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想把老年痴呆打死

想把老年痴呆打死

發布時間:2023-04-24 15:20:36

① 我爸因為我奶是老年痴呆就打他,因為他覺得我奶把他害慘了年輕時候懶才得的病,這樣是不是犯法的

如果有人告發的話,
這個就屬於虐待老人的一種
如果沒有人告的話,
那麼這個就屬於家庭問題
犯法是犯法了,
但是會管的幾率比較低

② 老年痴呆打一頓能治好嗎

老年痴呆屬於大腦萎縮和大腦機能退化引起的,唯一隻能靠葯物治療才能減輕,用暴力打一頓只會刺激大腦加速惡化病情的,絕不可用啊!

③ 老年痴呆症會出現自殺行為嗎

我沒有被死亡狠狠敲打過,這是我的幸運。因此,我也沒有認真思考過死亡,這是我的不幸。

今天,我之所以想寫寫關於死亡的話題,是因為一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

阿爾博姆對死亡有著持續的熱情,他用清澈、輕盈的文字,一次又一次碰觸這個濁且重的主題。我兩次閱讀他的三部作品《相約星期二》、《一日重生》和《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中間跨度十餘年。

這十餘年,我曾經自我破碎,然後又重建自我。

我用自己重生的眼睛,去過濾他寫下的死亡故事。濾網中留下的,就是這些文字。

愛和責任可以凈化不堪的人生

那時,我十一、二歲,是一個退縮、自閉的農村女孩。母親在廚房裡做飯,我給她打下手,負責燒鍋。我把棉花柴、玉米桿、枯樹枝、半乾的爛菜葉、骯臟的破布——我的右手所能抓到的東西——塞進灶間,左手拉動風箱。我盯著躍動著的黃色火苗,它們歡快地舔著黑黑的鍋底。

這時,我想到了死亡。

燃燒之火把一切垃圾和骯臟的東西都化為灰燼,這種徹底的清除讓我著迷。死亡就像清除之火。再扭曲的身軀、再污濁的人生,再痛苦的遭遇……被死亡這把火一燒,都會變成灰。灰是這個世界上最潔凈的東西。

少年時代的我,認為死亡是一種凈化。

死亡,讓人生歸於純凈。雞仔查爾斯·貝奈特可能也是這么想的。

「讓我猜猜。你想知道我為啥要自殺。」在《一日重生》中,這是雞仔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雞仔要自殺。因為他的人生,就像我塞進灶間的爛菜葉和骯臟的破布:他不可救葯地酗酒,工作即將不保,妻子離他而去,唯一的最疼愛的女兒連結婚都不通知他……他想通過死,把這一切都清除干凈。

午夜時分,他喝得爛醉如泥,冒著小雨,開車上高速公路。他想回到老家,准備在人生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生命。他錯過了出口,索性逆向行駛,與迎面而來的卡車猛烈相撞。他的車飛出護欄,他飛出車子……

他見到了死去十餘年的母親。在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的邊緣,他與母親共度了一天,這一天改變了一切。

在邊緣世界,處於彌留之際的人,會想起一些人,那些曾在人世給予他們溫暖與美好的人。雞仔陪同母親去見的,就是那些在臨死前想起他母親的人。有母親生前在美發店的客戶,有他們家的女傭,還有一些男人——她的美麗曾經照亮過他們的人生瞬間。

雞仔怨恨過母親。怨她與父親離婚,怨她在父親想回歸時不把他留下來,怨她在大學報到時讓自己難堪,甚至怨她的美麗……在「要麼做媽媽的好寶貝和要麼做爸爸的乖兒子」之間,他選擇了後者。為了父親的願望——成為一個職業棒球運動員,他從大學輟學,去參加棒球比賽,且很快結束了曇花一現般的職業運動員生涯。最後,還是為了父親願望,他撒謊並從母親的生日派對中逃走,去打一場毫無意義的棒球表演賽,母親卻在當天意外去世。

