去尼泊爾閉關,不過心想,如果能讓陳履安學佛,怎說也是件好事,會對佛教有正面的影響。

於是,她向很多位高僧請教,很多位高僧都佩服她的勇氣, 不過也警告她說:「做大官的,尤其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習性、業障特別重,不容易度化。」

話雖如此,孫居士仍然發了個大願,決定要嘗試,要把我帶入佛門,我是永遠感恩的。

她知道我在學氣功,就先介紹靜坐的方法,而後,再帶我去惟覺老和尚處學習。

我在去「國防部」上任之前的一個星期,在山上打了我平生第一次「禪七」!

七天中,有非常令我難忘的經驗。禪七,讓我體會到,除了我們熟悉的日間醒時境界,及夜間夢中境界之外,居然還有一個禪定中的境界!

這種禪定中的覺受,使我這個學科學的大為驚奇、好奇。因此,只要有時間,就去打七。開始對佛法、佛經有興趣,生活也有了變化,不再熱衷吃喝玩樂。當然,很多人覺得我變了,也有很多過去一起玩的人,包括我的親人,對孫居士並不認識,也不諒解,認為可能是我學佛太入迷,太快了吧。也可能是當時一般人,尤其是一些官場的人及知識分子,對信佛教、學佛法,認為是愚夫愚婦的事。

每當我禪坐之後,有感應,覺受增強,孫居士就會告訴我「放下」,不要執著覺受。

因為她知道,我非常對特異功能好奇,開始要我讀經,強調見地的重要,孫居士也默默的帶領我開始學習菩薩行。真感謝孫居士,不畏艱懼的來度化我!

她首先教我修布施,她說:「你家裡的東西那麼多,為什麼不送一點給別人?」

因為我們做大官的,天天有人送禮品,禮尚往來,但收的比送的多。東西很多,是可以送一點給別人!

我家領帶有上百條,實在太多了!心想,要挑選自己絕對不會用的給人,一點都不難!一般人心理大概也是這樣的嘛。

我送出一些以後,家裡還有一大堆的,送不出去,因為平常無緣無故送人東西,別人會覺得奇怪,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大量送禮給人。

孫老師知道了我還有點猶豫,就說:「可以大量地捐啊!捐給寺廟或孤兒院、養老院,看哪些地方需要的就送去。」

開始捐的時候,心裡確實有點捨不得,挑選自己不喜歡的,用不到的東西捐給別人。我們的心是不喜歡人家講真話的,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孫老師說:「我看你這個人很小氣。」

當時聽了,心那能服氣。心想:我把禮物、禮品、什麼好東西都捐了,還要說我小氣?

有時候,回到義賣會場,看到我捐的東西,心裡還真是有點捨不得呢!心想,這個水晶很好,我怎麼也捐出了!想用錢再買回來,但也覺得怪怪的,拿回來也不對。當然,這就是捨不得,但怎會承認自己捨不得呢?

心想,我送掉這許多東西,孫居士還說我「小氣」,如說我「不大方」,那還可接受。說我「小氣」,實在有點太不客氣了。

其實,自己毛病被人挑出來了,心中很不以為然!所以,當師父講同學的問題毛病時,如果能夠馬上「欣然接受」,這表示我們的心已經較謙卑、柔和了。

我們要努力地學習改變自己的業力與習氣。如果師父、老師講我們的問題,自己心中不悅、內心掙扎,例如,對於捐舍的東西捨不得,心裡還有掛礙,或不承認自己的缺點,那自己業力習氣轉不過來,就不會進步了。

諸位福報好,業力比我輕,年紀輕輕就懂得開始學佛,如果當師長教誨你的時候,內心一定要「欣然接受」,這就是功課,這就是真懺悔。

在學院,同學們天天有機會與法師們學習「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方法,使菩提心生根發芽,真令人羨慕啊! 這時,孫老師告訴我,千萬不要執著神道感應!她說:「你暫時放下禪修,改學禮佛拜懺。」  她要我拜《萬佛懺》,我就開始每天拜佛。

我學科學的,一心想要求「效率」,是非常「實踐主義」的,我拜了二千多佛後,洋洋自得地想:「自己發現一個方法:就是把兩頁的二十五尊佛號念完後,才拜一拜,一面拜一面持咒!一舉數得。」

老師發現我投機取巧,不老實拜懺,就說:「不在真心上用功,貪圖便宜想省事,是不對的。」。 強調「不算!從頭來!」 當時,我心裡真是不平,至少已拜了五分之一佛,都不能全算,實太可惜了! 到後來,我才明白,拜佛要用心,不是計數,也不能貪圖便宜想省事,想一舉數得的,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做功課,才是正途!

