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個電視劇說一個老人得老年痴呆症了是哪個視頻
請好,請問到底是電視劇還是視頻呢?
如果是視頻就是央視的公益廣告《打包篇》
《打包篇》是中央電視台在2013年2月發布的一則公益廣告。主要是講一位老人,得了老年痴呆,誰也不認了,卻記得兒子最愛吃餃子,將飯桌上的餃子放進衣服口袋,要打包給兒子的故事。
《打包篇》一經播出,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並在各大視頻網站和微博上得到迅速的傳播。土豆、優酷、56等視頻網站的點擊量都超過了十萬,不少名人學者看到後也大受感動,在自己的微博分享了這段感人的父愛故事。不少網友看完之後紛紛表示「被深深地感動到了」,並將其稱為「催淚彈」。
希望能幫到你
2. 照顧老人真的要崩潰了(女兒照顧老年痴呆母親3年後崩潰)
「不好,媽媽又尿褲子了。」年過50的李文(化名)丟下要晾的衣服沖進客廳,母親站在電視機前,不知所措,褲子全濕了,地上一攤黃色液體。
這些年,因為擔心母親無人照顧,李文提前退休當起了全職保姆,即便如此,內心的折磨和高昂的醫療費依然讓她感到力不從心。
她像中國千萬阿爾茨海默症家屬一樣,深深陷入了抑鬱。
每隔半小時,李文就要看一下手機——查看手機定位,查看家裡的監控視頻……不知道的旁人,還以為李文患了「手機綜合症」,但其實她牽掛的是家裡的那位「孩子」——年過80患有痴呆症的老母親。
4年多前,李文的父親因病離世,不久,李文發現 母親的記憶開始變得「模糊」起來 。明明做著飯,就忘了關水龍頭;提起筆,好多字都不記得怎麼寫;出去買菜,經常算糊塗賬……
一開始,李文以為是母親年紀大了,腦子退化,記性不好,但隨著症狀越來越嚴重,她不得不帶著母親去醫院進行檢查
「醫生告知我,母親得的是阿爾茨海默病,那個時候我的腦子一片空白,沒想到身體硬朗的母親也會遭遇病魔侵襲。」
患病以後,母親性情大變,有時候把李文當成「陌生人」。因為怕患病的母親在家出現意外,李文請了保姆照顧老人,但沒想到老人「不領情」,常把保姆當壞人,一看到她就發脾氣,最終保姆無法忍受辭去了這份工作。
「我連續請了好幾個保姆,母親都不信任她們。最終我只好提前退休,擔起「全職保姆」。」
從那時候起,李文就和母親互換了角色。3年多的時間里,李文扮起了「媽媽」,母親則成了她的「女兒」,為了照顧這個沒有記憶的「女兒」,她幾乎放棄了所有私生活。
「我整個人快瘋了,記不得自己被氣哭過多少次了,有時感覺太崩潰了,很想就這么不管不顧。但那個人始終是養我育我的人,我不能像保姆那樣一走了之。」 李文照顧著母親,默默忍耐一切 。
有人勸她把老人家送去專業養老機構,但李文認為,願意收痴呆老人的養老院本就不多,且費用都不便宜,每個月少則2萬,對於老人來說適應陌生環境也不容易。
「我覺得中國人還是很難脫離傳統,我是被她拉扯大的,現在她雖然糊塗了,但依然很依賴我,不能把她扔到養老院,良心會受到譴責。」
除了錢,李文更過不去自己心裡那關。
李文的遭遇只是中國老年痴呆家庭中的一個縮影。在中國,老年痴呆症患者已超過千萬人,並以每年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增長,其中5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近4.2%, 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7.2%,80歲以上高達30%左右 。
老年痴呆症不僅影響著患者,對於家屬也是苦不堪言。據調查,在老年痴呆家庭中, 約有6成的家屬都有抑鬱傾向 。很多家屬不僅身體被拖垮, 還經常出現自殺、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 。
記憶力減退是老年痴呆最明顯的症狀之一,而人到了一定年齡,大腦機能難免萎縮,因此不少患者起初都認為自己只是「年紀大,愛忘事」。
在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間有一個過度狀態,叫作輕度認知障礙,表現為 記憶力或其他認知功能減退 ,忘記事情、忘記詞語,但不影響日常生活能力,保持自理能力; 判斷力降低 ,處理復雜事物如算賬、判斷事件、組合句子等就會有出錯的可能,做事猶豫不決; 患者情緒變化 ,性格會變得焦慮、冷漠、煩躁,甚至有攻擊性等。
目前,老年痴呆症尚無根治的特效葯,但臨床數據顯示, 早發現症狀,早進行干預,可以大大推遲發病時間,並且減輕患者及家屬的負擔 。
一旦發現家中老人有輕度認知障礙,就要及早干預,否則很可能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及時陪伴老人,到綜合醫院的老年病科、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記憶門診或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就診。
在就診前,做好准備工作,幫助醫生判斷:①記錄出現異常症狀的時間;②列出目前的疾病和對應的用葯,例如三高、粥樣動脈硬化、抑鬱症等。
