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養老院被上

養老院被上

發布時間:2023-05-19 19:07:58

『壹』 老人無兒無女,住養老院被欺負怎麼辦

如果一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到年齡了就搬進養老院,然後繼續過著有人陪伴、有人照顧的美好生活。可實際上,住進養老轎早院的生活根本就沒有你想得那麼美好。

無兒無女,也就意味著背後沒有依靠,無論有銷帆鬧什麼事情,也沒有一個替你出頭的人。

所以不被當回事、被欺負、被忽視,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甚至,有時候連飯都不會讓你吃飽,有自理能力的還好,要是沒有自理能力,更是躺在床上任由人擺布了,最後無論因為什麼原因去世的,都算自然死亡。

特別是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情況下,哪可能有人及時給你換洗衣服。

在逢年過節時,每個人都想回家團圓,於是很多老人一一被兒女接走,可還剩下一些無兒無女的老人需要照顧,而那些被留下來照顧老人的人,一定沒有情緒嗎?

說實話,看完這個視頻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也許有點誇張,也許,這只是冰山一角。偏偏就是這個現實問題,好像都被忽視了,能意識到的人,也肯定自己會是例外,要不然就安慰自己那一天還遠著,到時候都會好起來的。

可是別忘了。

有些東西與有些東西,從來都是相生相伴的,就像正義與邪惡,只可能換一種形式繼續存在,而不是只剩下一種存在。

還有一個更令人心痛的事實:人老了,是會被嫌棄的。

村頭有一隻狗,所有路過的年輕人,它唯恐避之不及,可對於路過的老人,總會露出它鋒利的牙齒。

每個人都有那一天,以我們現在的心境和經歷,根本體會不了老人的無奈和想法,等到年齡了,什麼都體會到了,什麼也都清楚,但什麼也都晚了。

我自己的舅舅說過一句話:都說天堂好,可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願意去?

人到老了,比任何年齡段的人都要留戀這個世界,包括我也親眼見過一個患癌老人,對著自己的兒子哽咽道:「我還想再多活兩年。」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生子,主要原因是什麼?沒錢?生活壓力大?不排除,但更多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不想承擔那份責任,承受那份辛苦。

直到看過這個視頻,才突然理解家裡老人常說的一句話:年輕時不吃苦,到老了無指望。

02

既然聊到這個現實的問題,就說一個最現實的,錢。

就現在而言,年輕人如果不結婚,日子過得確實瀟灑自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可實際上,真的是能力與條件允許嗎?

不,永遠都要相信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就像許多不婚主義者,往往過著收入與開支不成正比的生活,或者過著開支大於收入的生活,依然踏踏實實的、瀟瀟灑灑的。

其實主要是仗著自己年輕,哪怕在外欠下一些錢,也不著急,想著日子很長,可以慢慢掙、慢慢還。所以快老了、到老了怎麼辦?

然後是因為自己還年輕,暫時不用考慮養老問題,其他也沒什麼負擔。

可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一輩子不突然發筆橫財,你所想像的一個人的美好老年生活,根本就是空中樓閣。

說走就走的旅行,錢從哪裡來?把積蓄花完了,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到那個時候,你不年輕了,是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這還是相對年輕的情況,年齡稍微再大點,更是會直接與社會脫軌。

就算有錢,等著你的也只是孤獨的生活。

人的幸福感不是兒女給的,但等真的過上了那種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的日子時,你會發現那種幸福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

逢年過節時,人家都是熱熱鬧鬧、歡天喜地的,只有你一如既往,一個人面對著空盪盪的房間,出來進去都是自己一個人,沒有人說話,整天胡思亂想,因為這樣的生活而感到恐慌、恐懼。

03

所以,如果一輩子不結婚,有沒有想過晚年怎麼過?何止是孤獨。

在這里也不是勸什麼,只是人對於自己選擇的人生,要能意識到哪些部分是享受的,又有哪些部分是需要承擔的,再做出正確的選擇。

只能看到讓自己享受的部分,看不到有什麼代價,怕到頭來哭都沒有地方哭。

關於人為什麼要結婚,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答案,可以把婚姻當成是一種經歷,也可以是為了找個人同舟共濟。

但最實在的,有社會學家說,婚姻就是一份對未來的長遠投資,為了不使自己孤獨終老,從而建立一份深厚的篤定的愛情。

正所謂少來夫妻老來伴,這並不是一句空話。

不是在你需要的時候,就能立馬找到一個伴兒,若兩個人之間沒有那份特別與深厚的感情,只能是羊入虎穴,白白給自己招來一個賊。

婚姻的經營,夫妻關系的維持,是挺不容易的,包括一路走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機、困難和坎坷。

反過來想,夫妻之間最珍貴的那份感情,不也正是在這些困難和危機中,逐漸培養來的嗎?

