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關於老年痴呆的文獻

關於老年痴呆的文獻

發布時間:2023-12-04 04:42:12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表現

老年痴呆是由於腦器質性病變造成的智能衰退,是一種慢性腦器質性綜合征。
人腦有多種復雜的功能,智力是最重要的一種。通常智能包括記憶、學習、判斷、理解、推理等,痴呆則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智能障礙。其典型表現是記憶力和定向障礙,思維和判斷紊亂,性格改變,同時並有社會活動能力的降低,如喪失勞動力和無法自由生活等。
所謂老年性痴呆是限於60歲以上發生的智能衰退,大多數是在不知不覺中隱匿起病,常難於確定開始日期,通常最早出現的是性格改變,一反常態,興趣減少,灰心喪氣,言語羅嗦,頑固迂執,好發牢騷,疑竇叢生;生活懶散,不修邊幅,不愛整潔,足不出戶,隱居斗室,與社會日益隔絕;或放盪不羈,揮霍任性,不能剋制,暴躁易怒,不聽勸誨,冷酷無情,喪失羞恥感、義務或責任感等。
智力衰退應是最突出的症狀表現,最先受累的是近事記憶,常記不住人名和地方,經常遺失東西,忘了已允諾的事情,有時為彌補記憶缺陷可出現錯構和虛構。其後,理解、判斷、計算等智能全面減退,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日益降低,情感反應幼稚,行為荒誕無稽。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語言雜亂無章、詞不達意、語音欠清,也不理解他人的言語,出門不知歸途,飲食不知飢飽,遺大小便。晚期,僵卧於床,喃喃自語,雙手無目的地摸索,精神功能幾乎喪失殆盡。

㈡ 國外的老年痴呆研究有什麼進展

國外的老年痴呆研究有什麼進展?全球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進度比較快。而且目前老齡化的程度也比較高。老年痴呆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患病人口規模也逐漸具備攻規模。現在在西方國家中60%的老年人痴呆者為AD患者。有研究預測截止2020年會有1700萬到2500萬人口患有AD。國外的有關研究顯示在歐洲很多國家AD已成為僅次於腦卒中。心血管病惡性腫瘤,居於第四位導致患者死亡的疾病。國內的最新研究也發現AD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相關的流行病學研究表現。AD患病率在20世紀80年代為零點零七到0.46。20世紀90年代畫壁已達到了二點酒。到2000年還比你大,到4.6。臨床的一用經濟學研究發現至今我國AD患者治療該病所需要的費用為每年不少於50個億。截止2050年初步預計所需要的醫療費用將超過1萬個億。可以自小AD患者的發病率比較高奇發展速度比較快,致死率也比較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奇病因病機還不明確,也缺乏有效的治療葯物對人類的健康威脅也越來越嚴重,也成為困擾醫學界難題,如何預防AD如何去有效的治療,該病已經得到傳世,會的高度關注。也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重要課題之一。
AD病因病機復雜,但不明確造成臨床治療上沒有有效的正規的治療方法。中醫領域研究發現針灸治療對於該疾病有一定的療效改善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尤其能夠改善患者的學習記憶力。煙實驗研究發現針灸對該病的治療效果上主要體現在提高患者的學習記憶能力而不能改善神經纖維纏結老年斑等病理變化。也有文獻報道針灸對於該病的治療效果是通過改善機體能量代謝障礙,支持代謝突觸可塑性細胞因子微量元素神經,全智信號傳導以及自由氧氣氧化等方面而起作用。

㈢ 淺談老年痴呆症病人的護理體會

淺談老年痴呆症病人的護理體會

本文是由我為您精心整理的老年痴呆症護理論文,語句言簡意賅,是篇不錯的範文,望大家喜歡。

論文摘要: 老年痴呆症即阿爾茨海默病,是由於腦細胞受損而導致的一種慢性進萬神上腦二卿章礙疾病,患病後病人的腦細胞會急速退化。醫學界認為,患病與以下幾種因素有密切關系:遺傳因素(約10%的患者有明確家族史)、教育程度(文化低的人群)、生活習慣(吸煙、過量飲酒、飽食)、頭部外傷、環境因素等。

