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痴呆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該如何預防不患此病
在老年 痴呆 症症狀出現的前11~15年,就會認知障礙跡象發生。影像學檢查還發現,症狀出現前3~9年,內側顳葉改變發生變化,而內側顳葉與記憶相關。該研究刊發在《Front. Aging.Neurosci.》雜志上。
臨床上就有這樣的案例讓人惋惜:曾有一名四十多歲的高管,總是迷路走錯方向,檢查了一家又一家醫院、歷經不少科室,才最後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一般年齡每增長5歲,該病的發病率就會增長一倍,且疾病的潛伏期可長達十到二十年。
生活中如果出現顯著的記憶力減退,空間、思維銷友凱、語言能力等全面下降,甚至性情改變,忘記自己是誰,原本很內向的人忽然變得沖動等,要引起注意。
RSHWHO渡氧專項腦細胞睡眠修復工程針對「腦細胞疲勞、失眠、焦慮」的,集合六個國家(法國、中國、德國、美國、日本、義大利)的科研成果,鎖定了影響腦睡眠的腦細胞核心修復營養。渡氧富含121種營養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項,含生物活性的十縮氨基酸,深度修復大腦睡眠神經,恢復無依賴自然狀態,修復功效已經在臨床研究上得到證實。~~~
經過大量的數據顯示,一般到了晚年還持續進行腦力運動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的幾率會比不動腦的人要低很多。不經常動腦的人來說,發生老 年 痴 呆的幾率會高一些。因為經常的進行腦部的活動, 腦內的細胞也會比較的活躍,這樣壞死的幾率就會有所降低,所以建議就算退休以後,日常也要進行適當的腦活動,下下棋,看看報紙都可以。
㈡ 老人得老年痴呆怎麼辦
老年痴呆是現代生活中,老人常見的疾病,大家知道老年痴呆的治療都有哪些嗎?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老人得老年痴呆的治療,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老人得老年痴呆的治療偏方
方1扁豆米粥
組成:扁豆20克,粳米50克。
用法:扁豆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鍾,改文火煮煎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補脾益氣。
主治:老年痴呆,屬心脾兩虛型,思慮過度,面唇色淡,氣弱少言,頭暈心悸,納差者。
方2龍眼肉米粥
組成:龍眼肉30克,粳米50克。
用法:龍眼肉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鍾,改文火煮煎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補益心脾。
主治:老年痴呆,屬心脾兩虛型,思慮過度,食少心悸,頭暈、面色不華者。
方3肥羊肉湯
禪知州組成:肥羊肉50克。
用法:肥羊肉洗凈,切小塊,開水浸泡1小時,去浮沫,加蔥、姜、黃酒,急火煮開2分鍾,改文火煨1小時,分次食用。
功效:補益心脾。
主治:老年痴呆症,屬心脾兩虛型,思慮過度,納差心悸,氣短少言者。
方4泥鰍燉豆腐
組成:泥鰍50克,豆腐200克。
用法:泥鰍活殺,去內臟,洗凈,切成小段,置碗中,加豆腐、黃酒、蔥、姜,隔水清燉30分鍾,分次食用。
功效:補心益氣,健脾。
主治:老年痴呆,屬心脾兩虛型,思慮過度,納差心悸,氣短少言,周身乏力者。
方5銀耳瘦肉米粥
組成:銀耳20克,瘦肉50克,粳米50克。
用法:銀耳洗凈備用,豬瘦肉洗凈,切成絲狀。銀耳、肉絲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3分鍾,改文火煮煎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滋陰補虛。
主治:老年痴呆,屬腎精虧虛型,足下熱痛,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盜汗者。
方6杞子炒肉絲
組成:杞子20克,豬瘦肉50克。
用法:杞子洗凈備用,豬瘦肉洗凈,切成絲狀。起油鍋,杞子、肉絲同炒,加黃酒。食鹽、味精,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益腎。
主治:老年痴呆,屬腎精虧虛型,耳聾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者。
預防老年痴呆症的運動
閱讀
不僅能增加詞彙量,擴充知識范圍,增強抽猛核象推理力,加拿大史丹佛大學學者表示,人體在閱讀時,需要多種復雜的認知功能相互協調,並增加大腦特定區域的血流量。因此,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於降低35%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玩益智游戲
能提高運用技能、演繹推理能力、判斷思維能力和社交技能。猜字謎更是能降低47%的認知障礙症發生風險。
游泳
游泳不但能有效活動到全身肌肉,幫助減重瘦身,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發現,在水中把身體浸泡在達到心臟的位置,能增加大腦中的血液流量。當參與者浸泡在水中時,他們大腦中動脈的血流量提升了14%,大腦後動脈的血流量增加了9%。
彈奏樂器
研究證實,年輕時學過音樂的人,年老後生活更豐富,生活品質也較高。這是因為彈奏樂器能增強肌肉的記憶功能、改善手指的靈活性、提高大腦的可塑性,引發大腦發生結構性變化,防止記憶衰退。
跳舞
跳舞不但是一項有趣的社交活動,研究發現,跳舞能同時調動大腦中多個區域的神經功能,有效鍛煉手部及眼睛之間的協調能力,讓人變得更賀蔽聰明,甚至能降低76%罹患認知障礙症的機率。 的人
1.老人如何防止老年痴呆
2.鍛煉痴呆老人記憶力的方法
3.防止老年痴呆食譜
4.中年記憶衰退可提早老年痴呆18年
5.老年痴呆護理論文範文
6.如何預防老年痴呆症,增強記憶力
㈢ 淺談老年護理畢業論文範文
老年護理是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護理、康復和健康 教育 為一體的連續性、綜合性的服務。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老年護理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老年護理畢業論文 範文 一:老年人的心理護理【摘要】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上20世紀70年代以後所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的結構比例不斷改變。老齡化的速度很快,1990年以來,我國老年人口以每年3.22%的速度增長,到2000年已進入老齡化社會。[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快的國家之一,而我國的老年人進入老年期後的時間里,預期健康壽命只佔1/3左右。老年期的患病隨年齡的增長呈正增長,而在各種患病因素中,心理因素佔有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做好心理護理以預防和降低老年人易患疾病的發病率,對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為實現健康老齡化這個永恆的主題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關鍵詞】老年人心理護理心理保健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 編號】1004-7484(2010)03-00-01
老年期是人生命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此階段人處於衰老的過程,身體各個結構老化,功能下降,出現一系列的生理改變,如老年斑增長,骨質疏鬆,泌尿生殖系統改變等;而從社會角度講,老年期面臨著許多重大生活改變,如退休,配偶親人死亡等,對老年人來說這些變化都是痛苦的,生活改變隨之會出現相應的心理改變,那麼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1 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的原因
1.1 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的因素
老年人心理變化的因素包括:生理改變 、 社會地位改變、環境因素、疾病因素 、生活方式 文化 程度、營養缺乏及生活事件的影響。
2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護理
老年人最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所給予的心理護理:
2.1 孤獨
2.1.1 孤獨的心理護理
①維持與社會的接觸,應給予老年人特別的關心,經常主動與他們進行溝通,幫助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走向社會,保持與人交往,從社會生活中尋找生活動力,來擺脫孤獨。
②保持家庭關系和諧,老年人身邊關心和親近的人越多,生活將越充實。因此要維持家庭關系和諧,使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適應。在護理中應與老年人的家庭保持多方面的聯系,要求家屬密切配合。
③幫助老年人調整情緒,護理人員對老年人應給予特殊照顧,熱情的關懷減少其精神刺激。除了用語言交流外,還應增加一些非語言的交流。
④幫助老年人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在考慮老年人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鼓勵老年人參加適當的活動。例如,下棋、聽音樂、 唱歌 等娛樂活動,以及打 太極拳 、練氣功、自我按摩等。
⑤保持性格開朗,情緒樂觀:應經常指導老人保持開朗、平靜、樂觀的情緒。培養其生活情趣,使老人擺脫抑鬱等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樂觀、開朗、健康的心境。
