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饒毅質疑阿爾茨海默病葯研究者耿美玉,葯物真的有效嗎
目前還沒有最准確的消息,但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有做假的起因。在新聞發布會上,耿美玉看起來平靜而體面,沒有再哭泣。她穿著西裝,非常整潔。她在台上做了簡短的演講,感謝團隊的奉獻精神,感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評估效率,並逐一感謝許多與這種新葯相關的機構。即使當被問到有爭議的話題時,她也表現出同樣的冷靜。
這種新葯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它是由海洋褐藻提取物制備的低分子酸低聚糖化合物。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領導,這種新葯是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開發的,上海醫葯研究所和綠谷制葯接力,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葯物。
關於以上的問題今天就講解到這里,如果各位朋友們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跟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分享你們個人看法,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最後祝你們事事順心。
Ⅱ 971上市一年的效果如何
效果不盡如人意,飽受質疑。
2020年,不僅美國百健公司傳出了阿爾茨海默症新葯的「喜訊」。在我國,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研究團隊、中國海洋大學、上海綠谷制葯有限公司等合作研發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春治療GV-971也有了進展。
根據綠谷制葯官網信息,2020年5月,FDA已經批准了其在美國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申請。2020年11月,971完成了國際Ⅲ期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篩選,預計將在2025年結束臨床試驗,在歐美地區上市。阿戚念判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俗稱「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會出現以記憶力衰退、學習能力減弱為主的症狀,並伴有情緒調節障礙以及運動能力喪失,而這種疾高改病正困擾著全球無數家庭。
Ⅲ 綠谷制葯的葯物靠譜嗎971真的可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嗎
治療阿爾茲海默病(AD)的1類新葯GV-971已經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11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上宣布了多靶點糖類葯物甘露寡糖二酸(GV-971)在中國34個地點招募的818名患者中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三期臨床試驗的重要發現,證明其有其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的效果。
Ⅳ 海思禮固體飲料(HSL一971)對老年痴呆有預防作用嗎
有效果,我媽媽服用中,真正的中科院成果
Ⅳ 老年痴呆吃什麼葯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幾種葯物主要為:第一,膽鹼酯酶抑制劑,代表葯物是多奈哌齊和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第二,谷氨酸受體拮抗劑,代表葯物是美金剛。第三,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腦代謝賦活劑:尼麥角林,也有改善認知功能的作用。另外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開發新葯,目前國內剛剛批准上市的甘露特納也可以適用於老年痴呆的治療。
Ⅵ 重磅!國產原創新葯獲准上市 阿爾茨海默病終於迎來新葯
阿爾茨海默病的葯物領域,迎來一枚國產原創的「重磅炸彈」。
2019年11月2日,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下稱「AD」)國產原創新葯獲准上市,填補了這一領域17年無新葯上市的空白。葯品監督管理局於批准了上海綠谷制葯有限公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上市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九期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在中國大陸的上市為全球首次上市。
這款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葯,將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全球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能夠研發出延緩AD進展的葯物,將是一個『超級重磅炸彈』。」禮來神經科學領域醫學總監吳勝虎曾如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和行為障礙及精神異常等症狀,是繼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之後,老年人致殘、致死的第三大疾病。
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到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1.5億左右。2018年,全球治療及照料費用已達萬億美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1000萬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數最多的。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預計到2050年我國患者將達4000萬人。
自發現阿爾茨海默病100多年來,全球用於臨床治療的葯物只有5款,臨床獲益不明顯。全球各大制葯公司在過去的20多年裡,相繼投入數千億美元研發新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葯物,320餘個進入臨床研究的葯物已宣告失敗。就在不久前,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百健(Biogen)與其日本合作夥伴衛材(Eisai)宣布,將向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申請早期阿爾茲海默症治療葯物「Acanumab」的上市許可,引起業界震驚。
九期一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領導研究團隊,在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與上海綠谷制葯有限公司接續努力研發成功的原創新葯。
該葯主要發明人、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介紹,臨床前作用機製表明,九期一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降低β澱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九期一3期臨床主要牽頭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肖世富教授表示:「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的葯物治療還是對症治療,且可供選用的葯物不多,不能延緩或阻止病程進展。基於九期一新的作用機制和獨特的臨床療效特徵,相信該葯能夠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新方案。」
上海綠谷制葯方面表示,已經做好生產、銷售的各項准備,葯品年內投放市場。
阿爾茨海默病患福音!這一國產創新葯獲批上市
創新葯「九期一」有條件批准上市 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
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獲准上市 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Ⅶ 老年痴呆怎麼治療呢
「老年痴呆」分為多種類型,比如: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額顳葉痴呆、路易體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多系統萎縮,都可以表現出痴呆的症狀,每種類型痴呆的原因不同,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不同,預後也不盡相同。
我就從老年痴呆最常見的老年性痴呆來介紹吧。
阿爾茨海默病型老年性痴呆,它因為德國醫生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描述而得名。是由於神經出現了某種特殊的病理變化(老年斑、神經纖維纏結等)引起的,是我國和全世界最常見的痴呆類型。
1. 膽鹼酯酶抑制劑
膽鹼酯酶抑制劑是目前老年性痴呆最主要的治療葯物。舉例:多奈哌齊:多奈哌齊被廣泛用於輕、中、重度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治療。
2. 谷氨酸受體拮抗劑
舉例:
鹽酸美金剛:鹽酸美金剛是一種谷氨酸受體拮抗劑,預防谷氨酸引起的神經元功能障礙。一般用於中、重度老年性痴呆治療。
以上這兩類葯物是治療老年性痴呆的首選葯。但需要醫生的處方才能開出。
還有一些葯物可能對提高痴呆病人的認知功能有一定療效,可以根據病人情況應用。如腦血管擴張劑、鈣離子通道拮抗劑、腦代謝賦活劑、抗氧化劑、中葯等.