論文關鍵詞: 老年痴呆症 症狀 護理

全世界平均每7秒就有一人患老年痴呆症。據國際老年痴呆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老年痴呆症患者數量已達600多萬,正以每ZO年翻一番的速度遞增,並正逐漸年輕化,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4.8%, 80歲以上達23.3%以上。

一、老年痴呆症的症狀

老年痴呆症在臨床上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現一般是忘性大,通常也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所以經常不被病人和家屬注意。此時老人突出的症狀是記憶(尤其是近期記憶)障礙,病人總愛忘記剛發生過的事情,而對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卻記得頗清楚。家屬有時還會誤認為病人記憶力不錯。

具體表現舉例如下:

1、隨做隨忘,丟三落四。做菜時已放過鹽了,卻不知道放過沒存明明鎖了門出去,半路上卻又覺得門沒鎖。上街去買菜,忘了拿籃子或錢;本來去接孫子另帶買瓶醋,孫子接回來了醋卻沒有買。

2、詞不達意,嘮里嘮叨。本來想表達一種意思,說出來卻是另外一種意思,對一件事總是反復不停地說。

3、忘記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

4、多疑猜忌。自己東西找不到了,總懷疑被別人偷了。

5、情感冷漠。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過去很感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寡味。

6、計算力下降。上街買菜,挺簡單的賬算起來很費力,甚至根本不會算了。

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則遠記憶和近記憶都明顯受損,如忘記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記不住自己哪年結婚。有些老人表現出明顯的性格和行為改變,如以前脾氣溫和、為人寬厚,現在變得脾氣暴 躁 、心胸狹小;以前脾氣很壞,現在卻特別聽話。多數病人表現為對周圍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熱情,不能完成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有些病人表現為不安,如無目的地在室內走來走去,或半夜起床到處亂摸,開門、關門、搬東西等。有些病人走得稍遠一點就有可能迷路,有的甚至在很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到晚期,病人不認識周圍環境,不知年月和季節,算10以內的加減法都有困難,日常生活需要照顧,最多隻能記起自己或配偶等一兩個人的名字。

第一期:遺忘期。此期表現為特別健忘,並在記憶障礙的同時,漸漸出現計算能力、認識能力和定向力障礙,活動范圍減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幫助。此期是本病持續最長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錯亂期。此期痴呆持續加重,病情急轉直下,認識功能進一步減退,伴有失認、失語和失用,思維情感障礙及個性人格改變明顯,行為明顯異常,部分患者可出現少動、假面具瞼和肌張力增高,也可見偏癱、癲痛發作,日常生活已難自理,需他人幫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嚴重痴呆,處於完全 緘 默,完全卧床,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態。常伴有惡病質、肌強直和大小便失禁。

二、老年痴呆症的預防

研究顯示,勤學習、善用腦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因為,讀書受教育能增加大腦神經細胞間的信號傳導,增加神經突觸的數量。即使患有腦病變,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大腦認知功能仍保留的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好得多。所以,老年人要想方設法保持思維活躍、善於聯想,要多參加一些腦力勞動,如看書學習,下棋,繪畫,做智力游戲,跳舞,演奏樂器,玩紙牌和填字游戲、上老年大學等。這些,都對預防老年痴呆有一定的幫助,能顯著降低老年人患老年性痴呆的風險。

專家們還向老年人提出了如下建議:

1、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

2、保持平常心態,樂觀的情緒,做到豁達開朗,不計較瑣碎小事。

3、保持規律生活,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但要運動適度,避免過干疲勞。

4、重視營養,合理膳食,粗細搭配,經常吃些谷類、豆類、蔬菜、水果、魚類、瘦肉等;要節制飲食,不可過飽。

5、禁煙酒,控制肥胖,努力預防或控制高血壓、糖尿病,減少鹽、糖的攝入。

6、防止腦外傷及煤氣中毒。

7、定期到專科醫院查體,早發現,早治療。

因老年痴呆是一種退行性腦病,與腦神經細胞氧化損傷和腦內形成澱粉樣蛋白斑塊破壞神經網路信息的傳導密切相關,建議服用一些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目前市場上新出一種開可敏,是預防老年痴呆的一種功能性保健品,可以抗氧化井抑制和清除腦內日樣澱粉樣蛋白斑塊。長期服用可預防老年痴呆。

