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不要把問題復雜化了。老人家很簡單的,以前你小時候父母怎麼照顧你的你現在就怎麼照顧回父母。老人家最盼團團圓圓和和睦睦常有人陪著嘮叨,老人家很忌諱別人說他老比較逞能對著外人在時。得常常陪他們講話玩伴,回憶一下這輩子答應過老人的承諾趕緊實現。子欲孝而親不在!!!
Ⅱ 老年人進食後有哪些表現
老年人的飲食和營養攝取需要特別照顧,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項營養需求,營養專家歸納出以下一0項適用老年人的飲食原則,可作為安排年老父母飲食的參考。讓家裡的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吃出健康。 一.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 老年人由於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中國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營養師建議,不妨讓老年入一天分5---陸餐進食,在三次正餐之間另外准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像是低脂牛奶泡餅干(或營養麥片)、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蛋,也可以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 二.以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 老年人必須限制肉類的攝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老年人的飲食內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一漆0克質量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三.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 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像是西紅柿、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後再烹調。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飯或湯面作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一-二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四.每天吃三50克水果 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獼猴桃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湯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時可以加些水稀釋。 5.補充維生素b 近年來的研究逐漸顯示,維生素b與老人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無論生病、服葯或是手術過後,都會造成維生素b大量流失,因此對於患病的老年人來說,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 沒有精加工的谷類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所以在為老年人准備三餐時,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飯,或者也可以將少量堅果放進攪拌機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麥里一起煮成燕麥粥。 陸.限制油脂攝取量 老年入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盡量少讓老人家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飽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油)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輪流換著吃,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漆.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 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時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的隱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橙汁或是菠蘿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葯材,尤其像氣味濃厚的當歸、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紅棗等取代鹽或醬油,豐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慾。 吧.少吃辛辣食物 雖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慾,但是老年人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所以少吃為宜。 9.白天多補充水分 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繁跑廁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實應該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晚餐之後,減少攝取水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夜間上廁所、影響睡眠了。 一0.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 老年人的個體差異很大,加上又長期服葯,所以每個人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素也大不相同。讓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強化營養方法,尤其可以補充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維生素 b、抗氧化維生素c及e、維持骨質的鈣、增強免疫力的鋅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劑量的單一補充劑,尤其是脂溶性的維生素 a、d、e等,吃得過多會累積在體內,甚至引發毒性。 在影響老年人健康長壽的諸多因素中,合理營養是極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專家對老年人的健康飲食提出了如下原則: 膳食結構宜葷素雜食,以素為主。 三類熱源營養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總熱能的漆9%,主要由米、麥及雜糧供應;脂類佔二0%,以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為主;蛋白質佔一0%,以每千克體重一克為宜,必須有由肉、魚、禽蛋、奶等提供的動物性蛋白質。大豆及其製品富含優質蛋白質,且含鈣豐富,應多加食用。因老年人肝、腎功能下降,不宜過食高蛋白質食物,更不宜暴飲暴食。老年人代謝機能降低,體力活動較少,每天熱能攝入以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為合適,二000千卡左右即可,以每餐八九分飽為度,七成飽為佳。 a、提倡食物粗細搭配。 因老年人胃腸功能減弱,牙齒不好,既要選擇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證其消化吸收,又要注意主食加工不宜過精,以防止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丟失。粗糧和果蔬富含膳食纖維,能增加腸蠕動,預防便秘。特別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有改善血糖、血脂代謝的作用,對預防老年人多發的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症都有好處。 b、合理營養提高機體代謝能力。 充足的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可使各種代謝酶的功能加強。特別是維生素e、c和胡蘿卜素,有強抗氧化作用能消除有害的自由基,防止和減少細胞受損害,起推遲衰老作用。如油菜、蔬菜、芥菜、花菜、蘿卜、紅蘿卜、胡蘿卜、蒲公英和馬鈴薯等等。這些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鉀、各種維生素及許多礦物質。特別是香菜、薺菜和芹菜,不但能夠排氣通便、幫助消化和增強腸胃蠕動,還能夠消除胃裡的積氣和腐敗物質,是蔬菜中的三大護生菜。 在老年人的飲食中,海帶是不可以欠缺的。海帶也稱昆布,是一種深褐色的海藻植物。海帶本身的營養特豐富,不但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而且還含有鈣、磷、鐵、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纖維素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老年人經常食用海帶能增加人體的腸道蠕動,有效地防治老年性便秘。海帶還可以降血壓,治療消化不良和排尿不暢,對老年人的祛病健身、延年益壽有可以的保健效果。 花生、芝麻、核桃是老年人補腦護腦的三大營養食品。花生含有兒茶素,芝麻含有維生素e,核桃含有磷、鐵、鋅等礦物質,對於老年人的頭昏無力、記憶力衰退等症有一定的療效,而且還能減緩老年人的大腦功能衰退。 c、首選食物是牛奶、大豆及其製品。 人體的老化是從身體細胞脂質的氧化開始的,而在日常的食品中,大豆本身的營養物質是最具有抗氧化能力和作用的。所以,經常食用大豆類的食品,可以抑制細胞脂質的氧化,抵抗人體衰老。例如豆漿、豆奶、豆粉、水豆腐、臭豆腐和豆瓣醬等等。 在日常飲食營養調理不當的時候,許多老人會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甚至會出現頭發早白、牙齒脫落和骨質疏鬆等現象。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身體長時期地處於低膽固醇的狀態下,身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的結果。 因此,經常性地少食用一點經過較長時間煮燉後的肥肉,對老年人的身體是有益處的。也可以將肥肉煉成豬大油,每次少提取一點點,與素油一同炒菜吃最好。因為豬大油中含有一種能延長壽命的營養物質,可以預防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如果能經常買一點豬骨頭回來,經過砸碎後用水煮湯喝最好,因為骨頭湯能緩解老年人的骨質疏鬆,預防筋骨攣痛和膝脊痛,防止人體老化
Ⅲ 老年人孤獨的主要表現
不想說話,獨自一個人,食不知味,所有的在外兒女,就算不能回家也要多給父母打個電話!
