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喪偶

老年人喪偶

發布時間:2020-12-06 18:55:25

老年人喪偶後,心理反應一般要經過哪些階段

1、自責。

與老伴復灑淚告別制之後,總覺得對不起逝者。甚至認為對方的死自己負有主要責任。於是生者精神恍惚,心理負擔沉重,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在言行上還會出現一系列反常現象。

2、懷念。

老伴逝世,生者在劇烈的情感波濤稍稍平息之後,會進入一個深沉的回憶和思念階段,在頭腦中經常出現老伴的身影,時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後,自己是多麼地凄涼和孤寂。

3、恢復

在親友的關懷和幫助下,自己終於領悟了「生老病死乃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這個道理。於是,理智戰勝了感情,身心漸漸恢復了常態,從而以堅強的毅力面對現實,又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② 老年人喪偶的心理表現是第幾階段

老年人喪偶的心理其實有的如果他們兩個相愛喪偶以後他們肯定會的傷心的,而我的婆婆剛死我的公公就找了另一個因為我婆婆還沒有死之前我公公就把她的衣服已經燒了很多

③ 那喪偶的老年人如何排解自己的性需求

」老年人群體的增大,也成為醫院皮膚科門診的一大特徵。 人老「心」不老,其實很正常「老年人性需求,並不能一味地責怪。」鄭醫生說,中國許多人的觀念中,「性」是避而不談的事情。因為,他們大都認為,人老了,性功能就衰退了,沒有性生活很正常。一旦老年人對性表現出興趣,就很容易被當作「不正常」甚至「變態」。其實,老年人有性的要求和性行為都是正常生理、心理現象。 鄭醫生說,根據一項針對男性老年人的調查表明,60歲70歲的男性老人,60%仍對性生活感興趣。而且大部分男性老年人性生活可以持續到70歲以上。 年紀大了,性功能下降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只要夫妻互相配合,互相加強刺激,再採取一些葯物或輔助工具,夫妻性生活仍舊可以過得很好。鄭醫生說,老年人的性生活,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滿足,比如相互擁抱、愛撫等。性生活和諧的話,老人自然就不會到外面找「安慰」,患病的概率就小多了。 子女應多關愛年老父母,重視老年人的精神寄託那喪偶的老年人又該如何排解自己的性需求呢? 「老年人退休後,突然之間失去了社會存在感,一下子很難適應退休生活,難免內心孤獨寂寞。」國家級心理咨詢師羅曦說。現在很多空巢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缺乏關愛和陪伴,更加深了老人的孤獨感。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以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方式,去尋找安慰和存在感。

④ 喪偶老人如何進行心理調整

暮年喪偶,可謂老年人的一大不幸。雖然人們都明白「老夫老妻不可能同日走」的道理,但是,當相依為命數十載的老伴撒手而去的時候,生者的悲痛之情依然難以自持。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姐剛剛退休,與她共同生活了36年的老伴,竟因突發心肌梗塞而倒在了工作崗位上。老大姐的精神當即崩潰了,她和丈夫恩恩愛愛、感情甚篤,如今人去屋空,使她失去了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心。她原有多種慢性疾病,以前總害怕治不好,現在卻企盼病情急劇惡化,好早日到另一個世界與老伴重新團聚。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溝溝坎坎和磕磕絆絆,兩個人正應心手相攜,安度幸福晚年的時候,倘若有一方「先走一步」,必定會給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創傷,甚至會喪失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據心理專家分析,喪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 自責。與老伴灑淚告別之後,總覺得對不起逝者,甚至認為對方死自己負有主要責任,於是精神恍惚,心理負擔沉重,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在言行上還會出現一系列反常現象。 懷念。老伴逝世後,生者在劇烈的情感波濤稍稍平息之後,會進入一個深沉的回憶和思念階段,在頭腦中經常出現老伴的身影,時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後,自己是多麼的凄涼和孤寂。 恢復。在親朋的關懷和幫助下,自己終於領悟了「生老病死乃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這個道理。於是,理智戰勝了感情,身心漸漸恢復了常態,從而以堅強的毅力面對現實,又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為了能夠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消除悲痛在心靈上造成的陰影,老伴過世後的當務之急,便是進行正確的心理調適。首先,欲使自己盡快地從悲痛的氛圍中解脫出來,不妨通過各種方式盡情地宣洩一番,如在親人摯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場,也可將自己的眷戀懷念之情,用詩文、書信或日記等形式寫出來,以抒發胸懷並作為永久的紀念。其次,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盡管宣洩對於維護身心健康有益,但是,無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為的精神消耗。所以,過一段時間之後,要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親朋處小住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只要生活的視野開闊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會隨之淡化和消失。

