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眼睛老眨眼

老年人眼睛老眨眼

發布時間:2023-05-06 00:11:58

㈠ 老人的眼睛老是感覺磨得慌難受老眨眼怎麼回事啊

對,一樓說得對
還有種情況
就是眼瞼上有麥粒腫,一般在上眼瞼上
還有:
眼瞼上有結石,一般在下眼瞼上

㈡ 老人眼睛老是眨,是什麼原因

休息不好、氣血虧虛、血壓異常、頸椎病、腦供血不足等疾病導致,如果持續如此,建議到醫院就診做一下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

㈢ 我家老人在床上躺了幾天,就會眨眼睛,不會說話,不會吃飯,經常無意識抽搐,還可不可以治

病情分析:
老年人的症狀是考慮癲癇發作或者是腦部病變導致的,這種情況是需要靜脈營養進行維持基礎生命體征的不能再家裡一直躺著的,再就是需要考慮抗抽搐的葯物的

意見建議:
但是需要進行Ct檢查明確是否有腦部退行性病變導致的,或者是考慮癲癇等疾病導致的如果是這樣是需要考慮長期抗癲癇葯物進行維持治療的

㈣ 老人出現口角抽動,不停的眨眼,這是什麼病

嘴角頻繁抽動屬於面神經麻痹導致的症狀,受涼或疲勞及供血不足也可能引起. 建議最好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㈤ 老花眼吃什麼可以改善

1、白菊花、枸杞子,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堅持服用3個月。有滋補肝腎、清肝明目的功效。尤適宜老余亂花眼視物不清者。

2、老花眼,患這種眼病與缺氧、脫水及維生素C、氨基酸、鋅、硒等的缺乏有關。醫生提醒,患老花眼的老年人應多食富含上述物質的蔬菜、水果、魚、肉、雞蛋等食物,注意多吃胡蘿卜、葡萄、檸檬、香姿毀世蕉、蘋果、杏、西紅柿和魚眼,忌食煙、酒和辛辣、油膩的跡肢食物。
3
3、為了防止眼壓的升高,應多吃富含維生素E和維生素B1的食物,如蛋黃、植物油、黃豆、瘦豬肉等食物,少吃油膩食物。現在正是天熱時節,老年人可常吃些「清熱明目」的飲食,如菊花茶、竹葉湯、苦瓜湯、生拌苦瓜等,可防止眼組織感染。
採納喲

㈥ 八十歲老人一分鍾約眨多少次眼睛

正常情況下,正常眨眼頻率是平均一分鍾眨眼16~20次,但如果看一些電子顯示屏的話,就平均每分鍾是7-8次,所以說80歲老人一分鍾眨眼的次數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㈦ 我的眼睛經常眨,嘴角也跟著抽搐,怎麼辦啊

帕金森
帕金森氏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其得名是因為一個名為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了這些症狀,包括運動障礙、震顫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發病率約為1‰,70歲發病率達3‰~5‰,我國目前大概有170多萬人患有這種疾病。目前資料顯示,帕金森氏病發病人群中男性稍高於女性,迄今為止對本病的治療均為對症治療,尚無根治方法可以使變性的神經細胞恢復。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及分類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現在還不是很清楚。目前公認其病因是神經細胞的退行性變,主要病變部位在黑質和紋狀體。這里有一種叫黑質細胞的神經細胞,黑質細胞數量的逐漸減少、功能的逐步渣春喪失,致使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減少,從而引起上述症狀。根據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的結果認為帕金森氏病與遺傳也有一定的關系。

根據發病原因,可臘巧把震顫麻痹症狀分為兩類,一類叫做原發性震顫麻痹,即找不到明確的原因或者發病原因可能跟遺傳有關系,我們將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類叫做繼發性震顫麻痹,即因某種腦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錳、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類和丁醯酞苯類葯物以及三環類抗抑鬱等葯物中毒等)、腦血管病、顱腦損傷、腦腫瘤,等引起,我們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綜合征或帕金森綜合征、震顫麻痹綜合征。

帕金森氏病的症狀

帕金森氏病起病緩慢,是逐漸發展的,也就是說並不是一下子就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是一種緩慢的、進展性的發展過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狀:

