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春季到了應該如何養生

春季到了應該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5-05-28 11:40:10

1. 春季如何養生 春季養生牢記五大要訣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自然,四季更替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若當季未能妥善調養,必將影響後續季節的身體健康。春季養生,需謹記以下五點要訣:

春日易感疲乏,若「春困」連連,很可能是冬季腎臟保養不足所致。中醫認為,「冬三月,此為閉藏」,冬季應減少活動、避免過汗,以養精蓄銳,為春日「發陳」做准備。若冬季未能遵循這些原則,便難以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

同樣地,春季的養生方式也會影響到夏季的健康。因此,正確把握春季養生之道至關重要。

霧天慎鍛煉

春季是鍛煉的好時節,但霧天卻不宜鍛煉。霧珠中夾雜著大量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煉時呼吸量增加,易吸入更多有害物質。

針對中老年人春季鍛煉,特別提醒:

春天情緒宜開朗

春天是養生的重要時節,但養生並非一味追求心態平和。劉敏建議:「春天應保持心情欣然、愉悅,而秋天才應講求平和。」

慎食香蕉和梨

中醫倡導春夏養陽,因此春季宜食辛味食物,如韭菜、辣椒、蘿卜等,以助生發、散寒。而香蕉、梨等滋陰、寒涼的食物則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尤其是生冷食物,以免寒氣內聚,導致夏季脾虛不適。

「春捂」需適度

「春捂秋凍」是養生之道,但「捂」並非隨意。劉敏指出,「春捂」應適度,避免過度出汗。若天氣已熱卻仍捂得嚴實,出汗過多反而不利健康。

勿過早穿單鞋

腳部和小腿是人體經絡的重要交匯處,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因此,不宜過早穿單鞋,以免寒氣入侵,損害身體健康。

2. 春季應該如何養生 春季是調胃養肝的大好時機

春天一到,萬物復甦,氣溫逐漸升高。中醫指出,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人體的肝氣也開始旺盛。趁著這個季節,調養肝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初春養胃,需要少點酸的來點甜的。醫學建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此,春季飲食最好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較為合適。例如,百合、山葯、木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粥類飲食最養脾胃。對於胃陰不足者,可以嘗試山葯百合大棗粥。將山葯、大棗、百合、薏苡仁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可以滋陰養胃、清熱潤燥。
對於工作壓力大或心情不佳導致的胃部不適,建議吃些木耳炒肉片。具體做法是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鍾後,加入發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鍾即可服食。每周3次,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
中醫養生保健學中講究「春捂秋凍」,即早春時不宜過早脫去冬裝。早春常有寒冷氣候的反復,穿著宜偏暖些。對於調節能力較差的孩子、老人或體質較弱者,應根據氣候寒熱變化隨時添減衣服。專家指出,老年人體內產熱能力較低且循環系統已不如年輕人正常,易受「倒春寒」的刺激。因此立春後,老年人應盡量減少出門次數,外出時戴上帽子以減少頭部血管受冷空氣的刺激,高血壓病人要注意正規持續用葯。
此外,一些年輕姑娘因愛美在早春穿裙子及靴子對身體不利。婦女膝關節對冷空氣敏感易發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狀久之可能引起風濕性關節炎。
初春護肝方面中醫理論認為肝臟與「木」相對應。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時肝臟在春季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生應以養肝護肝為先。養肝護肝主要包括多喝水以防止毒素損害肝臟和少飲酒以利於肝臟陽氣升發。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有限多飲會傷肝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閱讀全文

與春季到了應該如何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花里的玄灰蝶怎麼消滅 瀏覽:750
社區依託老年大學創新 瀏覽:273
女人60歲經常感覺小腹下墜 瀏覽:873
葯店中老年人分析 瀏覽:820
包頭市農村65歲以上老人養老保險 瀏覽:428
什麼是長壽的第一要素 瀏覽:94
永輝超市有退休金嗎 瀏覽:34
如何戒掉老年人拍抖音 瀏覽:231
2O17年養老保險金上調 瀏覽:349
企業退休2016年漲工資幾月份實行 瀏覽:489
延吉市養老保險第十三個月工資 瀏覽:179
養老保險兩年要交多少錢 瀏覽:407
遇到陌生的老人如何稱呼 瀏覽:95
70歲邀請 瀏覽:265
60歲老人拍片肺部有陰影 瀏覽:782
湖北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後辭職 瀏覽:992
啥時間延長事業單位退休年齡 瀏覽:362
老年人乳房病 瀏覽:521
老年大學協會賀信 瀏覽:813
重陽節的鏈接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