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心態不好與老年痴呆

心態不好與老年痴呆

發布時間:2023-07-31 12:35:00

1. 如何放平心態面對老年痴呆的老人

首先要了解老年痴呆的特徵,知曉了特徵才不會把老人當成具有正常智力的正常人,才不會用正常人標准去衡量老人的行為言語。嬰幼兒的哭鬧和無理取鬧,大人會主動哄哄孩子,最多是煩惱但不會反感和抵觸,因為知道這是孩子的正常行為。老年痴呆的老人說出的話,做的事往往和現實生活有關聯,家裡人分不清真假,信以為真就會覺得被冒犯和被傷害,從而反感、討厭老人。這就需要對老人有更多的包容和諒解。

她曾經給予你的好,像你對待你的孩子、愛人那樣滿眼都是喜歡,無論她怎麼樣,你持續喜歡她。然後去跟她說話,陪伴,照護,引導。拿出你最大的善意接受這一切,這是報恩的一次機會。

2. 家裡要是有老年痴呆的老人的話,平時需要注意哪些

誰家有痴呆症的老人都是很難過的,老人的行為讓兒女們心疼又無奈。老年痴呆本就是一種中樞神經退化的疾病,無法治癒,但是和環境因素有關。無論是從生理或者心理方面,都會有退化的現象產生。

老年情緒也主要是偏向於消極情緒,比如失落感,疑慮感,孤獨感,抑鬱感,老朽感以及對死亡的情緒反應等。心態差的人導致的結果是脾胃不好,消化吸收功能不是很好,以至於內臟器官功能都差、消瘦。

痴呆老人還有別的病,就更要注意,如果有肺病、肺氣腫的話,不能經常洗澡容易感冒。

已經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家人要在他的腕子上帶上黃布條,上寫家庭住址,名字,監護人電話號碼。以便找不到家時路人為他聯系家人。這也是國家衛生部通用的做法。

3. 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自覺的撕紙,我是得老年痴呆了么

想多了,只是一種發泄的表現,其實可以更大膽一些的發泄出來,這樣會好受很多

4.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有哪些

一、心理健康的標准

1.智力正常;2.情緒正常穩定;3.人際關系和諧;4.良好的適應能力;5.人格完整。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二、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常見問題

1.腦衰綜合症;2.焦慮症;3.抑鬱症;4.離退休綜合症;5.空巢綜合症;6.高樓住宅綜合症;7.老年期譫妄;8.老年期痴呆。

三、應對策略及預防

1.焦慮症

焦慮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分急性焦慮、慢性焦慮,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方法: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學會自我疏導。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其次要自我放鬆,想像自己喜歡的情境;第三是適當的葯物和心理治療。

2.抑鬱症

抑鬱症也是中老年人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異常,表現為情緒沮喪,孤單寂寞,思維遲鈍,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什麼都不想干,經常自尋煩惱,甚至絕望自殺。這種抑鬱狀態經常伴隨失眠、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症狀。

預防方法:合理膳食,注意葷素搭配,多一些人際交往,廣開眼界,使心情歡快坦然;培養愛好,可種花、養鳥、養魚、下棋、打牌,也可參加旅遊。總之要增加生活情趣,平時注意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輔以必要的葯物和心理治療。

3.離退休綜合症

離退休綜合症是在離退休前後出現的:一種復雜的心理異常反映,主要表現在情緒和行為方面,其中20%~30%人缺乏心理准備,20%的人有退休心理不適現象,50%以上的人退休後不知道該做什麼,總的表現為:無力感、無用感、無助感、無望感。

預防方法:①調整心態,順應規律;②發揮余熱,重歸社會;③善於學習,渴求新知識;④培養愛好,寄託精神;⑤擴大社交排解寂寞;⑥生活自律,保健身體;⑦必要時葯物和心理治療。

4.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患病率約占60歲以上人口的10%,表現為智力低下,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與操作能力嚴重衰退,極度健忘,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情緒不穩定,焦慮不安,易發脾氣,道德感審美感衰退。

預防方法: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避免獨居,改善情緒,對生活要充滿熱情,要有決心,不要喪失經常向一切事物進行「積極地挑戰」的精神,每天保持適度的緊張感,即有所事事,「勤學習,勤動腦」。及早開始右腦的鍛煉,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培養興趣愛好。