要注意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和自尊心,不要過多指責,而要給予鼓勵。鼓勵病人多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如體操、太極拳、散步等,要為病人創造一個和睦、舒適和清潔的環境。應妥善管理家電、煤氣等,防止病人發生意外。病人外出需有人陪伴或把病人姓名、地址等寫在卡片上讓病人帶在身上。

三、老年痴呆病人的康復治療

對干老年痴呆的治療,康復治療不容忽視,康復療法對本病的改善有著一定的作用。康復治療主要包括心理康復與記憶力康復。

1、心理康復

(1)、熱情關心:醫護人員和親屬都要關心愛護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對話時要和顏悅色,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詞語。同時、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徵,採用安慰、鼓勵、暗示等方法,給予開導。對情緒悲觀的患者,應該耐心解釋,並介紹一些治癒的典型病例,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親屬對生活有困難的患者,應當積極主動給予照顧,熱情護理,以實際行動溫暖他們的心靈;

(2)、播放音樂:根據患者的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選擇性地給他們播放一些愛聽的樂曲,以活躍其精神情緒。有實驗研究證明,音樂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較好地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

(3)、合理用葯:如患者有疼痛或失眠時,醫生要及時使用適當的葯物,以減輕其痛苦和症狀;(4 ),鼓勵患者參加一些學習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注意力,喚起其對生活的信心。

2.記憶康復

(1)、智力訓練: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們記一些數字,由簡單到復雜反復進行訓練;亦可把一些事情編成順口溜,讓他們記憶背誦。亦可利用玩撲克牌、玩智力拚圖、練書法等,以幫助患者擴大思維和增強記憶。

(2)、強化記憶: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走失。在室內反復帶患者辨認卧室和廁所,親人要經常和他們聊家常或講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強化其回憶和記憶。如能堅持長久的循序漸進的'訓練,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3)、訓練生活:親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整理床鋪等,以期生活能夠自理。

四、老年痴呆症的護理

1、首先要預防老年人卧床不起.

對老年性痴呆患者,家人往往很容易產生過度的保護傾向,這是造成病人卧床不起的最大原因.患者一旦卧床不起,可出現許多並發症,這將會加重痴呆症狀,加快縮短其壽命,因此對早期痴呆病人應該讓他們在家人看護和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家人還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絕對不能疏遠病人,要幫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礙及行為障礙,幫助病人恢復記憶。這對早期患者的防治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2、要注意飲食和營養。

老年痴呆症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飲食障礙和吞咽障礙。再則,老年人本身腎功能及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基礎代謝減少和身體活動減少等原因,使體內對營養素的利用、吸收容易產生障礙,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甚至出現貧血。因此對痴呆症患者的飲食要考慮量和質的平衡,要選用容易消化容易吞咽的食物,對蛋白質、脂肪的攝人不必加以限制。低營養狀態,會進一步促使疾病的發展。

3、要保持日常衛生習慣。

對早期痴呆症患者要盡可能幫助其保持日常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起居、穿衣、刷牙、洗臉等,即使做得不規范,也要盡可能讓他自己去做。因為這也是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所不可忽視的環節。對卧床不起患者,必須給予護理,清潔口腔,要定時給患者洗澡、洗頭,要勤換衣服。在痴呆患者中時常出現大小便失禁,一旦出現大小便失禁,即病情已到了相當嚴重的時期。但排便、排尿要及時處理,清洗干凈,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以防感染。

4、要預防感染。

痴呆患者肺炎的發病率很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據國外調查資料報道,痴呆症患者的死亡原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因並發肺炎而死亡。一旦並發,病程進展迅速,尤其是卧床不起患者,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如呼吸系統機能下降,機體感染防禦能力下降,以及意識障礙,營養不良、大小便失禁、生褥瘡時,這就很容易並發肺炎。所以要盡可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一旦並發感染應及時治療。

要預防褥瘡。所謂褥瘡是指由於局部循環障礙而使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預防褥瘡的發生,首先要對卧床不起患者,進行全身和局部管理。全身管理包括,原發病的治療,全身狀態的改善,保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預防感染等。局部管理:對卧床不起患者2一3小時變換一次體位,注意觀察皮膚、保持皮膚清潔,不能使用酒精、清毒劑清洗,用溫水洗比較好。局部可以用棉墊、枕頭、泡沫軟墊枕於臀部、肋部等好發部位。