在與母親共度的一天中,雞仔知道了一切:作為一個「離婚的女人」,母親因流言被醫院辭退,失去熱愛的護士工作,最後在美發店找了一份工作。為了提供他與妹妹兩人上大學的費用,母親與女傭一起,去給別人打掃房間。而那個消失了很多年,又在他大學比賽期間突然出現的父親,一直在外面有另一個家,另一個妻子和另一個兒子。

知道這一切,雞仔為自己試圖輕生感到羞愧。論不堪,母親的人生比他的人生不堪好多倍。但母親很尊嚴地面對人生挑戰,在孩子面前沒說前夫一句壞話,不要他的一分錢,辛勤工作供養兩個孩子……而自己,卻懦弱地逃進酒精里,讓家人嫌棄。

雞仔變了。他和女兒改善了關系,與前妻恢復了聯系,在公園和體育場管理辦公室做兼職。他常常組織孩子們進行棒球比賽,定出嚴格的規定:每個孩子都有參與的機會。在他去世前,他告訴周圍的人:「要記著現在的我,而不是以前的我。」

十幾年後再讀這個故事,有些段落讓我哭出聲來。我對雞仔的母親產生深深的敬意。我意識到,真正能凈化不堪的人生的,不是死亡,而是愛和責任。

我們每個人都是連在一起的

「沒有一個故事是孤立的。它們有時在拐角相遇,有時它們一個壓著一個,重重疊疊,就像河底的卵石」。

一個人在《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中寫下的這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這部作品通過一個死亡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一個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真相: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連在一起的。

愛迪是一個矮墩墩的白發老人,瘸著一條腿,每天在紅寶石碼頭游樂場內巡視,以確保游樂設施的安全。在他83歲生日這一天,一個游樂設施發生意外,電纜斷裂,游樂車飛馳而下。游樂車金屬底座上有一個小女孩,在那一瞬間,愛迪撲了過去……

愛迪的人生很不如意。因為在戰爭中傷了一條腿,他沒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只能一輩子在游樂場當一個維修工。

愛迪進入了天堂,遇到了五個人。這五個人,有的他認識,有的他根本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但他與這五個人的人生卻奇妙地聯結在一起。少了哪一個,也許他的人生就是另外一個模樣。

聯結後的世界是這樣的:在他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他差點撞到藍皮人駕駛的車上,藍皮人為了躲避他,突發心臟病而死。那次死亡帶走了藍皮人,卻留下了他。讓他放棄所有人生夢想、一再詛咒的斷腿,竟然是上尉用槍打斷的。上尉打斷他的腿,是為了救他的命。那個他根本不認識的老婦人,卻是他工作了一輩子,也痛恨了一輩子的游樂場存在的緣由——那個游樂場是她富豪丈夫一時心血來潮送給她的禮物。而妻子是他人生中惟一的陽光,卻早早離他而去。而那個被愛迪意外燒死的菲律賓小女孩,卻讓他的一生都有了意義。以心理學視角來看,那簡直是一個認知調整的卓越案例:當知道因為自己的過失,而讓這么一個可愛的孩子失去生命,愛迪哭得死去活來。

他說:「我很難過,因為我一輩子什麼也沒做。我什麼也不是。我一事無成。我迷失了方向,我覺得我不該在那裡。」

「該在那裡」,她說道。

「哪裡?紅寶石碼頭?」

她點點頭。

「修理游樂車?我應該那樣生活嗎?」他長長舒了口氣。「為什麼?」

「孩子們」,她說道。「你保證了他們的安全。你為我做好事。」

這句話,讓愛迪簡單而平凡的人生,充滿了特殊的意義。

愛迪的故事,讓我深深明白一件事情:萬物皆為一物。我們每個人都是河底的卵石。你以為和別人毫無聯系,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流經你的生命之水也必將流經我。在宇宙的河流里,我們都是一體的。

學會了怎麼死,也就學會了怎麼活

很多時候,死比生能教給我們更多東西。為阿爾博姆帶來永久聲譽的《相約星期二》,就是一部死亡教科書,當然,也是一部生命教科書。

那個被萎縮性側索硬化囚禁在自己身體里的老教授莫里,把自己的死亡變成了一本教科書。十餘年前讀它的時候,我剛剛移植到這個城市。在那段堅硬的歲月里,我貧困潦倒,苦苦尋找可以存活的土壤和空間,沒時間去思考人生意義這類宏大而深刻的問題。