5. 性格外向的人是不是不容易患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性格外向的人是不是不容易患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血敗罩管性痴呆也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原因。高血壓等危險因素也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險因素。患者在丘腦或顳葉梗死後可在短時間內出現痴呆,稱為血管性痴呆。對於血管性痴呆患者,需要干預的主要危險因素是腦血管。除了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痴呆,還有血管性痴呆,如帕金森病,晚期也可能伴有痴呆,額顳葉痴獃等。,這些疾病可能都伴有痴呆。但從發病概率來看,最常見的痴呆是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其次是血管性痴呆。同時,混合性痴呆是由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因素共同引起的痴呆。

6. 心理因素與老年痴呆有關嗎

社會心理因素對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發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上海市專精神衛生中心何燕玲屬等人,近十年對社區群體隨訪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特徵性病理改變為β澱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丟失伴膠質細胞增生等。

7. 老年痴呆可以通過心理疏導來治癒嗎這種病症應該如何預防呢

目前來世再是沒有辦法徹底治癒的,是可以通過葯物來緩解病情的發展;要鍛煉自己的大腦,可以經常動腦子,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要進行適度的曬太陽。

8. 老年痴呆跟情緒有關嗎

經過歲月的洗禮,步入老年後,往往會少了幾分青壯時期的辛辣和犀利,多了幾分寬容與平和,人會變得溫和而慈祥。然而,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老年人原本性情溫和,但近年卻一反常態,小心眼、脾氣大,甚至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暴跳如雷。神經內科專家指出,老年人的情緒、性格突然發生較大變化,這很有可能是阿爾海默茨病(俗稱老年痴呆)的最早期的症狀!

情緒大變,鬧得全家不得安寧

家裡如果有一位老人患了阿爾海默茨病,那麼全家人都不得安寧。

劉女士的母親今年67歲。一年半以前,劉女士發現母親出現記憶衰退的跡象,說完一句話,轉身就忘了。後來還變得話很少,表情較為淡漠,與以前判若兩人。全家人都以為是因為父親的離世,母親在精神上受打擊過大,才出現這些症狀,也就沒往疾病上考慮。

但後來母親一些「奇怪」舉動越來越明顯,比如以前喜歡看電視、做一點家務,現在坐不住,回到家一會兒又要出去,不讓她出門,就會大發脾氣。有時候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而不依不饒,比如菜里放少了油,就能對兒媳婦罵上兩個鍾。更讓家裡人擔心的,由於記憶力下降,她已經無法從照片上准確辨認出親戚的名字。經過醫生測評,診斷其為「阿爾海默茨病」(老年痴呆)。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周伯榮指出,老年痴呆有很多表現,比如記憶力下降、邏輯混亂、情緒抑鬱、暴躁以及方向定位等能力喪失。不過,這些都是依靠臨床症狀和神經科量表進行測評,常常帶有主觀判斷,大多數量表對輕度病情患者的敏感度較差,會遺漏大部分輕度病人。

現在國際上有一種新的方法確診阿爾海默茨病,即抽取腦脊液進行活檢,檢測tau蛋白以及β澱粉樣蛋白。通過這些蛋白的檢查,能夠在患者還沒有出現明顯記憶下降的現象時,或剛開始出現情緒變化就能確診,從而把阿爾海默茨病的診斷時間大大提前。

並非只是智力下降,還會致殘

有人以為,患上了「老年痴呆」後,也沒什麼危害,頂多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多一個人照顧病人而已。而周伯榮卻指出,這是對老年痴呆的誤解。實際上,老年痴呆的後果是嚴重的,已成為現代社會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是導致老年人殘疾和不能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

老年痴呆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疾病一定會緩慢進展,一開始只是情緒、性格等發生變化,接著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降低,說白了就是智力水平越來越低,嚴重的只相當於3-5歲孩子的智力。

病人如果不接受治療,3-5年病情會變得較為嚴重,病人變得呆滯、長期卧床(蜷縮狀)、生活不能自理,最後常因褥瘡、肺炎、骨折、泌尿系統感染、營養不良等而死亡。因而,專家稱,老年痴呆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後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及早治療,盡量延緩病情進展

