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家嘴巴苦,淡味,心裡煩躁是什麼方面的問題
如果是長時間都這樣的話,可能是上火,上火是中醫中的一種說法,最近可能飲食不合理,吃了很多辛辣或者其他刺激性的食物,導致身體上火了,火氣比較旺,造成了一些腸胃不適,導致了口苦的症狀。如果是這樣,平時多注意飲食,少吃辛辣、生冷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蔬果,上火現象好了就不會再口苦了。
還有就是心情煩躁導致的,精神狀態不好也會引起口苦的現象,如果睡覺的時候精神比較緊張、焦慮、煩躁,甚至失眠,那麼這種不良的精神狀況會引起味覺異常,總感覺自己口裡有些苦味,其實並不是因為身體出了什麼具體的原因,而是精神上導致的,這個時候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情,盡量放鬆身心,轉移注意力,穩定自己的情緒,口苦的現象會有所緩解的。
所以啊,可能心情好了,嘴巴也就不苦, 吃飯也就香啦。希望可以幫到你。
② 老人家胃口不好 吃什麼都沒有味道怎麼辦
口腔感到淡而無味,多見於脾胃虛寒或病後脾虛運化無力者;此外,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的缺乏、蛋白質及熱量不足等,均可使舌部因味蕾敏感度下降而產生口淡之感。患者常常食慾不振,進食無味而厭食。在部分高齡的老年人中,由於味蕾退化,也多出現此症。
老人家沒胃口的原因
第一:味蕾退化
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加,身體功能也在逐漸的退化,而味蕾也在其中,這就導致我們的舌頭感知食物的味道的能力在逐漸的減弱,吃什麼都是沒滋沒味的,所以胃口就變得不好起來。
第二:消化能力下降
相比於年輕人來說,老人年的消化功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個時候胃部容易產生寒氣,長期如此則容易影響我們的食慾。
第三:服用過多祛火葯
常見的祛火葯有很多,例如黃連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老人家長期服用這種葯物,那麼胃口也會變差。
第四:飲食因素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不夠科學,多吃了一些生冷的食物以及油膩的食物,那麼也會影響老人家的胃口。所以說,老年人在平時的飲食中最好清淡一些,少吃重口味的食物。
老人家沒胃口怎麼辦
第一: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取
想要增加食慾,那麼日常應該適當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取。專家告訴我們,鋅元素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對於體內的味覺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能夠促進我們的味蕾,這對於增強食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在日常的飲食之中一定要多吃一些富含鋅元素的食物,常見的就有瘦肉、蛋類、豆製品、花生等等,這樣我們的味覺也會變得越來越靈敏。
第二:講究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對於人體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避免眾多口腔疾病,同時還能夠達到促進食慾的作用。所以說,老年人一定要做到飯後漱口以及早晚漱口的好習慣,並且及時清理口腔、牙縫之中的食物殘留物,這樣能夠有效的預防口腔之中細菌的滋生。
第三:牙病要早治
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從這個諺語之中我們就應該知道牙病對於我們身體的危害。所以說,如果出現了牙病一定要及時的接受治療,千萬不能夠諱疾忌醫,如果出現了脫落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的鑲補。另外,在日常吃東西的時候最好要將飯菜嚼碎之後在吞入腹中,這種不僅能夠保持我們的口腔咀嚼功能,同時又能夠令味蕾充分的接觸到食物,遮掩能夠有效的增加食慾。
第四: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
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定要保持一個愉快並且開朗的心情,這樣身體才能夠更好,食慾也會越來越好。另外,在吃飯的過程中最好不要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談論一些煩悶的事情,並且做到戒煙戒酒,日常飲食也要規律起來,這樣我們舌頭的味蕾敏感性就會得到大大對增加。除此之外,還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或者是鍛煉,這樣能夠有效的促進胃部排空,身體自然而然就會發出飢餓的信號,這樣食慾也會獲得很好的增長。
第五:多吃湯類食物
老年人的餐桌之中應該多增加一些湯類食物,因為專家告訴我們,相比於固體食物來說,湯類食物能夠更好的刺激我們味蕾對於食物的敏感度,所以說日常老人家應該多吃一些面湯、蛋湯、肉湯等等。除此之外,食物的溫度要求也是比較高的,老年人的飲食一定要溫度適中,最好能夠保持在二十攝氏度到二十五攝氏度之間,這樣才能夠給味蕾更好的刺激。
第六:少吃油膩或生冷的食物
因為多吃了油膩或者是生冷的食物容易導致胃部的寒氣增加,這樣體內的熱量就會減少,這樣不僅導致老人家沒胃口,同時也會出現體質下降的情況。
第七:多吃消食的食物
