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吸入式肺炎的預防

老年痴呆吸入式肺炎的預防

發布時間:2023-12-01 22:02:57

❶ 我媽媽老是說話的時候不自覺的頭搖,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帕金森綜合症

帕金森氏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其得名是因為一個名為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了這些症狀,包括運動障礙、震顫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發病率約為1‰,70歲發病率達3‰~5‰,我國目前大概有170多萬人患有這種疾病。目前資料顯示,帕金森氏病發病人群中男性稍高於女性,迄今為止對本病的治療均為對症治療,尚無根治方法可以使變性的神經細胞恢復。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及分類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現在還不是很清楚。目前公認其病因是神經細胞的退行性變,主要病變部位在黑質和紋狀體。這里有一種叫黑質細胞的神經細胞,黑質細胞數量的逐漸減少、功能的逐步喪失,致使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減少,從而引起上述症狀。根據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的結果認為帕金森氏病與遺傳也有一定的關系。
根據發病原因,可把震顫麻痹症狀分為兩類,一類叫做原發性震顫麻痹,即找不到明確的原因或者發病原因可能跟遺傳有關系,我們將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類叫做繼發性震顫麻痹,即因某種腦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錳、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類和丁醯酞苯類葯物以及三環類抗抑鬱等葯物中毒等)、腦血管病、顱腦損傷、腦腫瘤,等引起,我們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綜合征或帕金森綜合征、震顫麻痹綜合征。
帕金森氏病的症狀
帕金森氏病起病緩慢,是逐漸發展的,也就是說並不是一下子就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是一種緩慢的、進展性的發展過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狀:
1、運動障礙。可以概括為:運動不能:進行隨意運動啟動困難。運動減少:自發、自動運動減少,運動幅度減少。運動徐緩:隨意運動執行緩慢。患者運動遲緩,隨意動作減少,尤其是開始活動時表現動作困難吃力、緩慢。做重復動作時,幅度和速度均逐漸減弱。有的患者書寫時,字越寫越小,稱為「小寫症」。有些會出現語言困難,聲音變小,音域變窄。吞咽困難,進食飲水時可出現嗆咳。有的患者起身時全身不動,持續數秒至數十分鍾,叫做「凍結發作」。
2、震顫。表現為緩慢節律性震顫,往往是從一側手指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下頜、口唇和頭部。典型的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指病人在靜止的狀況下,出現不自主的顫抖。主要累及上肢,兩手像搓丸子那樣顫動著,有時下肢也有震顫。個別患者可累及下頜、唇、舌和頸部等。每秒鍾4~6次震顫,幅度不定,精神緊張時會加劇。不少患者還伴有5~8次/秒的體位性震顫。部分患者沒有震顫,尤其是發病年齡在70歲以上者。
3、強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頸部、面部的肌肉發硬,肢體活動時有費力、沉重和無力感,可出現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動作減少,造成「面具臉」,身體向前彎曲,走路、轉頸和轉身動作特別緩慢、困難。行走時上肢協同擺動動作消失,步幅縮短,結合屈曲體態,可使患者以碎步、前沖動作行走,我們把它稱為「慌張步態」。
隨著病情的發展,穿衣、洗臉、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動都出現困難。另外,有的患者還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油脂臉、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難和直立性低血壓,也可出現憂郁和痴呆的症狀。返回

帕金森氏病的診斷
一份有關中國帕金森氏病流行病學研究的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患帕金森氏病總人數已達172萬人,5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將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狀混同為身體機能的正常衰老,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
1、帕金森氏病的診斷標准
(1)臨床表現: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歲後發病,偶有20多歲發病者。起病多較隱襲,呈緩慢發展,逐漸加重。主要表現為:震顫(常為首發症狀)、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口、咽、齶肌運動障礙。
(2)輔助檢查:採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可檢測到腦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顱腦CT可有腦溝增寬、腦室擴大。
(3)排除腦炎、腦血管病、中毒、外傷等引發的帕金森氏綜合征,並與癔症性、緊張性、老年性震顫相鑒別。
主要根據典型的症狀來做出診斷,有時鑒別困難要藉助輔助檢查。返回

