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大學畫畫老師

老年大學畫畫老師

發布時間:2025-08-24 09:26:49

Ⅰ 浙江一位58歲油漆工被中國美院研修班錄取,他是怎麼做到的

浙江一位58歲油漆工被中國美院研修班錄取,實現了大部分網友的夢想。這位男子在機緣巧合之下受到了美院老師的鼓勵,去老年大學學習了國畫,一學就一發不可收拾,越畫越好。之後男子看到了中國美術學院的招生簡章,就把自己所畫的四幅畫發到了指定郵箱,一周後就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老年人的生活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不應該給年輕人看小孩,然後再忍受小孩的哭鬧與賴皮,就會讓老人特別的難受,讓老人的身體生病。希望所有的年輕人都關照家中的老人,讓老人可以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Ⅱ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許萬奎

許萬奎: 號痴墨散人,拜石齋主。江蘇省南京市人,1942年生於六合,大學學歷,高級美術師(現任教南京市六合區老年大學山水畫)。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的書畫展、邀請賽,並獲獎。

書畫作品常在省、市及國家級刊物、雜志上發表。個人傳列被收錄於《世界書畫家名錄》,《第四屆中國山水畫大展》,作品在中國美術館,韓國及全國各地展出。大量書畫作品被製作為陶瓷壁畫藝術品為企事業單位,賓館收藏展示!

現為中國畫學研究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員,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市山水研究會會員。

我的老師卧石觀雲

老樹青山草舍

浮雲碧水疏籬

山水畫家許萬奎先生的網名是卧石觀雲,從網名上就能看到先生的情懷,悠閑自得的出世思想和忘情於山水的文人意境躍然紙上。

結識許老師很偶然,是在新浪UC的對聯房間里對對聯時,看到麥上一個老者在視頻里作畫。通常我印象中畫畫要在畫案子上畫,先生是在牆上作畫(牆上附上鐵皮,鐵皮上附上氈子,把宣紙用吸鐵扣固定在氈子上)。在牆上的宣紙上畫畫,很便於我們從視頻上觀看。

畫樹,隨意幾筆便搖弋多姿,再來幾筆,另一棵樹相互映襯。畫山,塗塗抹抹後稍加勾勒遠山近坡都浮現紙上。我驚嘆之餘,也以畫為題出聯、對聯。

畫境和詩境是相通的,能互相啟發增加藝術美感,以畫為題把玩文字,以詩為媒釋義文人情懷。

常看先生畫畫,也慢慢和先生聊起畫聊起詩,逐漸對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先生從小喜愛畫畫,大學畢業後,沒有當成美術教師,陰差陽錯地當了一名物理教師。

在教育戰線工作40年,一直工作到退休。在艱苦的歲月里,先生一直沒有放下心中的夢想,在能畫畫的紙上都畫上畫,比如畫在教材的空當、備課紙的背面,甚至畫在煙盒上。這份執著,應該是最純凈的執著,這份愛好,應該是最純凈的愛好了。

先生從教悔衡育一線退休後,時間都屬於自己了,畫畫、釣魚是先生的生活常態,每天作畫,樂此不疲。在繁華浮躁碧肆做的追求名利的現實社會里,一間畫室幾支畫筆,沏上一壺雹燃茶,茶香和著墨香,一個人安靜地畫畫。

安靜的內心,用水墨和顏色勾勒現實與夢想中的世外桃源,這種境界是真正的文人境界,真的是人與畫筆,人與畫境都融在了一起。一生的人生悲喜、愛恨離合都融合在墨里,化作了清靜忘我,超凡脫塵。這是一種高於生活的精神境界,在世俗中脫俗的精神境界。

江南多雅士

畫史見輝煌

江南是中國文化史上的明珠,江浙是江南的明珠。江浙自古就是個出畫家的地方,在畫史上,尤其是國畫山水,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歷代文人才子以筆墨在宣紙上寄託清高避世的情感。比如元四大家、南宋四大家、江南四才子、揚州八怪、清四王、金陵八家等等不勝枚舉。

這一方文風墨土的寶地,孕育了清靈俊秀的人文環境,許先生的山水畫,上承古法,領悟創新。用自己獨到的畫法和勤奮在當代國畫山水領域成為一代大師,獨占鰲頭,獨領風騷。

心中山俊秀

筆下墨逍遙

第一次近距離看先生畫畫是在2013年,先生帶著家人來北京遊玩,在很累的登長城後還為我畫了一幅畫,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先生畫畫。先生畫畫的狀態真是筆墨淋漓,瀟灑自如,看得我如痴如醉。一幅六尺墨稿,大約四個小時就完成了。

