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陪聊

老年人陪聊

發布時間:2020-12-01 19:23:59

Ⅰ 陪伴老人的溫暖句子

1、已經到了失去的年紀,希望家裡的老人能健康,能讓我們空閑的時候多陪陪他們。

2、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道不可等,珍惜身邊的點點滴滴吧!多陪陪老人,關愛老人!

3、人的一生短暫。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愛一個對的人。孝敬父母。多陪老人。

4、生命真的好脆弱,大家有空的話多陪陪家裡老人吧。

5、越長大越懂得珍惜家人,尤其是要多陪老人,多和老人聊天,沒有什麼比陪伴更重要。

6、感覺老人都好孤獨啊,孩子們長大了,聊的話題插不進去,想和孩子說話也不知道怎麼開口,都多陪陪老人吧,真的很讓人心疼。

7、趁著年輕,趁著還小,趁著爺爺奶奶輩的人還在,多陪陪老人,今天真真實實的感覺到他們年紀大了。

8、多陪陪家人吧!因為這比什麼都重要!人只有老了,為人父母了才明白,父母的所求和金錢無關。

9、沒事就在屋裡多陪陪老人,外面風很大,在家多溫暖!

老年人跟我說40幾的女人在一起怎麼樣才能讓他們分開

現在戀愛是自由的,根本不是捆綁式的,如果兩個人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完全可以分開的,把話挑明了說,我們在一起不合適,沒必要在一起了。