2、鑒別診斷
主要與帕金森綜合征和特發性震顫、良性震顫相鑒別。
(1)腦炎後帕金森綜合征:
通常所說的昏睡性腦炎所致帕金森綜合症,已近70年未見報道,因此該腦炎所致腦炎後帕金森綜合症也隨之消失。近年報道病毒性腦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樣症狀,但本病有明顯感染症狀,可伴有顱神經麻痹、肢體癱瘓、抽搐、昏迷等神經系統損害的症狀,腦脊液可有細胞數輕~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減低等。病情緩解後其帕金森樣症狀隨之緩解,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2)肝豆狀核變性:
隱性遺傳性疾病、約1/3有家族史,青少年發病、可有肢體肌張力增高、震顫、面具樣臉、扭轉痙攣等錐體外系症狀。具有肝臟損害,角膜K-F環及血清銅藍蛋白降低等特徵性表現。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3)特發性震顫:
屬顯性遺傳病,表現為頭、下頜、 肢體不自主震顫,震顫頻率可高可低,高頻率者甚似甲狀腺功能亢進;低頻者甚似帕金森震顫。本病無運動減少、肌張力增高,及姿勢反射障礙,並於飲酒後消失、心得安治療有效等可與原發性帕金森氏病鑒別。
(4)進行性核上性麻痹:
本病也多發於中老年,臨床症狀可有肌強直、震顫等錐體外系症狀。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視障礙、肌強直以軀干為重、肢體肌肉受累輕而較好的保持了肢體的靈活性、頸部伸肌張力增高致頸項過伸與帕金森氏病頸項屈曲顯然不同,均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5)Shy_Drager綜合征:
臨床常有錐體外系症狀,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經症狀,如:暈厥、直立性低血壓、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礙,左旋多巴制劑治療無效等,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6)葯物性帕金森氏綜合征:
過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鬱葯物均可引起錐體外系症狀,因有明顯的服葯史、並於停葯後減輕可資鑒別。
(7)良性震顫:
指沒有腦器質性病變的生理性震顫(肉眼不易覺察)和功能性震顫。功能性震顫包括:1.生理性震顫加強(肉眼可見),多呈姿勢性震顫,與腎上腺素能的調節反應增強有關;也見於某些內分泌疾病,如嗜鉻細胞瘤、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亢進;2.可卡因和酒精中毒以及一些葯物的副反應。癔病性震顫,多有心因性誘因,分散注意力可緩解震顫。3.其它:情緒緊張時和做精細動作時出現的震顫。良性震顫臨床上無肌強直、運動減少和姿勢異常等帕金森氏病的特徵性表現。
帕金森氏病的常規治療
治療本病,首先應對本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第一,它是一個長期性的疾病,一般說來它不會很快地威脅病人的生命,要長期地進行這種斗爭,要長期地跟保健,和長期地為治癒這種疾病而做不懈努力,必須有長期的思想。
第二,在治療上帕金森氏病真正的原因不清楚,所以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個真正特效的、能夠完全解決它的一個手段。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將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狀混同為身體機能的正常衰老,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目前醫學界正在不斷地努力探索,帕金森氏病的治療現在主要還是綜合地運用各種方法來阻止或者是延緩它的發生和發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1、西醫治療帕金森氏病的原理
帕金森氏病是由於腦內黑質細胞的減少引起的。黑質細胞象一個加工廠一樣能夠產生多巴胺,如果加工廠遭到毀壞,那麼腦內的多巴胺就減少了,腦內的另一個部位——蒼白球就會異常活躍,造成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狀。
那麼如果我們把多巴胺葯物給病人服用,就可以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從而減輕蒼白球的過度活動,使得病人的症狀減輕。從目前來看,美多巴等葯物就是一種多巴胺替代物,當我們自己不能產生多巴胺這種物質,我們通過外界給予補償的方式來滿足身體的正常需求,維持身體的正常的功能。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種類的葯物如金剛烷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都是通過間接方式促進多巴胺的生成或者減少多巴胺的分解,以緩解症狀,但葯物治療存在著副作用多和長期應用後葯效衰減的缺點。
立體定向手術主要是針對蒼白球的異常活動,通過手術方法降低異常活動的蒼白球的興奮性,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現在還可以進行深部電極的刺激,又稱為腦深部核團刺激術(DBS),就是用一個電極來刺激剩餘的神經細胞來加快產生多巴胺物質,也可以彌補它的功能不足。最近出現了另一種方法為神經幹細胞移植,尚處於研究階段。
2、具體治療措施
