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用葯

老年人用葯

發布時間:2020-11-28 00:57:46

老年人用葯特徵有哪些

由於老年人機體各系統發生退行性變化

㈡ 中老年人應該怎樣合理用葯

中老年人由於臟器功能多有不同程度衰退,葯物在體內代謝過程的特點,與青壯年相比有所區別,出現毒副作用危險性相對增加,故更應重視中老年人用葯特點,確保安全。以下提出幾條值得注意地方,可供參考。

用葯劑量。中老年人的生理變化,常導致對某些葯物敏感性增強,故在劑量上應恰當掌握。一般說,以相當於青壯年2/3或3/4為適宜。比如,哌替啶等嗎啡類葯物,對青壯年完全能耐受的劑量,對中老年人則可能引起呼吸中樞受抑制,出現呼吸衰竭;再如中老年人使用和青年人同樣劑量的利尿劑,則可能出現失鉀、失鈉過多,導致低血壓。總之,中老年人用量應盡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到最適合的劑量。當然,如果病情需要,特別是急救,則要果斷足量用葯,以免貽誤時機。

品種及療程。一般說品種宜少不宜多,最好不超過4種(特殊情況例外)。即使同時患有多種疾病,也要力爭做到保證重點,兼顧其他;同時要結合病情變化和發展,對品種、劑量及療程進行調整。

關注肝腎功能。絕大多數葯物都要通過腎臟排泄,不少葯物先經肝臟處理,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再由腎臟排出。因此,如果肝腎功能不合,葯物排泄受阻,從而在體內蓄積而產生毒副作用。中老年人肝腎功能相對較差,故要特別關注用葯期間肝腎功能有無異常,必要時要定期檢查。

避免差錯。中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分辨力差,用葯過程中要防止漏服、誤服、多服,以免延誤治療,甚至發生危險。需要長期服葯的老年患者,平時應將葯物分別裝在瓶內,貼上標簽,寫清楚葯名、劑量、用法。尤其是急救葯更要放在固定易取的地方,以免急用時手忙腳亂,造成事故。

㈢ 老年人用葯原則

1、五種葯物原則老年人同時用葯不能超過5種。據統計,同時使用5種葯物以下的葯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10種為10%,11~15種為25%,16~20種為54%。要明確治療目標,抓住主要矛盾、選擇主要葯物治療。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囑服用的葯物都可考慮停止使用,以減少用葯數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葯物時,在病情穩定後仍應遵守5種葯物原則。2、受益原則首先要有明確的用葯適應症,另外還要保證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大於1。即便有適應症但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小於1時,就不應給予葯物治療。3、擇時原則擇時原則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葯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葯時間進行治療。由於許多疾病的發作、加重與緩解具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變異型心絞痛、腦血栓、哮喘常在夜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的發病高峰在上午);葯代動力學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白天腸道功能相對亢進,因此白天用葯比夜間吸收快、血液濃度高);葯效學也有晝夜節律變化(如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於下午)。舉例來說,抗心絞痛葯物的有效時間應能覆蓋心絞痛發作的高峰時段。變異型心絞痛多在零點到六點發作,因此主張睡前用長效鈣拮抗劑。而勞力型心絞痛多在上午6時到1 2時發作,應在晚上用長效硝酸鹽、p阻滯劑及鈣拮抗劑。4、暫停用葯原則當懷疑葯品不良反應時,要停葯一段時間。在老人用葯期間應密切觀察,一旦發生新的症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症狀,都應考慮葯品不良反應或病情進展。對於服葯的老年人出現新症狀,停葯受益明顯多於加葯受益。所以暫停用葯原則作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干預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視。5、小劑量原則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葯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葯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由於現在尚缺乏針對老年人劑量的調整指南。因此,應根據老年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態、體重、肝腎功能、臨床情況、治療指數、蛋白結合率等情況具體分析,能用較小劑量達到治療目的的,就沒有必要使用大劑量。應注意的是,也並非保持始終如一的小劑量,可以是開始時小劑量,也可以是維持治療的小劑量,這主要與葯物類型有關。對於需要使用首次負荷量的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為了確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劑量的下限。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維持量上。而對於其他大多數葯物來說,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開始用葯階段,即開始用葯就從小劑量(成年人劑量的1/5~1/4)開始,緩慢增量。以獲得更大療效和更小副作用為准則,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劑量。