Ⅲ 社會的老年人多孤獨的話題

當子女離家,父母究竟有多麼孤獨?中央電視台的一則公益廣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桌子豐盛的飯菜,一陣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老人拿起電話,熱熱鬧鬧的電話那頭,子女們以各種理由宣告「今天不回家」。老人臉上的表情慢慢從希望變為失望,放下電話,發出一聲無奈的嘆息:「都忙,忙。忙點好啊!」夜深人靜時,電視已剩一片雪花,老人拉緊身上的毛毯禦寒,寬大的沙發越發顯出她身影的孤單與瘦小。這時,一個深沉的畫外音提醒著天下兒女們:「別讓你的父母感到孤獨,常回家看看。」
一名年輕人曾在看過這一廣告後,在網路上感慨:原來,老了是這么可憐的一件事。
在快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中,不僅老人的生活、醫療需要保障,他們的精神狀態同樣需要受到重視。一項針對近1.4萬名城市老人的調查發現,他們中四成人都有孤獨、壓抑、心事無處訴說之感。盡管今年6月26日,「常回家看看」作為精神慰藉條款,已經被寫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然而,「別讓父母感到孤獨」,需要來自社會與子女更多的親情與關愛。
誰來陪陪家中的父母
趙本山的春晚小品《鍾點工》,講述了一個老人孤獨寂寞、兒子花錢找來一個陪聊老太太的故事。宋丹丹那句「再嘮十塊錢」讓觀眾捧腹大笑,同時也讓人對空巢老人的處境一陣心酸。近日,在重慶卻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鍾點工》。
在重慶市渝中區某大廈邊的一個廣告欄里,貼著這樣一則信息:「勤儉懂事、黑發黃皮膚的單身女性,空巢老人蝸居合住,0租金。非誠勿擾,互相關照……」不大的紙面上,黑色字跡工整而遒勁。貼出這張廣告的老人姓吳,今年已經74歲。當被問及為何張貼這樣一則信息時,老人坦言,獨自一人生活多年,因為患有糖尿病,擔心夜間突然發病沒人照料,不得已才想用「0租金出租」的方法,找個人陪陪自己。
家住遼寧省朝陽市的李奶奶和他有著同樣的寂寞。今年76歲的李奶奶已經獨居生活6年多,3個子女在北京、廣州生活。她告訴記者,自己「像窩在鴿子籠里一樣」,平常很少出門,在家每天做兩頓面條。平時子女經常給她錢,寄來的食物總也吃不完,不受餓也挨不著凍,只是「無盡的寂寞難以打發」。「最盼望過年,像小孩子一樣了。」她苦笑道,只有過年時孩子們才能回來看看她,但一過初五,「他們就要回去工作了,又剩下我一個人」,剛剛「熱乎」起來的心窩又復歸寂寞。
「空巢」,原比喻小鳥離巢後的情景,現在已被引申為子女離家後的家庭空寂。伴隨著社會的激烈競爭,中國越來越多的子女不得不離開父母,遠赴他鄉工作定居,無形中造就了一個龐大的留守空巢老人群體。據民政部統計,目前我國城鄉老人家庭中,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而且空巢化還在持續,「十二五」末期,全國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因為不堪孤獨,空巢老人時常伴隨著各種心理問題。
相比空巢老人還能盼來子女「歸巢」團聚,另一部分老人則凄慘更多,他們只能在思念中孤單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家住北京市的李先生今年64歲,按說正是抱上孫子孫女、三代同堂的幸福時光。然而,一場車禍奪走了兒子的生命,也讓他一輩子的幸福成為泡影。退休後,夫婦倆整日在房間對著兒子的照片發呆,幾乎斷絕了和以前生活圈子的來往。李先生說,中國老百姓活著就為了孩子,他們這個年紀的人,沒有孩子就什麼都沒有了。有時為了散心,他們會去附近公園,從朝陽升起一直坐到夕陽西下,看到跟兒子年紀相仿的青年人帶著孩子戲耍,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掉。
中老年時失去唯一的子嗣,成為孤立無助的失獨老人。這樣的家庭,正悄然無息地增加著。衛生部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50歲以上失獨群體日益龐大,每年新增7.6萬個,全國失獨家庭已經超百萬個,這意味著將近200萬父母只能獨自生活。
「孤獨寂寞是一把利劍,直插老人胸口」
今年1月8日,旅順口區一家醫院內,一名老人跳樓自殺;4月19日,中山區南山街某小區,一名老人從7樓墜下身亡;6月9日,沙河口區某街道,一老人因有解不開的煩惱,選擇跳樓結束生命;6月24日,甘井子區辛吉街,一名60多歲的老人爬上樓道的窗戶,墜下身亡……
這一幕幕僅是今年來發生在遼寧省大連市的慘劇,事實上,有關老人自殺的報道在全國各地都屢見不鮮。這些老人的離去讓親人垂淚,讓熟人震驚。很多人覺得,老人選擇自殺是因為不堪疾病的折磨,殊不知,孤獨才是其背後真正的推手。
「孤獨寂寞,恰如一把利劍直插老人的胸口。長期如此,太多負面情緒的積累,會造成他們的抑鬱傾向,嚴重時就選擇了結束生命。」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對此十分痛心。她告訴記者,人的社會關系有「三圈」,最外圈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對個人情感起不到太多作用;中間圈是工作的同事,最內圈則是直系家屬。老人退休後最主要失去中間圈,這時需要家人圈來彌補,但如果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就是「三圈」的全部缺失。在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看來,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安全感都會缺失,造成負面情緒增加,而空巢恰恰促進了這種情緒的增長。
中國老年心理關愛研究中心曾調查了江蘇南京400戶無子女或獨居的60歲以上老人,發現他們心理健康狀況堪憂:52.5%的人「感到自己越來越跟不上社會的發展」,49%的人「對什麼都不感興趣」,58%的人「感到很孤獨」,36.8%的人「覺得活著沒意思」。
「缺少精神慰藉將成為困擾我國空巢老人的主要問題之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說,其中既有想念子女的孤獨感,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的空虛感。西北大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研究院韓養民教授認為,對子女的無私疼愛讓獨守空房的老人很難承受他們離開後的巨大心理落差。生病或出意外時,得不到照顧的空巢老人常產生被遺棄的感覺以及自悲自憐的情緒。
此外,長期的孤單寂寞還會讓老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增多,同時社會功能更加缺失,造成自閉,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美國加州大學對1600名60歲以上老人的追蹤調查發現,經常感到孤獨的老人,壽命會減少6年。「老人本身往往認識不到自己情緒方面的障礙,或認為並不光彩,怕給兒女們找麻煩而諱疾忌醫,這樣更容易耽誤病情,延誤治療。」李娟說。
一個電話、一句問候,時時傳牽掛
生活在北京朝陽區呼家樓附近的李奶奶,每天晚上都會走10多分鍾,去附近京客隆超市門口,與十幾名老人一起「擁擠」在馬路邊一塊狹小的空地上跳舞。如今,這樣的情景隱藏在城市各個角落,老人們的活動場所少得可憐。「要給老人多建些活動場所,讓他們走出家門。社區也要組織老人多參加活動,盡可能多地接觸社會。」李娟表示。
今年6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條款寫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看或者問候老年人。」事實上,崇尚「百善孝為先」的中國,絕大部分子女並非不孝,只是社會發展及帶來的激烈競爭令他們不能常陪在父母身邊,加深了老人的孤獨感。
對此,楊萍認為,離家的孩子能做的就是經常與父母聯系,進行有效溝通。可以每天打個電話,1分鍾就夠,聊一些讓老人開心的話題,哪怕就告訴他們「我挺好」。另外,不要以為多給老人買東西,就是把老人掛在心上了。「要在精神上多關注,聽他們講講心裡話。人上了年紀,總會有許多感慨,不要嫌父母嘮叨,他們會因為你重視他們、重視家庭而對晚年生活充滿希望。」
最後,老人們也要學會自我排解,正確看待子女「離巢」,不必為此感到悲傷。子女成年以後離家獨立是正常現象,也是社會發展趨勢,老人要學會逐漸轉變以子女為中心的思維狀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保持精神愉悅。老年人過得健康、輕松,是給子女最大的心理安慰。
輔助延伸資料: http://tieba..com/p/3444774075

Ⅳ 老年人服務都有哪些,前景和企業

老年人服務項目有養老院、醫院、家庭醫生、老年大學、老年心理咨詢、陪聊、健身房等等。

Ⅳ 我五十了,想找個陪老年人聊天,開心的工作,在微信,Q都行,中年人的感情生活也行,掙個工資

陪聊?還是當保姆吧,這樣可以有工資,更有可以聊天。哈哈,老年人。估計用不著陪聊吧。

Ⅵ 有沒有專門陪聊的.