帕金森氏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二者都可以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1)葯物治療:在疾病的早期,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葯物是左旋多巴制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自六十年代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臨床上最核心的葯物。葯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在最初幾年葯物治療效果最佳,雖然多數病人長期應用仍然有效,但在長期服用以後,病人會感到葯物有效時間縮短,有些病人會產生「劑末」現象和「開、關」波動。葯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經過3-5年的治療後病情會變得難以控制,葯物的副作用與其療效會功過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電刺激手術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製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後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類似毀損的效果。從外科手術操作技術上講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均是將電極放在特定的腦內核團靶點上,之後進行刺激或毀損。
由於帕金森氏病人腦內病變的根源是神經細胞功能的減退,所以從理論上講,神經幹細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腦細胞)移植技術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還停留在實驗階段,在臨床應用以前還要做更細致的研究,我們預計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手術治療帕金森氏病要擇人擇時。診斷明確的原發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術治療的適合人群,尤其是那些對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寧)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長期服用以後療效減退,出現了「開、關」 波動現象,異動症和「劑末」惡化效應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腦部的慢性疾病也會表現出類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狀,所以早期的患者並不是很容易確診的,應該找有經驗的神經科醫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臨床觀察,結合必要的檢查手段(如磁共振檢查)和葯物治療,以明確診斷,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礙的最主要原因。由於帕金森氏病通常進展緩慢,並不是一個致命的急症,所以對疾病發展過程的觀察很重要,並不會耽誤患者的治療。術前診斷明確手術的效果才有保障。
由於帕金森氏病緩慢進展的特點,所以並沒有一個必須要做手術的絕對期限,什麼時候來做手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自己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一般來講,對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應首先採取葯物治療,葯物治療3~5年後效果減退,出現了「開、關」 波動現象,異動症和「劑末」惡化效應,病情會變得更加難以控制,這時候就應考慮外科治療了。根據臨床對1,600餘例帕金森氏病手術的統計,80%以上的患者是在這一時期接受手術治療的。一般來講,相對年輕的,症狀集中在身體一側的,全身健康狀況比較好的病人手術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齡病人合並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狀況往往不太好,術後發生並發症的情況相對較多。
3)、 針灸治療
本病的針刺治療多以震顫熄風為主,體針常用穴位為四神聰、風池、曲池、合谷、陽陵泉、太沖、太溪等,可隨證加減穴位,留針時間約30~50分鍾,療程以10~15天為佳。頭皮針多以舞蹈震顫控制區為主要的刺激區域,根據症狀可配合運動區、感覺區及其他頭部經穴。本病的療程較長,應避免穴位疲勞,必要時可以考慮2組處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較為頑固,臨床上常使用電針,常用頻率為100~180次/分不等,以連續波為主,有時可選擇疏密波。
通常認為,針刺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機制關鍵在於以下幾個方面:①提高了腦內的多巴胺水平,並且有升高基底節區其它單胺類遞質的作用,可能與針刺對基底節殘存神經元的調節作用有關;②清除了神經損傷因素,針刺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應,並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降低至正常水平,恢復平衡後的自由基清除系統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使機體免受過量活性氧攻擊,減輕腦組織損傷,對帕金森氏病患者起到神經保護性治療作用;③減弱震顫肌電位的振幅、頻率,從而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顫體征;④改善了病變腦組織的修復條件;有人觀察到針刺可一過性的改善大腦的供血狀況,並使這一效應持續。無論是針刺提高了抗自由基酶活性,還是提高大腦內的血流狀況,均有利於病變組織的修復。
另外,理療、功能鍛煉等可起輔助治療作用。