⑤ 為什麼老年喪偶應節哀

我國傳統醫學的「七情說」認為:「悲傷肺」。嚴重悲傷可使人肺氣都閉,上焦不通。一般人每分鍾呼吸為16~18次,而在悲哀情況下,可增加到22~23次,這樣肺從血液中所吸取的二氧化碳將超過身體所製造的分量,血液中二氧化碳成分降低,會造成四肢麻木,頭暈目眩。

同時,在悲哀情緒支配下,胃肌會受刺激而緊縮,結果肚子發脹,食慾銳減,據說50%的胃肌病患者是由於情緒波動引起的。過分的悲哀會使整個人體的機能代謝能力減低,活力削弱,對老年人來說,往往由於缺乏抗菌抗病能力而急劇衰老下去,有的為此而喪生。

有人對4555名鰥夫進行了九年的跟蹤調查,發覺其中有5%的人由於喪妻後過分悲哀而半年後死去。

⑥ 現在很多喪偶的老人不找老伴了有哪些原因

目前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是日本,男人平均壽命大約77歲,女人平均壽命大約83歲。我國的情況也是女人的平均壽命比男人長幾歲。而且我國的傳統婚姻習慣是男的比女的結婚時大幾歲,在這種情況下,按照一般規律,老年夫婦最後大部分都是男的先去世,留下喪偶的女人。當然,其中肯定也有因病等原因一方六七十歲就死亡的。

城市裡的老年人相對就自由一點,下午去廣場跳個舞,和別的老朋友聊一聊,子女都成家獨立了,自己完全可以再找一個老伴共同生活。總之,喪偶老年人找不找老伴,自己要有主見,兒女也要支持老人。

⑦ 老年人喪偶後心理調適該如何進行

在中國,老年人中絕大多數都是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夫妻,共同的生活習慣、生活經歷,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老年喪偶,會對未亡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沖擊。他們會產生強烈的不穩定感。這種消極心態常見的有: 過度悲傷型 失去親人悲傷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過度悲傷、長期悲傷,將悲傷作為一種穩定的心態持續一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而不能自拔者,就成為一種不健康的病態心理了。 例如:有對老夫妻感情甚篤,不幸的是,丈夫在一次外出中意外身亡。妻子毫無思想准備,聽說後悲傷得暈了過去,醒後哭得死去活來。丈夫的喪事辦完了,妻子卻長期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解脫。身體很快就垮下來了,不久也離開了人世。 中醫的「七情」學說認為,「悲傷肺」。老年人的機體功能本來就處於退行之中,老年人喪偶,過度悲傷可使老年人肺氣郁悶,上焦不通。不但會降低老人適應生活的能力,還會使人體的代謝功能減低,免疫功能削弱,促使迅速衰老、疾病叢生,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懷念戀舊型 老年夫妻共同回憶過去的美好歲月,是老年愛情生活的調味劑。老年人喪偶會使未亡人強烈地感到死亡在不可抗拒地逼近。一些缺乏健康生死觀的老年人感到無助、焦慮,缺乏生存的美好希望。這時,留戀追憶過去就會成為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 有一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妻,丈夫身體不好,內外都非常依賴妻子。不幸的是,妻子患病先他而去。常年在生活中養成的對妻子的依賴性,在妻子去世之後馬上轉化為強烈地無助感和孤獨感。悲傷之後,他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他變得感情脆弱,回憶過去成了他主要的生活內容。 當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時,死亡就會迅速逼近。因此,對過去的追憶和懷戀絕對不應成為自己勇敢生活的障礙。 後悔自責型 時常可以聽到一些喪偶之人自責地講這類的話,例如:「都怨我,當時如果我能及時注意,他(她)就不會走得這么快了。」把親人的死歸結為自己的責任。不過有的人只是說說而已。但是,如果真的過敏地把那種自責與親人的去世等同起來,使悲傷之情長期縈繞心頭就成為問題了。 因為過去夫妻間的磕碰,妻子死後,他在悲傷之餘產生了強烈的自責、罪惡感。他因為無法補償過去,就用這種持續的悲傷不斷地責備自己,以求得到良心上的安慰。 心理學家建議,老年人喪偶後切勿過度悲傷,這樣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使「老年人意識」更迅速地到來。為了盡快地從悲傷中解脫出來,應當積極地調整自己的生活。可以做些大的變更來改變生活,重新振作自己。比如:旅遊、改變居住環境、暫時與兒女同住、住到老年公寓、積極參加各種老年人社團的活動、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等。懷念逝者並不妨礙尋找新的人生伴侶,如果有條件,可以重新組織家庭。 心理頻道小編溫馨提示:老年喪偶,會對未亡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沖擊。他們會產生強烈的不穩定感。所以老年喪偶後一定要及時的調整心態。(編輯:樊雪嬌)