參考文獻(略)

;

㈣ 什麼是老年痴呆症

據統計;老年性痴呆發病率升高,一般是在70歲以後。60~69歲發病率為2%,70~74歲為26%,75~79歲為61%;80~84歲為137%,85歲以後約為278%,即大約每4個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這種病。
長期以來,醫學界一直認為,老年性痴呆是由於老年人腦都血循環障礙所引起,是人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1906年,德國神經科專家阿爾茨海默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病例:病人為女性,年齡雖只有50歲,卻有嚴重的痴呆症狀——記憶力喪失、不辨方向、常有幻覺。病人死後,阿爾茨海默解剖了她的屍體,發現大腦中有不少纏結成塊狀的神經纖維,也就是他所稱的「神經纖維纏結」。阿爾茨海默所發現的這類病例就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在將近50年的時間里,阿爾茨海默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主要發生於40~50歲的中年人之中,因此它又被稱之為「早老性痴呆」。20世紀60年代末,藉助於電子顯微鏡,研究人員在老年痴呆病人的腦組織中發現了同樣的神經纖維纏結,醫學界才弄清楚阿爾茨海默病既不是「早老性」的,也不罕見。因此,有些人也把老年性痴呆通稱為阿爾茨海默病。但近期文獻報告,特里發現臨床上診斷為老年性痴呆的死者中有30~40%經屍檢並未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病變。日本的村上元孝等人將老年性痴呆分為腦血管障礙性痴呆和腦萎縮變性痴呆,而將阿爾茨海默病歸為與老年期痴呆相類似的腦變性疾病。
記憶力衰退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患者記不住人名,常常是剛介紹之後,又重新問起對方的名字。很簡單的事也記不住,有時出了門,又不知為什麼外出。發展下去以至保持功能也發生障礙,即過去的記憶難以再現,忘記自己的出生地,甚至連朝夕相處的親人都無法辨認。語言也失去了流暢性,常好哪噥一些詞義不明、前言不搭後語的話。不能正確地進行運算,就像1+3這樣簡單的算題,有時會答成100。記憶力的衰退影響到工作,影響到社交活動與日常生活時,往往這是一種危險的不祥之兆。
此外,還有些病人因看不下去書而抱怨自己眼睛出了毛病,想到廚房拿杯牛奶,卻不知怎麼身不由己地走進了卧室,有些病人在做機械性動作時,如梳頭,也感到力不從心,動作不協調,這就是所謂的「失用症」。波士頓馬薩諸塞綜合醫院的約翰·克勞頓博士指出:早期症狀表現形式的不同主要在於大腦受損害部位的不同。
早期症狀出現之後,病人就會日漸痴呆。首先是判斷力失常。在隆冬時節病人卻要穿起盛夏的服裝,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表現。病人在淋浴時,可能會把冷水開關與熱水開關弄混,自己燙傷自己。有時會把農葯誤認為啤酒喝下去。病情進一步惡化,病人就會隨地大小便,不知該到哪裡上廁所,不知自己的家在哪裡,弄不清現在是什麼季節,甚至想不起自己的老伴到底是誰。部分病人可能變得易激動,怕見生人。有些還進行偷竊、亂打人,在公共場所裸露陰部,玩弄自己的大小便。病情發展到這種地步,病人就需要全天護理。
到晚期,有的病人幾乎完全喪失說話和行動能力,終日卧床不起,面部、臂部、腿部肌肉、皮膚抽縮。在臨死前的陣痛中,有的病人全身捲曲如胎兒狀。病情發展的快慢主要取決於最初發病的速度,發病快,病情惡化得也快,發病慢,惡化則也慢。導致病人最後的直接死因常常是肺炎(食物被吸進肺而引起的肺炎)。
老年性痴呆除了智能衰退,還伴有意志減退和主動性降低,以及各種精神症狀,呈現夜間譫妄症狀為多(在夜間發作的一時性意識障礙,呈現錯覺、幻覺、錯亂等)。還經常可見憂郁、徘徊、多疑、焦躁不安等狀態。據調查,痴呆伴有精神症狀的比例如下:
夜間譫妄242%憂郁狀態121%幻覺妄想148%徘徊111%多疑101%弄火39%不安焦躁99%不潔行為22%攻擊行為44%自殺企圖11%痴呆老人多見於腦卒中(即腦出血,俗稱中風)後遺症,繼之是高血壓。日本東京都調查認為,痴呆老人中有腦卒中後遺症的佔45%,高血壓的佔34%,半身不遂的佔30%,還有嗜睡、或者忽睡忽起的佔60%多,大小便失禁的佔40%左右。