⑥做好軀體疾病的護理:幫助老年人正確對待疾病;如果老年人患有某種軀體疾病,可能會加重他們的孤獨心理,護理人員和藹、友善、熱情的服務,可使老年人增加信心,同時,應有針對性的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及康復鍛煉等情況,幫助老人正確認識疾病,樹立生活的信心。
⑦確保老年人安全,重點護理有消極言行的老人,以防發生自殺等意外事故。
2.2 抑鬱
2.2.1 抑鬱的護理
①給予老年人心理上的支持,包括了老年人的思想變化和情緒波動,經常與他們交流,態度和藹,語言親切溫柔,處處尊重老人,以獲得老年人的信任。
②讓老人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和室外活動,保持一定體力,維持自理生活的能力。
③組織老年人適當參加文化娛樂活動,使其精神愉快,減輕衰老的感覺及疾病的負擔。
④幫助老人們學會自我排遣寂寞,調劑生活的辦法,使老年人克服困難,保持良好心態。
2.3 健忘
2.3.1 健忘的護理
①安排規律的生活:老年人有時會將生活用品一放就忘,因此應指導老年人有規律的安排日常用品,形成固定的位置,或制定日程安排,以便於加深記憶,例如,將每日服用的葯物固定擺放,安排合理的日程表,保持用規律的日常活動。
②加強健康教育及護理:應告訴老年人健忘是正常的衰老現象,不要過分擔心。同時,應經常提醒老年人,減少因健忘所帶來的麻煩和影響。
③加強健腦鍛煉:健忘是一種衰老的表現,老人們仍然不應放棄健腦鍛煉,護士應教育和鼓勵老年人經常做加強記憶的思維活動鍛煉,如背誦詩詞,英文單詞,經常下棋等,有條件都還可以學習計算機。
3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護理
目前我國城市老人前三位的死因是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其致病原因多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例如,我國胃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受過精神刺激和愛生悶氣的人,易患胃癌,專家認為,憂郁消沉的人,其免疫力下降,促使癌症發生或日趨惡化,樂觀爽快的,其免疫力增高,腫瘤生長受到抑制。[2]因此,老年的心理衛生保健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預防疾病和生理改變給老年人帶來的影響,還能使老年人較好地處理各種自身的、家庭的以及社會的問題,讓老年人保持較好的心理,利於健康長壽。
3.1 老年人心理保健護理的 方法
3.1.1 首先應教育老年人:對人生要有堅強的信念、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1.2 向老年人講述及示範各種情緒調解法,如自我教育法,言語暗示法,活動轉移法,溝通調節法,環境調解法及適當發泄法。
3.1.3 培養適當的興趣及 愛好 ,老年人退休後有一定的空閑時間,因此應幫助老年人培養豐富的生活情趣、多用腦、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
3.1.4 消除老年人的消極心理因素。
參考文獻
[1]李小妹.《社區護理學一》,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許能鋒.《預防醫學二》,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1.
老年護理畢業論文範文二:老年人的家庭護理?【摘要】 目的 總結 各種老年人的家庭護理的 措施 。方法 閱讀文獻,總結老年人家庭護理的措施,得出全面的結論。結果 開展老年人家庭護理,對於老年人及家人的健康教育和指導至關重要。結論 老年人家庭護理模式還不完善,不能全面維護和促進老年人的健康,還有待完善。
?【關鍵詞】 老年人;家庭;護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已逐漸成為全球化的問題。我國居家養老模式還處於起步階段,家庭養老護理員尚缺乏規范性的培訓。由此就需要多方面的理論對老年人的家庭護理提供更好的依據,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指導、康復指導、老年病人及健康老人的營養指導和生活指導、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詢。
1 家庭護理?
家庭護理是以家庭為服務單位,家庭成員為服務對象,護士與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維護家庭健康的系列化和多樣化護理活動。以促進和保護家庭健康為目的,預防家庭成員發生或減少疾病及並發症,並幫助家庭成員護理和適應疾病,以發揮成員最大的健康潛能,家庭健康護士需在健康連續狀態的任何領域為家庭提供護理,家庭護士還可選擇不同的地點為家庭提供護理服務,如可在社區護士的辦公室里、在家庭所在地或家裡等。同時,家庭護士還要為不同的家庭提供護理服務,包括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家庭,有急、慢性病人的家庭,正處在變革中的家庭等。
2 方 法
?2.1 老年人常見疾病的家庭護理
?2.1.1 高血壓家庭護理1 高血壓冠心病是我國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對心、腦、腎各重要臟器有嚴重損害。
?2.1.1.1 依據病情指導病人按醫囑用葯 服用降壓約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同時,密切觀察療效,如血壓下降過快,應調整葯物劑量。在血壓長期控制穩定後,可按醫囑逐漸減量,不得隨意停葯。某些降壓葯物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在服葯後應卧床2—3小時,必要時協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無異常後,方可下床活動。
?2.1.1.2 保證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勞累提倡適當的體育活動,但需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時間過長的劇烈活動。
?2.1.1.3 幫助病人避免遺忘 將服葯和生活中的某些必做的事相聯系,將葯物放在醒目的位置,用醒目的字體標明用葯劑量和服葯時間,讓老年人易於識辨。
?2.1.1.4 注重心理護理 加強衛生宣教 根據病人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同時,讓病人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幫助病人訓練自我控制的能力,參與自身治療護理方案的制訂和實施,指導病人堅持服葯,定期復查。飲食上應選用低鹽、低熱能、低脂、低膽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飲食。鼓勵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煙、控制飲酒等刺激性食物。肥胖者應限制熱能攝入,控制體重在理想范圍之內。
?2.1.2 老年糖尿病的家庭護理 病情不重的老年人,只需要飲食加以控制,口服一種降糖葯片就可以了。若出現並發症則應及時就醫。糖尿病人飲食要按病人的身高、體重、性別、和血糖、尿糖的變化來定,再按工作性質、生活習慣計算出每天總熱量和三餐分配,並按食物成分轉為食譜。這些應由醫師和醫院營養師提出,有家庭護理遵守實施。為了測定血尿糖變化家庭護理人員要學會使用尿糖試紙。
?2.1.3 老年震顫的家庭護理
?2.1.3.1 保持情緒穩定 患者的震顫症狀與精神因素、心理狀態密切相關。應避免刺激和情緒激動。因此,無論是患者還是其家屬,都應對這一疾病有充分的認識和思想准備,應始終保持精神愉悅、情緒穩定。
?2.1.3.2 生活上多照顧 肌肉的震顫、關節功能的障礙,家人應給予多方面的照顧。患者服葯時,要事先為其准備好開水;穿著選擇容易穿脫的拉鏈衣服及開襟在前、不必套頭的衣服。刮鬍子使用電動刮須刀,使用紙杯或塑料杯刷牙。進餐時不要催快吃快喝,喝冷飲可選用有彈性的塑料吸管,喝熱飲用有寬把手、且質輕的杯子。在患者的碗成盤子下放一塊橡皮墊以防滑動。
?2.1.3.3 堅持終身服葯 由於治療所用的葯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必須強調按時、定量服用,不要輕易停止或自行改用其他葯或加大劑量。對於中晚期病人應把葯物送至病人口中,看著他服下。
?2.1.4 老年痴呆的家庭護理
?2.1.4.1 理解和寬容老人 對於老人的嘮叨不要橫加阻止或指責。不能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老人自尊心的語言和行為,不能侮辱人格,或採用關、鎖的方法來處理。可以把病人的姓名,地址,電話寫在卡片上,放在他的口袋裡。
?2.1.4.2 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加強安全防範措施,老人所服葯品要代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著服下;睡床要低,必要時可加柵欄。
?2.1.4.3 注意飲食營養及個人衛生 進食緩慢,防止嗆咳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防止褥瘡發生。
?2.2 老年人心理家庭護理
?2.2.1 掌握特性有的放矢 老年人的心理危機幾乎每個老年人身上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個性脾氣,做到有的放矢,因時而變,合理適度。
?2.2.2 熱情關懷,精神安慰 幫助老年人正視現實,鼓勵老人要有新的人生追求,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胸懷坦盪,情緒樂觀。同時要多關心老人物質和精神需要,與其共享天倫之樂。
?2.2.3 穩定情緒,啟發疏導 老年人處境特殊,常因生活中細小事件引發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中要注意細微觀察,盡量滿足老人的物質及精神需求。督促和幫助老人注意儀表整潔,將衰老的不良刺激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在老人面前盡量避免談論家裡或個人不愉快事件,避免談論死亡話題,減少不良心理反應。
3 小 結?