在我國,阿爾海默茨病患者超過700萬人。嚴重的智力衰退和語言能力障礙等導致患者交流困難、生活不能自理,還因精神行為異常而「無情地」折磨親人和照料者。

周主任認為,對輕度的患者,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症狀或延緩痴呆進展。因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至關重要。若在老年人剛剛出現情緒變化的時候,就能及早發現確診,並且及早治療,可以很大程度上推遲進入疾病的嚴重期,比如70歲發病,及時治療,患者80歲才進入嚴重期。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子女不同父母住,因而有時候忽略了老年人的情緒、性格的變化,直到出現明顯的痴呆狀態,表情呆滯、淡漠,無法進行正常談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時候才到醫院就診。

目前,治療阿爾海默茨病的葯物有很多種,積極治療老年人輕度的認知損害,這是守住阿爾海默茨病的第二道防線。

tips

痴呆病有很多種

在臨床上,痴呆病有很多種,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是最主要的痴呆類型,占痴呆病的50%左右。剩下的還有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帕金森痴呆、酒精性痴呆、梅毒感染所致的麻痹性痴呆。而有些痴呆病是可逆的,通過治療完全能夠治癒。因而,在老年人開始出現記憶力大幅度下降,且有行為異常和思維異常的表現時,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就是老年痴呆,而應該到醫院確診。

擴展閱讀:
一、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的飲食
自由基是痴呆症的禍根。現代科學證明,消滅自由基的有效物質,主要有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及硒。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品集中在新鮮的水果蔬菜中。

含維生素E較多的食物有:腐竹、黃豆粉、豆腐乾、素雞、黃豆、腐乳等豆類製品,以及杏仁、生麥芽、葵花籽油等食品。含β-胡蘿卜素較多的食品有:胡蘿卜、甘薯等;雞肝、鵝肝、豬肝中維生素A的含量每百克均超過4900毫克。

維生素B12和葉酸的攝入有利於避免常見的早發性痴呆。富含B12的食物有:香菇、大豆、雞蛋等;葉酸豐富的食物是:綠葉蔬菜、西紅柿、牛肉等。

降低飲食熱量,可能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因為低熱量飲食可誘發一種保護腦部不受這種疾病侵害的蛋白質生成。

微量元素的攝入也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膽鹼缺乏是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卵磷脂是大腦內轉化為乙醯膽鹼的原料,補充卵磷脂可使乙醯膽鹼增加。含有卵磷脂豐富的食物有大豆及其製品、魚腦、蛋黃、魚籽、豬肝、芝麻、山葯、蘑菇、花生等。

必需脂肪酸是大腦維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核桃、魚油、紅花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較多,在膳食中可適量增加。

注意給予低糖飲食。因為過多的食糖,特別是精製糖攝入過多,易使腦功能出現神經過敏或神經衰弱等障礙。另外,烹調菜餚時,不要放過多的味精。

9. 面對老年痴呆病人,怎樣排解心裡壓力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後天腦部功能衰退疾病,是因大腦神經病變引致,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等認知能力都會受影響,且會有情緒、行為及人格等方面的變化。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老年痴呆作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老年痴呆患者在家裡接受家庭照顧。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子女的配偶、孫子女和其他親屬等。相對其他疾病而言,老年痴呆照顧者壓力更大,心理消耗更為嚴重。這是由於疾病的特徵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表現出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早期患者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下降。中期患者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容易動怒,猜疑,日夜顛倒,四處遊走,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晚期患者則會無法認出家人,大小便失禁,完全喪失自我照顧能力。

面對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親人,朝夕相處負責照看患者的家屬們,在多種壓力下,生活、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並因此不得不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的問題。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生活狀況直接決定著痴呆患者的生活質量。家庭照顧者可說是一類隱形的病患,值得社會注意及關懷。

四大壓力累垮家庭照顧者

對照顧者們的壓力做了這樣的分析。

首先是來自生理上的壓力。照顧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繁重瑣碎, 常會影響照顧者的身體健康。國外研究發現,長期的照料工作將導致照顧者的健康退化。此外,老年痴呆症還不同於其他疾病,以最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症為例,其患者起居常日夜顛倒,行為異常,有時還會猜忌、攻擊家人。照顧者往往日復一日拖著疲累之軀,長期操勞。

