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程凱養生說三伏貼如何貼

程凱養生說三伏貼如何貼

發布時間:2022-07-30 12:11:27

A. 冬病夏治的三伏貼,可養陽、護陽,三伏天如何趁熱打貼

三伏貼是很好,可是針對三伏貼的葯物配比都是非常關鍵的。實際上三伏貼也稱為聚氨酯發泡灸,這類臨床醫學里的聚氨酯發泡灸,是肌膚的聚氨酯發泡,有一些病從聚氨酯發泡的全過程當中,及其聚氨酯發泡之後從肌膚,聚氨酯發泡排病的方式,慢慢做到轉好的目地。三伏貼不單單是用以呼吸道疾病,我還在臨床醫學許多病症都能用三伏貼,假如葯物配比有效實際效果是很好的。例如過敏鼻炎,三伏貼可以貼到大椎穴,肺俞穴和膏肓穴。當聚氨酯發泡之後,過幾天便會感受到很好的實際效果。我是單桂敏,關注我您可以學習到大量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

三伏貼做為一種中醫治療方法,也一樣應當具備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的中醫學基本原理吧。很遺憾,任是翻爛各種各樣中醫書籍都難尋三伏貼芳蹤。自然,有些人說了,三伏貼僅僅民俗別名,也是中醫學的天灸,歸屬於艾灸療法中葯物灸的一種。嗯,「天灸」還確實頗有一些「源遠流長」。最先的紀錄常見於魏晉南北朝梁宗懍(約501~565)編寫的《荊楚歲時記》:「八月十四日民並且以朱水一點兒頭額,名叫天灸,以厭疾。」仔細的人員要說,這並不對呀,用朱水(硃砂石水)在額頭上點一個小紅點,很是熟悉啊,這不是民俗常用於少年兒童或女性的化妝方法嗎。

B. 三伏貼什麼時候貼最好

中醫認為,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旺盛的時期,從理論上說,從頭伏的第一天起陽氣就開始轉旺,這時背腧穴最為開泄,葯物更容易吸收,對穴位的刺激作用更強,貼敷療效才更有效果

專家醫生石志超解釋說,三伏的任何一天均可貼敷,只是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或10天。使貼敷的療效充分發揮和吸收。人們之所以都擠在每伏的第一天去醫院貼敷只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和概念上的不清楚。

如果我們能岔開貼敷治療人群的高峰期,既能得到同樣的療效,又可以節省自己很多時間,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服務。

貼敷後的皮膚反應要正確處理:

一是貼敷時間和方法要知曉:成人每次貼葯時間為2-6小時,如果皮膚耐受力強,貼敷時間還可以略長;兒科患者貼葯時間為0.5-2小時,主要是多觀察。

二是貼敷後的皮膚反應要掌控好:具體貼敷時間,根據患者皮膚反應而定,同時考慮患者的個人體質和耐受能力。從醫療的角度說,皮膚刺激強烈,則療效好,但是人要稍微痛苦一些。皮膚刺激小甚至沒有刺激,則療效弱,但是人沒有任何不舒服。

所以,主要還是要在治療前充分告知,患者自己把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時間上調控。貼敷的時間長一些,局部刺激就強烈一些。而兒童及一些皮膚特別敏感的人貼敷時間就應該短一些,(稍有不適,即可停葯)。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貼敷已有千年史三伏貼啥時開始敷才是最好的

C. 想利用三伏貼來緩解頸椎不適,需要貼哪些穴位呢

將針灸、經絡和中葯相結合,在每年農歷夏季三伏天將中葯應用於特定的穴位,使葯物能夠持續刺激穴位,對穴位產生微區化學和熱刺激,疏通經絡,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在這里,我想解釋一下「冬病夏治」和「三伏天」這兩個概念。冬病夏治是中醫防病的理論。並不是說夏天治療冬天還沒有發生的疾病,而是利用夏天的特殊時間來改善我們的內環境,強身健體,消除病原體,從而減少導致我們在冬天生病的因素,使冬天容易犯的疾病不再復發或減少復發。

