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情緒暴躁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來說,步入老年之後大多數人的脾氣都會趨於平緩,一些年輕時暴躁的人也會變得非常溫和,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情緒異常暴躁,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來分析一下,希望對你有用。
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導致老年人脾氣暴躁的常見原因之一,比如老年痴呆、抑鬱等,這些疾病會使老年人思維變得遲緩、情緒不穩定以及意志活動衰退,這些老年人常常難以抑制的心神不寧、煩躁不安,非常容易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引起情緒波動。
不少老年人都有血糖偏高或者不穩定的情況,這也是導致情緒紊亂、喜怒無常的原因,因為血糖升高的同時會引起維生素B的吸收從而可能導致體內維生素B卻反,當人體的維生素B不足時,神經系統就會受到負面影響,脾氣暴躁、情緒反復的情況便會出現。
鋅元素是人體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如果老年人體內缺乏鋅的話會大大影響他們味覺的敏感度,使食慾降低,導致體內的營養元素攝入不均,從而引起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性格變得喜怒無常。
除了缺乏鋅元素,體內缺乏鐵元素的話同樣也會導致老年人易怒,特別是很多老年人有長期吃素的習慣,這樣很容易造成體內缺少鐵元素,當體內得不到充分的鐵,老年人會產生精神萎靡、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定的情況,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補充鐵元素。
步入老年後,大多數人因為退休、子女無法陪伴等原因,會感覺與社會脫節,生活環境的改變,會使他們的情緒受到刺激,這類老年人很多都有肌肉緊張、交感神經興奮等紊亂症狀,他們常常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整個人都顯得異常神經質,嚴重時還會頭暈、乏力。
不少老年人都會擺出長者的姿態,感覺自己有著絕對的權威,他們在生活中常常都要維護自己的權威,並且不允許別人挑戰他,所以一旦有人掃了他的面子或者冒犯了他,就很容易大動肝火亂發脾氣。
上面也提到了老年人脾氣暴躁其實是和體內的營養元素息息相關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合理膳食,給與身體充分的營養,避免老年人挑食的情況出現,只有當身體攝取了充分的養分之後,才能保證心情舒暢。除了通過食物,也可以有意識的服用一些維生素片等保健葯物哦。
老年人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日常生活中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不要整天無所事事窩在家裡面,多進行戶外活動可以舒緩心情,當然年輕人同老年人相處時也應該多讓著老年人,不要與他們進行過多的爭執等,就像俗話說的「老還小」,老年人很多時候需要像對小孩一樣有耐心哦。
老年人情緒不穩定很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現情緒波動較大的情況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如果是疾病的話可以及早治療,如果不是疾病則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幫助老年人穩定情緒。
Ⅱ 老年痴呆患者一直服葯情緒還算穩定,但是最近不知道怎麼突然脾氣暴躁,是為什麼呢
老年痴呆經常會記得一些錯綜復雜的事情,可能就是這段時間他想起了以前不好的事情,影響了他的情緒~
Ⅲ 百度推薦:狂躁型老年痴呆症狀表現您了解嗎
精神病的分類比較廣泛,狂躁型精神病也是其中一種,可表現為一般精神病的特點,發作極為嚴重時,常伴攻擊行為,也可出現意識障礙,錯覺和幻覺及思維不連貫等症狀。狂躁症的患得沒有年齡的界限和人群的劃分,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得狂躁症,其中,老年人也不例外。狂躁型老年痴呆症狀表現您了解嗎?下面由專家為您詳解!
狂躁症的症狀一、思維異常
表現為引經據典,高談闊論,滔滔不絕,給人一種膚淺和表面化感覺;注意力均有增強,但不持久,表現為思維活動受周圍環境變化的影響使話題突然改變;概念不斷涌現和想像力豐富,有的出現音聯和意聯。
狂躁症的症狀二、活動增多
表現為患者精力旺盛,喜歡熱鬧、愛多管閑事、愛打抱不平,整日忙碌不停,但多做事有始無終;喜歡和別人交流;有時花錢大方,注意打扮,行為輕浮和靠近異性;有時舉止粗野,不計後果;食慾、性慾增強,睡眠減少,但精力充沛,毫無倦意。
狂躁症的症三、心境高漲:
患者可表現為輕松愉快,自我感覺良好,整日興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頗為生動鮮明,與內心體驗協調,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圍人的共鳴。情緒可以不穩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敵意或暴怒對待別人的干涉和反對,但易激惹情緒常持續時間短。
Ⅳ 家裡有一個患老年痴呆的老人且脾氣暴躁怎麼辦
如果說家裡有 老人老年痴呆,脾氣暴躁的話,可以服用一些鎮靜的葯物來改善這種症狀,另外還要注意家屬要多餘老年痴呆的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也可以考慮帶老年痴呆患者出來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
Ⅳ 我爸爸得老年痴呆有五年了,這幾天莫名的脾氣暴躁,怎天摔東西,罵人,能用鎮靜劑
這個情況可能是血管性的痴呆的表現,可能與精神因素有密切的關系的,可以適版當用鎮靜權劑的,也可以配合口服中葯的安神健腦液等口服。如果有明顯的精神異常的情況的,還需要到醫院精神心理科做一下檢查的,也可以配合口服茴拉西坦等口服的。
Ⅵ 老年痴呆跟情緒有關嗎
經過歲月的洗禮,步入老年後,往往會少了幾分青壯時期的辛辣和犀利,多了幾分寬容與平和,人會變得溫和而慈祥。然而,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老年人原本性情溫和,但近年卻一反常態,小心眼、脾氣大,甚至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暴跳如雷。神經內科專家指出,老年人的情緒、性格突然發生較大變化,這很有可能是阿爾海默茨病(俗稱老年痴呆)的最早期的症狀!