相較於其他疾病,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老年痴呆的家庭負擔非常重。在這小九提醒一句,當家屬攜帶老人問診時, 可以咨詢當地醫院,老年痴呆是否被列入「特殊門診」 ,如果列入,將極大緩解經濟壓力。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照顧老年痴呆家屬有多難?放棄所有私生活 隨時感覺會崩潰.中國新聞社.2019-10-07
[2]《懷疑家中老人「老年痴呆」,做兒女的該怎麼辦?.上海疾控 .2020-08-25
[3]新刊| 爸爸去哪兒: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真實世界》.中國新聞周刊. 2015-07-23
3.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吃什麼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呢
為了預防阿爾茨海默病,適當食用富含谷氨酸和卵磷脂的豆腐、豆漿等豆製品、花椰菜、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牛奶等,可以促進大腦活動,抑制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從而預防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可對患者的認知功能和行為造成持續嚴重損害的疾病。這種疾病不僅沒有特定的葯物可以完全治癒,而且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傷害。因此,需要更多的知識來預防它。那麼,吃什麼才能預防老年痴呆症呢?
牛奶不僅含有豐富的鈣,還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可以增強大腦功能,從而起到預防和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病程的作用,所以老年人可以通過適當飲用牛奶來預防阿爾茨海默病。除了上述食物外,雞蛋、花生、芝麻、蘑菇、豬肝等卵磷脂含量較高的食物,都有向大腦補充營養、延緩智力衰退的作用,但要注意適量食用。而低鹽、低脂肪的健康飲食習慣也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有一定作用。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飲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以上內容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保持低鹽、低脂的良好飲食習慣,從而有效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作。
4. 老年痴呆有多可怕
痴呆疾病在生活中很多見,痴呆也是歸於神經科的疾病之一。其中,痴呆的人群大多數是老年人。老年痴呆嚴重影響了老年人和家人,所以需求咱們及時發現及時醫治,不要錯過醫治機遇。下面我們介紹下老年痴呆症的危害,大家平時生活多多注意,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老年發呆症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看來,中年人四五十歲就發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添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伴隨80歲老母親看病,居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發呆;47歲婦女顧此失彼,同樣是老年發呆惹的損害所造成的。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發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發呆逐步出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要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這也是老年發呆的損害之一。
2.病人性情會發作改動,變得靈敏多疑、狹窄自私、片面頑固、不顧他人、注意力不會集、幹事大意、墨守成規、難於了解新工作。有時性情浮躁、心情不穩、也有的行動天真,恰似頑童。夢想多為被害、自責、疑病、被盜、赤貧或誇大夢想。
3.老年發呆病人無法自個照料自個,常生活能力降低,他們不認識任何人,包含愛人、後代,穿衣、就餐、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發呆病人還有幻聽錯覺,給自個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苦楚和煩惱。這是老年發呆的損害之一。老年發呆病人的均勻生存期為5.5年,老年發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以後,成了白叟健康的「第四大殺手」。因而,這是歸於老年發呆的損害體現之一。