居家護理人員應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促進健康。運用現代護理技術,通過護理手段盡可能穩定或延緩慢性病的發展,一旦發展則給予及時治療和處理;預防各類並發症,減輕傷殘程度;對慢性病的晚期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安全的姑息性診療護理支持系統,以提高患者的自主能力和生活質量;向患者及家屬提供生活、飲食營功能性康復和心理康復等衛生保健方面的建議和技術指導,使人們確切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處於接受有效護理的最佳心身狀態。
參考文獻?
[1] 王建榮,劉玉春,馬燕蘭.老年護理新觀念及老年人特殊問題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59—961.
?[2] 樂曉平.從日本老年介護發展過程看中國老年護理事業發展需求[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73—75.
㈣ 如何做好預防老年痴呆的措施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心理疾病。你們知道怎樣預防老年痴呆嗎?下面我就來告訴你預防老年痴呆的相關方法,歡迎閱讀。
1、定期作體檢
老年痴呆症發病常很隱匿,不為人們所注意。因此,正確認識痴呆早期症狀,使病人得到及時治療,延緩進展,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平時最好定期前往醫院做身體檢查,一旦發現有什麼問題,才能及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將小病拖延成大病。
2、合理膳食,三餐規律
多吃些有益於智力的食物。我們知道如果微量元素與礦物質攝取不夠,對人的腦力會有影響,所以多吃些有益於大腦的食物,比如魚就是不錯的選擇,定時去醫院檢查,在醫生囑咐下適當補充些維生素。另外三餐要規律,每餐要吃少吃好,多吃粗糧和含有纖維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3、勤動腦
大腦和其他器官組織一樣“用進廢退”,積極學習,勤動腦,大腦接受信息刺激多,腦細胞才能以發達並有生命力。退休後應該安排一定時間看書學習寫文章,讓頭腦得到活動機會,保持大腦的靈活性。老年人應積極培養學習興趣,參加腦力勞動,可以防病抗衰老,預防老年性痴呆症。
4、保持心情愉快
長壽的人一般都很樂觀,心態好,得病少,因為笑本身就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有愉快的心情自然百病不侵,其實醫學上本身也說,身心抑鬱的人的確容易引發老年痴呆症的發生,因為他精神出現障礙,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有與世無爭,身心豁達,開心樂觀,才能健康永在。
5、堅持運動
老年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鍛煉和勞動能使血液循環加快,大腦供血量增加,腦細胞得到充足的營養素和氧,大腦細胞活力增強,健腦防痴呆。為年輕時人這台機器在不停運轉,零部件在不斷的自我養護,一旦退了休,閑下來了,整天沒事可做,呆在家裡,身體各部位運轉不暢,自然容易出現問題。適當的運動,鍛煉可以激發細胞的活力,讓人精力旺盛,遠離老年痴呆的發生。
1、忌精神刺激、喜怒無常、驚恐思慮等。
人到老年之後,氣血虧虛、營衛不調,五臟六腑功能日益衰退,如在這個自然衰老過程中受到外界的不良精神刺激後,容易發生老年性痴呆。老年人應以積極的心態,做到樂觀、愉快、寬宏大量、熱愛生活,以防止智能衰退,同時還應保持與周圍環境及人群的接觸,以延緩心理的衰老過程。
2、避免損害腦細胞的疾病。
如腦炎、顱外傷、腦血管疾病、慢性中毒及內分泌紊亂等疾病均是老年性痴呆發病的誘因。而且忌長期使用降血壓、鎮靜安定劑等葯物,以避免這類葯物對腦功能的干擾,加速病情發展。
3、忌營養攝入不足或維生素缺乏,忌飲酒吸煙。
老年痴呆與飲食有著很密切關系,研究發現牛奶、雞蛋、魚、肉、動物肝臟等優質蛋白食品對大腦機能有強化作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可補充維生素B、C、E,防止營養不足引起的智能障礙。吸煙使體內小動脈收縮變窄、加重病情,所以老年人應戒煙戒酒。
4、忌缺乏適當體力活動及腦力勞動。
調查顯示長壽老人均堅持一定量的體力與腦力活動,這種持久且適量的活動,不但能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且能加強神經系統的活動,提高調節能力,這樣有利於防止或延緩智力衰退。
5、忌病人無人照看。
病人由於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諸如自傷、傷人、毀物、縱火等行為,因此應有專人照看,以防發生不測意外。
1、化瘀祛痰開竅,終止病情發展
通過活血化瘀、化痰開竅能調控Aβ(澱粉樣蛋白)聚集,能抑制Aβ纖維結構的形成;逆轉大腦中T(tau)蛋白吸附大量磷酸鹽而聚集並破壞神經細胞;增加大腦自行分泌嘌呤黴素敏感性氨肽酶的數量,可清除神經細胞中變異的Tau蛋白質並恢復大腦神經細胞密度;抑制細胞膜上的β2-腎上腺素受體,能夠減少γ-分泌酶從細胞膜表面向細胞內部的內吞體和溶酶體轉運,降低γ-分泌酶的活性,進而避免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從而減緩老年痴呆症的發展。
2、提高記憶和認知功能的神經遞質濃度
補腎醒腦、益精髓可對抗中樞膽鹼能神經損害造成的皮質乙醯膽鹼含量和膽鹼乙醯轉移酶活性的降低,減輕乙醯膽鹼酯酶陽性纖維的損傷,增加海馬及皮質中谷氨酸、神經肽的含量,並能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臨床症狀,提高患者體力、智力,改善記憶力、計算力和定向力。
3、調整微量元素平衡和營養結構
㈤ 如何防治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怎麼樣預防與治療
老年痴呆症發病常很隱匿,不為人們所注意,因此,正確認識痴呆早期症狀,使病人得到及時治療,延緩進展,就顯得非常重要。為此,下面我整理了預防與治療老年痴呆症的方法以供大家閱讀。
預防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一級預防
指預防認知功能正常的個體未來出現痴呆。AD的危險因素中,有些因素是無法改變的如年齡、性別和基因型,有些是可以改變的,包括血管性危險因素高血壓、吸菸、糖尿病、心房顫動和肥胖和頭部外傷,而保護因素包括使用降壓葯、非甾體類抗炎葯、他汀類葯物、激素替代治療、高等教育、節食、鍛煉及參與社會益智活動。因為AD的病因尚未闡明,主要應減少危險因素的影響,對易感人群進行監測。
二級預防
指預防已經表現出一些認知損傷的非痴呆個體發展為AD。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延緩老年痴呆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措施包括指導特定人群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掌握痴呆的常見早期症狀,講解痴呆的預防知識,指導特定人群定期進行精神狀態及智慧狀況的自我評定,力爭做到痴呆的早發現;並對檢查發現的可疑患者做好其本人和家屬工作,就近及時到專科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早診斷,早治療;定期進行家庭訪問,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和健康指導。
輕度認知損害MCI被認為是AD的危險狀態,每年有10-12%的人群發展為AD,對MCI人群進行積極干預有望預防AD的發生。但目前研究尚未發現預防MCI向AD演變的特定方法。
治療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葯物治療
國內外批准用於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葯物主要有膽鹼酯酶抑制劑和谷氨酸受體拮抗劑兩類:
1膽鹼酯酶抑制劑:通過抑制膽鹼酯酶而抑制乙醯膽鹼降解並提高活性,改善神經遞質的傳遞功能。膽鹼酯酶抑制劑是目前唯一得到驗證的能夠改善AD患者症狀的葯物。
常用葯物及用法:
①多奈哌齊donepezil:起始劑量2.5-5mg/d,每天一次,睡前口服;4-8周增至10mg/d,此為最大推薦劑量。服葯後出現嚴重失眠的患者可改為晨服。