等需要陪伴的時候,需要愛的時候,因為你在對方那裡寄存了許多,這個時候對方才有愛回饋給你,不是嗎虧罩?

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對於那些已經結過婚的人來說,也不是結完婚就萬事大吉了,到老就有陪伴了,要趁著年輕好好積累感情。

『貳』 養老院里有那些令人膽寒的殘酷真相

近年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養老問題成了當前社會不得不面對的困難。
盡管對於中國人來說,主流仍是「養兒防老」,畢竟這是我們傳統文化里的孝道思想,也是許多國人一直遵守的准則。
但20世紀以來,越來越多養老院的興起,讓老人們的生活有了更多抉擇。然而在養老行業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法則」。隨著人們的深入了解,這些問題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中國老齡化現狀——不為人知的養老院殘酷寫照
自2020年始,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2億,佔世界老齡人口總量的1/5。並且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45年時,中國老齡人口將占總人口數的30%,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
而相對而言,我國養老服務還比較滯後,不僅社會普及率差,大部分城鄉社區還存在著基礎設施不足、醫療文化設施覆蓋少等問題,這與當前老齡人增長需求存在明顯差距。
可隨著家庭養老負擔的加重,再加上如今生育率下降、人均壽命延長等問題,單純依靠子女來養老已經難以實現,養老社會化將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對於當前養老行業來說,無論是護理人員還是規模水平都無法進行匹配。
尤其我國養老還面臨著三個短缺:第一是相關法律不夠完善;第二是養老床位設施缺少;第三是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不足。
而這些,都導致了我國養老行業的門檻日漸降低。那麼在這樣的狀況下,那些養老院的老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其實中國養老院無論是高檔還是中低檔,只要踏進去,那就只有四個字:吃喝等死。
據悉,一些養老院的屋子會像病房一樣排列著6~7個單人床,而這孝圓就是老人們每天生活的空間。並且無論是生病癱瘓還是四肢完好,都有可能會被安排在一起。
盡管每個房間會配備兩個倒班的護理員值班來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可面對如此多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護理人員又怎會有精心照料的精力呢?
在這里,為了打理方便,無論是男女都會剪成短發,胸前戴著統一的防漏圍兜,幾乎沒有性別的區分。在房間和樓道的窗戶外面都加上了護欄,儼然如同一座特殊的「監獄」。跡耐養老院里沒有個人的隱私,更沒有生命的尊嚴。
而這些護欄,是為了防止老人們跳樓自殺而安裝的。他們大多數已經不再畏懼死亡,更多的是想要一份解脫,於是許多老人都會採取一些極端方式。
即使是付了高昂養老費的高檔養老院,也只是會在物質上優越一些。
許多遠離了家人的老人,都會目光呆滯,很少與人交流,他們的精神往往得不到慰藉,十分孤獨。
在原生態紀錄片《鄉村養老院》中,就有著許多這樣的例子。
其中一名叫做羊會蓮的老人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她已經102歲,精神也有些微失常,無兒無女,卻每天鬧著要找家人。一天她午睡醒來,趴在窗口想要回家,門卻被人鎖住了,而這扇門正是為了防止她亂跑。
羊會蓮只好吵鬧不止,門口的老人們也早已習以為常,還有人拿著棍子嚇唬企圖讓她安靜下來。終於有一名老人不忍將門打開,羊會蓮便立即拿著包袱步履蹣跚地出了房門,但她在門口徘徊了一會後,便又放下了行李,坐在椅子上開始陷入沉思。
八天後,羊會蓮去世了。而面對這種狀況,其他老人們都毫無波瀾,甚至認為她是去「享福」了。84歲的老太太趙學華就對此十分羨慕,她擁姿慎春有四個子女,卻經常將死掛在嘴邊,稱自己「如果年底還不死,明年住進來又得交錢了。」
因為腿部殘疾,這位老人已經失去了行走能力,而她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了用處,不想給子女帶來更多的負擔。幺女偶爾會來看她,可每次都是時間短暫、步履匆匆。不過這位渴望死亡的老人卻十分矛盾。
她的桌上永遠擺著幾盒速效救心丸,一旦發病就會立即吞下。據其他人稱,醫生告訴趙學華每次只用吃八粒,但她著急起來就會一連吞下十幾粒,因為害怕病痛就這樣帶走了她的生命,也不願躺在冷冰冰的房間里獨自離去。
而住在養老院的除了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都是因為子女無法贍養而來到這里,他們的內心都有著一樣的「痛」,他們的眼神里都透露著孤寂。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老人們便會坐在院子里曬著太陽、聊著天,他們相互吐槽著:養兒防老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養老院叢林法則:子女是攀比頂端的基石
那既然養兒防老並不絕對,為何還會有人千方百計地想要延續子孫後代呢?這還要根據我們的傳統觀念來進行分析。雖然傳宗接代是動物的本能,但在中文裡,還有一個詞被稱為「絕戶」,是指沒有子孫、無後代的人,是絕對的貶義。
因為子女永遠屬於第一順位繼承人,也是維權受益人,更是為父母主張權利的合法主體。因此自古以來,能夠子孫滿堂的家庭都會讓人相對高看——這意味著一個家庭有著充足的勞動力,以及毫不怕事的底氣。
而在養老院里,也存在著這樣一條鄙視鏈。據某養老院老闆透露:一家養老院就如同一個小型社會,也存在著霸凌和攀比、排擠與優越感,老人的待遇甚至與工資多少無關。