帕金森病人的護理
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其護理主要在於指導和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晚期卧床的病人,其護理任務則越來越重。對帕金森患者的護理一般應注意以下問題:
(1)注意膳食和營養:
① 可根據病人的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注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以植物油為主,少進動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療者宜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因蛋白質可影響多巴胺的治療效果。蛋白質攝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體重0.8克以下,全日總量約40~50克。在限制范圍內多選用乳、蛋、肉、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適量進食海鮮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② 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供給應充足。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能夠提供多種維生素,並能促進腸蠕動,防治大便秘結。患者出汗多,應注意補充水分。
③ 食物制備應細軟、易消化,便於咀嚼和吞咽,按半流質或軟食供給。
④ 飲食宜清淡、少鹽;禁煙酒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辣椒、芥末、咖喱等。應保證水分的充足供給。
(2)生活中的指導和幫助:本病早期,病人運動功能無障礙,能堅持一定的勞動,應指導病人盡量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堅持四肢各關節的功能鍛煉。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運動功能發生一定程度的障礙,生活自理能力顯著降低。此時宜注意病人活動中的安全問題,走路時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廁下蹲及起立困難時,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病人動作笨拙,常多失誤,餐食中謹防餐具。無法進食者,需有人喂湯飯。穿脫衣服,扣紐扣,結腰帶、鞋帶有困難者,均需給予幫助。
(3)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本病早期應堅持一定的體力活動,主動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四肢各關節做最大范圍的屈伸、旋轉等活動,以預防肢體攣縮、關節僵直的發生。晚期病人作被動肢體活動和肌肉、關節的按摩,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
(4)預防並發症:注意居室的溫度、濕度、通風及採光等。根據季節、氣候、天氣等情況增減衣服,決定室外活動的方式、強度。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預防感冒。晚期的卧床病人要按時翻身,做好皮膚護理,防止尿便浸漬和褥瘡的發生。被動活動肢體,加強肌肉、關節按摩,對防止和延緩骨關節的並發症有意義。結合口腔護理,翻身、叩背,以預防吸入性肺炎和墜積性肺炎。
帕金森氏病的預後情況
從1988年以來,我們實行立體定向手術例數已經達到3500例,其中有一部分是帕金森氏病的病人,手術療效應該說是肯定的,從總的情況來說,手術的近期療效即手術以後能夠立即呈現的療效可達90%以上。
那麼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大家很關心這個手術的安全性,從立體定向的手術看,它的並發症只有1%~2%,發生嚴重的並發症的機率就更少了。
患帕金森氏病後應及時地在有關的醫療單位就診,得到醫生的指導來進行保健,可更好地使這些帕金森氏病患者能夠安度晚年,生活得更充實。帕金森氏病患者在身體上和心理上承受的打擊是我們無法理解的,應該說有的時候,生命在病魔面前很脆弱的,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生命的堅強。我們希望帕金森氏病患者一定要堅定信念,配合醫生向病魔發起新一輪的戰斗,最後戰勝這種疾病。帕金森氏病周圍的一些親朋好友,包括社會人士對這些患者們也要有一種同情、寬容和關愛的態度,給予的理解和支持,這些對他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 特別提示***
1、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狀:運動遲緩;震顫;肌肉僵直。
2、帕金森氏病是一個緩慢的、進行性的病變,一般不會很快地威脅病人的生命。
3、親朋好友和整個社會對這些患者予以的同情、寬容和關愛的態度,及給予的理解和支持,對帕金森氏病患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痴呆老人去世前的徵兆