②重酒石酸卡巴拉汀rivastigmine:起始劑量1.5mg,每天2次。如果能耐受,可逐漸加量;最大劑量6mg,每天2次。如果漏服或多服,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當出現不良反應時,可考慮減量至前一能耐受的劑量。
③加蘭他敏galantamine:口服,一日2次,建議與早餐及晚餐同服。起始劑量: 推薦劑量為一次4mg,一日2次。治療過程中保證足夠液體攝入。醫師在對患者臨床療效及耐受性進行綜合評價後,可以將劑量逐漸提高到臨床最高推薦劑量,一次12mg,一日2次。
膽鹼酯酶抑制劑一般耐受良好,但常見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心、腹瀉和嘔吐,有時可能會導致部分患者停葯。
2谷氨酸受體拮抗劑:
鹽酸美金剛memantine是N-甲基-天冬氨酸NMDA受體激動劑,目前也已批准用於AD。其葯物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其非競爭性地激動NMDA受體,從而保護膽鹼能神經元免受興奮性氨基酸毒性破壞有關。可用於中晚期AD患者,研究顯示對中重度患者整體轉歸、日常生活能力和行為有明顯作用,其中妄想、激越或攻擊性和易激惹是改善最明顯的症狀。該葯的不良反應較少,包括幻覺、意識模糊、頭暈、頭痛等。發生率低的不良反應有焦慮、肌張力增加、嘔吐、膀胱炎、 *** 增加。為了減少副作用的發生,應注意逐漸加量達到維持劑量:自每日 5mg半片,晨服起,每周遞增5mg劑量,每日最大劑量20mg。
美金剛與膽鹼酯酶抑制劑聯合用葯可能比單獨應用膽鹼酯酶抑制劑更有效,但還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3其他葯物
很多其他葯物,如吡拉西坦、尼麥角林、司來吉蘭、長春西汀、維生素E和己酮可可鹼等也治療AD的報道,但療效尚未得到證實。
草葯制劑包括銀杏葉提取物和石杉鹼甲,銀杏葉提取物用於治療AD的報道相互矛盾。目前傾向於無效。石杉鹼甲是中草葯中分離得到的石杉鹼類生物鹼,是一種天然的膽鹼酯酶抑制劑,在我國已經在臨床使用,但其療效有待進一步證實。
4對行為和精神症狀BPSD的治療
對出現BPSD的患者,首先應仔細查詢誘因和或 加重因素,包括環境因素、生理問題感染、便秘、葯物、抑鬱和或精神病。如有可能應首先嘗試使用安全的非葯物管理教育、鍛煉、芳香治療、感覺 *** 、個性化音樂等,症狀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自然消失。
①抗精神病葯物:可以減少精神行為症狀,尤其是利培酮對激越攻擊性精神症狀已證實有效。但抗精神病葯物都有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增加腦卒中危險、增加病死率、運動障礙及認知障礙,用葯需謹慎,只有對中到重度症狀的患者才能進行低劑量、短期用葯,並應仔細評價風險收益關系,並與看護者、如有可能與患者討論後才能用葯。
②情感穩定劑:卡馬西平可能對緩解攻擊性行為有幫助,但多數丙戊酸試驗結果顯示沒有療效。
③抗抑鬱葯:對AD患者有抑鬱、焦慮表現者建議應用抗抑鬱葯,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類葯物治療,改善抑鬱相關的神經精神症狀,傳統三環類抗抑鬱葯如阿米替林,丙咪嗪有抗膽鹼能不良反應,應該避免使用。
④苯二氮卓類葯物:苯二氮卓類葯較抗精神病葯有更多的不良反應,只偶爾用於有些患者的激惹或焦慮較突出時,應該避免長期使用,不良反應包括過度鎮靜、增加跌倒、呼吸抑制、認知功能惡化、譫妄及增加情緒低落的風險,還可能出現苯二氮卓類葯物依賴。
心理社會治療
是對葯物治療的補充。應鼓勵早期患者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盡量維持其生活自理能力,以延緩衰退速度,但應注意對有精神、認知功能、視空間功能障礙、行動困難的患者提供必要的照顧,以防意外。患者如外出活動無人陪同時需要隨身攜帶身份證明或聯絡方式,以防走失。鼓勵家庭和社會對患者多予照顧和幫助,進行康復治療和訓練。 如何防治老年痴呆症的人
1.老年痴呆護理論文範文
2.老年護理畢業論文範文
3.參加老年護理培訓班心得體會3篇
4.如何預防老年痴呆症,增強記憶力
5.老年痴呆如何預防
㈥ 淺談老年痴呆症病人的護理體會
淺談老年痴呆症病人的護理體會
本文是由我為您精心整理的老年痴呆症護理論文,語句言簡意賅,是篇不錯的範文,望大家喜歡。
論文摘要: 老年痴呆症即阿爾茨海默病,是由於腦細胞受損而導致的一種慢性進萬神上腦二卿章礙疾病,患病後病人的腦細胞會急速退化。醫學界認為,患病與以下幾種因素有密切關系:遺傳因素(約10%的患者有明確家族史)、教育程度(文化低的人群)、生活習慣(吸煙、過量飲酒、飽食)、頭部外傷、環境因素等。
論文關鍵詞: 老年痴呆症 症狀 護理
全世界平均每7秒就有一人患老年痴呆症。據國際老年痴呆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老年痴呆症患者數量已達600多萬,正以每ZO年翻一番的速度遞增,並正逐漸年輕化,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4.8%, 80歲以上達23.3%以上。
一、老年痴呆症的症狀
老年痴呆症在臨床上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現一般是忘性大,通常也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所以經常不被病人和家屬注意。此時老人突出的症狀是記憶(尤其是近期記憶)障礙,病人總愛忘記剛發生過的事情,而對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卻記得頗清楚。家屬有時還會誤認為病人記憶力不錯。
具體表現舉例如下:
1、隨做隨忘,丟三落四。做菜時已放過鹽了,卻不知道放過沒存明明鎖了門出去,半路上卻又覺得門沒鎖。上街去買菜,忘了拿籃子或錢;本來去接孫子另帶買瓶醋,孫子接回來了醋卻沒有買。
2、詞不達意,嘮里嘮叨。本來想表達一種意思,說出來卻是另外一種意思,對一件事總是反復不停地說。
3、忘記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
4、多疑猜忌。自己東西找不到了,總懷疑被別人偷了。
5、情感冷漠。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過去很感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寡味。
6、計算力下降。上街買菜,挺簡單的賬算起來很費力,甚至根本不會算了。
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則遠記憶和近記憶都明顯受損,如忘記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記不住自己哪年結婚。有些老人表現出明顯的性格和行為改變,如以前脾氣溫和、為人寬厚,現在變得脾氣暴 躁 、心胸狹小;以前脾氣很壞,現在卻特別聽話。多數病人表現為對周圍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熱情,不能完成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有些病人表現為不安,如無目的地在室內走來走去,或半夜起床到處亂摸,開門、關門、搬東西等。有些病人走得稍遠一點就有可能迷路,有的甚至在很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到晚期,病人不認識周圍環境,不知年月和季節,算10以內的加減法都有困難,日常生活需要照顧,最多隻能記起自己或配偶等一兩個人的名字。
第一期:遺忘期。此期表現為特別健忘,並在記憶障礙的同時,漸漸出現計算能力、認識能力和定向力障礙,活動范圍減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幫助。此期是本病持續最長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錯亂期。此期痴呆持續加重,病情急轉直下,認識功能進一步減退,伴有失認、失語和失用,思維情感障礙及個性人格改變明顯,行為明顯異常,部分患者可出現少動、假面具瞼和肌張力增高,也可見偏癱、癲痛發作,日常生活已難自理,需他人幫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嚴重痴呆,處於完全 緘 默,完全卧床,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態。常伴有惡病質、肌強直和大小便失禁。
二、老年痴呆症的預防