1、運動障礙。可以概括為:運動不能:進行隨意運動啟動困難。運動減少:自發、自動運動減少,運動幅度減少。運動徐緩:隨意運動執行緩慢。患者運動遲緩,隨意動作減少,尤其是開始活動時表現動作困難吃力、緩慢。做重復動作時,幅度和速度均逐漸減弱。有的患者書寫時,字越寫越小,稱為「小寫症」。有些會出現語言困難,聲音變小,音域變窄。吞咽困難,進食飲水時可出現嗆咳。有的患者起身時全身不動,持續數秒至數十分鍾,叫做「凍結發作」。

2、震顫。表現為緩慢節律性震顫,往往是從一側手指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下頜、口唇和頭部。典型的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指病人在靜止的狀況下,出現不自主的顫抖。主要累及上肢,兩手像搓丸子那樣顫動著,有時下肢也有震顫。個別患者可累及下頜、唇、舌和頸部等。每秒鍾4~如局耐6次震顫,幅度不定,精神緊張時會加劇。不少患者還伴有5~8次/秒的體位性震顫。部分患者沒有震顫,尤其是發病年齡在70歲以上者。

3、強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頸部、面部的肌肉發硬,肢體活動時有費力、沉重和無力感,可出現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動作減少,造成「面具臉」,身體向前彎曲,走路、轉頸和轉身動作特別緩慢、困難。行走時上肢協同擺動動作消失,步幅縮短,結合屈曲體態,可使患者以碎步、前沖動作行走,我們把它稱為「慌張步態」。

隨著病情的發展,穿衣、洗臉、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動都出現困難。另外,有的患者還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油脂臉、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難和直立性低血壓,也可出現憂郁和痴呆的症狀。返回

帕金森氏病的診斷

一份有關中國帕金森氏病流行病學研究的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患帕金森氏病總人數已達172萬人,5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將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狀混同為身體機能的正常衰老,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

1、帕金森氏病的診斷標准

(1)臨床表現: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歲後發病,偶有20多歲發病者。起病多較隱襲,呈緩慢發展,逐漸加重。主要表現為:震顫(常為首發症狀)、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口、咽、齶肌運動障礙。

(2)輔助檢查:採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可檢測到腦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顱腦CT可有腦溝增寬、腦室擴大。

(3)排除腦炎、腦血管病、中毒、外傷等引發的帕金森氏綜合征,並與癔症性、緊張性、老年性震顫相鑒別。

主要根據典型的症狀來做出診斷,有時鑒別困難要藉助輔助檢查。返回

2、鑒別診斷

主要與帕金森綜合征和特發性震顫、良性震顫相鑒別。

(1)腦炎後帕金森綜合征:

通常所說的昏睡性腦炎所致帕金森綜合症,已近70年未見報道,因此該腦炎所致腦炎後帕金森綜合症也隨之消失。近年報道病毒性腦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樣症狀,但本病有明顯感染症狀,可伴有顱神經麻痹、肢體癱瘓、抽搐、昏迷等神經系統損害的症狀,腦脊液可有細胞數輕~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減低等。病情緩解後其帕金森樣症狀隨之緩解,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2)肝豆狀核變性:

隱性遺傳性疾病、約1/3有家族史,青少年發病、可有肢體肌張力增高、震顫、面具樣臉、扭轉痙攣等錐體外系症狀。具有肝臟損害,角膜K-F環及血清銅藍蛋白降低等特徵性表現。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3)特發性震顫:

屬顯性遺傳病,表現為頭、下頜、 肢體不自主震顫,震顫頻率可高可低,高頻率者甚似甲狀腺功能亢進;低頻者甚似帕金森震顫。本病無運動減少、肌張力增高,及姿勢反射障礙,並於飲酒後消失、心得安治療有效等可與原發性帕金森氏病鑒別。

(4)進行性核上性麻痹:

本病也多發於中老年,臨床症狀可有肌強直、震顫等錐體外系症狀。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視障礙、肌強直以軀干為重、肢體肌肉受累輕而較好的保持了肢體的靈活性、頸部伸肌張力增高致頸項過伸與帕金森氏病頸項屈曲顯然不同,均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5)Shy_Drager綜合征:

臨床常有錐體外系症狀,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經症狀,如:暈厥、直立性低血壓、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礙,左旋多巴制劑治療無效等,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6)葯物性帕金森氏綜合征:

過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鬱葯物均可引起錐體外系症狀,因有明顯的服葯史、並於停葯後減輕可資鑒別。

(7)良性震顫:

指沒有腦器質性病變的生理性震顫(肉眼不易覺察)和功能性震顫。功能性震顫包括:1.生理性震顫加強(肉眼可見),多呈姿勢性震顫,與腎上腺素能的調節反應增強有關;也見於某些內分泌疾病,如嗜鉻細胞瘤、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亢進;2.可卡因和酒精中毒以及一些葯物的副反應。癔病性震顫,多有心因性誘因,分散注意力可緩解震顫。3.其它:情緒緊張時和做精細動作時出現的震顫。良性震顫臨床上無肌強直、運動減少和姿勢異常等帕金森氏病的特徵性表現。

帕金森氏病的常規治療

治療本病,首先應對本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第一,它是一個長期性的疾病,一般說來它不會很快地威脅病人的生命,要長期地進行這種斗爭,要長期地跟保健,和長期地為治癒這種疾病而做不懈努力,必須有長期的思想。

第二,在治療上帕金森氏病真正的原因不清楚,所以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個真正特效的、能夠完全解決它的一個手段。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將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狀混同為身體機能的正常衰老,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目前醫學界正在不斷地努力探索,帕金森氏病的治療現在主要還是綜合地運用各種方法來阻止或者是延緩它的發生和發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1、西醫治療帕金森氏病的原理

帕金森氏病是由於腦內黑質細胞的減少引起的。黑質細胞象一個加工廠一樣能夠產生多巴胺,如果加工廠遭到毀壞,那麼腦內的多巴胺就減少了,腦內的另一個部位——蒼白球就會異常活躍,造成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狀。

那麼如果我們把多巴胺葯物給病人服用,就可以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從而減輕蒼白球的過度活動,使得病人的症狀減輕。從目前來看,美多巴等葯物就是一種多巴胺替代物,當我們自己不能產生多巴胺這種物質,我們通過外界給予補償的方式來滿足身體的正常需求,維持身體的正常的功能。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種類的葯物如金剛烷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都是通過間接方式促進多巴胺的生成或者減少多巴胺的分解,以緩解症狀,但葯物治療存在著副作用多和長期應用後葯效衰減的缺點。

立體定向手術主要是針對蒼白球的異常活動,通過手術方法降低異常活動的蒼白球的興奮性,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現在還可以進行深部電極的刺激,又稱為腦深部核團刺激術(DBS),就是用一個電極來刺激剩餘的神經細胞來加快產生多巴胺物質,也可以彌補它的功能不足。最近出現了另一種方法為神經幹細胞移植,尚處於研究階段。

2、具體治療措施

帕金森氏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二者都可以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1)葯物治療:在疾病的早期,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葯物是左旋多巴制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自六十年代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臨床上最核心的葯物。葯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在最初幾年葯物治療效果最佳,雖然多數病人長期應用仍然有效,但在長期服用以後,病人會感到葯物有效時間縮短,有些病人會產生「劑末」現象和「開、關」波動。葯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經過3-5年的治療後病情會變得難以控制,葯物的副作用與其療效會功過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電刺激手術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製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後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類似毀損的效果。從外科手術操作技術上講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均是將電極放在特定的腦內核團靶點上,之後進行刺激或毀損。

由於帕金森氏病人腦內病變的根源是神經細胞功能的減退,所以從理論上講,神經幹細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腦細胞)移植技術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還停留在實驗階段,在臨床應用以前還要做更細致的研究,我們預計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手術治療帕金森氏病要擇人擇時。診斷明確的原發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術治療的適合人群,尤其是那些對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寧)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長期服用以後療效減退,出現了「開、關」 波動現象,異動症和「劑末」惡化效應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腦部的慢性疾病也會表現出類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狀,所以早期的患者並不是很容易確診的,應該找有經驗的神經科醫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臨床觀察,結合必要的檢查手段(如磁共振檢查)和葯物治療,以明確診斷,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礙的最主要原因。由於帕金森氏病通常進展緩慢,並不是一個致命的急症,所以對疾病發展過程的觀察很重要,並不會耽誤患者的治療。術前診斷明確手術的效果才有保障。