開可敏:姜黃銀參膠囊主要含有姜黃素,銀杏葉提取物,西洋參提取物,主要是抗氧化,溶解老年病及神經纖維纏結達到防治目的.
3. 抗氧化劑
比如維生素E
4. 腦代謝賦活葯物
代表葯:尼麥角林、吡拉西坦。
5.其他:姜黃素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
一般根據患者病情,應用多奈派齊(安理申)或者鹽酸美金剛配合銀杏葉片、開可敏、維生素E等進行治療。
Ⅷ 阿爾茨海默病任何時期都可以吃九期一
九期一說明書上寫明適用於輕度至中鍵宴度阿爾茨海默病治療。
「九期一」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是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鍾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產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痴呆患者。
預計205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52億,其中60%至70%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九期一」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制備獲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全球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葯。
(8)治老年痴呆的新葯971擴展閱讀:
九期一的使用介紹如下:
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塌差,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腸道菌群失調會加速阿爾茨海默病惡化,菌群失調和腦炎症之間的關系在眾多神經退性疾病。
比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自閉症、肌萎縮症等方面都有相應的作用。神經炎症已成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主要靶點,一些項目正在研發減輕中樞炎症的葯物。
Ⅸ 請不要再美化阿爾茨海默症,怎麼改善阿爾茨海默症
「Introce myself to mother again today.」在英國社交網路6字小說徵集活動上,一位母親身患阿爾茲海默症的作者這樣寫道。11月2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由上海綠谷制葯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治療AD的新葯——九期一的上市申請,用於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治療輕度至中度的阿爾茨海默病。自1906年德國液州迅醫生愛羅斯·阿爾茨海默首次發現該疾病以來,AD的發病機制仍然是全世界醫療領域最頭痛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阿爾茨海默經常與衰老混淆。據統計,AD患者確診後的平均生存期不到6年。由於阿爾茨海默症的病情具有不可逆性,若患者長期參與試驗有悖倫理。
請不要再美化阿爾茨海默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跟隨我一起看看吧。
文 | 秘叢叢
編輯 | 黃臻曜
「Introce myself to mother again today.(今天,我又一次向媽媽介紹了自己。)」
在英國社交網路6字小說徵集活動上,一位母親身患阿爾茲海默症(以下簡稱AD)的作者這樣寫道。
這些老人腦海中突然長出了「橡皮擦」。而它形成的原因,目前人類還無法解答。很多人把AD稱作老年痴呆,其實並不嚴謹。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醫學轉化中心主任張岱教授表示:「痴呆是一種綜合征而不是疾病,引起痴呆的原因有很多,AD是其中一個也是治療最艱難的。」
病患及家屬急需擺脫痛苦的現實長期存在,這意味著其背後有巨大的治療市場。有關AD治療的葯物探索一直沒有停下,但卻是一條失敗率近乎100%的道路。AD葯物的研發失敗率極高,且大多停滯甚至失敗在III期臨床。僅在1998年-2017年期間,全球已有146個AD葯物在臨床中遭遇失敗,僅有4款葯物能成功上市。
正因如此,AD治療葯物的進展能迅速成為關注的焦點。11月2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由上海綠谷制葯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治療AD的新葯——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上市申請,用於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治療輕度至中度的阿爾茨海默病。基於過去17年AD無葯獲批的歷史,GV-971無疑自帶「光環」。但在「光環」的背後,有關它的質疑也如影隨形。
瞄準腸道,AD的新突破點?
