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到底有多少家養老院
東城10家,西城28家,朝陽44家,海淀區41家,豐台29家,石景山10家,門頭溝12家,房山41家,通州15家,順義18家,昌平33家... 千禾敬老院 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敬老院 薦+ 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老年公寓 薦+ 北京昌平福順泰養老院 薦+ 北京市海淀蓰贏老年公寓 + 北京市朝陽區仁愛敬老院 薦+ 敬老院指南 + 北京安心居老年公寓 薦+ 東城區老年公寓 + 中國光端機網 + 北京市昌平歇甲田園風光養老院 + 北京大興愛晚老年護養院(養老院) + 北京「聖澤峰老年公寓」 + 北京市豐台區 溫馨家園養老院 + 雙緣敬老院 + 北京市宣武區椿樹街道敬老院 + 北京市海淀區愛德敬老院 + 海淀鄉敬老院 + 東城區東直門街道敬老院 + 東城區和平里街道敬老院 + 東城區東華門街道敬老院 +...
2. 集安太王敬老院在嗎
是指民政那個嗎?現在已經換了新址,在太王鎮大荒溝村。
3. 虹橋敬老院到紀王敬老院怎麼走
公交線路:141路 → 74路,全程約19.1公里
1、從上海虹橋敬老院步行約270米,到達中山西路安回順路站
2、乘坐141路,經過答9站, 到達天山西路福泉路站
3、步行約300米,到達天山西路福泉路站
4、乘坐74路,經過16站, 到達紀翟路紀中路站
5、步行約260米,到達閔行區繼王敬老院
4.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鎮紀王敬老院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紀高路78號
上海閔行區華漕鎮紀王敬老院 021-62960501 華漕鎮紀王紀高路中段
5. 有關「敬老院」的詩句有哪些
有關「敬老院」的詩句是沒有的。
有關「敬老」的詩句如下;
1、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3、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4、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5、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7、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8、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9、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10、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6. 天津市養老院一覽表
天津市河北區夕陽養老院
7. 關於敬老愛老的故事~~~
程門立雪!孔融讓梨! 王本增,好人哪!」67歲的劉方宅老漢翹起了大拇指。劉方宅是陽信縣勞店鄉敬老院一位居養老人,王本增則是勝利油田的一名職工。他們二者能有啥聯系。
王本增,今年42歲。其原籍陽信縣勞店鄉皂楊村,1980年參加工作,現在勝利油田石油管理局擔任科長一職。2003年「三秋」期間,王本增借返鄉探親之際專程去探望一位老同學的父母。一打問才得知,兩位老人因年老體衰住進了勞店敬老院。王本增騎著單車奔走十餘里才找到了兩位老人。
由於地方財政非常拮據,勞店鄉敬老院的硬體設施配套不到位。43位老人在此居養,他們中最大的年逾九旬,最小的也近花甲。敬老院雖衣食不愁,但缺少必要的娛樂設施。唯一現代化的東西是一台彩電和一台洗衣機,但都已無法使用。看到這些,王本增當場對院長說:「敬老院有困難我想法幫助,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快快樂樂地安度晚年。」說完話,他把身上僅有的200元現金遞到了院長手中,用以改善一下老人們的生活。
2003年11月8日,正值一股寒流席捲而來。王本增卻乘車帶著現金從東營趕來,他沒有回家看望三位兄嫂和已經79歲的老娘,而是徑直來到了勞店鄉政府,找到了民政助理說明了來意。他們找了一輛汽車來到陽信縣城,轉了七八家商場,為敬老院買了一台電冰櫃、三台高檔洗衣機、一台彩電和一台影碟機,以及VCD光碟、麻將、撲克牌等一大宗物品。然後又到葯店,為老人買來了常用必備葯品。這些物品,價值6000餘元。送去物品後,當天下午,王本增謝絕老人們及當地幹部的多次挽留,踏上了歸程。
