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補腎降壓一穴解決,夜尿多怎麼辦老年痴呆按摩哪裡——都在腎經
針道窺徑——經絡之足少陰腎經
腎經共有27個穴,主治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以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病,咽喉、舌等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症。
1. 湧泉 (KI 1) 井穴
【定位】足趾跖屈時,約當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見圖2-41)。
【主治】①昏厥,中暑,癲狂癇,小兒驚風;②頭痛,頭暈,目眩,失眠;③咳血,咽喉腫痛,喉痹;④大便難,小便不利;⑤奔豚氣;⑥足心熱。急救要穴之一。
【體會】直刺0.5 0.8寸。降邪宜用灸法或葯物貼敷。湧泉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在氣功、武術中多會提及。以前高中時,總以為湧泉穴在腳心的正中央,但是實際上是在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注意是腳掌不是整個腳的1/3,所以對於整個腳來說只是中點稍往前一點。在我們氣功或者武術站樁的時候,就是重心所在的位置,也是人身之根。治療的范圍比較廣,除了井穴通用的神志病和五官病外,還治療大便難,小便不利。湧泉是急救要穴,所以它的刺激量非常大,通常用於昏迷等意識不清的時候,平時很少用針去扎。但是按摩和艾灸,貼敷非常常用。我就曾經堅持過2年按摩湧泉,每天洗完腳後將湧泉穴擦熱了,有助於睡眠。另外湧泉穴貼敷肉桂末可以引熱下行,治療高血壓。
2. 然谷 (KI 2) 滎穴
【定位】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緣凹陷中(見圖2-42)。
【主治】①月經不調,陰挺,陰癢,白濁;②遺精,陽痿;③消渴,腹瀉,小便不利;④咳血,咽喉腫痛;⑤小兒臍風,口噤。
【體會】直刺0.5 0.8寸。然谷是腎經的滎穴,主要是能瀉腎經虛火,所以可以治療糖尿病,糖尿病中醫都認為是肺腎陰虛。由於腎經循喉嚨,挾舌本,所以還治療咽痛咳血,至於其他泌尿生殖疾病,是所有腎經穴的主治,就不多說了。然谷穴我們主要用於瀉熱,有熱才用然谷。
3. 太溪 (KI 3) 輸穴;原穴
【定位】內踝高點與跟腱後緣連線的中點凹陷處(見圖2-42)。
【主治】①頭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②咳嗽,氣喘,咳血,胸痛:③消渴,小便頻數,便秘;④月經不調,遺精,陽痿;⑤腰脊痛,下肢厥冷。
【體會】直刺0.5 0.8寸。太溪穴其重要性在所有362個穴位中可以排到前5位。前北京鼓樓醫院針灸科主任張士傑因擅長單穴太溪穴及針葯配合治療疑難雜症,被譽為「張太溪」。在他手裡,很多病都可以用太溪穴。因為腎是先天之本,太溪是腎經的原穴,所有和腎有關的疾病都可以治療。太溪穴下有脛神經經過,所以太溪的針感很強,患者會覺得有觸電感往湧泉穴方向放射。如果針感太強,建議不要在一個患者身上反復刺激太溪,容易損傷脛神經。太溪穴一般用補法,仔細觀察和觸摸太溪,如果太溪穴肌肉凹陷明顯,或者沒有彈性,觸摸上去覺得手底下很空,一般表示腎經虧虛,可以用補法輕柔持久按摩。簡單舉個例子,老年人夜尿頻多非常常見。有一次,我給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治療,她每天夜尿頻數,多的7、8次,少的也有5、6次,嚴重影響睡眠。一般夜尿多大多為腎虛腎氣不固引起。我選擇了關元、中極、水道、陰陵泉、足三里、太溪。太溪、足三里用補法,其他平補平瀉。針刺兩次後就大為好轉。類似這樣的疾病最好進行手法補瀉,不要紮上針就不管了。有一次我實在是太忙了,沒有給一個夜尿頻多的老太太提插捻轉進行手法補瀉。結果第二天患者復診,就說當天遠沒有前幾天效果好。我只好老老實實的給她在太溪穴上用補法,當天,夜尿就比原來明顯次數減少。所以說,手法對於內科疾病的治療還是很有益處的。對於普通百姓,也可以沒事輕輕按揉太溪,注意要輕柔,時間要長一些,最好能夠超過5分鍾,這樣可以起到補益的作用。