㈣ 老年人常用葯

老年人特別是52歲以上的老年人不管有沒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都要及時並且長期的規律服用雙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血壓葯物,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高血壓結果一摔跤或者站久了結果引發腦溢血,所以要規律的服用雙抗+降血壓葯物以降低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㈤ 老年人肺炎應如何用葯

眾所周知,老年人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極易患呼吸道感染而繼發肺炎。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心腎功能衰退速度則明顯加快。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風吹草動,感染了肺炎,便可迅速出現心力衰竭。所以,老年性肺炎死亡率極高。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老年人全身反應能力差,肺炎常無典型症狀,發病比較隱蔽,一般沒有發熱、咳嗽、胸痛、畏寒等年輕人肺炎的主要症狀,而是以一些非特異性症狀如疲乏、虛弱、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出現,不少人還出現意識障礙、脫水等全身症狀,周圍血象白細胞往往不增高,但半數以上可見中性粒細胞增高。這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專家強調,老年性肺炎的發現和診斷非常重要,這需要病人,特別是病人家屬多了解老年性肺炎的常識,另一方面,醫生常規對就診的老年人行X線胸片以明確肺炎的診斷。在治療方面,抗生素應用合理是非常關鍵的,應用不好,會加重病情。因此,不論是醫生,還是患者病人或親屬選用抗生素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用殺菌劑。由於老年人組織器官衰退,免疫功能低下,病原菌的殺滅主要依靠殺菌作用。因此老年人宜用殺菌劑,如青黴素類(如青黴素)、頭孢菌素(如頭孢唑啉鈉)、喹諾酮類(如環丙殺星)等。2.避免使用氨基糖甙類(如卡那黴素等)等毒性大的葯物。老年人肝腎功能較成年人差,對抗生素不良反應也高於年輕人,因此必須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制定給葯方案,盡量避免應用毒性的葯物例氨基糖甙類,如病情需要一定要用則減量使用。以下3點是專家總結多年臨床經驗的抗生素應用方案。1.輕中度肺炎,無基礎疾病者用葯時首選青黴素;如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林可黴素;也可用第一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拉定膠囊)、氨基糖甙類(如卡那黴素)、喹喏酮類(如環丙殺星)。2.輕中度肺炎,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等基礎病者選用第二代頭孢菌素如(如頭孢呋肟),氨基糖甙類(如卡那黴素),軍團菌感染用紅黴素或喹喏酮類(如環丙殺星)葯物。3.中重度肺炎選用第二代、三代頭孢菌素(第三代頭孢如頭孢噻肟三嗪)或β-內醯胺類加內醯胺酶抑制劑,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卡西林-舒巴坦,氧哌嗪-他唑巴坦等。

㈥ 老年人用葯有哪些禁忌呢

老年人有個特點,每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要服用一些葯物,有些時候,也不管是什麼葯,不管注意什麼,總之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他們就會拿出來葯吃,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那麼。老年人用葯有哪些禁忌呢?

總之,老年人身體各臟器官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對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葯物在體內分解變慢,蓄積增多,導致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再者說人到老年,患病難免,用葯也就會相應地增加。所以說,老年人用葯,一定要遵循各種原則,遵照醫生的安排,合理用葯,科學用葯,這樣才能健康快樂,祛病益壽。

㈦ 影響老年人用葯依從性的原因有哪些

患者用葯不依從性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用葯方案復雜

特別是對老年患者最易引起不依從,不依從性與用葯方案的復雜性直接相關,若採取多種葯物治療時,患者往往不能准確地遵從服葯方法,容易將用法混淆。此外,有的患者多科就診,用葯品種多,用葯方案不一,同樣難以遵循醫囑。特別是老年人中健忘和痴呆症患者,常對一些簡單的用葯方法易感到無所適從,如服葯幾分鍾後就忘,又會接著服第二次葯。有的孤寡老人或精神障礙患者因無人監督服葯,不能確保按醫囑治療。