首先是來自同院老人的壓力。在一家養老院里,每個金字塔的頂端都是兒女雙全、有權有錢的階層,再往下依次排開,最底端便是無兒無女、沒有文化的孤寡老人。
這些底端老人們就如同學校里的孤兒,無論遭到怎樣的排擠,都不會有人來替他出頭,因此遭到鄙視的狀況會更加變本加厲。
而這些小打小鬧的拌嘴與爭搶,又絲毫不會觸及到法律法規,就如同未宣之於口的約定俗成,著實讓人憋屈又難受。
可如果是有子女的老人,即使子女並不孝順,但只要他有維權的動機,譬如能從中獲取錢財等;甚至越是利慾熏心、唯利可圖的子女,這位老人就越不會有人去招惹,畢竟沒有人想被訛詐。
其次是來自護工的區別服務。護工們每天需要面對許多的老人、處理許多的事情,於是也練就了「看人下菜碟」的本事。
需要精心對待時,他們能絲毫不出差錯,能夠敷衍了事時也絕不自找麻煩。尤其是無法自理的孤寡老人,遇上勢利眼又欺軟怕硬的護工,老人們沒有了主張和申訴的權利,又沒有子女的維護,只能被人肆意對待,所以說養兒不防老,但防吃絕戶。
一紙合約,終究難以杜絕「合法傷害權」。而這些傷害可謂五花八門,還讓人難以抓到把柄,例如被故意調換環境差的床位、餵食物時偷工減料、以及對老人不予理睬等等。
的確,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考驗「人性」,正如養老院老闆所說:「人性的惡,這里一樣不少。」
最後便是來自院方和老闆的管理。要知道,每個老闆的主要目的都是「盈利」,對商人來說,沒有什麼能大過這一點。
因此要給老人「良好的體驗」,並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而院方的管理更無法具體到方方面面,何況如果只有老人的一面之詞,即使遭到投訴,除非家屬不管不顧來鬧事,否則院方很容易就能輕輕揭過。
更別提沒有子女的老人,即使非正常死亡,也不會有人來維權。所以院方們也會將老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的狀況也會區別對待。那麼會出現非正常死亡這樣可怕的情況嗎?
對此那位養老院老闆舉例道:「在餐飲行業有個指標叫『翻台率』,意思就是想要多接待顧客、獲取更多利益,就必須讓客人更快地離開。」就如同許多快餐連鎖店都會放上高腳凳一樣,它的宗旨不是讓客人「賓至如歸」,而是讓客人感到不舒服後快速離開,以求「翻台」,賺到下一桌的錢。
如果把這種經營思路套上養老院的經營模式,轉為「翻床率」,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優雅地老去:寧移白首之心,不墜青雲之志
而為應對當前老齡化社會,政府自然也推出過一系列安排措施。其中一個名為「幸福守門人」的項目,就以能良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而著稱,並且在實施以來已經初見成效。
這是哈佛大學聯同中南大學科技部,以及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共同支持下創立的研究所。
「幸福守門人」總共分為幾個模式,第一個是針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模式,它分為四個板塊:孤獨量表、抑鬱量表、身心健康簡表以及社會支持量表。
這個模式是研究者在對老齡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大量走訪篩查後所發現,大多數老人尤其是農村留守老人,他們的孤獨是普遍性的,這種孤獨並非抑鬱,而是處於一個精神臨界點。
於是研究者們建立了「守門人」,即志願者與地方人員相互配合,包括鄉村醫生、社工積極分子等,一起進行老年人送愛心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維系好與老人們的情感互動,彌補他們精神上的空虛。
第二個是時間銀行模式。時間銀行最初由美國律師愛德華發現,當時他看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有許多貧窮的失業黑人,於是思考著把他們組織起來,進行勞動時間的交換。
而應用到社區裡面,就是為了讓相對年輕的人付出勞動時間來幫助高齡、體弱的老人,例如送水、做家務、聊天等,並將勞動時間記在賬上,來兌換成別人對自己年老以後的服務。
實際上這種模式也只是培養一種習慣,大多數人都沒有去兌換服務,只是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心照不宣、代代相傳的文化。
第三個模式名為「老人會」。「老人會」之名其實在歷史上就已經存在,它意在督促人們「敬老、賀壽、舉喪」,如今運用也可稱為重拾傳統精神文明。
據稱後來杭州一家老人會上,還增加了一項福利探病的新內容。也就是將老人會里的費用支出一半來探望生病的孤寡老人,讓他們也能享受到被關懷的溫暖。
第四個模式被稱為「病友會」。顧名思義,它是一個倡導病友間互助、互惠、互動的活動,人們可以在一起相互鼓勵與學習。病友會其實已經由來已久,在我國的多個城市都出現過這種案例,據醫生稱:這種鼓勵對病人的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如今該項目已被國家衛健委列為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在全國1600多個社區、320個農村進行了推廣。但總的來說,當前我國養老事業仍然面臨著艱巨困難,政府政策也還是難以跟上人口老齡化的速度。
而在長期以來的「優生」文化下,我們漸漸忽略了「優逝」。正如清華大學教授景軍所稱:「安詳地面對死亡,是每個生命個體末期的尊嚴。」
因此,無論是少年還是老年,尊嚴都是一個人的底線。如何優雅地老去,也是所有人都應該考慮的事情。而優雅的前提,便是享受生命。生命是品質與數量的統一,有質量的生活包括文化的境界、物質的支撐以及內心的安定。
而每個人都可以為提高自己的老年生活質量出一份力:那就是當老去之時,也要保持年輕的心態,懷有對世界的好奇心,並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內心,以此來增加精神的富足。
要知道連古人也曾言: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作為21世紀的我們,也更應該漂亮地活著,優雅地老去。