由於帕金森氏病緩慢進展的特點,所以並沒有一個必須要做手術的絕對期限,什麼時候來做手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自己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一般來講,對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應首先採取葯物治療,葯物治療3~5年後效果減退,出現了「開、關」 波動現象,異動症和「劑末」惡化效應,病情會變得更加難以控制,這時候就應考慮外科治療了。根據臨床對1,600餘例帕金森氏病手術的統計,80%以上的患者是在這一時期接受手術治療的。一般來講,相對年輕的,症狀集中在身體一側的,全身健康狀況比較好的病人手術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齡病人合並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狀況往往不太好,術後發生並發症的情況相對較多。

3)、 針灸治療

本病的針刺治療多以震顫熄風為主,體針常用穴位為四神聰、風池、曲池、合谷、陽陵泉、太沖、太溪等,可隨證加減穴位,留針時間約30~50分鍾,療程以10~15天為佳。頭皮針多以舞蹈震顫控制區為主要的刺激區域,根據症狀可配合運動區、感覺區及其他頭部經穴。本病的療程較長,應避免穴位疲勞,必要時可以考慮2組處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較為頑固,臨床上常使用電針,常用頻率為100~180次/分不等,以連續波為主,有時可選擇疏密波。

通常認為,針刺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機制關鍵在於以下幾個方面:①提高了腦內的多巴胺水平,並且有升高基底節區其它單胺類遞質的作用,可能與針刺對基底節殘存神經元的調節作用有關;②清除了神經損傷因素,針刺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應,並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降低至正常水平,恢復平衡後的自由基清除系統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使機體免受過量活性氧攻擊,減輕腦組織損傷,對帕金森氏病患者起到神經保護性治療作用;③減弱震顫肌電位的振幅、頻率,從而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顫體征;④改善了病變腦組織的修復條件;有人觀察到針刺可一過性的改善大腦的供血狀況,並使這一效應持續。無論是針刺提高了抗自由基酶活性,還是提高大腦內的血流狀況,均有利於病變組織的修復。

另外,理療、功能鍛煉等可起輔助治療作用。

帕金森病人的護理

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其護理主要在於指導和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晚期卧床的病人,其護理任務則越來越重。對帕金森患者的護理一般應注意以下問題:

(1)注意膳食和營養:

① 可根據病人的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注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以植物油為主,少進動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療者宜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因蛋白質可影響多巴胺的治療效果。蛋白質攝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體重0.8克以下,全日總量約40~50克。在限制范圍內多選用乳、蛋、肉、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適量進食海鮮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② 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供給應充足。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能夠提供多種維生素,並能促進腸蠕動,防治大便秘結。患者出汗多,應注意補充水分。

③ 食物制備應細軟、易消化,便於咀嚼和吞咽,按半流質或軟食供給。

④ 飲食宜清淡、少鹽;禁煙酒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辣椒、芥末、咖喱等。應保證水分的充足供給。

(2)生活中的指導和幫助:本病早期,病人運動功能無障礙,能堅持一定的勞動,應指導病人盡量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堅持四肢各關節的功能鍛煉。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運動功能發生一定程度的障礙,生活自理能力顯著降低。此時宜注意病人活動中的安全問題,走路時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廁下蹲及起立困難時,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病人動作笨拙,常多失誤,餐食中謹防餐具。無法進食者,需有人喂湯飯。穿脫衣服,扣紐扣,結腰帶、鞋帶有困難者,均需給予幫助。

(3)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本病早期應堅持一定的體力活動,主動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四肢各關節做最大范圍的屈伸、旋轉等活動,以預防肢體攣縮、關節僵直的發生。晚期病人作被動肢體活動和肌肉、關節的按摩,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

(4)預防並發症:注意居室的溫度、濕度、通風及採光等。根據季節、氣候、天氣等情況增減衣服,決定室外活動的方式、強度。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預防感冒。晚期的卧床病人要按時翻身,做好皮膚護理,防止尿便浸漬和褥瘡的發生。被動活動肢體,加強肌肉、關節按摩,對防止和延緩骨關節的並發症有意義。結合口腔護理,翻身、叩背,以預防吸入性肺炎和墜積性肺炎。