事後,哥嫂才從當地的媒體及當地領導的口中得知王本增真情敬老的事跡,又轉告了給了老娘。這位老人非但沒怪小兒子,而是誇獎本增做得對。她說:「尊老敬老是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哥嫂的日子都不錯,待俺老婆子挺好,俺是啥也不缺。小四(王本增兄弟中行四)能想著別的老人,俺打心眼裡喜歡,這才是俺的好兒子!」
今年10月17日上午,趁著星期天,王本增又悄悄地從東營趕了回來。他這次為老人們帶來了常備葯品、食用油、點心、撲克等日用品一大宗,價值在千餘元。老人們見到王本增,攥著他的手緊緊不放。王本增則逐一向老人們噓寒問暖,了解每位老人的情況。當天,王本增風塵僕僕地趕回了東營。
他再三「申明」:「我是名共產黨員,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宜興市張渚鎮下場街,有一位中年男子,每天上班前,先要為百歲外婆送早飯、梳頭、刷牙、洗臉,30年來如一日,無怨無悔,被當地居民傳為佳話。他就是張渚醫院的醫生程宜坤。
程宜坤自小受父母教育要尊敬老人,從他進醫院工作起,就主動擔負起侍奉外婆的重任。一日三餐由他送,每天上班前,為外婆梳頭、刷牙、洗臉;中午回家先為外婆送飯,
然後回家吃飯;下班先到外婆家去看望,為老人准備所需物品,讓她晚飯吃得開心;晚上為老人打洗澡水,打掃衛生。30年來,風雨無阻,不管是高溫酷暑還是寒冬臘月,天天如此,從不間斷。夏天炎熱蚊子多,他為外婆准備了微風扇和吊扇,裝上蚊帳,晚上為外婆打開電蚊燈,等她熟睡後,關掉開關,悄悄離開。冬天為外婆准備熱水袋,每天換二三次水,晚上准備兩個熱水袋,讓老人整個冬天都不覺冷。
人老了難免有三病六痛。每當看到外婆臉色不好時,程宜坤總是十分著急,忙著為她配葯、送葯。有一次,外婆腹瀉,用葯一星期未見好轉,他請醫生為老人掛鹽水,並用中葯為她調理。經過半個月的精心照料,老人逐漸恢復了健康。
外婆喜歡外出串門聊天,畢竟年事已高,不慎摔跤也有發生。86歲那年,老人摔成手腕內骨折,經醫生治療後,他把外婆接到自己家中,精心療傷100多天直至痊癒。老人在93歲時又摔成大腿骨折,他又把外婆接回家,請醫生給她矯正,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法。經過8個多月的悉心護理,精心照料,外婆終於站起來走路了。外婆高興地說:「小坤,你辛苦了!8個多月來,每天為我換葯、喂葯、喂飯、梳洗、倒便桶,便秘時為我洗腸,就是婦女也怕臟呢。」程宜坤說:「誰叫我是你的外孫,小輩服侍長輩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這是應該做的,千萬別宣傳他。要宣傳,可說說當地敬老院的困難,讓更多有愛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他表示,「只要有空閑,就會常回家看看」。
8. 從繼王去安婷乘座什麼公交車
公交線路:197路 → 華新2路 → 嘉松線 → 嘉定123路,全程約22.4公里
1、從閔行區繼王敬老院步行約回200米,到達紀翟路紀中路站答
2、乘坐197路,經過5站, 到達華強街新府北路站
3、步行約300米,到達新府中路華富街站
4、乘坐華新2路,經過4站, 到達寶豐西路嘉松中路站
5、步行約410米,到達嘉松中路虯涇橋站
6、乘坐嘉松線,經過8站, 到達方泰站
7、乘坐嘉定123路,經過2站, 到達上海賽車場(下客站)站
8、步行約1.2公里,到達安婷駕校
9. 古靈精探11集中演老人院院長的演員叫什麼名字
胡楓
演出電影
胡楓
1941年:《花濺淚》
1942年:《長恨天》
1942年:《風流世家》
1943年:《回春曲》
1943年:《愛人》
1943年:《人海慈航》
1944年:《情海滄桑》
1944年:《還鄉記》
1944年:《火中蓮》
1947年:《迎春曲》
1953年:《男人心》
1953年:《還君一點相思淚》
1954年:《鬼媒》
1955年:《有女萬事足》
1955年:《兒女私情》
1955年:《恨不相逢未嫁時》
1955年:《新毒玫瑰》
1955年:《日月重光》
1955年:《守得雲開見月明》
1955年:《花女懷春》
1955年:《情海恩仇》
1955年:《佛前姊妹花》
1956年:《生死同心》
1956年:《早知當初我唔嫁》
1958年:《馬票女郎》
1958年:《殺妻案》
1958年:《兒心碎母心》
1960年:《冷暖親情》
1960年:《摩登新娘》
1960年:《難兄難弟》
1960年:《秋風殘葉》
1961年:《血手套》
1961年:《孤鳳淚》
1961年:《相見歡》
1961年:《夜半幽靈》
1961年:《小孤女》
1961年:《子母橋》
1961年:《夜夜杜鵑啼》
1961年:《魚雁曲》
1961年:《金大嫂》
1962年:《午夜勾魂》
1962年:《客串夫妻》
1962年:《冷戰夫妻》
1962年:《路邊千金》