Ⅳ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有哪些
「老而不死是為賊」出自於《論語·憲問》,原句為「子曰「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可見原文所指並非老年人,而是名為「原壤」之人。
關於「老而不死是為賊」的解釋,錢穆曾在《論語新解》中做出注釋稱,原壤為魯人,孔子之故人。
另外錢穆先生還在中《論語新解》解釋此句「禮度詳密,儀文煩縟,積久人厭,原壤之流乘衰而起。即在孔門,琴張、曾晳、牧皮,皆稱狂士。若非孔門講學,恐王、何、嵇、阮,即出於春秋之末矣。莊周、老耼之徒,終於踵生不絕。然謂原壤乃老氏之流,則非。」
Ⅳ 老年人怯懦思想的主要表現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愛她 你自己也喜歡你自己好了 不為人所知的一種新愛的 一種最喜歡
Ⅵ 老年人心理衰老有哪些表現
人進入老年期後,生理衰老明顯加快,與之相對應的心理衰老也隨之而來。老年人心理衰老的表現千變萬化,一些老年心理學家歸納出10餘種較為明顯的變化特徵,其主要表現有:(1)感覺、知覺衰退
眼睛老化,聽力不如從前,味覺遲鈍,以前很好吃的東西現在感到淡而無味。
(2)記憶力衰退
熟人的名字老是記不起來,讀書前看後忘;電話號碼總要反復看幾遍才能記住;剛說過的事,一轉身就忘了;常常記不起隨手放的東西。
(3)想像力衰退
理想逐漸喪失,幻想越來越少。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心。言語能力衰退,講話變得緩慢,而且啰嗦。
(4)思維能力衰退
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學習新事物感到吃力,甚至有點害怕學習新事物、新知識。
(5)情感變得不穩定
較易動感情。遇到困難,不像以前那樣鎮定自如,經常有莫名其妙的焦慮感。對喧鬧聲感到很煩躁,看不慣年輕人的言談與行為。
(6)意志衰退
做事缺乏毅力和探索精神,喜歡憑老經驗辦事,下決心要做的事常常拖拉而不立即行動,進而,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了。
(7)反應能力下降
動作不如從前靈活,對事物不如以前敏感。一旦疲勞,恢復得較慢。睡眠時間也比以前少了。
(8)興趣愛好減少
生活中感興趣的范圍變小了,不再有興趣看小說、電影、電視,不再喜歡參加各類活動,特別是集體活動。
(9)產生衰老感和死亡感
總感到自己老了,經常想到自己已臨近死亡,常回想已故的親友,又聯想到自己,悲悲戚戚。
(10)性格更容易發生變化
性格易變得暴躁、易怒、情緒低落、憂郁、焦慮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
(11)容易焦慮不安
很多人在度過更年期後,情緒逐漸趨向穩定,但是焦慮不安一直持續到老年期。當環境中有不利因素時,就更容易出現焦慮不安。
(12)情緒明顯地變化
老年人情緒反應的變化一方面是對一般刺激趨向冷漠,喜怒哀樂不易表露,或反應強度降低,使人易產生冰冷之感。另一方面遭到重大刺激,情緒的反應卻特別強烈,難以抑制。
(13)敏感多疑
感覺器官不敏銳,對捕風捉影、似是而非的事往往卻很認真,常把聽錯、看錯的事當做對他的傷害而感到傷心不已。
(14)易產生孤獨感
原因主要是我們老年人本身衰老影響了老年人的心理;社會疏遠老年人及老年人自己退出社會也是原因之一。他們的性格由外向轉為內向,深居簡出,懶於交際。
(15)容易自卑
感到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如果遇到生活以及疾病等諸多困難時,均可使老年人過分傷感,自卑情緒也就隨之加重了。
(16)習慣心理
鞏固長年累月的生活習慣與工作習慣,決定了老年人的習慣心理很鞏固。年齡越大,形成的習慣越固定。
(17)個性心理特點明顯
人的個性心理特點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老年人比起青年人與中年人更顯得個性化,例如,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習慣,不贊成別人的意見和看法。
Ⅶ 老年人抑鬱症都有哪些方面的表現
抑鬱症的症狀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1、情感低落:常表現為愁眉不展,心煩意亂,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對前途悲觀失望,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情感低落有晝重夜輕的特點。
2、思維緩慢:思維遲緩、聯想困難,自覺思考能力下降,對刺激反應遲鈍,注意力集中困難,記憶力減退。
3、言語動作減少與遲緩:言語少、聲音低,經常獨坐一處不與他人交往,愛好和生活樂趣喪失,精力減退、疲乏,走路時行動緩慢,嚴重時可達到不吃不喝、不言不動的抑鬱性木僵的程度。
4、此外,抑鬱發作時還可出現惡心、心悸、胸悶、出汗等軀體症狀,男性患者可出現陽痿,女性患者則出現性感缺失或閉經。同時,還可有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食慾降低、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