用葯時間視所選葯物而定,一般以患者的耐受性為准,一般用葯4-6小時。對於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較弱的人群,可適當縮短應用時間,一般為2-4小時。很多人認為堅持越久越好,這是錯誤的。如果貼的時間太長,皮膚很容易起泡潰爛。使用療程:三伏貼片針對冬季復發和惡化的慢性病。這是一種預防性治療,而不是立即治療。許多疾病需要連續治療3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有效,因此患者應堅持至少3年。

D. 三伏貼一般貼那個部位

「三伏貼」確切地說應該叫做「冬病夏治三伏貼」,祖國醫學認為「天人合一,天人相應」,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期,亦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機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有利於葯物的滲透,有助於邪氣的外驅,因此在三伏天里運用特配的中葯敷貼於特定的穴位,刺激經絡,通過經絡的循行和氣血的輸送可將葯物直達病所,達到治病的目的。另外,本療法在治病的同時可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從而大大提高人體免疫力,共奏治病、強身雙重功效!

主要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類風濕關節炎、胃寒病、肩周炎、腰腿痛、反復感冒、慢性腹瀉等疾病。

2010年 「冬病夏治三伏貼」具體時間:
頭伏,7月19號—7月28號;
二伏,7月29號—8月7號;
三伏,8月8號—8月17號。

「三伏貼」是在背部進行穴位貼敷,所以是背後不是胸前。

注意事項主要有:
1、三伏貼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個伏天都可收到滿意療效 。
2、敷貼對象:2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
3、禁忌人群:孕婦、1歲以下兒童、敷貼局部有破損者不宜敷貼;疾病發作期:如正在發燒,咳喘等。
4、貼敷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避免電扇直吹或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久待。
5、貼葯後,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屬於葯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大多可以忍受。

具體貼的時候,要根據每個人的耐受程度,一般20—40分鍾,時間太短,效果不理想,時間太長,容易把皮燙破。你覺得皮膚燙得不能忍受時就讓醫生給揭下來。

一般來說,三伏、三九天都去穴貼,連貼三年,大概是18次(三伏天3次,三九天3次,一年是6次,三年共18次,三伏或三九每隔9天1次,比如,頭伏的第一天去貼了,下一次就是二伏的第一天,如果你選擇頭伏的第三天去貼,那麼下一次就是二伏的第三天,每次間隔不低於9天,多一點沒關系)基本能治癒,然後再貼1、2年鞏固。
這也因人而異,有些人病情輕,1、2年就好,有些人非得5、6年,還是讓醫生明確診斷再進行貼敷。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E. 2022三伏貼的貼敷五次時間三伏貼具體貼敷時間表