老年痴呆老人去世前的徵兆

老年痴呆老人去世前的徵兆,老年痴呆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這種疾病常發於老人的身上,這也是老人常見的一類疾病。為大家分享老年痴呆老人去世前的徵兆。

老年痴呆老人去世前的徵兆1

1、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朋友不能自理,連大小便都不能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的幫助。另外,患者朋友的行為有問題,無法獨立行走,身體各器官的功能開始緩慢退化,一些患者還發現他們的手腳也變得僵硬。

2、記憶喪失:在發病開始時,患者朋友可能暫時不記得某些事情,記憶力下降,而在後期階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被記住,他們也會忘記自己的家人。和患者聊天,他們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些人不會自己吃東西,也不會感到飢餓。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身體變化,一旦發現問題應該及時治療。

3、行為異常:疾病進展到晚期,行為已經脫離了大腦的控制,經常做一些無法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患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健康,吃一些服用營養的東西,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另外一定要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葯物,以免造成葯物過敏。

老年痴呆臨終前一般表現

一、行動障礙。出現動作遲緩、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自主進食直至死亡。

二、大腦是控制語言的重要器官,言語功能的喪失,幾乎沒有自發言語,整個人處於呆滯狀態。

三、出現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吸入性肺炎,因肺炎導致菌血症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四、因長期卧床,導致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出現壓瘡嚴重感染或者因靜脈血栓,栓子脫落後導致肺栓塞,出現突然呼吸驟停。

老年痴呆老人去世前的徵兆2

老年痴呆症前兆

記憶衰退:這是老年痴呆典型的前兆表現,就是人對近期事物的遺忘。

理解力下降:老年痴呆會慢慢的有交流障礙,無法理解別人話語的意思。

語言表達出現障礙:患者會突然忘記要說什麼,表達的時候總是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性格變化:老年痴呆的跟容易多疑、害怕、焦慮、抑鬱,長期受這些情緒的影響,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判斷力受損:老年痴呆剛開始的`人對事物的失去能力,完全沒法理性的考慮。

興趣喪失:老年痴呆會漸漸的對食物沒有興趣了,以前喜歡乾的事完全提不起勁,喜歡發呆或者昏昏欲睡。

搞不清時間和地點:出門會迷路,記不住回家的路,也去不了想到的地方,還記不住日期。

老年痴呆症預防

1、飲食調理預防

飲食健康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建議平時要減少油脂、糖以及鹽的攝入,這會加重人的老化,如果已經是老年痴呆早期,則會加重病情。另外建議多吃富含膽鹼、維生素B12的食物,據研究發現,很多老年痴呆症患者都缺乏膽鹼,所以補充預防此病要補充足夠的膽鹼。維生素B12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2、多活動

預防老年痴呆症需要你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並行,腦力活動可以讓腦細胞發達有生命力,建議老人多看看書,下棋,有的還可以玩些小游戲哦。另外,適當的體育活動也是必要的,這機體的血液循環加快,讓人體各處的細胞有足夠的養分。

老年痴呆老人去世前的徵兆3

老年痴呆的徵兆有哪些

1、語言障礙

找詞困難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現的語言障礙,主要表現在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由於缺乏實質詞彙而表現為空話連篇;或由於找詞困難而用過多的解釋來表達,終成嘮嘮叨叨。

2、記憶障礙

記憶障礙出現於早期,尤其是近記憶障礙,幾十小時甚至數分鍾前發生的事情都無法回憶。患者日常生活表現為「丟三落四」、「說完就忘」,反復提問想通的問題或反復述說相同的事情。

3、書寫困難

因書寫困難而導致寫出的內容詞不達意,如寫信不能寫清含義,這常常是引起家屬注意的首發症狀,特別是一些文化修養較好的老人。研究認為書寫錯誤與遠記憶障礙有關。

4、視覺空間技能障礙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視空間技能障礙,其症狀包括不能准確地判斷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5、失認和失用

是人是指病人不能辨認物體,盡管此時對物體的觸覺或視覺要素都能辨認;失用是指雖有正常的活動能力與主觀願望,但不能執行已經學會的有目的的行動。檢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認很困難,有時難以將其失用和失認與由於失語、視空間技能障礙和遺忘所造成的後果區別開。

老人如何預防老年痴呆

1、多受教育

多項研究發現,接受正規教育年數越多,老年痴呆症危險就越校大學教育強化學生注意力、閱讀能力等腦力活動,有助刺激腦細胞之間的聯系。

2、預防摔倒

小心別跌倒,頭部摔傷會導致痴呆,高齡者必要時應使用拐杖。

3、減少食糖攝入量

吃糖太多會增加早老性痴呆風險。專家建議,不要飲用導致肥胖症的含糖軟飲料。糖攝入來源最好是蔬果和其它自然甜味劑來源。礦泉水、不加糖的冰茶。

4、適度運動

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復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做菜,寫日記,吹奏樂器,畫畫等都有預防痴呆的效果。

5、多社交

多社交有助於改善認知能力。多與朋友外出進餐或參加體育活動、旅行、聚會、看電影、聽音樂會、參加各種俱樂部、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常看親朋好友等活動,都有助於改善記憶和思維能力。

6、多用腦

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即使在看電視連續劇時,隨時說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達到活用腦力的目的,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於腦力的方法。