研究顯示,勤學習、善用腦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因為,讀書受教育能增加大腦神經細胞間的信號傳導,增加神經突觸的數量。即使患有腦病變,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大腦認知功能仍保留的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好得多。所以,老年人要想方設法保持思維活躍、善於聯想,要多參加一些腦力勞動,如看書學習,下棋,繪畫,做智力游戲,跳舞,演奏樂器,玩紙牌和填字游戲、上老年大學等。這些,都對預防老年痴呆有一定的幫助,能顯著降低老年人患老年性痴呆的風險。
專家們還向老年人提出了如下建議:
1、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
2、保持平常心態,樂觀的情緒,做到豁達開朗,不計較瑣碎小事。
3、保持規律生活,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但要運動適度,避免過干疲勞。
4、重視營養,合理膳食,粗細搭配,經常吃些谷類、豆類、蔬菜、水果、魚類、瘦肉等;要節制飲食,不可過飽。
5、禁煙酒,控制肥胖,努力預防或控制高血壓、糖尿病,減少鹽、糖的攝入。
6、防止腦外傷及煤氣中毒。
7、定期到專科醫院查體,早發現,早治療。
因老年痴呆是一種退行性腦病,與腦神經細胞氧化損傷和腦內形成澱粉樣蛋白斑塊破壞神經網路信息的傳導密切相關,建議服用一些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目前市場上新出一種開可敏,是預防老年痴呆的一種功能性保健品,可以抗氧化井抑制和清除腦內日樣澱粉樣蛋白斑塊。長期服用可預防老年痴呆。
要注意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和自尊心,不要過多指責,而要給予鼓勵。鼓勵病人多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如體操、太極拳、散步等,要為病人創造一個和睦、舒適和清潔的環境。應妥善管理家電、煤氣等,防止病人發生意外。病人外出需有人陪伴或把病人姓名、地址等寫在卡片上讓病人帶在身上。
三、老年痴呆病人的康復治療
對干老年痴呆的治療,康復治療不容忽視,康復療法對本病的改善有著一定的作用。康復治療主要包括心理康復與記憶力康復。
1、心理康復
(1)、熱情關心:醫護人員和親屬都要關心愛護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對話時要和顏悅色,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詞語。同時、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徵,採用安慰、鼓勵、暗示等方法,給予開導。對情緒悲觀的患者,應該耐心解釋,並介紹一些治癒的典型病例,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親屬對生活有困難的患者,應當積極主動給予照顧,熱情護理,以實際行動溫暖他們的心靈;
(2)、播放音樂:根據患者的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選擇性地給他們播放一些愛聽的樂曲,以活躍其精神情緒。有實驗研究證明,音樂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較好地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
(3)、合理用葯:如患者有疼痛或失眠時,醫生要及時使用適當的葯物,以減輕其痛苦和症狀;(4 ),鼓勵患者參加一些學習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注意力,喚起其對生活的信心。
2.記憶康復
(1)、智力訓練: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們記一些數字,由簡單到復雜反復進行訓練;亦可把一些事情編成順口溜,讓他們記憶背誦。亦可利用玩撲克牌、玩智力拚圖、練書法等,以幫助患者擴大思維和增強記憶。
(2)、強化記憶: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走失。在室內反復帶患者辨認卧室和廁所,親人要經常和他們聊家常或講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強化其回憶和記憶。如能堅持長久的循序漸進的'訓練,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3)、訓練生活:親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整理床鋪等,以期生活能夠自理。
四、老年痴呆症的護理
1、首先要預防老年人卧床不起.
對老年性痴呆患者,家人往往很容易產生過度的保護傾向,這是造成病人卧床不起的最大原因.患者一旦卧床不起,可出現許多並發症,這將會加重痴呆症狀,加快縮短其壽命,因此對早期痴呆病人應該讓他們在家人看護和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家人還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絕對不能疏遠病人,要幫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礙及行為障礙,幫助病人恢復記憶。這對早期患者的防治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2、要注意飲食和營養。
老年痴呆症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飲食障礙和吞咽障礙。再則,老年人本身腎功能及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基礎代謝減少和身體活動減少等原因,使體內對營養素的利用、吸收容易產生障礙,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甚至出現貧血。因此對痴呆症患者的飲食要考慮量和質的平衡,要選用容易消化容易吞咽的食物,對蛋白質、脂肪的攝人不必加以限制。低營養狀態,會進一步促使疾病的發展。
3、要保持日常衛生習慣。
對早期痴呆症患者要盡可能幫助其保持日常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起居、穿衣、刷牙、洗臉等,即使做得不規范,也要盡可能讓他自己去做。因為這也是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所不可忽視的環節。對卧床不起患者,必須給予護理,清潔口腔,要定時給患者洗澡、洗頭,要勤換衣服。在痴呆患者中時常出現大小便失禁,一旦出現大小便失禁,即病情已到了相當嚴重的時期。但排便、排尿要及時處理,清洗干凈,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以防感染。
4、要預防感染。
痴呆患者肺炎的發病率很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據國外調查資料報道,痴呆症患者的死亡原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因並發肺炎而死亡。一旦並發,病程進展迅速,尤其是卧床不起患者,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如呼吸系統機能下降,機體感染防禦能力下降,以及意識障礙,營養不良、大小便失禁、生褥瘡時,這就很容易並發肺炎。所以要盡可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一旦並發感染應及時治療。
要預防褥瘡。所謂褥瘡是指由於局部循環障礙而使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預防褥瘡的發生,首先要對卧床不起患者,進行全身和局部管理。全身管理包括,原發病的治療,全身狀態的改善,保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預防感染等。局部管理:對卧床不起患者2一3小時變換一次體位,注意觀察皮膚、保持皮膚清潔,不能使用酒精、清毒劑清洗,用溫水洗比較好。局部可以用棉墊、枕頭、泡沫軟墊枕於臀部、肋部等好發部位。
參考文獻(略)
;㈦ 以提醒為話題 圍繞老年痴呆症人的作文
記得有一年嚴冬,我上學少穿了一件棉襖,凍得我直哆嗦,我搓著手心裡後悔沒聽媽媽的話.這時聽專一個同學屬說:「***,你爸爸來了!」我走出教室,只見爸爸微笑著,手裡拿著一件棉襖,關心的說「來,穿上吧」.我穿上棉襖,身上暖和了,心裡更是暖洋洋的,爸爸說「以後要注意啊」.我笑著使勁地點了點頭.回到家裡,媽媽聽說我上學少穿了一件棉襖,狠狠的訓斥了我一頓,正要打我,爸爸笑著走過來,說「小孩子不懂事,算了吧.」我感激的看著爸爸,爸爸用寬容教育了我.