導語:2022年入伏時間是在7月16日,而在入伏之前,人們就需要進行三伏天的提前貼了,一般從第一帖開始,到最後一貼,需要貼5次才完成一個療程,當然,主要看醫生的建議。那麼,2022三伏貼的貼敷五次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三伏貼具體貼敷時間表。
2022三伏貼的貼敷五次時間
三伏貼時間
伏前加強貼:2022年7月1日-10日;
初伏貼:2022年7月11日-2022年7月20日;
中伏貼:2022年7月21日-2022年8月9日;
末伏貼:2022年8月10日-2022年8月19日;
伏後加強貼:2022年8月20-8月29日。
禁忌症:
1、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不適宜三伏貼治療。
2、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對葯物過敏者、皮膚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燒、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進行貼敷治療。
3、2歲以下的孩子由於皮膚嬌嫩,貼敷容易引起感染,不宜進行這項治療。
三伏貼誤區:
誤區一:三伏貼包治百病
正解:陰虛火旺者不適合貼三伏貼。
專家表示,三伏貼確有增強免疫力、調節體內環境的功效,但任何一種療法都有其局限性,並不能包治百病,「三伏貼」是中醫內病外治的一種方法,其病種是圍繞「溫陽散寒」來進行,適用於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天高發的疾病,辨證為虛寒型的病症。陰虛火旺者體內的虛火已經很重,若在此基礎上還進行溫補不但不利於治療,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新的危害。
如果病情較重,不能僅僅依賴貼三伏貼,還應同時配合中葯、針灸、拔罐、按摩等中醫綜合治療加強療效。對於長期服葯的患者,貼敷期間不能隨便停葯。
誤區二:三伏貼人人能貼
正解:三伏貼並非人人適用,濕熱體質、陰虛內熱易煩躁的人都不適合貼。
冬病夏治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春夏養陽」的原理,最適合虛寒體質的人群,對於濕熱體質、陰虛內熱易煩躁的人都不適合貼。因為三伏貼用葯是熱性葯,上述體質的人貼敷可能等同於火上澆油;有過敏性濕疹、蕁麻疹等皮膚問題的人也不適合貼,因為葯物對皮膚有一定刺激作用;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比如高血壓控制不穩定,或者是感冒發燒,也不能貼。 王樂榮建議,首次貼三伏貼之前最好到醫院辨明體質,查看病情是否適合貼敷。
誤區三:網上購買 自己貼敷
正解:網上購買,自己貼敷不可取,辨證施治是關鍵。
隨著網路的普及,一些患者為圖方便和省事,在網上或葯店自己購買「三伏貼」在家貼敷。對此王樂榮強調,辨證施治對「三伏貼」療效有很大影響,因為「三伏貼」的葯物是根據患者身體體質狀況調配的,且不同疾病貼敷的穴位也不同,僅憑生活常識和網上查詢的「理論知識」不夠嚴謹,治療效果難免不理想,甚至會出現不良反應。此外,精準取穴也很關鍵,雖然網上有經絡穴點陣圖,但患者不是醫生,照著圖貼難免位置有出入,會影響療效。
誤區四:「冬病」僅靠「夏治」即可 平時可不治
正解:冬病夏治並不能代替日常治療、保健。
很多人認為,冬天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只有在夏天治療才能「除根」,其他時間治療都無濟於事。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有病不及時治,非要忍到三伏天治,只會延誤病情,適得其反。「冬病夏治」確實有效,但不少「冬病」如果病情嚴重,還需及時治療,盲目認為冬病非要夏治,只會得不償失。
另外,冬病夏治並不能代替日常治療,尤其是慢性病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要治養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比如少吃寒涼飲食,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情緒樂觀,適度鍛煉等。
誤區五:貼的穴位越多越好
正解: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中醫講究治病求本,針對病因貼敷才是根本。
貼三伏貼的人群,不乏多種疾病的患者,同時有氣管炎、鼻炎、關節炎等多種疾病,這類患者往往要求在這些部位上都貼上葯貼,有的患者甚至認為,貼的穴位越多越好。對此,王樂榮解釋,其實中醫在乎的是治病求本,也就是要從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中探求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很多「冬病」的問題歸根結底是陽虛,所以補益陽氣是根本,只要能把握住補益陽氣的主要穴位,就是抓到了病根。 況且國家對於三伏貼也是有相關標準的,通常每人每次貼敷6—8貼就可以了。
誤區六: 貼敷時間越長越好
正解:貼敷時間太久皮膚容易起泡、潰爛。
不少人認為三伏貼貼敷時間越長,葯物吸收越充分,效果越好,其實這是不對的,三伏貼並非貼的時間越長越好,貼得太久皮膚容易起泡、潰爛。具體的貼敷時間應該根據醫囑來進行,一般成人每次貼敷時間為2-4小時,小兒貼敷時間為0、5-2小時,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如自覺貼葯處有瘙癢、灼熱等明顯不適感,即可自行取下。
誤區七:把貼後注意事項當耳旁風
正解:注意事項很重要,種種禁忌都可能影響到貼敷效果。
貼三伏貼後,一般醫生都會叮囑患者一些注意事項。可是有些患者卻當耳旁風 ,根本不注意。王樂榮表示,要保證葯物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種種禁忌都可能影響到葯效發揮,要嚴格遵循。
貼敷期間的注意事項主要有: 貼敷完6小時以後再用溫水洗澡,治療當天局部用清水沖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貼敷當日不宜游泳、不宜直吹風扇和空調;飲食以清淡為宜,忌煙、酒、生冷之品,忌食魚蝦等海產品及辛辣、羊肉等熱性食物等;對於起泡明顯,不要自行抓破,可到醫院處理。