㈤ 對老人失智症,我們認識太缺乏!預防的13件事,家有老人都應知道

本文指導專家:孫永安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2/3的人認為失智症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衰老的正常現象; 62%的醫療從業者也認為失智症是衰老的正常現象; 1/5的人將失智症歸因於運氣不佳,近10%歸因於上帝的意志,2%歸因於巫術; …… 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起的全球最大喚塌規模痴呆污名調查顯示,全球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總體認識令人吃驚地缺乏,而阿爾茨海默病和其它失智相關疾病已是全球第五大死因。據預測,到2050年,患有失智症的人數將從目前的5000多萬增加兩倍以上,達到1.52億。① 近日,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同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共同啟動針對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的調查,希望藉此了解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所面臨的問題及需要的幫助,同時進一步喚起社會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視。 圖片來源: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 失智症存在三大誤區 誤區1:記性不好是老了,不是病 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調查,9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可能在有生之年患上失智症,有2/3的人認為失智症是衰老的自然過程。 很多人把「 」健忘」當成人老了之後理所當然的事情,導致很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但阿爾茨海默病和老年良性健忘不一樣:老年良性健忘常常經家屬提醒時能認識到自己的遺忘和疏漏,而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卻是不認為自己犯了錯。 除此以外,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近期記憶力明顯減退」,常常對眼前的事情記不住,卻對很久以前的事情歷歷在目。如,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幼兒園的地址熟門熟路,卻對剛剛吃的什麼飯,味道如何一點都不記得。這種遠期記憶清晰,近期記憶障礙的現象是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所常有的,而到了疾病晚期,近期記憶及遠期記憶全部下降甚至喪失。 誤區2:目前無葯可治,吃不吃葯一個樣 孫永安教授介紹,失智症的發生就像一輛行駛在高速公路的汽車,葯物相當於慢剎車,剎了車並不代表這個車就停了,車還在往前走,只不過病情進展的慢一些,不能因為疾病還在進展就不用葯了,如果不用葯病情進展可能會更快。 失智症的治療不要覺得很絕望,覺得這無葯可救,盡早進行正規的治療是可以延緩病情進展的。 誤區3:得病跟運氣相關,預防沒用 圖片來源: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 1/5的人將失智症歸因於運氣不佳,1/4的人認為沒有有效的預防辦法。「 」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通過預防高血壓、腹型肥胖、聽力下降、糖尿病等疾病,並多進行有氧運動,減少失眠等措施,可以減少1/3的痴呆患者發病。」孫永安教授說,「 」很多人由於不知道、不衡吵了解,耽誤了早診早治的時機」。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做好這些事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降低認知減退和痴呆症風險》,預防認知障礙,需注意以下方面。② 1、調整飲食習慣 建議在發育階段的嬰幼兒就開始補充必要的長鏈ω-3脂肪、B族維生素、鋅、碘等。來自瑞典的研究發現,以咐鏈侍非根莖類蔬菜、水果、魚、家禽肉和茶為主的飲食模式,使人的認知狀態更佳。 2、受教育水平 堅持15年以上的教育,對於痴呆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3、保持健康體重 中年期的體重指數(BMI)高,將增加痴呆的發病風險,中年期體重過重或肥胖是AD的獨立危險因素。體重下降與痴呆也有一定的關系,在痴呆發病的前幾年,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 4、控制高血壓 中年期(25歲~68歲)的高血壓與晚發型痴呆相關。在對各種類型的痴呆中,血壓對血管性痴呆(VaD)的影響比AD更大。 5、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與痴呆明確相關。患糖尿病時間越長,越易發生認知功能障礙。低血糖發作次數會增加痴呆發病的風險。 6、控制血脂水平 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與痴呆相關。LDL越高,血管性痴呆的風險越高。 7、積極鍛煉 生命中任何時刻的體力活動均對認知功能的下降有預防作用,有氧運動可以延緩痴呆的進展。 8、戒煙 近來大量研究顯示吸煙與痴呆相關。吸煙可以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導致腦損傷。 9、積極治療抑鬱 抑鬱不僅和痴呆相關,有時候也是痴呆早期的臨床表現之一。 10、多進行智能訓練 積極的智能訓練對於痴呆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例如競技性游戲,打麻將,玩撲克牌等。被動的娛樂活動,例如看電視、聽音樂等,對痴呆的預防作用有限。 11、及早干預聽力下降 聽力的衰退是痴呆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老年人聽力下降要盡早干預,不能等到聾得聽不到了才考慮配助聽器。 12、多融入社會生活 孤獨感與老年痴呆症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孤獨會產生特定的身體影響,包括更高或更長時間的炎症,這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我們應該給孤獨的老人多一些陪伴,可降低痴呆發生的風險。 13、避免或治療失眠 近兩年來,失眠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關系受到了普遍的重視,也得到了很多證據的支持。認為長期失眠會加重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因此,我們需要針對失眠進行治療,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從容面對,不再迴避 每年的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今年的主題為「 」從容面對,不再迴避」。近日啟動的《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調研》項目也將在ADC專業的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進行,擬對150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診療現狀、照護情況等進行調查,同時通過對150名各級醫院和社區的神經內科或者老年科醫生的調研深入了解我國阿爾茨海默病的整體發病情況及疾病負擔情況。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孫永安教授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孫永安教授表示,一方面希望填補我國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狀況研究領域的空白,真實了解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庭的生存現狀;同時,我們將根據調研的數據,形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白皮書》並發布,呼籲社會關注阿爾茨海默病,關注這個疾病帶來的家庭負擔、社會負擔。 參考文獻: ①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9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對失智症的態度》 ② 世界衛生組織《降低認知減退和痴呆症風險》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㈥ 痴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怎樣避免老年痴呆的形成