當然有了。說陪聊有部分是好的。比如說一些老年人啊什麼的在家悶就找人專說說話什麼的屬。還有一種其實就是很骯臟的那些。說白了就是找一小姐或者是找一男的怎麼怎麼樣。你注意看下街邊帖的那種招聘啟示,就一些大酒店什麼的,薪金很高。有的會寫陪聊有的不會寫其實就是做那個的

Ⅶ 幫老人搞衛生督促吃葯洗菜淘米加陪聊,這種鍾點工的時薪是多少

看家庭情況。
以及所在地區。
月薪一般四千左右。
小一點的地方。
時薪這邊很少。
有要求,可以自己去與僱主溝通。

Ⅷ 我想要在杭州創建一個家政公司,主要服務對象是老年人,從事陪聊、代為看望等業務,需要什麼條件、怎麼做

1、統一形象(標志、工服、用具等)
2、統一招聘(定點招聘,保證服務員來源可靠)
3、統一培訓(講公司管理、家政知識,上崗等一系列問題,這樣後續跟蹤管理問題才會少)
4、持證上崗(定崗定級,持證上崗,員工持國家職業資格證,這樣技能才有保障)
5、跟蹤管理(定級回訪,上門督導,出現問題及時協調。每月員工要搞提升培訓,這樣客戶才願意交管理費,呵呵,咱掙的就這錢呀!)
關鍵是你的經營管理要請楚,管理制度要完善,比如家政公司崗位職責,財務管理制度,風險防控管理制度,家政公司突發事件處理,家政員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家政員工培訓體系,人事聘用管理體系,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家政協議等都要規范了,這樣執行起來才會順。看起來也就規范了。操作起來也就就得心順手了。
其中最主要是風險防控管理制度要完善。家政行業是微利行業,但風險很大,搞不好掙點小錢全陪進去了。
我也是今年才搞的,總部培訓了半個月,也算是入門,大家都是同行,以後多交流!

你做的這個也叫居家養老,民政部門有補貼的,可以去申請一下。
就是讓家政公司培訓家庭服務員,家庭服務員職業范圍也有老人護方面的內容。
現在也有一種新的職業,居家養老護理員。
家政公司培訓後,以派遣的方式進入老人家庭,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對老人進行護理,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陪老人看病,購物,購葯等。
從事這種工作,可以向民政局去申請,國家補貼。就是國家對老人的補貼購成家政服務,讓家政公司去服務。

剛開始屬於業務探索階段,兩個人就可以了,業務做起來再細分崗位。

Ⅸ 老年人最易上當的九大「保健」騙局有哪些

近年來,不少老人深陷保健品騙局,有病不吃葯,被騙光「棺材本」,甚至去世後家裡還會收到推銷電話。為此,河南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平安中原總結了容易針對老年人的九大「保健」騙局,提醒老年人一定要警惕別落入不法保健「陷阱」。

8、步步設套,最後「走人」

第一天辦免費講座,並贈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並推銷另一高價物品,一般幾百元,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9、「買保健品能發財」

廠商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只要購買一家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遊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各種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識強、對保健品「情有獨鍾」,也緣於騙子的推銷手段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具有欺騙性。

Ⅹ 如何哄老人開心呢

其實你要理解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她真正生氣的原因是什麼?其實我覺得你奶奶真正生氣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收到紅包,而是因為你的父母沒有給他發消息,沒有陪伴她,讓她有了一種被忽視的感覺。

老人其實就是個老小孩,需要陪伴和重視。

其實我覺得奶奶根本就沒有生氣,她只是難受,難受兒女在如此重要的節日沒有想到她,難受自己等了好久終於等到的一個和兒女相處的機會落了空,難受自己一直一個人,沒有什麼陪伴,沒有兒女承歡膝下,難受兒女工作太忙沒有空餘的時間。老人只是在期待落空之後有了一點心理落差,她並不是真正的生氣,多陪陪她,多和她聊聊天,讓她的空虛孤獨有所依,就好了。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陪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建議追查什麼意思 瀏覽:998
老年人愛咬人是怎麼回事 瀏覽:100
閬中市養老保險處 瀏覽:853
退休工人長不長工資嗎 瀏覽:797
長壽少吃什麼東西 瀏覽:204
不能動老人養老院價格每月多少 瀏覽:293
三周歲寶寶凝血值70 瀏覽:756
2歲90公分長大多高 瀏覽:635
父母納入黑名單子女有什麼影響 瀏覽:596
養老金轉移單怎麼算 瀏覽:12
四川退休人員漲工資2014 瀏覽:574
父母不同意異地戀怎麼辦 瀏覽:643
判緩刑期間能繳養老金嗎 瀏覽:468
社會實踐活動計劃關於敬老院 瀏覽:709
社保退休一定要本人嗎 瀏覽:613
哪個專家說有宅基地就能養老 瀏覽:620
體現協調的政策養老金 瀏覽:61
如何讓老年人活得有意義 瀏覽:999
老人家的腳現在沒有了不 瀏覽:806
美德少年事跡孝順事跡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