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正在不斷的下降,所以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適當的吃一些能夠幫助消食的食物是最好的,常見的就有山楂、陳皮以及神曲等等,這些食物都能夠很好的調節消化功能。新鮮的山楂能夠直接作為零食服用,乾燥的山楂則是可以用來泡水;陳皮曬干之後切絲也可以直接泡水服用;神曲除了可以直接開水沖泡之外,也可以用來熬湯。老人家想要增加食慾,那麼在飯前半個小時服用這些消食的食物最好。
③ 老年人說吃東西沒味道。還感覺辣辣的。 是什麼原因
中老年人味覺功能降低
吃東西有沒有味道,其實就是考察味蕾這個「探頭感受器」靈不靈敏。味蕾還是人體防禦機制的一部分,像兒童吃到苦的東西就會吐掉,就是因為味蕾給出了警示。
老年人味蕾萎縮是自然現象。女性45歲、男性55歲後約有2/3的味蕾開始萎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覺功能繼續降低,這就是很多老年人「食不知味」的真正原因。
一些口腔內的疾病,例如口腔黏膜扁平苔蘚,或口腔潰瘍等,不但影響吃東西,同時也可能幹擾人的味覺。除了老年人正常的味覺功能衰退外,很多時候「口淡」背後卻隱藏著諸多疾病信號。手術患者或放療、化療患者都會覺得口淡,不想吃東西。這是手術以及葯物引起的,而腫瘤壓迫中樞神經也可能出現味覺減弱。有關研究印證,相當多早期癌症病人,會有味覺減弱的現象,大約1/4的晚期癌症病人突然消瘦與異常的味覺有關,味覺異常會導致厭食。研究同時發現,在糖尿病、甲狀腺腫瘤和青光眼的病人中,「味盲」者要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倍。由此認為,味覺障礙可能是患有某種疾病的「警報」。
另外,口淡也可能發生在身體炎症的初起或消退階段,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潰瘍等都會伴隨「食不知味」;內分泌疾病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的缺乏、蛋白質及熱量攝入不足的病人,也常有口淡感。如果老年人牙齒殘缺不全導致食物與味蕾沒有「親密接觸」也可能是食不知味的重要原因。
食而無味在中醫認為是「口淡」,指口中味覺減遲、自覺口內發淡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這是《黃帝內經》對於食而無味的觀點「闡述」。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脾主運化功能,與食慾、口味有著密切的關系。脾主運化,如果脾氣健運,則食慾旺盛,口味正常;若脾失健運,可見食慾不振,口淡無味。所以「口淡」者關鍵是要養胃健脾,用以補中益氣。
臨床常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減,如黨參、白術、茯苓、木香、砂仁、陳皮、神曲、山楂等。若脾胃陽虛,陰寒內盛,則須加入溫運脾陽之品,如附子、乾薑等;若脾虛濕阻中焦,而口淡、腹脹欲嘔,則須加芳香化濁之品,如藿香、佩蘭等;若因外感風寒,而口淡者,是外寒逼肺、反侮脾土所致,則需溫經散寒、疏散風邪,使脾氣得伸,胃氣得復,而口淡自愈。
④ 老人家的味蕾怎麼沒感覺
隨著年齡增長,舌頭上的味蕾約有2/3逐漸萎縮,造成角化增加,味覺功能下降,高燒、感冒、舌潰瘍等疾病之後常常口淡而無味兒。臨床上口中無味一般多見於久病脾胃虛寒的人、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及長期發生的慢性疾病,舌乳頭萎縮、味蕾減少,使味覺明顯受到影響。另外因口腔疾病如黏膜病、齲齒、牙周病、牙齒缺失沒有修復等因素造成咀嚼不便,不能更好促使唾液分泌;患有糖尿病、萎縮性胃炎、維生素缺乏症等病的老年人,嗜好煙酒,煙酒對舌乳頭直接損害,這些因素常促使味蕾退化、味覺下降、食而無味,另外鋅元素不足常常連帶著嗅覺和味覺的改變 味蕾 保養 1、不良的飲食習慣混亂著人們的味覺系統,而更糟糕的是,這還會加速鋅的流失,而鋅就是慫恿人們味覺逃亡的主犯。鋅是唾液中的味覺素的組成成分之一,長期缺鋅會影響舌表面的味蕾的生長,而只有舌表面有足夠的味蕾,才能感覺到飯菜的味道。措施:一天補鋅約15mg,就可以預防味覺障礙。含鋅最多的食物是牡蠣,每100克含鋅40-70mg。此外小魚、綠茶、可可、芝麻、杏仁、海藻、黑米、蛋黃、動物肝臟也是含鋅量較高的食物。 2、平時護理 (1)補充維生素A、E及復合維生素B。 (2)經常吃含鋅多的食物,口服硫酸鋅或攝入含鋅豐富的動物類食品、貝類水產品。 (3)咀嚼口香糖、用小蘇打水漱口。 (4)改變食物品種及烹調方法,從色、香、味來刺激食慾。 (5)進食時充分咀嚼,讓食物與味蕾接觸機會增加,提高其興奮性。 (6)每餐不吃得太飽,讓味蕾經常處於興奮狀態。 (7)避免刺激性及過冷過熱的食物。這些可能破壞舌面的味蕾,影響味覺神經,使口味越來越重。 (8)由於味蕾細胞都是由周圍上皮細胞更新,所以味覺的恢復至少在10天以上。不過一定要及早發現治療,味覺障礙產生後一個月內發現進行治療的,80%能恢復正常。半年內發覺、治療的治癒率為70%。超過半年的治癒率不到50%。
希望採納
⑤ 老年人總覺得口感很淡,那是否可以多吃一點鹽
其實很多老年人的口味都是比較重的,原因有二,一是他們已經習慣了偏咸口的食物,舌頭對這些重口味的食物已經再熟悉不過了,炒菜時少放鹽他們會覺得沒味道,第二個原因就是老年人的味覺會有所退化,炒菜的時候,鹽也就越放越多,重口味的食物才能「喚醒」他們的味覺。
高血壓來臨,這個「信號」你可別忽略
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高血壓,但卻不了解高血壓來臨前,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在正常情況下,血管是暢通無阻的,這個時候血流也比較順暢,血壓自然也比較平穩。在血壓不斷升高的時候,血液流通就沒那麼順暢了,各個器官得到的血液和營養也減少了,尤其是腦部,就會出現供血不足而導致的頭昏腦脹。
如果老年人頻頻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希望你不要大意,這很有可能是高血壓到來的信號,若一味地忽視,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老年人如何控制鹽分攝入,預防高血壓?