酷愛詩酒茶的我也萌生了學習的想法,之後咨詢老師:像我們這種沒有一點基礎的人能不能學習畫畫。先生給我講了一段話,讓我對人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領悟。

先生用特有的江蘇普通話說:當然能了,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是一種樂趣,不在於學習後的結果如何,而在於體會學習的過程,在學習中不斷進步的樂趣。這是一種生活狀態,你會在這種狀態中得到修煉,任爾春秋冬夏,靜看花開花落,平心靜氣修身養性。。。也許開始沒有那麼大的興趣,時間久了你就會愛上畫畫,畫畫就會成為你的生命。。。

聽到先生的鼓勵,我們幾個詩友就在QQ群視頻上跟先生學習畫畫,老師給我們這個學習群起了個名字:雲泉雅集。

雲泉雅集,這個網路學習山水畫的雅聚之地,勤奮的痴墨老師義務為我們上課,是我們的恩師。老師為我們推薦學習教材,畫史奇書《芥子園畫譜》。

老師教畫持之以恆,每周四晚上7點必然上線,在QQ群視頻里畫畫。老師上課時,經常一站幾個小時,而在視頻千里之外的我們這些相對很年輕的學生來說,一節課下來,坐著看都很累了。

用一個小師妹的話說,看視頻時一會坐著看,一會趴著看,一會溜達著看,一會蹲著看,這年輕人的體能比老師都差遠了呢。。。

老師對畫畫的熱愛,就如每天要吃飯喝茶。這樣的熱愛和勤奮練就了老師的下筆有神功,也修煉好了老師健康的身體素質,我們這些相對年輕的學生們都自愧不如。

再次近距離看老師畫畫,是在山東高密,先生的學生楚樂天邀請先生登嶗山,我和詩人星兒等六個新學生陪同老師游高密登嶗山。

利用飯前一個半小時,老師畫了一幅四尺斗方。老師一邊畫一邊給我們講解,老師說畫畫要寫不要描,一描就是俗筆。國畫重在用墨,落墨不要太重,重則濁而不清,太清則澡而不潤。筆墨的巧拙、墨色輕重、視覺布局都在心中,要想畫成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不能畫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使筆,不能反被筆使,用墨,不可反被墨用。真藝術是不可欺的,每一筆都不能糊塗。高密之行,我們幾個小學生都受益匪淺。

溪泉向遠逍遙去

草木朝陽自在開

這是先生的畫,先生的畫是有品格的,和先生的品格是相通的,具有天然質朴之美。天然去雕飾,巧拙了無痕。畫心清純,之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畫境清新明朗,遠近、布局、層次都是經驗所得,正像我給先生一幅畫命名:日朗曬清風,在溫暖的陽光下,好山好水沐浴清風,這是現世社會可遇不可求的「世外桃源」。

先生畫畫循古而不簡單重復,超越古人,也不斷超越自己。畫境也是自己的心境,不爭、自在、出世、忘我。。。。。。

先生是真名仕、先生是真隱士,隱居在自己的山水佳境里、隱居在筆墨紙硯中。春寫登高覽勝、不問山外。夏寫皓天舒白日、幽谷聽泉,秋寫寒山秋韻、北嶺楓紅,冬寫獨釣寒江雪、日朗曬清風。

先生拿著畫筆,流連在好山嘉樹中、流連在江河帆影中、流連在南山草舍中,流連在霧靄清風中。。。

再美的贊譽都是空話,作品本身會說話。

附幾首我給老師的畫配的詩。

山居圖

閑齋雲做客

素水鶴為鄰

半闋清靈句

和風就意皴

山居圖(二)

筆寫春風綠

情攜問客松

斜籬堪入墨

世外養疏慵

秋韻

北嶺雲回攜霧老

西坡水曲映妝紅

攜君步韻拾階上

半闕秋心半闕風

獨釣清江

隔岸青枝簪綠鬢

風輕日朗曬波心

扁舟釣韻垂詩餌

半簍珍文佐酒吟

再美的贊譽都是空話,作品本身會說話。

作品賞析:

Ⅲ 秘浩勝是誰,誰有他的簡介,謝謝

秘浩勝,山東著名畫家,大學畢業於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現為山東藝術學院,師從於希寧教內授,為於容希寧先生得意弟子,擅長大寫意花鳥畫,尤善畫梅,與尹延新先生為同門師兄弟,現為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老年大學教授,齊魯書畫研究院高級畫師,山東花鳥畫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浩勝先生編著的《百花畫譜》是中國畫畫譜叢書之一,本書系統介紹了各類花卉的國畫繪畫技巧,培養了大量書畫愛好者,門下弟子眾多,在書畫界以扎實的功力和實力著稱,具有一定影響力,其作品參加國內和省內各種展覽,多次獲獎,並被國內外藝術館和博物館收藏。