帕金森氏病的預後情況

從1988年以來,我們實行立體定向手術例數已經達到3500例,其中有一部分是帕金森氏病的病人,手術療效應該說是肯定的,從總的情況來說,手術的近期療效即手術以後能夠立即呈現的療效可達90%以上。

那麼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大家很關心這個手術的安全性,從立體定向的手術看,它的並發症只有1%~2%,發生嚴重的並發症的機率就更少了。

患帕金森氏病後應及時地在有關的醫療單位就診,得到醫生的指導來進行保健,可更好地使這些帕金森氏病患者能夠安度晚年,生活得更充實。帕金森氏病患者在身體上和心理上承受的打擊是我們無法理解的,應該說有的時候,生命在病魔面前很脆弱的,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生命的堅強。我們希望帕金森氏病患者一定要堅定信念,配合醫生向病魔發起新一輪的戰斗,最後戰勝這種疾病。帕金森氏病周圍的一些親朋好友,包括社會人士對這些患者們也要有一種同情、寬容和關愛的態度,給予的理解和支持,這些對他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 特別提示***

1、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狀:運動遲緩;震顫;肌肉僵直。

2、帕金森氏病是一個緩慢的、進行性的病變,一般不會很快地威脅病人的生命。

3、親朋好友和整個社會對這些患者予以的同情、寬容和關愛的態度,及給予的理解和支持,對帕金森氏病患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㈧ 家裡老人說她每次眨眼要非常使勁才能把眼瞼睜開,眼瞼周圍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請問該如何解決

病情分析:
55歲年紀經常眨眼,要考慮是眼輪匝肌痙攣,
指導意見:
由於年紀大的人血管硬化,可以壓迫相應的神經逗中而出現這些症狀,建議山襲山到內科檢查血壓血糖,可試用禪塌營養神經和擴張血管的葯物。