1962年:《車底驚魂》
1962年:《連環謀殺案》
1962年:《孽海遺恨》
1962年:《傻偵探》
1962年:《好女嫁得有情郎》
1962年:《夫妻的秘密》
1962年:《秋香怨》
1962年:《琴台淚影》
1963年:《孤鳳雙雛》
1963年:《玉戒神魔》
1963年:《東江女霸王》
1963年:《綽頭世界》
1963年:《咖啡女郎》
1964年:《情海幽蘭》
1964年:《蘭閨怨婦》
1964年:《一樓十四伙》
1964年:《南北英雄兒女情》
1964年:《四兒女》
1964年:《北鳳南凰》
1964年:《搶閘新娘》
1964年:《香城九鳳》
1964年:《情至義盡》
1964年:《隔籬鄰舍兩家親》
1964年:《老婆本》
1964年:《孝子賢孫》
1964年:《冒牌丈夫》
1964年:《得運一條龍》
1964年:《生神仙》
1981年:《忌廉溝鮮奶》
1982年:《八彩林亞珍》
1986年:《霹靂大喇叭》
1986年:《僵屍家族》
1987年:《心跳一百》
1987年:《良宵花弄月》
1988年:《猛鬼學堂Ⅱ》
1989年:《猛鬼大廈》
1989年:《追女重案組》
1989年:《雌雄雙辣》
1989年:《烈火街頭》
1989年:《猛鬼撞鬼》
1991年:《冷麵狙擊手》
1991年:《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
1991年:《嘩鬼旅行團》
1992年:《霸王花:重出江湖》
1993年:《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1993年:《的士判官》
1995年:《海根》
1999年:《千王之王2000》
2002年:《嫁個有錢人》
2010年:《72家租客》
[編輯本段]演出電視
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1975年:《海角風雲》
1976年:《十大奇案之擄嬰》
1976年:《三國春秋》飾 孫權
1977年:《大家姐與大狂魔》
1978年:《追族》
1985年:《捉鬼奇兵》
1986年:《秦始皇》飾 燕王喜
1986年:《我兒萬歲》飾 勞永財
1987年:《女捕快》
1987年:《佳人有難》飾 瞿適文
1987年:《紅塵》
無線電視
1987年:《都市方程式》
1988年:《誓不低頭》
1989年:《金裝季節》
1989年:《義不容情》
1990年:《我本善良》飾 石常春
1991年:《打工貴族》
1991年:《怒海孤鴻》飾 符從富
1991年:《老友鬼鬼》飾 卓奔
1992年:《他來自天堂》飾 黎啟泰
1993年:《大頭綠衣斗僵屍》
1993年:《開心華之里》飾 程森
1995年:《男人四十一頭家》
1996年:《僵屍福星》
1996年:《廉政行動組》
1997年:《皇家反千組》
1997年:《狀王宋世傑》飾 宋壽廷
1997年:《美味天王》
1997年:《鑒證實錄》飾 陸Uncle(上海舞王)
1998年:《天地豪情》飾 卓一夫
1998年:《妙手仁心》飾 唐永全
1999年:《金玉滿堂》飾 辛超群
1999年:《狀王宋世傑Ⅱ》飾 宋壽廷
1999年:《騙中傳奇》飾 余老實(余忠正之父)
2000年:《男親女愛》飾 毛漢文
2000年:《金裝四大才子》飾 唐德廣
2000年:《妙手仁心Ⅱ》飾 唐永全
2001年:《娛樂反斗星》飾 蓋瀾
2001年:《美麗人生》飾 甘翰韜
2001年:《勇探實錄》飾 周啟章
2002年:《騎呢大狀》飾 陳夢吉
2002年:《情事緝私檔案》飾 何能
2002年:《情牽百子櫃》飾 張時生
2003年:《衛斯理》飾 姜偉大
2003年:《俗世情真》飾 方漢東
2003年:《花樣中年》飾 柴丹
2003年:《鳳舞香羅》飾 邵學儒
2004年:《棟篤神探》飾 余大劍
2004年:《青出於藍》飾 尹國榮
2005年:《皆大歡喜》
2005年:《御用閑人》飾 陳世倌
2005年:《學警雄心》飾 趙添福
2005年:《開心賓館》飾 金廣開
2006年:《人生馬戲團》飾 招學文
2006年:《男人之苦》飾 黃啟昌
2006年:《鳳凰四重奏》飾 汪善琦
2006年:《樓住有情人》飾 楊英滿
2007年:《學警出更》飾 趙添福
2007年:《舞動全城》飾 楊升
2007年:《鐵咀銀牙》飾 乾隆帝
2007年:《律政新人王Ⅱ》飾 潘永良
2008年:《古靈精探》飾 老人院院長
2009年:《老婆大人Ⅱ》飾 林官
2009年:《絕代商嬌》飾 安醒言
2009年:《畢打自己人》飾 鍾濤鎮
2009年:《富貴門》飾 楊廷勛
2009年:《老友狗狗》飾 蔣應鈞
2010年:《老公萬歲》魯長春
10. 急求一篇的敬老院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敬老院調查報告