拜了萬佛,心中生起法喜。老師又指導說:你可以開始讀《大般若經》。

在這之前,我已讀了很多部經,又拜了萬佛。老師要我讀《大般若經》,那時是「十月」底,我信心十足地說:「沒問題,年底前一定讀完。」 老師說:「君無戲言。」

我那時是當台灣的國防部長,立即很爽快地說:「當然君無戲言!」

等到我回家翻開《大般若經》一看,才知道有六百卷!把自己嚇呆了,只因自己一念不清楚,就隨便答應孫老師了。但也只好硬著頭皮去做,因為自己已經承諾的事,就得想辦法完成。

學數學的人,總是要計算一下:每卷要念二十五分至三十分鍾,共六百卷,每天至少要費五小時念十卷,才可以在年底內完成,大約還有60天。所以,我就每天早點起床,早上念,中午念、晚上也念。如果要出差,沒有時間念,我就利用周六、日補念。

但是,不管如何「趕工」,到年底還是念不完,差了50卷。只好告訴老師說:「中國人過的是陰歷年(陰歷年是陽歷元月十八日),當時沒有說陰歷還是陽歷要完成,就讓我陰歷年讀完吧!」  老師知道後說:「又在搞心機。好吧!陰歷年就陰歷年吧!」。我才松一口氣,最後終於完成任務!

讀完了六百卷《大般若經》,心中是蠻得意的。正好在佛光山有一次聚會,被請上台講讀經心得,講完下台,老師評論說:「不知你講些什麼!白讀了!」。補了一句:「重來!」

拜佛時,曾重來過,但六百卷《大般若經》要重來,可是件大事,當然要自我辯護一番。不過,心中也很清楚,以急功好利的心,趕工讀經,不重來怎麼可以?

老師說:「重念之前,先讀《華嚴》!」 經數次的經驗,我已學乖了,立刻問老師:《華嚴經》有多少卷? 當知道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我選擇讀《八十華嚴》。《大般若經》六百卷都念了,八十算什麼?

我的心,還是不在經上,是在數字上,在計較分別上。

從那個時候起,我就開始深入經藏,廣讀很多經,如《大般涅槃經》、《法華經》、《大寶積經》等。雖然,我開始是被「逼」上念很多經,但是,越念越覺得法喜充滿。

回想起來,起先我的動機是不純正的,只是一種急功近利、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心。同學們在此不能有此心,你們有的是時間,要踏實去做每一件事情。用真心虔誠恭敬心去念,念的當時,雖然不能懂,只要虔誠恭敬,好象佛陀就在我們面前一樣,很恭敬誠懇的念給法界一切眾生聽,讀經是有大功德的。

我自己很慚愧,以前動機不純正,所以,效果就有限。佛說:「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現在我每天除禮佛、讀經、拜懺,還有很多功課做。

這幾年,到處行腳,只要是有益佛法的事情,我才做。我發願生生世世護持三寶。

很多修行人、學佛人,會被神通迷惑,我就是其一。

有一個人告訴我,他會蓋一座兩層樓高的金字塔,人在其中待上三個月,就可以「開悟」。

有神通的人對我說:「院長,你根器不同,在裡面待兩個星期就夠了。」 當時,高帽子一戴,心裡非常歡喜。心想:我多待幾個星期,那何止「開悟」,說不定出來後還會飛呢!充滿了幻想。  當然,我了解正法,是不可能替他蓋金字塔的,他就把我批評得一無是處。

我上了這一課,從此不再執著走「快捷方式」。學佛,要踏實的修,老老實實地用功。騙不了人,更騙不了自己。

我漸漸明白,神通大約有四種:

第一種,叫報通,是天生帶來的,很多小孩有這種特殊能力,年紀漸長,學世間知識,就漸漸失去功力。

第二種,依通,是被鬼紳依附體內產生的現象,在台灣很普遍。跟鬼神打交道,是危險的,很多人通靈,卻不知通是通到哪裡了,見地不清楚。

很多有神通的人,自以為其通的「靈」是佛祖、菩薩,嚴重的,最後成了精神病患者。比如,我曾遇見一位女士,她也不識字,但她可以通靈。她是因生一場大病以後.她才通靈的,她的廟蓋得很大,各式各樣的人,都去求她。

她要人家把問題寫下來告訴她,到了晚上,她再去問神明,神明就指示她。第二天,她就能替這些人解決問題。所以,香火非常鼎盛。 可是,這位女士見到我以後,卻很悲傷神情說:「院長,我心裡很煩,我想自殺。」 這位通靈的女士,她自己煩惱來了,我問她怎不去問她的神啦? 她說:「神幫不上忙。」

同學們想想:她自己的毛病,那個神都幫不上忙,而她卻天天講給人家聽,良心自然不能安。

因此,要特別小心。我知道,佛門有很多人被誤導,跟這種人跑掉了!