㈨ 最近總是感覺眼睛很累,老是眨眼,怎麼辦啊

快速擊退眼睛疲勞的五大方法&電腦一族的護眼妙招
1眼珠運動法
頭向上下左右旋轉時,眼珠也跟著一起移動。

2眨眼法
頭向後仰並不停的眨眼,使血液暢通。眼睛輕微疲勞時,只要做2~3次眨眼運動即可。

3熱冷敷交替法
一條毛巾浸比洗澡水還要熱一點的熱水,另一條毛巾浸加了冰塊的冷水,先把熱毛巾放在眼睛上約五分鍾,然後再放冷毛巾五分鍾。

4眼睛體操
中指指向眼窩和鼻樑間,手掌蓋臉來回摩擦五分鍾。然後脖子各項左右慢慢移動,接著閉上雙眼,握拳輕敲後頸部十下。

5看遠看近法
看遠方三分鍾,再看手掌1~2分鍾,然後再看遠方。這樣遠近交換幾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勞。試試吧!
電腦一族的護眼妙招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的症狀為「眼乾澀不舒,甚至乾燥、畏光、視物模糊」。這類病人的職業大多是計算機操作人員、文字編輯、美術工作者、教師及刺綉工人等。隨著電腦在工作、生活中的普及,這種情況更為常見。他們的症狀並不是病理變化所引起,而是由於用眼不當所致。
目不轉睛害處多
長時間「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對眼睛的危害是極大的。首先,神經高度緊張會使眼睛發脹,視神經功能慢性減退;再者,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促使軸性近視的發展;另外,就是眨眼動作的減少,使眼球缺乏潤滑和保護作用。據統計,人正常的眨眼數為每分鍾15次左右,在神情專注的時候,只有2~3次,這就使眼表面的淚液蒸發過多,而來不及得到及時的補充,久之則引起眼球表面的炎症。
這樣的病人,早期檢查結果往往查不出什麼病,但長此以往,便可能失去健康的眼睛。對於青少年來說,長期近距離使用電腦會引起調節痙攣而看不清遠處,繼而造成真性近視等。而對於45歲以上的人來說,因為眼睛的調節能力下降出現老花、近距離視物疲勞,並且不能持久,如果長期注視電腦會使疲勞症狀加重,還可能誘發青光眼、白內障等眼殲旦病。
勞逸結合防眼病
要預防或消除這種情況,日常應注意對眼睛的呵護,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要定時休息。如每看書或使用電腦2小時要休息10~15分鍾,此時可遠眺窗外景觀,或轉動眼球、做眼保健操等,只要不集中在近距離用眼,都有休息效果。
其次,注意滋潤眼睛,多眨眼。用電腦時,最好保持15至20度的下視氏液擾角,這樣有助於減少眼球暴露的面積,以減少眼球表面水分蒸發。避免工作座位在空調出風口處,還可以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增加周圍濕度。
經常鍛煉。建議進行球類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高爾夫球等,當眼球追隨目標時,睫狀肌不斷地放鬆與收縮,以及眼外肌的協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進眼部新陳代謝,從而減輕眼疲勞。
注意營養均衡,多吃堅果類食物。要多吃富含鈣、蛋白質的食物,避免偏食,控制甜食。因為代謝糖分時,須依靠維生素B1,糖分若攝取過多,將會造成維生素B1的不足,而容易罹患視神經炎。多吃堅果類食物,多咀嚼,能加強眼部肌肉活動,增進眼部血液循環,減輕眼疲勞。
眼局部進行熱敷、葯熏、理療、針灸等。可以滴一些潤滑眼球、緩解眼疲勞的眼葯水,如珍珠明目液、珍視明、艾唯多眼葯水、人工淚液等。中醫眼科認為,視物日久,導致疲勞過度,或腎陰不足,津液短少,肝血虛損,內有郁熱。故可內服中成葯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養血安神片、埋燃逍遙丸等。根據病人不同情況辨證論治。
定期體檢,發現眼病盡早治療。如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要在醫生指導下戴鏡矯正。眼脹痛、流淚等症狀明顯時,應及時排除青光眼、角結膜炎等眼病。
古人護眼有妙招
祖國醫學最早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將「目不勞,心不惑」,「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作為重要的養生明目手段。古人養目護眼的方法也是很有效果的,不妨堅持一試。
閉目放鬆法
靜心閉目片刻,以兩掌輕捂雙眼,兩肘支撐在桌子邊沿,全身肌肉盡量放鬆,30秒鍾後,睜眼閃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明顯改善視力,特別適用於經常閱讀和寫作的中老年人。
入靜養目法
端坐,全身放鬆,眼微閉,雙手放在膝頭,心中反復意想:我在氣中,氣在我中,天人合一,氣為我用。靜想15分鍾,然後慢慢睜開眼睛,深吸三口氣,氣沉下丹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遠眺按摩法
每日晨起,在空氣新鮮處閉目,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然後突然睜眼,極目遠眺;平靜端立,用眼依次注視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復5次;用潔凈的兩手中指由鼻樑兩側內角鼻凹處開始,從上到下環形按摩眼眶,然後眨動20次。
轉動眼球法
坐在床邊或椅上,雙目向左轉5圈,平視前方片刻,再向右轉5圈。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持之以恆,必見成效。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眼睛老眨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色天香養生館裡面做些什麼 瀏覽:727
老年人血管的特點 瀏覽:207
廣西兩歲半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218
蕭山老年痴呆福利院 瀏覽:108
春天老人上火怎麼預防 瀏覽:164
農村養老保險哪個劃算 瀏覽:274
長壽金逸 瀏覽:226
陽山養老院 瀏覽:311
養老機構登記機關 瀏覽:41
贛榆區社保退休認證app 瀏覽:506
沈陽市退休人員工資如何計算方法 瀏覽:78
家庭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606
花生米加什麼煮飯養生最好 瀏覽:51
老年人唱戲機戲曲下載 瀏覽:275
長壽用什麼材料好 瀏覽:21
男人看美女可以延長壽命嗎 瀏覽:720
養老繳存基數40萬什麼意思 瀏覽:29
長壽康痛風茶對治療關節痛風有用嗎 瀏覽:141
醫院的體檢報告單是什麼樣的 瀏覽:760
長壽奏鳴曲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