還有一次,我在外面闖了禍還對媽媽撒慌,媽媽的批評讓我臉紅,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爸爸見了急忙給我擦乾眼淚,給我講道理,並對媽媽說:「打罵孩子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要給他們講道理.畢竟還是小孩子嘛.」爸爸有給我講了好多道理,讓我心悅誠服的認了錯.
我一天天長大,知道了要感恩父母.我會父母勞累的時候遞上一杯熱茶;吃完了飯,爸爸媽媽休息,我來洗碗.
我有一個好爸爸,他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愛.我在關愛中成長,心中亮著一盞感恩的燈,照亮我的人生路!
㈧ 重磅!被引2300餘次的論文涉嫌造假,給科學家造成了哪些誤導
一個被引用了2000多字的論文,涉嫌造假的現象。科學家不僅不能理解,而且還造成了惡劣影響。正因為一篇論文直接對老年痴呆的研究進行了誤導,讓科學家們有了一個錯誤的方向。要明白的是科學家在做研究的時候,肯定是要付出很大的心血。一不小心也許會讓一些無辜的人付出性命,出現的這種情況果然是讓人非常害怕。警方也會對涉事相關人進行一個追究,必須讓他們把此事負責到底。
總的來說學術造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僅浪費了科研經費,而且還白白的糟蹋了科學家努力的成果。不僅會讓患者無法再相信科學家,可能還會對其提出質疑。造假的現象終有一天會被破滅,勝利的曙光終究會到來。沒有人會一輩子都在背後做小動作,有壞心思的人終究會被抓住。
㈨ 關於葯學的論文範文
在醫學領域中,葯學專業學生需要學習基礎醫學相關知識,成為社會需要的創新型葯學人才。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葯學的論文 範文 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葯學的論文範文篇1
試談生物制葯新技術發展分析
[摘 要]生物技術葯物(biotech drugs)是集生物學、醫學、葯學的先進技術為一體,以組合化學、葯學基因(功能抗原學、生物信息學等高技術為依託,以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礎學科的突破為後盾形成的產業。 文章 分析了通過生物制葯新技術的創立,可以大大拓寬發明新葯的空間,增加發明新葯的機運頌陸遇與速度。
[關鍵詞]生物 制葯 新技術 探析
生物技術葯物(biotechdrugs)或稱生物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學、醫學、葯學的先進技術為一體,以組合化學、葯學基因(功能抗原學、生物信息學等高技術為依託,以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礎學科的突破為後盾形成的產業。
一 生物制葯技術
目前生物制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
1、腫瘤。
在全世界腫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國每年診斷為腫瘤的患者為100萬,死於腫瘤者達54.7萬。用於腫瘤的治療費用1020億美元。腫瘤是多機制的復雜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診斷、放療、化療等綜合手段治療。今後10年抗腫瘤生物葯物會急劇增加。如應用基因工程抗體抑制腫瘤,應用導向IL-2受體的融合毒素治療CTCL腫瘤,應用基因治療法治療腫瘤(如應用γ-干擾素基因治療骨髓瘤)。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TNMPs)可抑制腫瘤血管生長,阻止腫瘤生長與轉移。這類抑制劑有可能成為廣譜抗腫瘤治療劑,已有3種化合物進入臨床試驗。
2、神經退化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腦中風及脊椎外傷的生物技術葯物治療,胰島素生長因子rhIGF-1已進入Ⅲ期臨床。神經生長因子(NGF)和BDNF(腦源神經營養因子)用於治療末稍神經炎,肌萎縮硬化症,均已進入Ⅲ期臨床。美國每年有中風患者60萬,死於中風的人數達15萬。中風症的有效防治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療不可逆腦損傷的葯物更少,Cerestal已證明對中風患者的腦力能有明顯改善和穩定作用,現已進入Ⅲ期臨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組tPA)用於中風患者治療,可以消除症狀30%。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許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紅斑狼瘡等。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於4000萬,每年醫療費達上千億美元,一些制葯公司正在積極攻克這類疾病。
4、冠心病。
美國有100萬人死於冠心病,每年治療費用高於1170億美元。今後10年,防治冠心病的葯物將是制葯工業的重要增旁頃長點。Centocor′sReopro公司應用單克隆抗體治療冠心病的心絞痛和恢復心臟功能取得成功,這標志著一種新型冠心病治療葯物的延生。
基因組科學的建立與基因操作技術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療與基因測序技術的商業化成為可能,正在達到未來治療學的新高度。轉基因技術用於構造轉基因植物和轉基因動物,已逐漸進入產業階段,用轉基因綿羊生產蛋白酶抑制劑ATT,用於治療肺氣腫和囊性纖維變性,已進入Ⅱ,Ⅲ期臨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轉基因動、植物將成為未來制葯工業的另一個重要發展領域。
二 生物制葯發展分析
未來生物技術將對當代重大疾病治療劑創造更多的有效葯物,並在所有前沿性的醫學領域形成新領域。
生物學的革命不僅依賴於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自身發展,而且依賴於很多相關領域的技術走向,例如櫻液微機電系統、材料科學、圖像處理、感測器和信息技術等。盡管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使人們難以作出准確的預測,但是基因組圖譜、克隆技術、遺傳修改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疾病療法和葯物開發方面的進展正在加快。
除了遺傳學之外,生物技術還可以繼續改進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療法。這些新療法可以封鎖病原體進入人體並進行傳播的能力,使病原體變得更加脆弱並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對新的病原體作出反應。這些 方法 可以克服病原體對抗生素的耐受性越來越強的不良趨勢,對感染形成新的攻勢。
除了解決傳統的細菌和病毒問題之外,人們正在開發解決化學不平衡和化學成分積累的新療法。例如,正在開發之中的抗體可以攻擊體內的可卡因,將來可以用於治療成癮問題。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改善癮君子的狀況,而且對於解決全球性非法毒品貿易問題具有重大影響。
各種新技術的出現有助於新葯物的開發。計算機模擬和分子圖像處理技術(例如原子力顯微鏡、質量分光儀和掃描探測顯微鏡)相結合可以繼續提高設計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為葯物研究和葯物設計的得力工具。葯物與使用該葯物的生物系統相互作用的模擬在理解葯效和葯物安全方面會成為越來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FDA)在葯物審批的過程中利用DennisNoble的虛擬心臟模擬系統了解心臟葯物的機理和臨床試驗觀測結果的意義。這種方法到2015年可能會成為心臟等系統臨床葯物試驗的主流方法,而復雜系統(例如大腦)的葯物臨床試驗需要對這些系統的功能和生物學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葯物的研究開發成本目前已經高到難以為繼的程度,每種葯物投放市場前的平均成本大約為6億美元。這樣高的成本會迫使醫葯工業對技術的進步進行巨大的投資,以增強醫葯工業的長期生存能力。綜合利用遺傳圖譜、基於表現型的定製葯物開發、化學模擬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葯物試驗模擬等技術已經使葯物開發從嘗試型方法轉變為定製型開發,即根據服葯群體對葯物反應的深入了解會設計、試驗和使用新的葯物。這種方法還可以挽救過去在臨床試驗中被少數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數患者接受的葯物。這種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試驗成本、為適用范圍較窄的葯物開辟新的市場、使葯物更加適合適用對症群體的需要。如果這種技術趨於成熟,可以對制葯工業和健康 保險 業產生重大影響。
三 結語
總之,綜合多學科的努力,通過新技術的創立可以大大拓寬發明新葯的空間,增加發明新葯的機遇與速度。因為這些手段可以尋找快速鑒定葯物作用的靶,更有效地發現更多新的先導物化學實體,從而為發明新葯提供更加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邱芳菊,談對制葯新技術的探析,論文網,2009,08.