❸ 如何進行老年痴呆吞咽功能訓練

老年痴呆患者除了需要配合醫院的治療,在生活中注意老年痴呆的飲食注意事項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老年痴呆吞咽功能訓練十分重要,這樣對老年痴呆症的治療有輔助作用。那麽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1、多選擇一些適合老人特點的易咀嚼、易吞咽、易消化的食品是老年痴呆症的飲食注意事項。根據老人口味,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和烹調。搭配時注意要有足夠的營養供應,葷菜素菜、蔬菜、水果等多樣化。 2、飯菜要細軟、易消化也是老年痴呆症的飲食注意事項。應盡量避免含有骨、刺的食物,或應預先去除魚肉等食物中的骨、刺。 3、痴呆患者進餐應由專人安排照料,對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幫助喂水、喂飯;餐桌應放在比較明亮的地方,餐具的顏色最好要鮮明、亮麗,這也是老年痴呆症的飲食注意事項。 4、飲用的食品、湯水或茶水的冷熱要適宜也是老年痴呆症的飲食注意事項,溫度不能過高以免燙傷。 5、進食時間要合理安排,要定時、定量,必要時酌情調整,避免飲食過度或不足的情況發生,這也是老年痴呆症的飲食注意事項。 6、患者如有吞咽發嗆,應及時下胃管鼻飼流質。要避免食物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這也是老年痴呆症的飲食注意事項。 7、老年痴呆症的飲食注意事項還有就是食物盡量切成一口能吃下去的大小,注意喂小口、小塊的食物。進食速度宜慢。應避免大塊食物直接吞食,因為痴呆病人有時會吞咽不協調,大塊食物整吞會阻塞食道,或嗆入氣管造成窒息。 上述內容對此做了詳細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老年痴呆症如果得不到積極的治療,以後會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發現了輕度老年痴呆症的症狀一定要採取積極的治療。對此,全軍重點老年痴呆症治療中心權威專家給大家推薦一種安全無危害的新療法——乾細胞療法。 目前,乾細胞治療老年痴呆症是較為科學的治療方法。乾細胞技術最顯著的作用就是能再造一種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輕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因此人們可以用自身或他人的乾細胞和乾細胞衍生組織、器官替代病變或衰老的組織、器官,並可以廣泛應用於治療傳統醫學方法難以醫治的多種頑症。而乾細胞治療老年痴呆症的效果最為明顯。所以選擇乾細胞治療老年痴呆症是科學的、明確的。

❹ 老年痴呆是一種隱匿疾病,它的危險信號,你了解多少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它是一組原發性退行性腦病。其病理表現為腦神經元的變性和β蛋白的異常沉積。本病常在晚年發病,特別是65歲以上的人,是高發人群。發病較隱蔽,病程緩慢,但疾病造成的損害卻不可逆轉地加重。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❺ 老年痴呆為什麼治不好

老年痴呆,又稱阿爾茨海默病(AD),這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目前,全球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達5000萬人,且呈爆發性增長,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1.5億人。

坦白講,確診為帕金森病後,一般是治不好的。

這6個睡覺壞習慣要改掉

很多人都有經常吃宵夜的習慣,但睡前最好不要吃宵夜,因為吃宵夜會給腸胃造成比較大的負擔。激烈的運動會使得自己呼吸加快,而且劇烈的運動會使大腦處在相當激動狀態,使人遲遲不能睡著。枕頭太低容易導致頭部不舒服、頭腦發脹、眼皮浮腫;枕頭太高會影響呼吸道暢通,導致頸部不適。晚餐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會影響內在的器官,進而影響睡眠。睡前飲酒不可取,雖然可以讓人很快入睡,但是卻讓睡眠狀況一直停留在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所以,飲酒的人即使睡的時間很長,醒來後仍會有疲乏的感覺。晚餐不宜過飽,對睡眠最有利,而且晚飯最好安排在睡前4小時左右。睡前沒有擦乾頭發,使大量的水分滯留於頭皮表面,不但容易得病,而且還能影響睡眠質量,也會導致失眠。