形成痴呆的原因比較多,常見有遺傳因素,不過不是很明顯,血管因素,是最常見的原因,各種毒物的慢性損害,長期的心情壓抑等,其他的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等都可以誘發痴呆,建議到當地醫院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如果有異常,及時控制。
1)遺傳因素:據統計,老年性痴呆者近親的發病率為一般人群的4倍多.在一個家系中有數代人均發生老年性痴呆的報道,故有家屬性阿爾茨海默病之稱.其中一些病人可發現染色體缺陷,故老年性痴呆與遺傳有關;目前認為第21號、19號、14號染色體存在基因異常,近幾年又發現第19號染色體Apo-E基因異常,可能與老年性痴呆發病有一定關系.臨床上對Apo-E已有測定方法,對可疑病人及家族均可進行測定.老年性痴呆者在腦內出現的老年斑及腦血管沉積中均有大量的難溶性蛋白,即p-澱粉樣蛋白(p-AP)存在,它與染色體上基因突變有關,且對成熟的神經細胞能產生毒性作用,引起神經細胞退化、變性、壞死而發生老年性痴呆.此外,在老年性痴呆異常的神經纖維中可見到T(tau)蛋白.它與老年性痴呆關系尚未明確.(2)神經遞質的改變:乙醯膽鹼是與記憶有關的物質,中樞神經的膽鹼能系統在合成乙醯膽鹼時需要酶參與,膽鹼乙醯轉化酶是合成乙醯膽鹼必需的酶.在老年性痴呆時膽鹼乙醯轉化酶水平降低,乙醯膽鹼的合成、釋放減少,從而影響正常的記憶和認知功能,但有人發現老年性痴呆時分解乙醯膽鹼的酶也降低.此外,還有多種神經遞質如生長抑素、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谷氨酸、神經肽(加壓素等)在海馬及皮質中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上述遞質變化對老年性痴呆發生的意義尚待進一步闡明.(3)微量元素:如鋁、鐵、鋅、硒等,近幾年來通過不斷研究對微量元素與老年性痴呆的影響,又有了新的認識.據有關報道,環境中鋁的含量過高與痴呆的發病率、死亡率有關.在老年性痴呆者腦內含鋁量(3.6士2.9微克/克乾重)較正常(1.80士0.8微克/克乾重)明顯增高,一般鋁>4微克/克乾重,鋁過多可引起神經纖維變性,可能參與老年斑及神經元纖維纏結的形成.而腦內鐵蛋白(可清除鐵及其他金屬)中含鋁量比正常高5.6倍,鋁能抑制與記憶、認知功能有關的膽鹼能系統功能和降低乙醯膽鹼轉化酶的活性等,從而使病人發生老年性痴呆.但對鋁是否為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有分歧.鐵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體內的氧化代謝,鐵和鐵蛋白對脂質過氧化和神經細胞損害有一定影響.此外,鐵蛋白和運鐵蛋白可清除鐵和其他金屬元素如鋁等.在正常情況下鋁與血漿中運鐵蛋白完全結合,缺乏游離鋁產生.如鋁不能與運鐵蛋白全部結合而呈游離狀態,游離鋁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使腦組織中鋁大量增高.在老年性痴呆的腦組織中,運鐵蛋白普遍降低,腦皮質中鐵的濃度增高,意味著兩者參與了老年性痴呆的病理過程.且鋁可促進鐵蛋白釋放三價鐵,後者可促進自由基產生,自由基毒性反應使蛋白質變性,細胞膜破壞,從而導致病人神經細胞變性、壞死.鋅也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腦組織中不少酶類和神經遞質的合成均有鋅參與.在老年性痴呆者血、腦脊液及腦組織中鋅的含量均降低,從而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以及含鋅酶的合成和活化(尤其清除自由基的酶),導致自由基清除受阻、神經細胞損害和腦功能障礙.