⑧ 老年人喪偶後會出現什麼護理診斷

如果是我的奶奶,我非常贊同子女們多陪在他的身邊。安慰他關心他。和他住在版一起照顧他。讓他不覺得那權么孤單。 畢竟親人在身邊才是最能撫平創傷的。也可以多鼓勵老奶奶和鄰居們年齡相仿老人多聊聊天。的確老人和老人間更容易溝通,嘮嗑也不錯。 這樣更人性化些。 喪偶固然很痛苦,但是子女應該多多鼓勵自己的父母,讓他知道生活因為有了他們依然很美好很快樂。有子女孫兒在身邊更讓他覺得打心底里溫暖。

回答補充:
我個人認為,用不著什麼特別的物質補充,精神安慰是最重要的,可以象平時一樣對待老人他該吃的還得吃,兒女該孝順的給他買的比方營養品還照常買。並不需要刻意的去給予物質。讓他知道還有你們依然一直的這樣孝順著他。並且做老人的其實也不會要你們的什麼東西的。像我,送我奶奶平時該吃的,他都嫌我太浪費了。其實老人都是這樣節省的自己不捨得吃。但是他心裡卻真的很開心很安慰。

⑨ 大家怎麼看待老年人喪偶後再找老伴兒的事

老年的時候已經自己的伴侶死去了,然後這個時候想再找一個有人會說你老不正經,到專底是不是這樣呢?其實屬並不是的,每個人每個階段都需要人來陪的。然後雖然我的年齡已經很老了,但是也需要有一個自己的伴侶時刻陪伴著自己生活就是要這樣,然後有人陪你一起吃飯,陪你一起睡覺,陪你一起逛街,陪你一起吃喝玩樂。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發生爭吵的這種現象,但是我覺得這些現象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一起那麼久總歸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這正是伴侶給我們帶來了這種酸甜苦辣鹹的一些感官上面的一些感受。但是這是因為包含著生活這樣的五味瓶,才讓人覺得生活是有那麼的有意思。所以這個時候當一個老年人,他們老年喪偶這個時候他們想再找一個老伴,其實我們應該支持他,畢竟他們年齡已經很大了,也沒有多少年可活這個時候反而更加的孤單與寂寞,所以找一個老伴也是可以理解的。

⑩ 喪偶對老年人心理的影響是什麼

共同經歷了幾十年風風雨雨的老年夫妻,無論年輕時是甜蜜恩愛還是吵吵鬧鬧,到了老年都是對方心中最大的依託。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說人到老年,必須要有愛人的陪伴才會過的幸福滿足。但兩個人當然不能夠「同年同月同日死」,總有一方要先於另一方謝世,那麼剩下的一方就會受到嚴重的精神打擊,並派生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1.孤獨絕望從前同進同出的愛人離世,突然只剩下一個人孤獨的生活,巨大的孤獨寂寞感使老年人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和悲涼,尤其再看到別人成雙成對,共度晚年,心裡就更加的不是滋味,甚至感到繼續活下去也沒什麼意思,只是一種痛苦。從而造成他們身體上心理上的嚴重創傷。

2.性情古怪從工作崗位走下來,老年人已經感到寂寞孤獨,如果再喪失愛人,他的生活就產生了重大的變化,其心理、性格、行為方式也會有所改變。通常會變得懷舊、傷感、孤獨、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從而顯得性情大變,行為怪異,古怪而不容易接近。

3.面對死亡老伴走了以後,老年人會經常想自己也許馬上也要走向死亡,加上身體各器官衰退給他們做出的「警告和提醒」,比如失眠,食慾下降,免疫功能減退,神經系統失調而導致的各種疾病,更容易使他們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和生存的目標,從而更加消極,衰老,心情沮喪。在這種嚴重的心理障礙下,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將受到極大危害。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喪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老年協會舉辦活動 瀏覽:64
太姥姥祝壽詞90歲 瀏覽:839
長沙市老年協會活動工作部 瀏覽:512
重陽節經故事 瀏覽:949
社會養老壓力太大會造成什麼影響 瀏覽:861
老人一般一小時走多少公里 瀏覽:263
冬季養生聊膏方聽聽葯師怎麼說 瀏覽:755
天津民政局招標養老院 瀏覽:355
軍人父母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996
九九重陽節意義 瀏覽:503
退休金怎麼變少了 瀏覽:933
進養老院工作應該學什麼專業 瀏覽:531
吉林百歲老人多少歲 瀏覽:197
孝順對父母 瀏覽:997
海口父母的房如何給子女 瀏覽:553
心臟病能長壽嗎 瀏覽:119
2018退休金最高上限 瀏覽:897
石家莊藕王養生湯加盟多少錢 瀏覽:51
鐵養生鍋多少錢一台 瀏覽:56
老年養老金加工資怎麼算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