情緒大變,鬧得全家不得安寧
家裡如果有一位老人患了阿爾海默茨病,那麼全家人都不得安寧。
劉女士的母親今年67歲。一年半以前,劉女士發現母親出現記憶衰退的跡象,說完一句話,轉身就忘了。後來還變得話很少,表情較為淡漠,與以前判若兩人。全家人都以為是因為父親的離世,母親在精神上受打擊過大,才出現這些症狀,也就沒往疾病上考慮。
但後來母親一些「奇怪」舉動越來越明顯,比如以前喜歡看電視、做一點家務,現在坐不住,回到家一會兒又要出去,不讓她出門,就會大發脾氣。有時候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而不依不饒,比如菜里放少了油,就能對兒媳婦罵上兩個鍾。更讓家裡人擔心的,由於記憶力下降,她已經無法從照片上准確辨認出親戚的名字。經過醫生測評,診斷其為「阿爾海默茨病」(老年痴呆)。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周伯榮指出,老年痴呆有很多表現,比如記憶力下降、邏輯混亂、情緒抑鬱、暴躁以及方向定位等能力喪失。不過,這些都是依靠臨床症狀和神經科量表進行測評,常常帶有主觀判斷,大多數量表對輕度病情患者的敏感度較差,會遺漏大部分輕度病人。
現在國際上有一種新的方法確診阿爾海默茨病,即抽取腦脊液進行活檢,檢測tau蛋白以及β澱粉樣蛋白。通過這些蛋白的檢查,能夠在患者還沒有出現明顯記憶下降的現象時,或剛開始出現情緒變化就能確診,從而把阿爾海默茨病的診斷時間大大提前。
並非只是智力下降,還會致殘
有人以為,患上了「老年痴呆」後,也沒什麼危害,頂多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多一個人照顧病人而已。而周伯榮卻指出,這是對老年痴呆的誤解。實際上,老年痴呆的後果是嚴重的,已成為現代社會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是導致老年人殘疾和不能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
老年痴呆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疾病一定會緩慢進展,一開始只是情緒、性格等發生變化,接著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降低,說白了就是智力水平越來越低,嚴重的只相當於3-5歲孩子的智力。
病人如果不接受治療,3-5年病情會變得較為嚴重,病人變得呆滯、長期卧床(蜷縮狀)、生活不能自理,最後常因褥瘡、肺炎、骨折、泌尿系統感染、營養不良等而死亡。因而,專家稱,老年痴呆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後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及早治療,盡量延緩病情進展
在我國,阿爾海默茨病患者超過700萬人。嚴重的智力衰退和語言能力障礙等導致患者交流困難、生活不能自理,還因精神行為異常而「無情地」折磨親人和照料者。
周主任認為,對輕度的患者,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症狀或延緩痴呆進展。因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至關重要。若在老年人剛剛出現情緒變化的時候,就能及早發現確診,並且及早治療,可以很大程度上推遲進入疾病的嚴重期,比如70歲發病,及時治療,患者80歲才進入嚴重期。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子女不同父母住,因而有時候忽略了老年人的情緒、性格的變化,直到出現明顯的痴呆狀態,表情呆滯、淡漠,無法進行正常談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時候才到醫院就診。
目前,治療阿爾海默茨病的葯物有很多種,積極治療老年人輕度的認知損害,這是守住阿爾海默茨病的第二道防線。
tips
痴呆病有很多種
在臨床上,痴呆病有很多種,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是最主要的痴呆類型,占痴呆病的50%左右。剩下的還有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帕金森痴呆、酒精性痴呆、梅毒感染所致的麻痹性痴呆。而有些痴呆病是可逆的,通過治療完全能夠治癒。因而,在老年人開始出現記憶力大幅度下降,且有行為異常和思維異常的表現時,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就是老年痴呆,而應該到醫院確診。
擴展閱讀:
一、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的飲食
自由基是痴呆症的禍根。現代科學證明,消滅自由基的有效物質,主要有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及硒。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品集中在新鮮的水果蔬菜中。
含維生素E較多的食物有:腐竹、黃豆粉、豆腐乾、素雞、黃豆、腐乳等豆類製品,以及杏仁、生麥芽、葵花籽油等食品。含β-胡蘿卜素較多的食品有:胡蘿卜、甘薯等;雞肝、鵝肝、豬肝中維生素A的含量每百克均超過4900毫克。
維生素B12和葉酸的攝入有利於避免常見的早發性痴呆。富含B12的食物有:香菇、大豆、雞蛋等;葉酸豐富的食物是:綠葉蔬菜、西紅柿、牛肉等。
降低飲食熱量,可能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因為低熱量飲食可誘發一種保護腦部不受這種疾病侵害的蛋白質生成。
微量元素的攝入也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膽鹼缺乏是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卵磷脂是大腦內轉化為乙醯膽鹼的原料,補充卵磷脂可使乙醯膽鹼增加。含有卵磷脂豐富的食物有大豆及其製品、魚腦、蛋黃、魚籽、豬肝、芝麻、山葯、蘑菇、花生等。
必需脂肪酸是大腦維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核桃、魚油、紅花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較多,在膳食中可適量增加。
注意給予低糖飲食。因為過多的食糖,特別是精製糖攝入過多,易使腦功能出現神經過敏或神經衰弱等障礙。另外,烹調菜餚時,不要放過多的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