4. 大鍾 (KI 4) 絡穴
【定位】太溪穴下0.5寸,當跟骨內側前緣(見圖2-42)。
【主治】①痴呆;②癃閉,遺尿,便秘;③月經不調;④咳血,氣喘;⑤腰脊強痛,足跟痛。
【體會】直刺0.3 0.5寸。大鍾為腎經絡穴,主治和太溪有類似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不容易扎出針感,所以臨床上用的少,上周還有個80歲老爺子掛了號問我幾個穴位在哪裡,准備回家給自己老年痴呆老伴按摩,其中就有大鍾穴,然後讓我用筆點上,用相機拍下來,感念他對老伴一片赤誠之心,我也不厭其煩。結果這周還來給我送了封感謝信。但是怎麼說呢,大鍾雖然有治療痴呆的作用,但是想要改善,通過按摩是很難達到的,遠遠不如針刺效果好。那麼為什麼大鍾有這個作用呢?主要是腎主骨生髓,腦髓空虛是痴呆的原因,所以用腎經的大鍾穴有這樣的作用,而且大鍾是腎經的絡穴,和膀胱經相連,膀胱經是「入絡腦」的,但是膀胱經上的穴位主要是治療「頭風」,外邪侵犯引起的頭痛,這是和膀胱經「人身之藩籬」的作用相符合,而大鍾穴是腎經的穴位,主治先天不足,髓海空虛,又和膀胱經相連,所以治療痴呆效果會更好一些。像這位老爺子那樣經常按摩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5. 照海 (KI 6) 八脈交會穴(通於陰蹺脈)。
【定位】內踝高點正下緣凹陷處(見圖2-42)。
【主治】①失眠,癲癇;②咽喉干痛,目赤腫痛;③月經不調,帶下,陰挺,小便頻數,癃閉。
【體會】直刺0.5 0.8寸。照海是八脈交會穴,通於陰蹺脈,陰蹺脈的主要病症就是失眠和癲癇,和之前說的申脈作用類似,通常會同時使用。另外,照海也治療咽喉腫痛,因為腎經所過。照海也治療踝關節扭傷,其所處的位置是踝關節內翻扭傷最常見的壓痛點。
6. 復溜 (KI 7) 經穴
【定位】太溪穴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見圖2-42)。
【主治】①水腫,汗證;②腹脹,腹瀉;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體會】直刺0.5 1寸。復溜我最常用的是治療下肢水腫和腹水,效果不錯。大家知道很多人坐車久了或者飛機坐久了就會下肢水腫,這是因為靜脈迴流有問題,治療往往就是用彈力襪,我也嘗試帶過,滋味絕對不好受,效果也不怎麼樣。但是我用陰陵泉和復溜治療後,效果很明顯,雖然沒有能夠根治,但是已經有很好的改善了。復溜和合谷同用治療汗證,這個雖然嘗試過,但是效果欠佳,最後還是吃湯葯效果快。
7.陰谷 (KI 10) 合穴
【定位】屈膝,腘窩內側,當半腱肌腱與半膜肌腱之間(見圖2-45)。
【主治】①癲狂;②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小便不利;③膝股內側痛。
【體會】直刺1 1.5寸。陰谷在半腱肌和半膜肌之間,所以我經常用它來治療膝關節後側疼痛,但是對於癲狂和男女科病,我就很少用到陰谷了。
㈡ 世界老年痴呆日|得了痴呆,中醫治療有哪些招數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康復科 王嘉麟 痴呆是世界公認的難治性疾病,除了少數有明確原因的痴呆可治癒外,大多數痴呆尚無特效葯物,但是一些中葯或非葯物療法對症狀有一定療效,幫助延緩其進展。
(一)中葯治療
主要根據辨證給予方劑,個體化治療,因中醫認為痴呆基本病機是髓減腦消,神機失用,痰瘀蒙竅,以虛為主,因此治療大法是補腎益髓,健脾養血為主,還少丹及七福飲都可以選用,根據標實的組分,配合化痰、活血、清熱、解毒葯物,這需要在中醫醫師的指導下用葯。舉例:熟地30g,山茱萸12g,遠志6g,熟棗仁15g,柏子仁(去油)15g,茯神9g,太子參15g,菖蒲10g,益智仁30g補腎促智;可常服促智類葯食同源的中葯:枸杞子、鹿膠、龜膠、蓮子、山葯、黃芪、茯苓、胡麻仁、核桃、大棗、百合、桑葚子、赤小豆等性平之品。
(二)非葯物治療
主要為針刺,艾灸,拔罐,穴位貼敷、耳穴等中醫特色技術
(1)健腦操:十指梳頭、按揉風池,推印堂,扣小魚際,扣大魚際,扣手指尖,每個動作2分鍾,一天兩次;
