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稱贊一對恩愛的老人用什麼詞語
相濡以沫:【基本來解釋】源:泉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拼音讀法】:xiāng rú yǐ mò
【近義片語】: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反義片語】:自私自利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B. 形容老年夫妻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老年夫妻的成語有:比翼連枝、伉儷情深、白頭偕老、鶼鰈情深、相濡以沫。
1、比翼連枝[bǐ yì lián zhī]:比翼:鳥名。傳說此鳥一目一翼,須兩兩齊飛。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詩:「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2、伉儷情深[kàng lì qíng shēn]:伉儷:夫妻,配偶。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
[出處] 明·沈得符《萬曆野獲編》:「蓋聖德仁厚,加以中宮前後同憂患者積年,伉儷情更加篤摯。」
3、白頭偕老[bái tóu xié lǎo]:白頭:頭發白;偕:共同。夫妻相親相愛,一直到老。
[出處]明·陸采《懷香記·奉詔班師》:「孩兒;我與你母親白頭偕老;富貴雙全。」
4、鶼鰈情深[jiān dié qíng shēn]:比喻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深厚,特別是夫妻之間的感情、恩愛。
[出處]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 孔 與尊府親戚,一也;與弟有鶼鰈之好, 孔 所深知,二也。」
5、相濡以沫[xiāng rú yǐ mò]:濡:沾濕;沫:唾沫。 泉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C. 形容老年人恩愛的句子
相濡以沫的夫妻兩正在院子里坐著。
D. 形容「老年夫妻恩愛」的詩句有哪些
1、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出處:
玉樓春·春恨
【作者】晏殊
【朝代】宋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2、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出處:
留別妻
【作者】蘇武
【朝代】漢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3、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出處:
雨霖鈴/雨霖鈴·寒蟬凄切
【作者】柳永
【朝代】宋
譯文對照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出處:
無題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譯文對照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5、一枝穠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出處: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雲想衣裳花相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穠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E. 我不羨慕別人秀恩愛,我只羨慕白頭到老的老人!
都是的 秀恩愛都能 白頭到老卻沒難了
F. 寫一對農村老年夫妻恩愛和諧生活情緒句子
人們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伴侶感是老年夫妻的核心,珍惜晚情是老年夫妻關系的關鍵,老年夫妻如何維持最後的婚姻,過一個金色的晚年,如果老年夫妻之間出現了矛盾,這是生活中偶爾的小打小鬧也算是正常的。畢竟一輩子都過來了,還會在乎那些嗎。夫妻恩愛人生更長壽。但是要是經常有這樣的矛盾,那可能就真的會出現問題了,那麼對於老年人夫妻之間的矛盾該怎麼進行解決呢-,老年夫妻相處之道是什麼呢。
能夠與相愛的人一起走過人生最重要的幾十個春秋,到了白發蒼蒼時,發現身邊仍然有個他(或她)可以與自己相伴,這無疑是件美好的事情,也是所有人嚮往的。而且夫妻恩愛人生更長壽。這樣的美好是建立在成功的婚姻基礎之上,相愛容易相處難,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但日常的維護也非常重要。
凡事好商量
「不管是夫妻還是朋友,我覺得人與人相處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互尊重,夫妻之間就更應該做到這一點了。」談起自己婚姻中的相處之道時,市民曾老太是這么說的。據曾老太介紹,如今她與老伴走過了43年的婚姻生活,在這43年中,他們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凡事總是有商有量,如今已經養成了有事先告知對方的習慣。
「我總是認為,家裡或者自己有需要做出選擇或者決定的時候,就應該讓對方知道,兩人在一起商量,不要自己一個人偷偷地做出決定,否則很容易造成對方的憤怒,也會給對方一種不受尊重和重視的感覺。」曾老太說,夫妻就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些人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出於怕對方擔心等心理而不告知對方,這樣的處理方式在曾老太看來並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不告知對方可能會讓對方產生誤解,影響夫妻二人的關系,相反,告知對方後兩人可以有個商量和計策,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反而有利於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有矛盾面上談
夫妻相處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絆絆,當與對方產生矛盾時,老年夫妻們是怎麼解決的呢?今年68歲的老人周發珍告訴記者,在處理她和老伴的矛盾中,她經歷了一個轉變,以前的她喜歡「冷戰」,現在的她喜歡「面談」。
「女人可能都會比較喜歡生氣一點,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會生氣,但男人沒有那麼心細,他們對於女人的『氣』會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周發珍說。她告訴記者,她是一個比較注重生活細節並追求完美的人,所以老伴的某些生活或說話習慣不合她意,因為這些他們夫妻二人鬧過不少矛盾。「有時候他說的某一句話讓我很生氣,但他自己又沒發覺,我就在那裡生氣,不和他說話,看我『莫名其妙』的生氣他也很生氣,也不找我說話,我們就處於『冷戰』之中,最後多是兒子媳婦在中間幫我們化解了矛盾。」看到父母經常「冷戰」,周發珍的兒子有些擔心,便向母親提出了「面談」的建議。「我兒子向我舉了例子,說男人沒有那麼細心,有不滿的地方讓我當面跟老伴說,我出於孩子們的考慮,後來就試了幾次,發現這樣反而比『冷戰』要好,容易解決問題。後來我就跟我老伴約定,以後有什麼矛盾就面上談,不要憋在心裡讓對方猜心思。」
尊重對方親友
一旦兩人步入了婚姻,就不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采訪中有一些老人告訴記者,平時的相處中不僅要對對方好,還要尊重對方的家人。
「婚姻不像談戀愛,需要顧全的事情有很多,我比較注重我老伴那邊親友們的感受,尊重他們對他們好也是維系我和老伴感情的一個重要部分。」老人張廣國說,在他的周圍有一些家庭就是因為家中親戚不滿有意見等原因導致夫妻二人的關系不和,所以他比較注重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