葯學的論文範文篇2
淺談我國生物制葯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戰略
【摘要】 本文對我國生物制葯產業現狀及發展戰略進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國生物制葯產業突出的問題,比如創新研發不足,融資的 渠道 不暢,混亂的產業格局。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有仿製、創新並舉,拓寬融資的渠道,進行標准化的管理。全文結構緊湊,希望可以促進相關問題的研究。
【關鍵詞】 生物制葯;發展;創新
近20年來,以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為代表現代的生物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日益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自上世紀的90年代以來,隨著基因組等重大技術突破使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進程明顯的加快。當前,有三分之二的生物技術成果被應用於醫葯行業,用以對傳統醫葯學進行改良或開發特色新葯,由此引起醫葯工業重大的變革。
1 我國的生物制葯業現狀
1.1 總體概述 我國的生物制葯業起步比較晚,經過20多年的發展,基因工程葯物作為核心研製、開發與產業化己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當前我國注冊生物技術類公司有400多家,已經取得基因工程類葯物試產或者生產批文企業佔到四分之一,主要分布於一些經濟發達省、市及地區,比如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山東、江蘇等地。近十幾年來,我國開發了一大批新特效類葯物,大大解決過去使用常規方法不能夠生產或生產成本非常昂貴葯品生產技術的問題,這些葯品可分別用來防治諸如遺傳性、心腦肺血竹、免疫性、腫瘤、內分泌之類嚴重威脅到人類健康疑難病症,並且在避免毒副等作用明顯要優於傳統類葯品。
1.2 突出的問題
1.2.1 創新研發不足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必須要遵守《同貿易有關知識產權協議》,於專利期內如果仿製某類新葯,開發一方有權索要4- 10億美金賠款。國際的大型生物制葯類企業,研發的費用可佔到銷售收入20%以上,在這個方面我國的生物制葯行業長期處在弱勢的情況。
引發國內生物的制葯業缺乏創新原因就在生物制葯類企業於研發思想意識上比較落後,新葯的研發過程沿用了學術工作方式,先從文獻索引開始,在實際上仍然是走一條模仿的道路,缺少原創性。在一方面,科技研究所研究成果,多數還沉澱於實驗室或保險櫃;另一方面,比較於產品的創新,企業更加註重於現有產品改革及提高。這樣的結果就是,創新的成果市場的轉化率很低,離產業化、規模化的需求仍有非常大的距離。
1.2.2 融資的渠道不暢
作為高新技術類行業,生物制葯的產業特點決定它需要前期資本的投入很大,因此除了企業的自身盈利積累及政府的資助以外,資本融通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風險投資機構在生物制葯投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投資的收益不理想,最近幾年來投資大幅減少,由全面投資轉變為重點投資。因為風險投資的明顯導向作用,引起其他方面投資紛紛的縮水,這都嚴重阻礙我國的生物制葯業發展。
1.2.3 混亂的產業格局
我國的生物制葯業未形成一定的格局,產品生產進入了壁壘期。國內企業於市場風險的估計不足,對於一些國外暢銷類產品,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引發整個市場低水平的惡性競爭。除最初幾個產品先上市企業得到盈利以外,大多企業難以獲得大的毛利率,在些甚至處在虧損的邊緣。
2 我國生物制葯產業發展戰略
2.1 仿製、創新並舉
制葯行業里能銷售真正有價值產品只有一種:就是患者使用葯物。創新不僅僅是個學術過程,更是個商業過程,企業創新首先應當從需求開始,進而尋找滿足此種需求功能,由功能來確認技術構思,由技術構思來考慮技術方案,這樣就可降低產品研發技術上的風險。在制葯業方面,產業鏈分成上游創新的階段、中游物質的分離階段、產品的加工階段、下游的 營銷策劃 階段及渠道分銷等。而生物葯品研究開發的方式應該趨向一體化,從研究試驗到生產到市場整個的過程要實行一體化,創建企業、研究機構一體化聯合體,於技術、資金、市場、人才與管理互動式發展,相互滲透。
2.2 拓寬融資的渠道
公開的資本市場里融資可為產品處於成熟的階段生物制葯類企業提供資本的渠道,但對大部分處於初創期或種子期的企業由於缺少穩定的現金、現實商品化的產品、可靠償債的能力,難以從間接的資本市場來獲得支持(比如銀行類金融機構提供債權性的資本),並且高額的負債所產生沉重利息負擔會極大制約企業後繼的發展。
國外風險基金在逐漸地進入中國,包含大型生物制葯公司和技術公司在內跨國企業使用聯盟等方式對我國的生物制葯類企業進行投資,及我國自身的私募基金、風險基金等發展,還有呼之欲出創業板,於我國生物制葯類產業發展將會起到強大推動作用。我國的生物制葯類企業只有增強項目的運作能力,才會有效地融合金融和生物制葯技術,形成圍繞企業成長的全面的發展鏈,進而構成項目運作良好的循環。
2.3 進行標准化的管理
國際貿易中,歐美發達國家憑借自身的經濟、技術優勢,制定苛刻的技術法規、技術標准和技術認證的制度,於發展中國家出口交易產生極大限製作用。醫葯的貿易也成為歐美國家使用技術壁壘里最頻繁領域之一。國內的制葯企業環境安全上的意識還很薄弱,實行國際認證企業的數目也極少,這都會在以後的我國醫葯產品出口上形成“技術壁壘”。為此,國內的生物制葯類企業需清醒地認識到: 進行標准化的管理是國內生物制葯類企業突破技術的壁壘,提高商品出口根本的途徑。積極引進、培養熟悉國際規則又有制葯的實踐 經驗 專家型的人才,進而使企業達到國際的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1]董文政,張仕:生物制葯業何時是艷陽天.中證網.2010(7).10―14
[2]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4).20―40。
[3]朱少傑,蔡茂森:論技術貿易壁壘的抑制效應和我國出口行業的對策.國際貿易問題.2008(7).8―11。
[4]令狐譜,黃速建:並購後整合:企業並購成敗的關鍵因素.經濟管理.2009(3).3―5
葯學的論文範文篇3
淺談葯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葯
摘要:近年來關於葯物不良反應的報道和討論比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臨床上對葯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於對疾 病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要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所使用的葯品應當盡可能少地出現葯物不良反應(ADR)。根據WHO 報告 ,全球死亡人數中有近1/7的患者是 死於不合理用葯。在我國,據有關部門統計,葯物不良反應在住院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於濫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葯菌感染造成的 經濟損失就達百億元以上。葯品不良反應[1],是指合格葯品在正常用法、規定劑量下出現的有害的和與用葯目的無關的反應。隨著醫葯科學的發展,臨床上對葯 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於防治作用,更注重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何做好安全、有效的用葯,已成為當務之急。合理用葯始終與合理治療伴行,是一個既 古老又新穎的課題,也是醫院葯學工作者永恆的話題。醫院葯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葯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葯,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 安全用葯。目前公認的合理用葯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葯物和疾病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及適當的使用葯物。
【關鍵詞】 合理的用葯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葯已成為社會關注的 熱點 。近年來關於葯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報道和討論比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臨床上對葯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於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要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所使用的葯品應當盡可能少地出現adr。根據who報告,全球死亡人數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於不合理用葯[1]。在我國,據有關部門統計,葯物不良反應在住院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於濫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葯菌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百億元以上[2]。
合理用葯始終與合理治療伴行,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課題,也是醫院葯學工作者永恆的話題。醫院葯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葯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葯,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安全用葯。目前公認的合理用葯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葯物和疾病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及適當的使用葯物[2]。
下面結合臨床工作實踐,並結合文獻,淺談一下臨床常見的葯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葯問題。
一、抗生素濫用,導致葯物的不合理應用