(2)針刺:一般選擇調神類穴位(四神聰、百會、印堂、神庭、神門),配合健脾補腎類穴位(足三里、脾俞、肝俞、腎俞),留針 30分鍾,一日一次,20次一療程;可連電針,連續波80-100次/分,強度和時間以患者耐受為度;
(3)艾灸:百會、神門、四神聰、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湧泉、心俞、腎俞、肝俞,內關、合谷,減少β澱粉蛋白的生成;每次選擇2-4個穴位,每穴位5-10分鍾,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一次,10次一療程;
(4)開四關按揉穴位:太沖穴,合谷穴,每穴位3分鍾,一天兩次;
(5)耳穴:神門、交感、心、腎、脾、胃、肝、垂前,用耳穴探測棒找尋陽性點,用75%酒精消毒後,將王不留行籽貼於耳穴,加壓,有酸麻脹痛或發熱感,每日2-3次,一次定時按壓3-5分鍾;
(6)穴位貼敷:取中葯夜交藤,酸棗仁,合歡花,益智仁,遠志各等份研末取4g葯物用蜂蜜少許調勻,置於穴位貼上。選穴:取雙側三陰交,照海,湧泉,內關。24h取下敷貼的葯物,以貼葯的皮膚癢、潮紅為度。每次選用2 3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7日一療程;
(7)放血療法:夾火熱實證患者可用,75%酒精消毒後用三棱針在耳尖穴點刺放血1ml,每周2次
由於痴呆是難治性疾病,一般採用多種方法和技術聯合干預,同時,上述治療方法和技術,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和使用。
㈢ 預防健忘痴呆,中醫有哪些方法
如何預防老年痴呆症,對於老年人來說,大腦老化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如記憶力減退、職業技能下降、笨拙、頭暈、失眠、各種感覺輕微下降等。目前還沒有有效可靠的方法預防腦老化,但勤用腦、滿足心智、巧運動可以延緩腦老化,對預防老年痴呆症起到積極作用。長期研究證明,本病的因素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預防老年痴呆症應從日常生活入手。如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休息習慣、大腦習慣,盡量避免患一些慢性病。
用一隻手的拇指捏住同側的太沖點足背第一、二跖骨關節前的凹陷處,感覺輕微疼痛。每次3分鍾,然後換手,一天兩次。捏太沖穴可降低腦內乙醯膽鹼酯酶,增加乙醯膽鹼分泌,改善大腦空間位置知覺,延緩老年痴呆症的進展。第三,搓手背。用一隻手的拇指按壓另一隻手的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中點左右,每次感覺輕微疼痛3分鍾,然後每天換手一次。按揉這個點可以增強大腦的敏感度。
㈣ 老年人容易得痴呆,想了解下中醫有哪些方法能預防
我們口中所謂的老年痴呆,他的學名叫做阿爾茲海默症,他屬於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該病在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該病病變可累及神經、運動、泌尿等多個系統,會導致患者逐漸喪失自理能力,並且會對家庭造成較大的影響,還會嚴重影響到社交、職業和生活的能力。該病的並發症有抑鬱症、焦慮症、精神病等。此病在起病時比較隱襲,很難察覺,且病程呈慢性進行性。老年痴呆目前治療困難,尚且無法治癒,所以我們應該提前預防該病,那麼中醫有哪些方法能預防呢?
目前在中醫方面堅持三種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三、揉手背
用一側手的大拇指按揉另一側手的合谷穴,力度至有微痛的感覺為宜。每次三分鍾,然後換另一隻手按揉按揉另一側的合谷穴,每天一次,可以有效的增強大腦的記憶力和靈敏度。
㈤ 馬氏艾灸治老年痴呆
你好,艾灸治療老年痴呆是可以通過艾灸的火力和熱力刺激穴位,刺激神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