以上幾點是老年痴呆症的損害,咱們已經有所了解。知道了它的損害,所以咱們需求去規范醫院治療,這么才幹愈加定心。老年痴呆症對患者和家人造成了很大困惑,家人需求陪同他們給他安慰,同時還需求去醫院治療,在專家的指導下才能盡快痊癒。
5. 關於老年痴呆的電影有哪些
1,《幸運是我》
《幸運是我》是由羅耀輝執導,余偉國、管東銚監制,惠英紅、陳家樂、劉雅瑟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2016年8月26日上映。該片講述了患有認知障礙的芬姨和生活窘迫的阿旭兩個來自社會底層的陌生人,在大都市裡萍水相逢,最後相知相伴的溫暖故事。
2,《依然愛麗絲》
《依然愛麗絲》是Frenetic Films 、 高先電影有限公司於2014年9月發行的劇情電影。由理查德·格雷澤導演,沃什·韋斯特摩蘭擔任編劇,朱麗安·摩爾、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亞歷克·鮑德溫主演。該片講述五十歲的愛麗絲·豪蘭(朱麗安·摩爾飾演)在身患重病卻依然堅強並勇敢生活的故事。
3,《明日的記憶》
《明日的記憶》是由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發行的122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堤幸彥導演,砂本量、三浦有為子編劇,渡邊謙、樋口可南子、坂口憲二、田邊誠一、袴田吉彥等主演。
於2006年5月13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改編自荻原浩所著同名小說,講述身患急性骨髓白血病的丈夫和一直支持他的妻子之間深厚感情的故事。
4,《戀戀筆記本》
《戀戀筆記本》是導演尼克·卡薩維茨2004年的一部愛情片。改編於美國小說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同名小說,由萊恩·高斯利、瑞秋·麥克亞當斯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04年6月2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一對青梅竹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歷劫重逢,這段刻骨銘心的故事由一名天天來探望住在療養院病人的老先生筆記本中娓娓道出,隨著故事水落石出,顯然這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而說故事者正是求婚的人。
5,《我腦中的橡皮擦》
《我腦中的橡皮擦》是CJ Entertainment 公司發行的愛情片,由李宰漢執導,鄭雨盛、孫藝珍等主演,該片於2004年11月5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日本電視劇《Pure Soul》,主要講述了秀真因患阿爾茨海默症失憶之後,她的丈夫一直守護在身旁的感人故事。
6. 求一外國電影的名字講一老年夫婦,是教授尤其女的文采飛揚但最後她得了老年痴呆,他老伴回憶過去。
攜手人生 Iris (2001)
導演:理查德·艾爾Richard Eyre
原著:約翰·貝利John Bayley
編劇:理查德·艾爾Richard Eyre
查理斯·伍德Charles Wood
主演:朱迪·丹奇Judi Dench(老年艾瑞絲)
凱特·溫絲萊特Kate Winslet(青年艾瑞絲)
吉米·布勞德本特Jim Broadbent(老年約翰·貝利)
休·邦尼維爾Hugh Bonneville(青年約翰·貝利)
劇情簡介
活潑聰穎的女學者艾瑞絲·默多克是個學哲學的女孩,她熱情奔放、思想活躍、行為不羈;在學術上是一個新秀,在生活中也是顆耀眼的星星。艾瑞絲身邊追逐者成群,她同時和這些優秀的異性保持著親密的關系,在這種多姿多彩、自由放盪的生活里,盡情地揮霍著自己的青春。
我們的男主角和這位年輕、富有魅力的艾瑞絲大不相同。約翰·貝利是個研究英國文學的學者,他為人嚴謹但不失活潑與激情,他熱愛生活但不帥性而為。這位看起來有點兒學究氣的英國紳士與艾瑞絲最大的差異也許在於:他直到30出頭還是個純潔的童男子。
50年代英國的牛津大學,艾瑞絲與約翰同時在這里任教。兩個人相遇,相識,繼而令人不可思議地相愛了……
影片就從這里開始,描述了艾瑞絲和約翰攜手走過的四十多年人生歷程,尤其是艾瑞絲晚年患上「阿爾奇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後,約翰不離不棄耐心照顧陪伴她直到她去世的真實感人的經歷。
7. 關於老年痴呆病人,背後的那些故事
老年痴呆症又叫阿爾茨海默病。它是由德國一個叫阿爾茨海默的醫生首先提出來的,所以用這個醫生的名字來命名。它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其特徵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
