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痴呆和小腦萎縮的區別是什麼
小腦萎縮只是小腦出現萎縮,小腦萎縮的病人可以出現認知下降,同時還會伴有平衡功能障礙,病人會出現走路不穩,嚴重的時候會出現小腦樣的語言。對於老年痴呆,臨床上又稱為阿爾茨海默病,一般的表現是整個腦組織的萎縮,顳葉和海馬萎縮得更重。
小腦萎縮和老年痴呆是不同的病。小腦萎縮主要是影像學診斷,表現為小腦體積縮小。
小腦主管平衡,小腦萎縮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平衡障礙、肢體肌張力的障礙和共濟失調。
隨著小腦萎縮的加重,所有症狀也會相應逐漸加重,最終也可以合並感覺、智力方面的表現,但最主要的損傷在小腦。老年痴呆是以記憶力、認知障礙等減退為表現的神經變性疾病,主要侵犯大腦額葉、顳葉,特別是海馬等組織造成認知障礙。
導致機體出現小腦萎縮的原因較多,腦供血不足、感染、葯物濫用、遺傳、先天發育異常均會導致小腦萎縮的出現,而引起老年痴呆的病因包括家族遺傳因素、頭部外傷因素、病毒感染、生活中的重大打擊等社會心理因素。在病因方面,小腦萎縮和老年痴呆的差別較大。
小腦萎縮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機會大致均等,處於任何年齡的人均可發病,而老人痴呆主要發生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
『貳』 老爸80歲有老年痴呆症最近總沒精神坐著總是閉眼往後仰怎麼回事
考慮還是腦供血不足或者老年性痴呆 。這個情況下需要積極服用葯物腦復新片和腦復康片。不需要擔心。
『叄』 小腦萎縮多久會導致老年痴呆
小腦萎縮不會直接導致老年痴呆。
小腦的主要功能是控制人體的動作的協調性、平衡性,萎縮不會直接影響到智力。小腦萎縮的患者,隨著病情的加重,可以出現行走不穩、動作不協調、無法扣扣子、系鞋帶、使用筷子、拿筆寫字,這些精細動作的執行能力,會受到影響。小腦萎縮跟老年痴呆是兩個概念。其實老年痴呆現在叫阿爾茨海默病,這種毛病不是因為小腦的引起的一個結果,是因為大腦把整個全腦,主要是大腦的半球的一個全面性的萎縮,造成了一個記憶力、行為、言語、認知功能的一個進行性下降的疾病。
小腦萎縮也會影響到大腦的功能。但是主要是管平衡的。如果出現小腦萎縮,會出現一個行走不穩,眼球震顫,還有言語方面,還有動作不協調,就是手腳不協調,還有會有一種叫意向性震顫。
還有一種就是反跳,如果自己出現一個人家就是拉著他的手,自己會回縮的時候,突然放量的時候會回縮,不會打到自己身上,如果出現小腦萎縮現象,會出現一個反彈,會打到自己身上。所以老年痴呆跟小腦萎縮是兩個概念。
『肆』 閉目單腳站立訓練
閉目單腳站立訓練
閉目單腳站立訓練,閉眼單腳站可以很好的鍛煉我們的平衡感,單腿閉眼站立是和握力、縱跳、俯卧撐、肺活量等一起位列其中,它是人體平衡力的經典測試,以下為大家分享閉目單腳站立訓練。
閉眼單腿站立有鍛煉身體平衡感、塑造身體曲線、緩解身心壓力等好處,通常可以選擇早上站立一般沒有最佳時間的說法。
1、鍛煉身體平衡感:閉著眼練習單腳站立的時候,身體需要充分調動大腦神經以幫助維持身體的平衡,久而久之,身體的平衡感會越來越好。初次練習的時候不要強求站立的時間,每天堅持練習即可。
2、塑造身體曲線:每天堅持練習閉眼單腿站立能夠幫助塑造身體曲線,特別是在單腳站立的時候配合手部盡量向上延伸,這樣不僅能夠使身體的下半身用力,還可以有效刺激腹部、手臂、背部等位置,全麵塑造身體曲線。
3、緩解身心壓力:在練習閉眼單腿站立的時候需要人全身的意念集中,平心靜氣進行,這個過程不僅能夠使浮躁的心得到平靜也能夠使身體的壓力得到放鬆,在練習的時候也可以放點輕音樂。
一般會選擇早上穿衣服的時候單腿輪換站立,這會使身體保持平衡,增強支撐脊柱的核心肌肉群,比如後背、骨盆和腹部的力量。對於保持身體活躍、預防跌倒來說具有顯著的功效。
單腿閉眼站 越久越長壽
據英國《每日郵報》一項研究報道,單腿閉眼站能在一定程度上昭示是否長壽。如果可以堅持10秒以上,說明身體各系統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健康狀況較良好。反之,說明反應肌力與平衡力較弱,衰老較快。
單腿閉眼站是通過測量人體在沒有任何可視參照物的情況下,僅依靠大腦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協調運動,維持身體重心在單腳支撐面上的時間,以反映平衡能力的強弱。35歲起,人體平衡力開始走下坡路,因此老了易摔倒,但如果能堅持訓練平衡力,就更能保持年輕狀態。
鍛煉平衡力一般採用反常規運動,刺激人體做出平衡反應。單腿閉眼站是非常有效的訓練。練習時不要急於求成,可在訓練一段時間後再將眼睛閉上。
具體步驟是:雙手叉腰、閉眼,單腳站立,另一腿屈膝,腳離開地面,使小腿貼靠在站立腿的膝部。一開始練習時,大約10秒鍾就需換另一隻腳。如果每天堅持練,就可保持更長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老人自身骨骼與肌肉群能力較差,訓練時要注意有扶持物,避免摔倒。除了單腿閉眼站,還可嘗試頭頂書本走直線、走平衡木或梅花樁等方式。
想長壽記住健康六個「微」
科學家提出,微胖(微超標准體重10%)、微涼(20度左右)、微餓、微汗、微愚和微笑易於健康長壽。其中合理膳食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環節,既要注重營養,又要防止營養過剩。