現如今醫療糾紛頻發、醫源性或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醫療以及用葯成本過高等,已成為多數國家、地區面臨的問題,我國在這些方面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合理用葯的實踐步履艱難,進展遲緩,遠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實際上,葯物不良反應已成為危及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而抗生素的濫用現象在我國臨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資料表明,我國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約為70%,二級醫院為80%,一級醫院為90%[3]。抗生素的濫用,不僅使葯物使用率過高、導致醫葯費用的急劇上漲,同時也給臨床治療上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現在,很少有醫生對抗生素進行過系統、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選擇抗生素時不加思考,不重視病原學檢查,迷戀於“洋、新、貴”,盲目的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或幾種抗菌葯同時應用,致使大量耐葯菌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醫療費用也越來越高。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葯感染使用抗生素無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說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臨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卻不在少數。濫用的後果是在宏觀上造成細菌的抗葯性增強,抗生素的效力降低
甚至喪失,最終導致人類無葯可用;在微觀上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葯源性損害。由於人體內部有許多菌群,正常情況下他們相互制約,形成一種平衡,抗生素的濫用就可能對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壞,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虛而入導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臨床分科過細,醫師缺乏正確的抗菌葯物知識;正確的葯品信息獲取困難;醫師缺乏全面的葯學知識等,也是導致用葯錯誤的重要原因。長時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把抗生素當作家庭的常備葯,稍微有些頭痛腦熱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動要求用好葯、貴葯,就更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細菌耐葯的發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葯不僅僅是醫學問題,也不僅僅是臨床醫師需要注意的問題。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葯,醫生、患者、葯師、葯品管理部門需要互相協作才能得以實現。
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葯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導致adr的原因十分復雜,而且難以預測。主要包括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葯品因素 (1)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種葯有兩種以上作用時,其中一種作用可能成為副作用。如:麻黃鹼兼有平喘和興奮作用,當用於防治支氣管哮喘時可引起失眠。(2)不良葯理作用:有些葯物本身對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有傷害,如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能使毛細血管變性出血,以致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3)葯物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或保管不當使葯物污染,均可引起葯物的不良反應。(4)葯物的劑量:用葯量過大,可發生中毒反應,甚至死亡。(5)劑型的影響:同一葯物的劑型不同,其在體內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劑量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別: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約為3∶2;粒細胞減少症則女性比男性多。
(2)年齡:老年人、 兒童 對葯物反應與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兒童對葯物的代謝、排泄較慢,易發生不良反應;嬰幼兒的機體尚未成熟,對某些葯較敏感也易發生不良反應。調查發現,現60歲以下的人,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9%(52/887),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為15.85%(113/713)[4]。
(3)個體差異:不同人種對同一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種的不同個體對同一葯物的反應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腎功能減退時,可增強和延長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應。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葯:誤用、濫用、處方配伍不當等,均可發生不良反應。
(2)長期用葯:極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發生蓄積作用而中毒。
(3)合並用葯:兩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5%,6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15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5]。
(4)減葯或停葯:減葯或停葯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治療嚴重皮疹,當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減葯過速時,會產生反跳現象。
各種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應,中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發生的幾率不同。出現葯品不良反應時也不必過於驚慌,患者用葯時,一定要仔細閱讀 說明書 ,如果出現了較嚴重或說明書上沒有標明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三、怎樣做到安全用葯
(1)不能輕信葯品 廣告 。有些葯品廣告誇張葯品的有效性,而對葯品的不良反應卻隻字不提,容易造成誤導。
(2)不要盲目迷信新葯、貴葯、進口葯。有些患者認為,凡是新葯、貴葯、進口葯一定是好葯,到醫院里點名開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況下就到葯店裡自己買葯,都是不恰當的。
(3)嚴格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葯物。用葯前應認真閱讀說明書,不能自行增加劑量,特別對於傳統葯,許多人認為多吃少吃沒關系,劑量越大越好,這是不合理用葯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4)葯品消費者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用葯後如出現異常的感覺或症狀,應停葯就診,由臨床醫生診斷治療。這里需要告誡葯品消費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葯品後出現可疑的不良反應,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要由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地進行因果關系的分析評價。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問題的日益關注,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已經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國家正在建立、健全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盡量避免和減少葯品不良反應給人們造成的各種危害。因此,人們應抱著無病不隨便用葯,有病要合理用葯,正確對待葯品的不良反應的態度,正確的服用葯物和保管葯物,不斷提高用葯水平,從而達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地合理用葯。
參考文獻
1 徐年卉,林國生,付潔,等.合理應用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的經驗探討.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2(2):143-144.
2 唐鏡波.合理用葯的評價與實踐要點.全軍臨床合理用葯研討班論文摘要匯編,1990,64.
3 劉振聲,金大鵬,陳增輝.醫院感染管理學.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4,314.
4 孫定人.葯物不良反應,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03.
猜你喜歡:
1. 電大葯學論文範文
2. 葯學論文範文
3. 大專葯學畢業論文範文
4. 葯學畢業論文範文
5. 葯學大專畢業論文範文
㈩ 老年性痴呆症的簡介
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痴呆患者數量增多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痴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痴呆惹的禍……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實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症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現和治療,等發展嚴重了就無法治癒了。 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最初徵兆從失憶開始
盡管最常見的老年性痴呆還沒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徵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徵兆就是失憶。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忘事?如果只是偶爾忘了但事後能慢慢回憶起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
伴隨著「失憶」,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徵兆,你不妨給自己做個下面的自我測試。 一旦感覺不對,千萬別不當事,或怕別人笑話,早期徵兆是可以治好的,別等到確診了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