F. 三伏貼要貼幾次

三伏貼主張一年至少要貼三次,三伏貼敷貼需連續三年堅持完成一個療程,每次敷貼時間不超過24小時,每隔2小時在敷貼部位按壓一次,以酸脹為度。

期間不要洗澡、不要游泳,不要長駐低溫環境(空調溫度不可太低),以免腠理關閉而降低敷貼效果,敏感體質嬰幼兒敷貼時間酌減。

敷貼時間內不要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海鮮、肥甘厚膩食物,以免助濕生濁。敷貼後有皮膚過敏者(敷貼邊緣有紅色丘疹),要及時揭去膏葯,用皮炎平或膚輕松等抗過敏膏葯塗擦。如有鼻出血的情況,也要揭去膏葯,低頭,用冷水敷頭、頸、鼻部,及時按壓止血,上述處理無法緩解者請及時就醫。

三伏貼的作用

三伏貼是一種冬病夏治的養生方法,但不是對每個人都有用的,主要看個人體質和具體病症,對症的自然就有用。

三伏貼是傳統中醫養生療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主要作用是冬病夏治,沒有相對應症狀的人群並不會覺得有很好的效果,有對應症狀的人群會覺得有治療效果,某些冬天多發疾病冬天治療很難達到很好治療效果,貼三伏貼是利用夏天氣溫高,機體陽氣比較充沛的時機貼敷,達到調整陰陽平衡,「冬病」得到恢復,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內容參考大武漢-今年三伏40天需要貼4次三伏貼?專家認為「不必要」

G. 三伏貼貼在什麼位置

三伏貼貼的位置有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天突穴、膏盲穴。

1、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此穴主治疾病為: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兒童可選用此穴。

2、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五勞虛損、中暑等,益氣壯陽。

3、膻中穴

膻中穴位於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此穴主治疾病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兒童可選用此穴。

4、天突穴

天突穴位於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5、膏盲穴

膏肓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氣喘,肺癆等。

三伏貼貼敷後注意事項

三伏貼貼敷後注意時間不要自己延長。貼敷後應減少運動、盡量避免出汗,防止葯貼脫落。貼敷後會出現發熱等感覺,可以待在涼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貪涼。

不要馬上進到溫度很低的空調房裡,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縮影響葯物吸收,更不要將電扇、空調直接對著貼敷部位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伏貼

H. 三伏貼怎麼貼

三伏貼通常是每一伏的第一天開始治療,每10天一次。在貼三伏貼之前,應該將貼敷部位用碘伏常規消毒,然後取出直徑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葯膏,將葯膏按照醫囑貼在相應的穴位上,並用5厘米×5厘米的脫敏膠布固定

在貼三伏貼過程中,要注意時間。成人每次貼葯時間為3-6小時,而兒童的貼葯時間為2-4小時,具體的貼敷時間根據患者皮膚反應而定。

三伏貼貼敷前注意事項

首先最好忌用辛辣、寒涼的食物1—2個星期,如海鮮、辣椒、大蒜、牛羊肉、新鮮荔枝,冷盤、冷飲等也應盡量避免,少吸煙、不飲酒,以免減弱葯效。

其次,要注意保護和清潔皮膚,特別是貼敷穴位的皮膚。外出前做好防蚊准備,防止因蚊蟲叮咬引起皮膚紅腫或感染。貼敷前一天,要用溫和的沐浴產品洗個澡,去除皮膚表面的油脂。