同時,還要注意如何清理體內的自由基。其主要措施是:掌握膳食平衡、總量控制、量需為入,不能根據自己的嗜好隨心所欲地偏食或暴食。
平衡膳食,就是選擇多種食物科學搭配做出的飲食。葷素搭配,以素為主,保持低脂;甜咸搭配,以淡為主,保持低鈉;粗細搭配,以粗為主,最好全麩;顏色搭配,以綠為主,三分之一。
保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微量元素六大營養素適宜配比:蛋白質15%,脂肪20%,碳水化合物65%。同時,還要考慮動力素、體積素、滋潤素要匹配適當。
具體而言,每天需攝取主食4兩~6兩,包括大米、小麥、雜糧、雜豆和薯類等,水煮蛋1個,奶製品300毫升,堅果1兩,瘦肉1兩(魚蝦及其他肉類交替食用),要注意補充新鮮蔬菜
如青筍、番茄、菠菜、紅蘿卜、茄子、南瓜、芹菜、藕、洋蔥和高鉀低糖水果,如獼猴桃、火龍果、黃瓜、紅葡萄、蘋果、香蕉、柑橘等。
各種食物的比例要協調,如果某種營養物質補充不夠,將會影響身體修復過程,使修復成為無米之炊,無法進行;若補充過剩,又可導致內環境活性酸素(活性氧自由基)垃圾的積累。
例如蛋白質攝入過多,其代謝物氮、嘌呤、尿酸就會引起痛風,甚至傷腎;脂肪攝入過多會產生酮體、甘油三酯等血管垃圾;糖或甜水果攝入量超過胰腺耐糖能力,易患糖尿病;進食總量過多,超過胃的'承受能力,會造成消化不良;
要少吃隔頓、隔夜飯菜,不吃過期和腐敗變質的食物,還要注意規律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總之,要飢食渴飲,量至七分,寧欠不豐,不飢不吃。
俗話說,一頓吃傷,十頓喝湯。進食過飽會使大腦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明顯增加,長期飽食勢必導致大腦動脈硬化、智力減退、引發「三高」等。
正常情況下,各年齡段人群的閉眼單腿站立時間如下:
20~49歲:24~29秒
50~59歲:21秒
60~69歲:10秒
70~79歲:4秒
80歲以上:大部分人根本無法做到
閉眼單腿站立標准動作
標准動作:雙手自然下垂,緊貼大腿兩側(也可以平舉左右),閉上眼睛,用一隻腳站立,根據單腳獨立穩定不移動的時間,來判斷老化程度。
與上面生活圈關於閉眼單腿站立數據測評不同的是,針對該標准動作,還有一套國際評測體系:
如果保持的時間連30秒都不到,那你身體的平衡性急需鍛煉了;如果能支撐半分鍾到1分鍾,那你的平衡性屬於中等水平;如果能堅持1分鍾以上,那你的平衡力可以進入優良行列了。當然,平衡力隨著年齡的增大,也會有所下降,以上數據只是做個參考。
此外,堅持練習單腳站立能夠幫助預防老年痴呆。進行單腳站立的時候,身體為了維持平衡能有效鍛煉大腦的協調性,並且能夠有效鍛煉腦垂體、小腦,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平衡力判斷適不適合高難度運動
其中,年齡和肥胖對平衡力有很大影響。如果發現自己很難達到標准,說明自己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在下降,狀況不適合馬上接觸高強度、高難度的運動項目,而其中就包括跑馬拉松。
更精確的方式是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肌力測試,正常男性腿部肌肉力量應達到自身體重的1.1-1.2倍,女性股四頭肌的力量也應達到自身體重的70%-80%。
很多剛剛開始接觸跑步的人,腿部肌肉往往很難達到這個比值,因此最開始的時間,也是受傷幾率最高的階段。
『伍』 共濟失調是什麼病
共濟失調是指在肌力沒有減退的情況下,肢體運動的協調動作失調,不平穩與不協調的臨床表現。深感覺、前庭系統、小腦和大腦損害都可發生共濟失調,分別稱為感覺性、前庭性、小腦性和大腦性共濟失調。還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陸』 老年痴呆怎麼辦
得了老年痴呆症,並非無葯可治,現代醫學著重於通過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減輕痴呆的症狀和進展。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抗氧化劑,如銀杏葉制劑,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等。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心理和精神狀態的平衡。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煙戒酒;適當鍛煉;健康平衡的飲食有助於疾病的防治,注意飲食多樣化,多食用蔬菜、豆類,水果及全穀物,宜少鹽少糖少油,減少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攝入等。葯物治療方面,輕中度老年痴呆可選用膽鹼酯酶抑制劑進行治療,包括多奈哌齊、加蘭他敏、利斯的明、卡巴拉汀;中重度患者可以選用高劑量的膽鹼酯酶抑制劑,或加用NMDA受體拮抗劑美金剛進行聯合治療;其他葯物如尼莫地平、銀杏葉提取物、維生素E、吡拉西坦、奧拉西坦等權衡利弊後可以適當選用。老年痴呆症雖然目前尚無逆轉病程的根治方法,但通過規范的葯物治療,加強生活護理,及綜合康復措施,可延緩病程進展,改善認知、精神、行為障礙,爭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