第三種,叫咒神通,是持咒而產生的現象。

我親自見過,持咒後烏雲被打開,陽光從雲間中照下。數小時後,烏雲又覆蓋天空。這是持咒而產生的奇異的景象。這是要經過修練的,不是一般人可行的。

第四種,叫證神通,是修行證悟而產生的。

在佛門里,有證悟的高僧很多,他們絕對是不告訴別人,或隨意示現神通,這是佛門的規矩。因為有些神通是不究竟的,往往會把人帶錯了方向,使人迷失了學佛的焦點。

真正的神通,是「續發菩提心」!我要向各位報告——菩提心就是神通!

千萬記得:不管是蓋金字塔也好,吃仙丹、或有人教你如何如何修練就可以「成道」,只要不是教你在「菩提心」上用心修持,都不要去理會它!

你們在佛學院,很幸運有老師帶領,在社會上的人,他們很可憐,遭遇到很多問題,不知道怎麼辦?

怎樣修菩提心呢?我想報告一下:我很受用的修行方法,就是「自他交換法」。

看到別人的苦,心中想:如果我是他會如何?如果我是他的親人會如何?我會採取什麼行動?

另一個方法,是「承擔一切眾生的苦」。譬如:你頭痛,或心中有煩惱,立刻想:「但願一切眾生的頭痛及煩惱,都由我此刻來承擔!由我來受痛苦,能使別人的病苦消滅!」

此心一發起,頭痛、煩惱都成了發菩提心的因,豈不是「賺」到了!

有人會擔心,如果我得了癌症,發心把世界上得癌症的人的痛,全轉到自己身上來,豈不是死定了? 別怕!沒有人是這樣死掉的!如果真的是因為自己的承擔、使別人的病都好了,自己卻真的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死在大悲心上,又有什麼好怕的?

當然,上課打瞌睡的時候,不可玩花招說:我在打瞌睡,但願所有打瞌睡的人的睡意,都到我身上我承擔。不能把這個方法,用到不對的方面去。

事實上,我們是平凡人,要用心念把別人的病痛轉到自己身上,是做不到!「自他交換」真正的目的,在從體會別人的痛苦中,幫助我們打掉「我執」、「我的病、我在痛、我在苦」一切都是我我我!要練習把心投射在別人身上,來忘掉自我。

以後有緣,希望能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我個人學佛的過程,把我個人各種痛苦換回來的經驗與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

續讀:

學佛本是學會生活,佛法不離生活,生活事本身就是佛事。如果在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本著一片佛心,利樂有情,那麼生活就是我們做功德的道場,每一個我們身邊的人就是常住僧,就是諸佛菩薩。

真心做事,不論大小,皆有真功德,我們只要一心去做功德,不必去問收獲,不必去求收獲,別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有求的功德,所得也是有限的,無量的功德,所得也是無量的。

走路時,這樣觀想:每向前邁進一步,就帶著眾生走向幸福、光明和快樂,走向極樂世界。

下雨時,這樣想:請諸佛菩薩加持,讓這雨滴淋去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眾生的煩惱,心得清凈,業障消除,離苦得樂。

刮風時,這樣觀想:諸佛菩薩慈悲加持,讓此風吹在眾生身上,令眾生塵勞消除,心得清凈,因果成熟,自在成佛。

可見,人間無處不道場,事事處處皆佛事。只要用心,遍地皆是功德。

4. 2021上海取消臘八施粥活動的寺廟有哪些

每年的臘月初八進行臘八施粥活動一直以來都是臘八節的傳統習俗,但是今年因為需要更好的配合疫情防範控制工作,所以上海今年有許多的寺廟都相繼宣布取消臘八施粥活動,具體的名單如下:

上海國慶寺2021臘八施粥活動取消通知

應市民宗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通知,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相關工作要求,避免「臘八節」當天人員聚集,上海國慶寺2021年不舉辦臘八施粥活動。

望各位信眾在寒潮天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繼續做好疫情防疫,勤洗手、戴口罩,少進出人流集中的場所,保證自己的健康安全,一起期待新年的春暖花開。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唐鎮南曹路1106號

電話:021-58781106

2021上海崇明區壽安寺取消臘八在外施粥活動

時至2021年,壽安寺「臘八節」施粥活動,已經迎來了第11個年頭。每年的臘八節,寺院都會外出向大眾結緣熬制的臘八粥。

1月20日(農歷臘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相關要求,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員聚集,經寺務處研究決定:壽安寺不在外舉行「臘八施粥」活動,但寺院依舊會精心准備臘八粥,為城內就近養老院、社區送去溫暖(僅支持來寺自提)。

"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基稿"。喝粥有益身心健康,好處眾多,尤其是在這寒風凜冽、北風呼嘯的冬天,沒有什麼比一碗熱粥更能慰藉人心的了。

上海龍音寺取消2021年臘八施粥活動

各位護法善信:

自入冬以來,我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本土新增病例。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及相關工作要求,本寺決定今年臘月初八(2021年1月20日)不再舉行臘八施粥活動。敬請理解並相互轉告。

1月20日(農歷臘月搏枯孝初八)是逢釋迦牟尼佛成道吉日,龍音寺將啟建祝聖祈福法會,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疫情息滅、災難不起,大眾蒙佛加持、身心安康、吉祥如意、證悟菩提。

2021上海浦東南山古寺臘八施粥活動取消通知

各位護法善信: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按相關部門通知要求,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員聚集,經我寺寺務處研究決定,本寺取消1月20日「臘八節」施粥活動。給您帶來不便,敬請理解和支持。

雖然取消了對外的施粥活動,但寺院依舊會精心熬制臘八粥,在臘八當天由寺院的法師分赴就近養老院,為老人們送去年前的溫暖與關懷。

目前防控形勢嚴峻復雜,請大家盡量減少前往人流密集處,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護措施。來寺禮佛須預約、戴口罩、測溫並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

在此提前恭祝十方善信:闔家幸福!健康平安!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六時吉祥!

2021上海圓明講堂取消臘八節施粥活動通知

各位信眾: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相關部門的要求,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員聚集,保障信眾健康安全,經研究決定:上海圓明講堂取消2021年1月20日(農歷臘月初八)臘八施粥活動,請廣大信眾相互轉告。

上海圓明講堂提醒: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您來寺自覺全程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碼,實名登記,積極配合體溫測量,並與身邊的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在此提前恭祝您及家人:臘八吉祥健康平安闔家歡樂!

2021上海報國寺取消臘八施粥活動通知

臘八節即將到來,鑒於疫情防控需要,按上級有關部門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廣大信眾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盡量減少人員聚集的原則,報國寺經研究決定,取消1月20日「臘八節」施粥活動及迎新春茶話會活動的通知,不舉辦聚集性法務活動。

「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農歷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吉日,四眾弟子,可以選擇在家誦經、禮佛等方式,感念佛恩,共祈疫情早日消除,國泰民安。

在當下疫情尚未消除、嚴防嚴控的特殊時期,請廣大信眾和各界人士減少外出聚會,做好防護措施!敬請廣大信眾、護法居士及各界朋友悉知,並相互轉告。

在此祈願您闔家:

臘八吉祥,平安健康,諸事「粥」全,福慧增長!

另外上海玉佛禪寺、上海白沃凈寺、上海浦東伽藍寺、上海浦東小普陀寺敗伏、上海七寶教寺、上海寶山寺、上海寧國禪寺、上海福泉寺都紛紛發布通知取消臘八施粥活動。

5. 棲霞寺的佛事活動

浴佛節,為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中國佛教徒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回要節日,亦名佛誕節。相答傳在2600多年前,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因此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的誕辰。
在二零一二農歷壬辰新年,棲霞古寺方丈隆相法師攜常住義工菩薩、數名佛友之家的佛友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前往後宰門養老院和孤兒院,給那裡的老人和兒童送去了一批過節食品以及日用品,用佛之慈悲,傳遞無限愛心。
2013年3月17日棲霞寺舉行了隆重的的浴佛法會,隆相大和尚主持了法會並親自迎取玉佛至毗盧寶殿供僧眾和信眾浴佛,現場庄嚴依法,眾人虔誠禮佛。
南京宏覺寺舉行宏成老和尚圓寂悼唁法會。南京市江寧區宏覺寺宏成老和尚於2014年3月3日13時30分因病在寺內圓寂,享年104歲。按照宏成老和尚「不留肉身,骨灰撒江」的遺願,遺體坐缸火化,7日上午在宏覺寺舉行大型追思法會後,封缸舉火。
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棲霞古寺組織居士集體誦讀金剛經,誦完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

閱讀全文

與禮佛養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母親作文六百字 瀏覽:596
寧夏養老保險最低交多少年 瀏覽:344
農村留守老人撿什麼葯材 瀏覽:471
孩子說過哪些讓父母暖心的話語 瀏覽:341
老年人鉀只有2幾有什麼危害 瀏覽:702
內蒙古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瀏覽:44
無錫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444
如何回復父母說謝謝 瀏覽:863
長壽臉有什麼說法 瀏覽:167
上海僱傭退休社保 瀏覽:559
老人喘不過氣會怎麼樣 瀏覽:212
上海養老保險金退休金 瀏覽:64
居家式養老公寓空置率多少 瀏覽:21
爸媽只有一個人有退休金 瀏覽:647
北京有哪些養老院優惠 瀏覽:809
遼寧7月份退休養老金怎漲 瀏覽:252
兒子買新車父母封多少紅包 瀏覽:893
河北社保養老保險證明 瀏覽:247
國稅重陽節慰問老人 瀏覽:475
中老年人喝什麼麥片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