2 劑型與規格不適宜或包裝不當,標簽不清

對於視力差和手指靈活性減退的患者和高齡老人,葯物的劑型和規格就可能成為影響患者依從性的重要因素。如葯片太大造成的難以吞咽,過小不利於患者抓取,有些液體制劑裝於500ml瓶中,不利於患者使用。容器體積過小或瓶蓋難以打開,對於患類風濕關節炎或者帕金森病的患者用葯就很困難等等。

3 葯物的副作用造成患者停用

葯物的副作用可以助長不依從性。研究證實,副作用的發生率與早期中斷治療之間有著明顯的聯系。例如:患者服用三環抗抑鬱葯多在1周後才出現效果,在產生療效之前出現了心動過速、眩暈等不良反應,患者以為自己的病情加重,因而對葯物治療效果產生懷疑,停服葯物中斷治療。

4 對患者缺乏用葯指導

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與工作質量往往會對患者產生較大影響。如果醫師 能夠關心患者,認真治療,患者對醫師有信任感,治療的依從性就好。反之,患者不相信醫生依從性就差。另外,葯師發葯時未能詳細解釋和指導患者如何正確用葯,有的甚至把調配好的多種葯品放在同一葯袋中發給患者,則會使一些患者錯把栓劑或外用葯當口服葯用等。

5 患者的主觀因素造成不依從性

(1)患者以為自己病情好轉,如有些患者,因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認為自己感覺病情好轉,因此就中斷服葯。

(2)患者對葯物療效期望過高,健康保健要求過強。個別患者因擔心葯物成癮,或者擔心可能出現葯物所致的新症狀而中斷治療。這些都是因為對疾病和葯物缺乏了解,以致自覺或不自覺地違背醫囑產生不依從性。

(3)經濟承受能力不足,擅自換用比較便宜療效較差的葯物。

(4)受社會不良廣告宣傳影響,擅自改服所謂的偏方或秘方。

㈧ 老年人服葯常有什麼問題

部分老年朋友對服葯有些認識誤區,比如有的認為多吃葯病會好得快,也有的認為多吃幾次或少吃幾次葯無所謂。其實這樣做不但會影響葯物的療效,而且還可能帶來嚴重後果。葯物劑量直接關繫到血液中葯物的濃度,而保持一定的葯物濃度是葯物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劑量太小,達不到治療目的;劑量太大,不一定能相應的增加葯物療效,反而可能引起葯物蓄積,導致中毒。用葯次數也是維持有效血葯濃度的重要因素。葯物進入人體後,經過一系列過程,逐漸被排出體外,如不及時補充,血中葯物濃度降低,葯物治療作用將隨之減弱。但是如果隨意增加給葯次數,就相當於增加總的給葯量,可能加重葯品不良反應,甚至造成葯物中毒。葯物的給葯間隔時間是由葯物的消除速度決定的,在體內消除快的葯物,用葯次數可略多,在體內消除慢的葯物,用葯次數可少些。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葯一天服用兩次,有的葯服用三次。由此可見,葯物的每次劑量和給葯次數不是隨便規定的,而是根據葯物在體內的代謝特點確定的。因此,老年人服葯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用。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用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老年人吃什麼牛 瀏覽:972
社保什麼時候可以退休拿到 瀏覽:696
江西省農村養老金最新政策 瀏覽:375
蘇州吳中養老金 瀏覽:396
25年工齡能有多少退休金江蘇常州 瀏覽:430
年紀很老了還能買什麼養老保險 瀏覽:373
哪些人體檢查最痛苦 瀏覽:362
遷戶口後還能領取原省份的養老金嗎 瀏覽:322
16歲女生90斤身高150正常嗎 瀏覽:336
淄博礦務局退休工資待遇 瀏覽:599
父母生病陪護一天給多少錢 瀏覽:240
如何做好減肥養生館 瀏覽:777
退休金8千元要否打禾兌 瀏覽:61
老年人無故流鼻血 瀏覽:442
管城哪個小區適合養老 瀏覽:879
80歲老太婆打玻尿酸 瀏覽:997
老年人養老保險最高能交多少 瀏覽:685
企業部分養老保險多少比例 瀏覽:505
小型養老院投入多少錢 瀏覽:354
惠東怎麼申請體檢報告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