『叄』 益陽養老院暴雷,6000名老人被騙,怎麼回事

曹榮林,做雜工為生,一生積蓄被益陽納諾養老院以預訂床位收取,化為烏有。他脫光衣服,縱身一躍,從益陽資江大橋,跳入30米下的深冬的江水,留下了他 人生最後的印記。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准

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准。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

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徵一是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准,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如未經批准吸收社會資金;未經批准公開、非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從一些報道來看,市面上存在未經法定程序即以「投資入股」名義向老年人吸收資金的老年公寓項目,這是比較明顯的。)

二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需注意,一些媒體報道中也提到,有的老年公寓項目,可獲得現金形式返還的「床位補貼」,這就簡直把利誘性寫臉上了)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等為名,行違法犯罪之實,既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又嚴重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老年人身陷養老公寓非法集資、詐騙中,的確有這樣的情況,資本打著「國家」的名義招搖撞騙)。

集資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麼?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集資詐騙判多少年?對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罪規定了三個檔次的處刑。即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對詐騙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由於這類犯罪案件情況較為復雜,從實際發生的案例來看,詐騙的數額一般都很大,有的數額在百萬元、千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數億元、數十億元。至於何謂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何謂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肆』 難道養老院就沒有責任嗎老人是在養老院被別人推倒的

如果老人是在養老院被別人推倒的,那麼養老院就有一定的責任,沒有照看好老人,讓老人被別人推倒,推倒老人的人是主要責任,但養老院也有一定的責任。

『伍』 成都67歲老太養老院被查出性病,男護工袒露真相,結果怎樣了

67歲老太太在養老院竟然染上性病!男護工同樣患有性病,卻拒絕承認侵害過老人。老太太的親屬應當如何維權?「四哥有法說」介紹此事件涉及的法律問題。

寫在最後:

通過這個事件可以看出,這家養老院在管理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如讓帶病的護工照顧老人、異性護工護理老人等等,希望養老院及相關機構應當採取相關措施進行規范。說不定我們老了後,也會進養老院,大家說是不是?