第二是心理方面的負擔。許多研究顯示,長期照顧痴呆老人會對照顧者的心理方面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美國專家曾經對痴呆病人家庭照顧者的調查顯示,76%的照顧者出現焦慮,42%出現抑鬱症狀。

老年痴呆患者由於認知功能的異常,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變得十分困難,照顧者得不到患者的情感支持,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在相關的調查中,曾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屬這樣告訴醫生:「我覺得這和其他病不一樣,那些病人能夠理解你是為他好。這個是就跟你反著干,反而覺得你要害她。」「我丈夫不能說話,你說兩個人之間沒有交流是什麼感覺?我哭,我和他講話,什麼心裡話都和他講了,他也沒有反應。」

第三是人際關系與社交壓力。照顧者終因身心受到影響而社交生活縮小、交友機會減少、娛樂活動缺乏,此時更無法滿足個人或人際需求或培養興趣愛好。照顧痴呆症患者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其社交圈的退縮幾乎是一種必然。照顧者因角色變換而致家庭生活改變,長期的家庭照顧壓力還可能影響到照顧者的家庭關系,造成緊張的家庭問題。研究還發現,長期的照顧還會使照顧者出現焦躁、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其與他人的和睦相處等。

第四則是經濟方面的壓力。長期照顧,對於經濟一般的家庭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尤其是病人在醫療和照顧費用方面的開支必不可少,如果沒有積蓄,對照顧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病患的住院醫療費用、保姆費,全家生活費用等都可能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於農村或者城市裡沒有醫療保障的家庭,更是苦不堪言。

專家建議

照顧者先要照顧好自己

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家有需要照顧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屬們該如何讓自己不成為疾病的隱形受害者?醫生提醒說,照顧者應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病患。比如照顧者必須要有心理准備及對本身健康准備,包括對痴呆症症狀的認識及護理技能的培養,懂得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處理痴呆症的行為異常問題,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尋找可運用的協助資源(如親戚,朋友,社區資源)等。

落到具體操作的層面則是,照顧者要仔細觀察自己,是否常容易感到疲累,頭痛或常感冒等免疫力降低症狀;是否缺乏生活動力,也失去興趣;是否本身常感無助、無力;是否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對外界世界、親友越來越陌生;是否注意力無法集中;是否有生活無望,甚至輕生的念頭等等。盡可能多安排休息,多和他人接觸,多參加人際互動,多尋求資源的幫助,學習壓力管理和比較積極的生活態度。發現自身的問題,及時求助專業人士協助。

社會應提供資源和幫助

在工作中,醫生對這類人群做了大量調研,包括香港等比較發達的地區的情況。他指出,家庭照顧者提供的照護大多是免費服務,為政府節省了大量的開支。政府也有責任幫助他們,緩解照顧帶來的各種壓力、維護家庭照顧者的健康水平。如建立為家庭照顧者服務的機構和組織,提供咨詢、教育、協助等各方面的服務。政府應該在政策方面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拓寬社區服務的需求,比如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提供暫緩照顧、日間護理服務等。此外,定期對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狀況、需求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其健康水平和護理需求為其提供相關服務也很重要。比如,使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模式,在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建立照顧者互助小組,緩解心理壓力,傳授照顧知識,互助互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別人也就是關愛我們的未來,誰也不能保證不得老年痴呆。」

閱讀全文

與心態不好與老年痴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構養老外界環境 瀏覽:208
水純養生靈怎麼樣 瀏覽:166
表示父母對子女慈愛的成語有哪些 瀏覽:422
職工未到退休年齡死亡養老保險 瀏覽:399
老年人每天該補ve多少 瀏覽:798
幼兒園重陽節黑板圖片 瀏覽:83
四川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要多少歲 瀏覽:567
老年人睡覺不好能喝腦白金嗎 瀏覽:772
天津養老院政策補貼多少錢 瀏覽:954
一次性工亡補助父母能得多少 瀏覽:253
養老金和其他福利哪個好 瀏覽:177
高唐華夏養生堂在哪裡 瀏覽:139
山東企業退休金2017 瀏覽:888
學費保險養老金每年交多少合適 瀏覽:240
9月9日是重陽節又叫什麼節 瀏覽:110
體檢肺炎哪個醫院好 瀏覽:206
深圳福田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947
體檢中心成立工會要去哪裡弄 瀏覽:583
怎麼給父母換錢 瀏覽:698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