但有人報道在老年性痴呆者腦組織中未見含鋅量降低,且不少疾病在體內均存在鋅含量的變化,故老年性痴呆中鋅含量的改變究竟是起始的作用,還是繼發改變尚不能確定.硒具有抗氧化活性,在人腦分布較豐富,老年性痴呆的腦組織中硒含量普遍降低,從而導致自由基清除障礙,引起對神經細胞的毒性作用,但在硒降低時常伴有其他微量元素的變化,硒的作用佔多少尚不清楚,有人認為可能僅是一種協同作用.此外,尚發現老年性痴呆者腦組織內錳等含量也增高,其意義尚待進一步觀察.(4)腦外傷:有人認為腦外傷可破壞血腦屏障,使白細胞能與腦抗原接觸;導致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神經細胞損害,或腦外傷可直接損傷神經細胞引起痴呆,如拳擊性痴呆.(5)慢病毒感染:有些由病毒引起的慢性神經變性疾病(如海綿狀腦病等)其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和老年性痴呆有不少相似之處,從而想到老年性痴呆是否與感染有關.但經多次研究嘗試將老年性痴呆腦提取液直接感染給動物,均未能成功.且到目前為止,也未能在病人腦組織中真正找到病毒,故感染因素尚需進一步驗證.但近來有些實驗結果間接證明老年性痴呆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6)其他:如中毒(葯物、乙醇、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腦缺氧、代謝、內分泌疾病、維生素缺乏等均可影響痴呆的發生.此外,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危險因素也可進一步加重老年性痴呆的發生和發展.總之,引起老年性痴呆或阿爾茨海默病情況復雜,病因眾多,至今難以用一種原因解釋,可能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㈦ 如何認識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抄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慢性神經疾患,是病人廣泛性大腦皮質萎縮和退行性病變引起的,主要以功能減退和行為性格障礙為主。早期表現為進行性的記憶減退,即忘性大,前說後忘;時間和空間定向力下降,有時出門迷路,回不了家,對熟悉的人叫不出名字。到了晚期,連自己的年齡及孩子的名字都忘了,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現進食困難、大小便失禁、發音不知其意,最後處於植物人狀態,需要專人護理,給家庭帶來很大的痛苦和負擔。
近年來,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不僅在數量逐年增加,還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在早期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就醫展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是葯物治療和非葯物治療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常用治療葯物包括多奈哌齊、美金剛和甘露特鈉膠囊。

閱讀全文

與關於老年痴呆的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