『陸』 老人在養老院被打傷養老院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有責任。若老人被同院其他人打傷,養老院需證明已履行了必要的監護責任,若無法證明,需承擔賠償責任。若老人被養老院護工打傷,因護工與養老院屬於雇員與僱主關系,養老院承擔替代責任,需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若達到虐待程度,相關人員可能觸犯刑事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柒』 養老院被傳染新冠可追究多少年

兩年。養老院被傳染新冠可追究銀空殲責任兩年,是由於不及時上報導致的。疫情期間,廣大群眾要及時進行虧檔上報,不隱瞞,不拖欠,做一個守鋒沖法的好公民。

『捌』 78歲男子養老院內侵犯植物人老太,家屬索賠10萬被拒,後來怎樣

因為現在很多人工作壓力比較大,時間也比較少,於是便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配合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一起照顧老人,這樣也能夠更好地照顧老人,同時養老院中也還有其他很多老人這樣一些年紀相仿的老人在一塊,日常生活也會更豐富一些。

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所養老院里居然發生了一起性侵犯的事件。

2020年11月15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老年公寓內,78歲的老漢凌晨趁著尋房的工作人員不在,偷偷進入72歲植物人老太的房間內實施侵犯。

根據受害者女兒描述,她的母親今年已經72歲了,因為發生意外,現在是植物人的狀態,為了得到更好的照顧和家裡人商量之後,在2019年7月份就把母親送到了當地的一家養老公寓,由工作人員和家屬共同照料。


目前老太太的家屬已經提出訴訟,進入法律程序。

在剛剛看到這一新聞的時候,腦海里馬上就想到了網友們經常說的那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這么大的年紀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實在是不忍直視,希望當地相關部分能盡快解決問題,給老太太及其家屬一個滿意的交代。

對於此事,大家有何看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玖』 上海61歲老人遭敬老院護工捆綁,致手腳腿受傷,警方對此事作何處理

接到報警以後,警方讓護工停職並且立案進行調查。這件事情其實是發生在上海松江華陽敬老院,一名61歲的老人疑似在該養老院遭遇捆綁,而且從相關報道報道出來的是左右手腕以及大腿都有相應的損傷,雖然有的已經結扎了,但是還留下明顯的傷痕,對於大腿的內部也有一定的淤青。

根據警方的調查該護理人員承認了有捆綁的行為,但是該護理人員說捆綁,他主要是為了避免老人從床上掉下去,其實有捆綁行為本身就不合法,你再找一個理由也說不過去,哪怕這個理由是合理的。人跟其他的動物不同,我們人有著自己的思想意志,不管是否徵得對方的同意,我們都不能夠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該護工以預防他掉下床的方式來選擇捆綁老人導致傷口潰爛,並且導致體內多處淤傷,顯然違反了法律法規也違反了護理的宗旨。

當然這一件事情還需要調查處理,所以讓該護工繼續留在養老院內不要亂跑,等候相應的傳喚,畢竟房間內沒有攝像頭,所以這一起案件還需要追蹤調查,落水後才能夠做出相應的處罰。

閱讀全文

與養老院被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卧床老人一天最多喝多少果蔬汁 瀏覽:125
老年大學信息稿 瀏覽:279
做體檢都是體檢哪些東西 瀏覽:481
老年人咳粉色的痰是怎麼回事 瀏覽:236
泰60歲富婆 瀏覽:723
80歲老人突然去世是什麼原因 瀏覽:757
五福中長壽是指什麼 瀏覽:859
怎麼看待父母苛刻對待孩子 瀏覽:887
北京市海淀區殘疾人養老怎麼辦 瀏覽:265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發展 瀏覽:843
養老院都有什麼設施 瀏覽:217
自述我被70歲老頭給上了 瀏覽:95
老人七十歲的年齡大腦是什麼樣的 瀏覽:292
德信敬老院 瀏覽:569
怎樣畫重陽節的手抄報簡單的 瀏覽:153
天花抗體檢測需要多少費用 瀏覽:974
養老金佔gdp比例多少合適 瀏覽:479
山西長治2018年退休人漲工資 瀏覽:254
老年痴呆補充什麼維生素 瀏覽:880
綠卡面試怎麼預約體檢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