最後,如果貼敷前發現所貼穴位處的皮膚有破口,或出現發燒、頭痛、腹瀉嘔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狀,則需推遲第一貼的時間。劉德泉說:「不能按時貼敷也不必擔心,貼敷時間前後相差一兩天,效果不會受影響。」此外,如果女性在月經期出血量較多,也可適當推遲進行貼敷。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三伏天養生貼"三伏貼"的作用和注意事項

I. 三伏貼是貼在哪個部位的夏天貼三伏貼有什麼好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在生病後會通過一些按摩保健方法來幫助治療疾病。同時,當他們健康時,他們將通過保健方法增強免疫力。三福膏是我們熟悉的一種中葯療法。貼三福膏可達到治病保健的效果。那麼三個傅貼紙應該貼在什麼位置呢?今天我將介紹三個福貼紙的正確用法。肺腎俞穴。肺俞穴位於人體背部,第三胸椎棘突,左右兩側兩指旁。該穴主要治療呼吸道疾病,包括咳嗽、哮喘、盜汗、鼻塞等症狀。

兒童在使用三福貼紙時,每次貼2小時,成人每次貼4-6小時,在此期間必須避免劇烈運動,同時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吃生冷食物,嚴禁飲酒。正確使用三福貼紙,不僅可以幫助治療疾病,還可以很好的保健,所以使用時必須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如果對葯物成分有過敏反應,則必須禁止使用,同時,如果使用部位有皮膚損傷,則不能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冬季疾病的夏季治療是指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一些疾病,在夏季給予有針對性的治療,以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從而減少或消除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它是「天人合一」整體觀和「病前預防」的疾病預防觀在中醫學中的具體應用。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貼敷、針灸、葯物給葯等,通過夏天自然陽最旺盛的時候給人體用葯物或非葯物治療陽、寒,從而達到防治冬季疾病的目的。

J. 三伏貼指的是什麼時候怎麼貼

三伏貼肯定有固定時間,三伏天一般指夏至之後的第三、第四個庚日,還有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大家對庚日可能不太理解,理解成十天就行了,夏至之後的第30天、第4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十天是三伏天。三伏貼是在三伏天來進行貼治的,主要起到激發人體陽氣,冬病夏治的作用。建議患者,如果貼三伏貼的話,連續的治療3到5年效果會較好,因為一年才治療3到5次,時間太短,刺激強度不夠。
一次貼治的時間,成人大概2-4個鍾頭,因為使用的葯物,主要是對皮膚刺激較大的辛溫走竄中葯,貼的時間太長會使局部的皮膚起水泡;另外小朋友的話時間建議縮短一點,通常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夠了,有一些人皮膚特別敏感,像白雪公主一樣,貼治的時間以自己感受為度,很癢,很痛,受不了,就把它撕下來就好了。

閱讀全文

與程凱養生說三伏貼如何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 瀏覽:468
老年人胃病嚴重可以吃什麼零食 瀏覽:342
企保養老金醫保等按什麼比例交 瀏覽:331
美國的養老機構 瀏覽:501
你最令父母欣賞的一件事是什麼 瀏覽:200
孝順家訓家規的作文 瀏覽:448
老人家為什麼不會死 瀏覽:785
2015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中段怎麼繳 瀏覽:635
疫情下的中國人怎麼養老 瀏覽:336
體檢前一天睡多久 瀏覽:1
幼兒園國學孝敬父母教案 瀏覽:680
順義區老幹部局老年大學 瀏覽:396
漳州長壽 瀏覽:506
滁州社保基數和養老金 瀏覽:601
網上能交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96
父母和男朋友之間的矛盾怎麼處理 瀏覽:83
豐盛路哪個小區適合老年人養老 瀏覽:69
孩子獨立戶口怎麼轉回父母處 瀏覽:394
美國體檢多少美元 瀏覽:555
衢州老年大學位置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