人老不足畏,可怕的是周圍冷漠的眼光。人老了之後,彷彿就是可憐造的,討得萬人嫌。其實,我們不應該這樣去想,因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腳不便了,思想含糊了,彷彿就成了社會的負擔,就會拖累社會。如此的話,人老了豈不就成了罪過了。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現在,他們老了,社會不應該遺棄他們。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
關鍵詞 敬老院 老人 聊天 感想
當鮮花在春天開放,把美好帶給人間的時候,很多人會在它們身前轉悠,詩人用美韻的詩篇贊美它們,歌手用甜美的歌聲頌揚它們,畫家用五彩的畫筆描繪它們,攝影家用相機留下了它們的英姿,電影製作者利用電視記錄下了它們的鮮妍。而當花兒凋謝的時候,卻是凄涼一片,蜜蜂飛走了,蝴蝶不見了,更沒有人來。人大概也同這花兒一樣吧,年老之後,孤獨與凄涼比頭發還多,之前的燦爛都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個暑假,學校布置了社會調查的任務,由於環境的原因,我選擇了調查敬老院老人們的生活狀況這一項。說調查,其實也不用怎麼調查,因為很多情況我們也是了解的,我們只需要去陪他們聊聊天、說說笑就可以了,因為他們的回憶表現在我們身上。說到回憶,我還真想了解一下老人們的過去,那一定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於是,帶著我的任務和我的好奇心,我和我的兄弟來到了鎮上的敬老院(貴州省遵義縣茅栗鎮敬老院)。
邁進大門,我們徑直來到社會事務辦公室,見到了主任,一翻介紹之後,主任便開始和我們聊起了這里的老人們。主任告訴我們,小鎮上的敬老院地方不大,共有8位孤寡老人,平均年齡在75歲左右。這里老人們的生活費用由政府一力承擔,平時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醫療、娛樂等,加在一起,其實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逢年過節政府及社會其他人士也會前來看望他們,給他們買點禮物,也會給他們一些錢。院里的工作人員不多,也就三、四個人,主要是幫老人們洗洗衣服、做做飯。院里老人們每天的生活很簡單,打打牌,下下棋,看看電視,或者到院里散散步,在樹陰下聊聊天,要是乏了就到床上躺下休息一會兒。為了使老人們的生活更加有意義,讓他們感覺敬老院就像是一個溫馨的家,政府也會協助院里排練一些節目,在重大節日的時候給老人們表演,老人們每每對此都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聽見主任說的這些,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出,老人們的生活也很充實,工作人員為他們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著實的把敬老院扮成了一個家。老人們這樣的生活也許少了年輕人的激情活躍,但他們卻多了幾分悠閑自在,畢竟寧靜是他們更需要的,因為年輕時候的奔波忙碌,已讓他們飽受煎熬。
主任還告訴我們,來這兒的老人,都是由於在家無依無靠,他們所在的村委會就向政府申請把他們送來的。他們有的是終身沒有結婚,有的是雖然結了婚卻沒有兒女,更有的是白發人送走了黑發人之後,就變成了無人贍養的孤寡老人。說到這兒,主任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感慨地說是人老了之後,彷彿就是可憐造的,討得萬人嫌,兒女不孝順的,還不如我們這院里的老人呢。這院里的老人雖說現在沒有兒女,但在我們的照顧下也過的挺好的。其實,他們有的以前是有兒女的。接著,主任給我們講了一位姓王的老人的故事,這位老人現今有83歲了,他的妻子生下一個兒子就離開了人世,他一個人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希望兒子有個好出息,也就不枉孩子他媽用生命作代價換他來人世了。誰知天公不作美,兒子二十多歲還未娶妻就在外邊犯了事兒,殺了人,後來被抓住執行了槍決。兒子走後,老人痛不欲生,幾番尋死都被鄰居及時發現制止了。老人怎麼會不尋死呢,因為兒子就是他的命根子啊,兒子死了,不僅沒了依靠,更覺得對不起死去的妻子。確實,老人對於孩子的死一直深深自責,他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管教孩子,才讓他走上了不歸路。這件事發生以後,老人身體狀況變得極差,又沒人照顧,於是村委會就把他送到了這里。唉,人說養兒防老,沒想到老人家的命如此之苦。