自1906年德國醫生愛羅斯·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發現該疾病以來,AD的發病機制仍然是全世界醫療領域最頭痛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阿爾茨海默經常與衰老混淆。一個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老糊塗」是人在衰老後難以避免的常態。
如果相較健康老年人的大腦和AD患者的大腦,就會發現該病產生的大腦損傷。「AD對大腦的傷害還會嚴重影響壽命,並且是致命的。」來自劍橋大學化學系錯誤折疊疾病中心的研究員塞繆爾·科恩(Samuel Cohen)在TED Talk上展示兩者的區別。據統計,AD患者確診後的平均生存期不到6年。
圖片來自東方IC
AD的治癒之路依舊黯淡而漫長,但不論是早期干預、葯物研發還是持續護理,人類沒有放棄反抗AD對生命尊嚴的侵蝕。「阿爾茨海默病這種災變似乎是專門設計出來考驗人們精神的。」美國醫生舍溫紐蘭在《我們怎樣死——關於人生最後一章的思考》中寫道:良好的護理,志願小組以及親友的關心,可以減輕病人一些痛苦,但是這個被人所愛的病人最終還得走過非常痛苦的陰暗山谷。
死亡的終點或許不可逆轉,但我們還是要爭取「體面老去」的選擇權。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是36氪一檔關注科技、小趨勢的全新欄目。在這里,我們會采訪擁有聰明大腦的少數派,深入解讀他們對未來的猜想。雖然少數派們的面孔不一,可能是書籍作者、創業者,也可能是科研領域的行業專家。但相同的是,不論是大數據、雲計算、還是無人駕駛和5G,他們預測未來趨勢的靈感會在這里閃光。
PS: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與最前沿的科技、最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未來的趨勢變化息息相關,並且正在尋求報道,歡迎聯系我們。另外,如果你願意業余時間做一些上述方向的編譯工作,成為36氪《少數派的未來猜想》欄目的一名志願者,也歡迎聯系我們,我們會為成功入選者不定時放送獨家福利。(聯系人:秘叢叢 [email protected],請附上個人簡歷或公司相關資料)」
請不要再美化阿爾茨海默症相關閱讀:
如何讓阿爾茲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患者盡快康復?
老年性痴呆又名阿爾茲海默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它影響到患者日常的生活,造成腦部神經細胞逐漸喪失。引起老年性痴呆病情況復雜,病因眾多,至今難以用一種原因解釋,可能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對於老年痴呆的治療,康復治療不容忽視,康復療法對本病的改善有著一定的作用。康復治療主要包括心理康復與記憶康復。1.心理康復(1)熱情關心:醫護人員和親屬都要關心愛護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對話時要和顏悅色。同時,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徵,採用安慰、鼓勵、暗示 等方法,給予開導。對情緒悲觀的患者,應該耐心解釋,並介紹一些治癒的典型病例,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親屬對生活有困難的患者,應當積極主動給予照顧,熱情護理,以實際行動溫暖他們的心。
(2)播放音樂:根據患者的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選擇性地給他們播放一些愛聽的樂曲,以活躍其精神情緒。有實驗研究證明,音樂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較好地調節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
(3)合理用葯:如患者疼痛或失眠時,醫生要及時使用適當的葯物,以減輕其痛苦和症狀。
(4)鼓勵患者參加一些學習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注意力,喚起其對生活的信心。2.記憶康復(1)智力訓練: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們記一些數字,由簡單到復雜反復進行訓練;亦可把一些事情編成順口溜,讓他們記憶背誦;亦可利用玩撲克牌、玩智力拚圖、練書法等,以幫助患者拓展思維和增強記憶。
(2)強化記憶: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走失。在室內反復帶患者辨認卧室和廁所,親人要經常和他們聊家常或講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強化其回憶和記憶。如能堅持長久的循序漸進的訓練,就有成功的希望。
(3)生活訓練:親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整理床鋪等,促進患者生活能夠自理。
Ⅹ 我國在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方面取得了什麼進展
1、2019年11月,我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獲准上市。
據科技日報報道,11月2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甘露特鈉膠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的上市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據悉,甘露特鈉膠囊是由中國海洋大學、上海葯物研究所和上海綠谷制葯歷時22年共同研製、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創新葯,也是全球首個糖類多靶抗阿爾茨海默症創新葯物。
2、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志物,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
8月13日,新華社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志物。
(10)治老年痴呆的新葯971擴展閱讀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一旦患病,人的記憶力、思維判斷能力等會像被腦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症協會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800萬患者,每3秒鍾還將增加一個新病例。隨著人口逐漸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症的危害越發顯現。
目前,中國是阿爾茨海默症(簡稱AD)患者最多的國家,2050年將達2800萬。截止2017年,AD逐漸成為中國人的第5大死因。
全球用於臨床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葯物目前只有寥寥數款。各大制葯公司在過去20多年裡相繼投入巨資研發新的葯物,大多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