Ⅳ 天津畫家陳利民

鍥而不舍 終成大器

一一當代著名畫家陳利民成長之路

陳利民作品

(編輯張之龍)

Ⅳ 「半坡」老人—張福田

 提起張福田先生,在蚌埠市老年大學,可謂是弟子眾多,桃李滿天下。

出生於1941年12月的張福田先生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安徽省藝術學校學習美術。由於喜歡繪畫,老先生早年可是下過一番苦功夫的。那個年代,由於國家經濟狀況不好,每個家庭都是不可能頓頓為飽的。在藝校里學習是很辛苦的,長長因為畫畫忘卻了吃飯,那時的老先生對畫畫可以說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日里除了課堂上勤奮以外,到了寢室里也是不停的畫畫。記得老先生曾經說過:那時畫畫哪有桌子,就是趴在床上畫,有時一畫就是幾個小時,也不知道累,也許是年輕吧!

 藝校沒畢業,老先生為響應國家的號召投筆從戎。在部隊這所大學校里,先生一邊為國家做著貢獻,一邊練畫不止。在部隊組織的每次書畫會展中,老先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得到部隊領導和戰友們的一致好評,曾在部隊機關專門做過畫。

 回到地方以後,先生在本職工作之餘,任然畫筆不停。多年來,在參加歷次書畫展中,被國家部委、省市不同單位授予各種榮譽和作品獲獎,有些力作還被外國友人收藏。

 在蚌埠市老年大學執教的這十五六年裡,張福田先生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解決各種繪畫方面的疑難問題,多次被校方評為優秀教師。

 對於繪畫,張福田先生有著很深的感悟,他說:上乘的藝術品是作者智慧的結晶,是藝術家心靈凈化狀態時所發出的慧光,概言之:藝到無求品自高。藝術是精神與存在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以情寫景,以景寄情,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所以,畫如其人,人如其畫是藝術的必然規律;因此,不必刻求表現自我,自我必在其中。藝術實踐提示:物我兩忘常能達到真正的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藝術家的心靈不為功利所染,而是一片凈土時,靈光剔透,常常創作出真正的上乘藝術品。正是:寂寞無心,無智彌照。藝術的本質在於自覺、覺他,感化大眾,提高精神素質,中國文化稱此為:文以載道。因此,老先生稱自己為:半坡老人。意在不斷攀登繪畫藝術這座高峰,以激勵自己路漫漫兮修遠兮……

 我不是修持者,但對世俗望不重,寧願挨餓,也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缺乏經營天賦,也不願經營,一切順其自然。而繪畫藝術是我的生命,從小到老一直伴隨著我,她使我活得充實、自在、健康,好像有無窮的生命力。

 記得愛英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生活里張福田先生也是興趣廣泛,愛好很多。老人家喜歡音樂、舞蹈、戲曲、體育,尤其是中國的國粹——京劇;那優美的唱腔、迷人的身段、精彩的道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啟迪。

為了帶好學生,對繪畫有著更多的直觀認識,老先生不顧自己已是七十六歲的高齡,堅持每年都帶學生外出寫生,以提高大家的繪畫技能。

 老人對以後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作畫,那就是:快樂!

    張福田先生繪畫藝術品欣賞

鋪紙研磨書畫來,先生筆下錦綉開。不知國畫為何物?福田解惑今又在。花鳥山水夢中有,不知不覺筆下走。明知藝海峰巒高,半坡老人險中躍。

鄭兵二零一七年五月一日凌晨兩點作於蚌埠市禹會區張公山腳下金域名城社區

閱讀全文

與老年大學畫畫老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銅陵養老保險退休後可以拿多少錢 瀏覽:531
九月九重陽節送給朋友的祝福 瀏覽:260
九江2018重陽節免費景點大全 瀏覽:709
幼兒園小班重陽節標題 瀏覽:862
老年人近義詞 瀏覽:808
太原重陽節萬人合唱 瀏覽:879
2021年城鄉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466
乙肝長壽老人 瀏覽:972
2020年山東教師退休金計算 瀏覽:960
由於遺傳父母笨怎麼辦 瀏覽:640
單瓣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426
有孝順含義的名字 瀏覽:5
長壽湖死魚 瀏覽:253
父母如何給孩子做財產保全 瀏覽:364
最簡單的長壽之道 瀏覽:561
包頭15年社保50退休能開多錢 瀏覽:950
孝順三格漫畫 瀏覽:564
長葛哪裡做司機體檢 瀏覽:450
天台養老保險局地址 瀏覽:850
公司僱傭退休無法繳納社保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