主任還跟我們說了一位叫龍水的老人的事,他是一個身份不明的人,戶口沒有,喜歡搞一些裝神弄鬼的封建假把戲。村裡先給他建了一所房子,每月給他撫恤金,但因為無人照顧, 他就會亂跑,到處去弄他的那一套封建鬼神把戲,後來村裡就給他辦了臨時戶口,向政府申請把他送到了敬老院。到院後,工作人員發現他精神不安定,身體條件很差,就悉心幫他調養,經過一段時間終於恢復了許多。但是,這位老人始終是不安定的,恢復許多之後,在敬老院又繼續著他的那一套,搞得其他老人都煩他。後來,他索性玩兒起了失蹤,院里的工作人員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可沒過多久,他又不見了,終於杳無音訊了……
聽了主任的介紹後,我對老人不由得產生了一種同情,便想立刻去和他們聊聊。於是,我和我的兄弟去了老人們的房間。由於天氣很熱,老人們都在房間里看電視或者睡覺。看到我們到他們的房間,老人們先是有些詫異,隨後在我們的問候聲中,他們漸漸地在臉上堆出了笑容。老人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身子還很硬朗,還沒有誰癱在床上不能起來。他們的精神面貌也都很好,看來院里為了老人們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我們和老人們閑聊了很多,聽我說是中國礦業大學的,忙都問我是不是學習很苦,每天是不是都要掄著鋤頭、鑿子上山實踐,還問我是不是讀出來之後非得上礦山、下礦井工作。我聽了心裡本覺好笑,但又立刻辛酸起來,忙向他們介紹,說我們中國礦業大學現在也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不僅有礦業方面的特色,也有文學、建築、管理、藝術、體育等多方面的學科專業。我們也和其他學校的學生一樣,會坐在教室里翻著書聽老師講課,並不是每天上山采礦挖煤。我們讀出來之後也有很多的工作崗位選擇,比如有的可以當政府要員,有的可以當工程師、設計師,有的可以當體育健將、管理員等,並不一定要上礦山下礦井。聽我這么一說,老人們有的頓時鬍子一翹,笑了起來,有的忙又拉著我們的手,孩子長孩子短的叫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 不要像他們這樣,一輩子要國家救濟,拖累別人。聽了這話,我不覺鼻子一酸,又是如此朴實之語,難怪高三時語文老師說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是最朴實的,原來真的是這樣。我和我的兄弟跟老人們聊得很開心,其中有一位老人還跟我們說起了他年輕時夜間遇見老虎的事兒呢……聊著聊著,時間不知不覺的已過了很久,我們不得不離開了。於是,我們帶著眷戀之情告別了主任和工作人員們,告別了老人們,告別了敬老院。
有時候我在想,當我年老之後,若腿腳還靈活,或許對家人對社會還是有些價值;若腿腳不便了,那將如何呢?假如我是一個作家,或是一個科學家之類的有思想、有豐富科學知識的人,那麼即使我腿腳不便了,但思想還在,科學知識沒丟,也還能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倘若連思想、科學知識也不在了呢?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不應該去想,因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腳不便了,思想含糊了,彷彿就成了社會的負擔,就會拖累社會。如此的話,人老了豈不就成了罪過了。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能逃得過呢?
每個人都會老,但老了也不應該被社會遺棄。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雖然他們不求回報,但作為子女,我們決不能忘了他們的養育之恩,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朝歷代都有這方面的楷模,如《二十四孝》里孝感動天的虞舜,卧冰求鯉的王祥,嘗糞憂心的庚黔婁等。其實作父母的,他們並沒有什麼大的希望、高的要求,也不在乎什麼金山銀山,他們只希望兒女生活美滿,能常伴在他們左右,一家人有說有笑,和和睦睦的,這樣,他們就滿足了。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如此一來,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其實兒女眾多,因為所有關心他們的晚輩都是他們的兒女,因為社會把他們當成了父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