當我經歷了自己的人生苦難,當我重新排列了人生重要事件的優先順序之後,我發現我真正讀懂了莫里,讀懂了阿爾博姆。所謂讀懂,是你真正想明白了幾個重要的人生問題。

人生中,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東西?金錢?名譽?權力?我有一個標准,凡是在生命最後時刻不能給你帶來慰藉和溫暖的東西,都不是真正重要的,在你的日程安排中都應該往後排。在莫里生命的最後階段,環繞著他的是家人、朋友、學生,以及他們的幫助和愛。特別是家庭,它提供了莫里所說的「心理安全」——知道有一個家在守護著你。「只有家庭能給予你這種感覺。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莫里說。

知道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之後,那麼怎麼活?「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群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莫里的建議是,去「建立自己的文化」。就像他說的那樣,莫里建立了他自己的文化:他博覽群書為他的課尋找新的思想內容,他走訪同事們,與畢業的學生保持聯系,給遠方的朋友寫信,去華盛頓廣場的教堂跳舞自娛……他還制定了一個名叫綠屋的計劃,為貧困的人提供心理治療。在他的「小文化」中,他建立了一種人類互動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愛護。

十年前,這個觀點就深深地影響著我。現在,我也在逐步建立自己的文化:組織讀書會,開展家庭教育成長沙龍,為心理咨詢師搭建成長平台,為貧困的人提供公益心理咨詢,寫心理科普文章……「投入到人類的大家庭里去。投入到人的感情世界裡去,建立一個由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組成的小社會」,莫里說。

你有沒有害怕變老和死亡?學生問老師。

「我樂於接受老」,老師說,「衰老並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後,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

莫里說:「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

我記起一個故事:英國有一個著名的貴族學校叫伊頓公學。有學生家長問其中一任校長,「學校培養我兒子,將來是從政呢還是經商呢?」校長說:「都不是」。家長追問,「那您能用一個詞來說明要培養他干什麼呢?」校長說:「如果非要用一個詞的話,那就是『理解死亡」。

後來,另一位校長這樣來解釋這個詞,如果我們的學生一畢業就死了,根本沒有什麼未來,那麼這幾年,我們應該給他什麼樣的教育呢?當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我們才能給他最好的教育。

我還想起了存在主義大師歐文·亞隆的的一然話:「對死亡的恐懼常常與人生虛度的感覺緊密相關」,他說,「你越不曾真正活過,對死亡的恐懼也就越強烈;你越不能充分體驗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我也問過自己,你怕老嗎?不怕!你怕死嗎?不怕!因為我已經想明白了怎麼活。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用愛和責任應對自己的人生挑戰,我和更多的人建立情感聯結,我建立自己的文化……

「意識到自己會死,並時刻做好准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莫里說,「像佛教徒那樣。每天,放一隻小鳥在你的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准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了嗎?」

你看,小鳥,就停在你肩上。

④ 老年痴呆患者有暴力傾向怎麼辦

屬於正常現象,老年痴呆的伴隨症狀(精神行為)。首先你最好把家中容易至傷的器具(菜刀內、剪刀等)收起來容,不要讓老人輕易觸到。
如果服用一定劑量的非典型精神類葯物,暴力行為會得到抑制。
找神經內科醫生看他能不能開出這種葯(非典型精神類葯物),如果他不給開,就只能去精神科專業醫生了。

⑤ 真不知道人為什麼要活那麼大歲數,唉,真心討厭老年痴呆的老人,我都快死他前頭了,有同感的沒

太理解了 因為家裡老公的爸爸就是老年痴呆,大小便失禁。可以到處走。每天我照顧,我都快瘋了。感覺早晚要被他氣死。那種感覺沒人能理解。打又不能打,罵又不能罵。

老年人患了老年痴呆,該怎麼辦

老年痴呆的前兆有哪些?