改變烹飪習慣
很多朋友在烹飪的時候,都會選擇直接放鹽來進行調味,其實,想要提高食物的鮮美度,還可以通過加醋或檸檬汁等物質來調味,減少食鹽的攝入,這樣既不會影響食物的口感,也避免了鹽分超標。
調整烹飪方式
如果你平時喜歡用油炸、翻炒等方式來烹飪食物的話,那就需要好好調整一下烹飪方式了,採用蒸、煮的方式,不僅能控制鹽分的量,還能保留食材的原本味道,對健康也十分有益。
食材的選擇
其實我們通過挑選食材,也可以達到控鹽的效果,因為有很多食物,比如洋蔥、辣椒、番茄等,本身就有調味的作用,用它們來代替一部分的食鹽,食物的口感可能會更豐富。
總結:可能很多朋友覺得自己的飲食習慣還不錯,堅持了幾十年,身體也沒有出現異常,所以不願意改變。但誰不想自己的健康情況能更上一層樓呢?為了健康,老年人尤其要嚴格控制鹽分攝入,如果你每天的鹽分攝入量已經超過了6克,希望你能好好反省,並盡早改正!
⑥ 老人歲數大了總嫌口味淡,那是否需要多吃一點鹽
人老了,記性差了,味覺退化以後,吃不出啥滋味了,原來愛吃的飯菜也都不惦記了。我爸曾經給我說過:「趁著你還年輕,現在想吃啥趕緊去吃,老了吃啥也沒勁父母年齡大,記憶不好,有時候可能放來兩次鹽而不自知,但是你明顯發現了這個症狀,你應該抽時間帶老人去醫院做個全面的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⑦ 60多歲的老人近一年來沒胃口不想吃飯,吃東西覺得嘴裡沒味要吃很鹹的才行,老喜歡吃冷的飯菜,為什麼
年紀大了後,味覺減弱,需要口味重的食物,但建議不要吃過咸、過甜等過激食物,
喜歡吃涼食,因為涼的食物比較爽口,且對味覺刺激不大,但建議你少吃,涼食物在衛生方面不太好,且對身體刺激過大,老年人應注意!
⑧ 67歲老人嘗不出來味道和鹹淡,是什麼原因
?老年人味蕾功能本身已開始衰退,所以受疾病影響更為明顯;一旦發生味覺障礙,應該從全身口腔疾病兩方面去找原因。
從味覺看健康
進食後,為何會有甜、酸、苦、鹹的感覺?這全靠味覺器官舌的功效。舌面上的味蕾,能感受到口腔內各種化學刺激,當食物的可溶性有味物質與味蕾接觸,味蕾里的細胞纖毛就把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皮質中樞,於是產生味覺。若味覺異常,可能是體內潛藏疾病的信號。 口淡
面對佳餚美食,也覺淡然無味,食慾欠佳。原因可能是外感不適,或是脾胃虛弱,運化不暢,以致不思飲食。此時宜健脾益氣。
口酸
即使沒有進食酸性食物亦自覺口中有酸味。這情況是因肝胃不和,或肝有鬱火所致。患者可能有胃炎或消化性潰瘍,以致胃酸較正常為多。
口苦
人體惟一能產生苦味的器官是膽,若感到口苦,即肝膽出問題,通常是因肝膽有熱引致。《靈樞 四時氣》:「膽液泄則口苦」。若經常進食燥熱的食物,會引致肝火上升,亦會燃燒體內津液,因而感到口苦。
經常熬夜或抽煙的人,早上醒來亦會感到口苦。
口甜
口中經常有甜味,多因濕熱積於脾所致。另外,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撓亂各種的分泌,唾液中澱粉含量增加,刺激舌致上味蕾,因而感到甜味。糖尿病者也有口甜的感覺,因為體內血糖增高,唾液中的糖份也增多,因而有甜味。
口咸
多屬腎虛,是腎液上泛引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