❻ 老年痴呆患者喝水嗆咳,吃飯費勁,吞咽困難該怎麼辦

怎樣照管老年痴呆患者的個人衛生

一般說來,患了老年痴呆的患者都會出現精神、行為上的異常。如一個平時愛清潔、講衛生的人,可因患病而變得生活懶散,不講衛生。血管性痴呆患者有的還表現為大小便失禁。如何照管好這些病人的個人衛生呢?這就得有家人的指導和幫助,安排好他們的居住環境,房間向陽,定時開窗,及時更換室內空氣,保持舒適的居住環境。

定期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對於有活動障礙的病人,要經常更換體位,防止褥瘡發生。內褲、被罩勤換洗。女性病人還要注意泌尿系的衛生,防止感染。衣褲要寬大,便於患者在行動不便時能及時解開。尿濕的被褥要及時洗凈晾乾。吃飯時匆使食物吞入氣管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有條件的還要讓病人多到戶外活動,接受日光浴,以防止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

怎樣布置老年痴呆病人的居室

由於痴呆病人喪失了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病人的環境應當簡單、明了和熟悉,重度痴呆的患者甚至在家裡也找不到自己的床或衛生間,所以應當盡量避免改變家庭的布置。居室內的設施要便於老人活動,利於通風和採光。廁所選用坐式馬桶,並設有扶手架,地面要平坦乾燥,地磚要防滑,地面通道無障礙物。房間色彩應明快、安寧,使室內富於歡樂和溫暖感,應當避免隔離或激怒病人。傢具要避免選用玻璃或鏡面玻璃傢具,因老年人視力減退,稍不慎就有被碰撞或劃傷的危險。床的高度宜偏低,方便老人上下,床的兩邊設有護欄,以防病人墜床受傷。家中環境應當安全和封閉,安裝信號系統以防止病人外出遊盪。

如何照料老年痴呆病人服葯

凡經醫生診斷為老年痴呆的病人,無論病程長短,常常需要接受葯物治療,一般以口服給葯為主。在家照料老年痴呆病人服葯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痴呆老年人常忘記吃葯、吃錯葯,或忘了已經服過葯又過量服用,所以老人服葯時必須有人在旁陪伴,幫助病人將葯全部服下,以免遺忘或錯服。

(2) 對伴有抑鬱症、幻覺和自殺傾向的痴呆患者,家人一定要

把葯品管理好,放到病人拿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3) 痴呆老人常常不承認自己有病,或者常因幻覺、多疑而認為家人給的是毒葯,所以他們常常拒絕服葯。這就需要家人耐心說服,向病人解釋,可以將葯研碎拌在飯中吃下,對拒絕服葯的病人,一定要看著病人把葯吃下,讓病人張開嘴,看看是否咽下,防止病人在無人看管後將葯吐掉。

(4) 痴呆患者服葯後常不能訴說其不適,家屬要細心觀察患者有何不良反應,及時調整給葯方案。

(5) 卧床病人、吞咽困難的病人不宜吞服葯片,最好研碎後溶於水中服用。昏迷的病人要下鼻飼管,應由胃管注入葯物。

❼ 阿爾茲海默症就是老年痴呆嗎如何預防這種疾病呢

阿爾茲海默症就是老年痴呆嗎?如何預防這種疾病呢?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種。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結構,休息和腦力勞動的習慣,盡量減少一些慢性病。注意均衡飲食。

❽ 什麼是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都屬於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說它們都是腦細胞的功能退化出現的疾病,一般人們習慣統稱為「老年痴呆症」,但其實它們是兩個不同的疾病。

三、從病程上

帕金森病起病年齡要早於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發病年齡是50-60歲,而阿爾茨海默病通常在65歲以後起病,年齡越大,發病人數越多。

帕金森病如果控製得當,通常可以保持10幾-20幾年生活狀態基本可以自理,如果沒有跌倒等並發症,通常不影響壽命;而阿爾茨海默病從確診到死亡通常只有10-15年左右。

四、從治療葯物上

帕金森病主要是促進腦內的多巴胺釋放或補充腦內的多巴胺。主要有左旋多巴制劑、多巴受體激動劑、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位酶抑制劑等;

阿爾茨海默病則主要是補充腦內的乙醯膽鹼水平,主要治療葯物為膽鹼酯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等。

總之,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是兩個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不過它們都是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吸入式肺炎的預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