1、性格改變

老年痴呆的一個前兆之一,就是性格出現改變,經常會疑心子女拿了自己的財物。脾氣也開始變得奇怪起來,而且經常出門就會忘記回家。

如果家裡的老人出現這些異常的舉動,那麼就要警惕起來,因為早期的老年痴呆主要表現為性格變化,比如出現自私、急躁、固執、發怒等。而這個階段也經常容易被忽略,也容易和血管類疾病混淆。

2、記憶衰退

老年痴呆的的典型症狀之一就是出現記憶障礙,主要表現為對近期所做的事情經常會忘記,但是對於以前久遠的記憶卻比較清晰。經常會忘記早餐吃的什麼東西,早上有沒有洗臉等,有可能下午就把上午做的事情給忘記了,但是對於三十年前的戰友和摯友名字都可以記清楚。

3、容易迷路

迷路是老年痴呆患者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據研究統計,全國平均每天大概有1370名的老人走失,主要是老年痴呆而導致。所以如果發現家裡的老人比較健忘,而且出現在比較熟悉的環境中也容易出現迷路、經常找不到自己的東西放在何處等現象,就要及時到門診就診。

4、理解能力下降

老年痴呆患者的理解力和判斷力都會出現下降的情況,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在不同的節氣無法正確的選擇合適的衣物。比如夏天的時候穿棉襖,而冬天的時候穿短袖。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經常跟不上別人思路,對很多簡單的事情也無法理解。

雖然老年痴呆發病率比較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有效進行預防的,只要在早期可以及時的發現,及時帶患者就診,進行正規合理的干預和治療,還是可以恢復到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所以對於老年痴呆患者來說,預防是關鍵。

平時家裡人要注意多關心老年人的心理狀態,適當讓老人接觸外界,進行一些娛樂活動。此外定時帶老人進行常規的體檢來及時分析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態,都可以有效的預防老年痴呆的出現。

⑦ 老年痴呆症能活幾年,如果老人想治療怎麼治

1,呆滯抑鬱,老年痴呆症已經比較嚴重的患者,常常表現為表情呆滯精神抑鬱,睡眠內規律紊亂,有容些患者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自我傷害行為。
2,失去記憶,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會已經完全沒有了從前的記憶,沒有組織語言的能力,已經不能夠認出親人或者說朋友、鄰居等熟人。
3,情感的孤僻,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患者,非常容易出現感情不和理的變化劇烈的變化,比如說脾氣會突然特別的激動,發火,遷怒別人,甚至傷害別人等等。
4,已經沒有了對時間和地點的觀念,也就不知道什麼時間,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甚至把自己當成別人,忘記自己的名字。
5,聽力的明顯減退,老年痴呆患者發展到重度的時候,會有明顯的聽力減退大腦組織受損,患者平時甚至還會出現幻覺、嗅覺的幻覺和觸覺的幻覺等異常的情況,另外就有可能還會做出異常的行為。

⑧ 怎麼讓老年痴呆病患者早點死

基本上只有犯法一條路

閱讀全文

與想把老年痴呆打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姓張和趙怎麼起名字 瀏覽:181
鋁胃葯老年痴呆 瀏覽:986
重慶市城鄉養老機構服務管理辦法 瀏覽:660
70歲老人醫保南昌 瀏覽:355
中國退休制度中退休年齡的演變 瀏覽:948
57歲患老年痴呆症 瀏覽:742
廣東2018年怎樣調整退休工資 瀏覽:276
小孩上了大學父母該做什麼 瀏覽:586
重陽節的花有哪些怎麼畫 瀏覽:648
如何做好養老機構的運營管理 瀏覽:360
喬教授老年痴呆 瀏覽:169
老年人易發的肺病 瀏覽:38
公務員體檢傳染性疾病怎麼查 瀏覽:859
70歲以上男演員 瀏覽:188
高級職稱人員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525
江西樂平養老金基數是多少 瀏覽:435
長壽花換土要注意什麼 瀏覽:30
巴東養老保險 瀏覽:220
老年人作用 瀏覽:597
深圳龍崗老年大學招生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