之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做《致單身男女》裡面陸毅演的男主角方啟宏就是一個遺傳性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他深愛著女主程子欣,因為身患阿茲海默症,啟宏深知無法給子欣幸福,雖對子欣有意,啟宏卻只能將感情埋藏在心裡,默默守護子欣。當子欣與男友張申然因誤會而分手時啟宏默默陪在子欣身邊,子欣在啟宏的帶領和照顧下走出低谷。最終子欣和申然誤會解開了,但是子欣發現其實自己愛的是啟宏,子欣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啟宏因阿爾茲海默病情加重已經不記得子欣了,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了,但子欣還是選擇陪在啟宏身邊。
方啟宏就是一個典型的老年痴呆患者,他發病的表現就是不記得眼前的人和事了,只記得以前的人和事。這是老年痴呆患者的典型症狀。
今天我就說說我見過的老年痴呆患者。李奶奶一位老年痴呆患者,她已經什麼都記不得了,甚至她女兒來看她,她都不記得她女兒了,不過她每天都樂呵呵的,特別愛笑,只要別人跟她講幾句話,好笑不好笑她都能笑出聲來,我們平時也喜歡逗她,但跟她講話她總是答非所問。其實像她這種狀態未嘗不好,至少沒有煩惱,只是自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別人照顧,她現在除了能自己吃飯,其他什麼都不會了。
另外一個故事是關於王奶奶的,她一開始只是記憶力不好,會忘記近期發生的一部分事情,她還記得她兒子一家移民加拿大了,整天念叨想回家。她以前很愛干凈,每天洗手洗好多遍,沒事就把自己臟衣服鞋子拿出來洗洗。後來由於她不太配合吃葯,有時候只要我們不看著她吃葯,她就會把葯給藏起來或者扔掉。差不多隻過了一年的時間,她就什麼都不記得了,她是病情變化最快的,可能是她經常不配合吃葯的緣故吧。
馬奶奶也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前天她女兒和外孫女來看她,她可高興了。她女兒走後,我去查房我問她「剛才誰來看望你啊?」她說她姑媽和她女兒來看她,她還給我描述說穿黃衣服的是她姑媽,穿白衣服的是她女兒。旁邊的護工插話說,她又糊塗了,把自己女兒當做自己的姑媽,把外孫女當做自己女兒了。其實我問她只想看看她還記得多少關於她的家人的記憶。
還有個搞笑的秦奶奶,昨晚我給她監心電監護,我問她你兒子有沒有來看你,她說有啊,我又問她你老伴給有來,她說沒有老伴。明明前幾天她兒子和老伴一起來看她的,當時她也只認識她兒子,她老伴她是不認識的。看來她的深層記憶里只有兒子一個人了。
好多老年痴呆患者都是這樣的,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她們只記得過去的人和事,對近期的人和事沒有記憶的。有時候我也時常在想如果自己老了也這樣,我可能是不願意繼續活著的,因為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
8. 老年痴呆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治療老年痴呆呢
老年痴呆的本質是認知功能損害造成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越來越高;可以通過葯物治療,通過情感治療與患者積極的溝通感情,可以通過訓練性治療,讓老年人通過拼圖等智力游戲來增強肌力。
9.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確認引進,這個故事有哪些打動人心的地方
網路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注意,就是國外影片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已經確認引進至中國了,有網友就問這個故事有哪些打動人心的地方。我覺得這個故事打動人心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他向我們揭露了一個老年痴呆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老人呢,他換了老年痴呆,我們一直都覺得老年痴呆,僅僅只是會忘記一些事情而已,但是卻不知道他們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個電影就完完全全上我們展示了老年痴呆症患者他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他不光向我們展示出得了痴呆症患者的這些病患,他的生活是多麼痛苦的,他也向我們展示出了照顧這些人的親人,也是非常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