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至時節適合吃什麼養生
冬至時節,一般在北方地區主要還是吃餃子,或者是餛飩等麵食多一些,再就是包子之類的,此外,在冬至時節,北方地區多吃牛羊肉,或者是雞鴨魚肉等來補充熱量來禦寒的
2. 冬至應該吃什麼
冬至期間適合的食材還是很多的,合生活網說吃餃子,羊肉是最經典和普遍的飲食。關注的不是食材本身,而是食材的特性。冬至時,人們一定要多吃一些能驅暖胃、補血益氣的食物,才能使我們的身體驅寒保暖,保持陰陽平衡,身體更加健康。
冬至又被稱為「日短至」、「日南至」、「冬節」、「賀冬」 等等不同的叫法,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24個節氣之一。冬至的特點是晝短夜長,陰寒之氣劇增,陽氣偏低,身體偏寒。
中國地域廣闊,民族多,不同地區的人們有著自己應付寒冬的方法,也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總之,保暖抗寒、增加免疫力的食物都是對抗冬至的最佳食材。
3. 冬至養生吃什麼好 介紹七種養生食物 養生保健
1、餃子
冬至吃餃子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冬至餃子是漢族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指冬至節吃水餃或餛飩的習俗。
2、湯圓
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冬至吃湯圓。冬至吃湯圓除有團圓、圓滿之意,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
3、狗肉
狗肉能夠起到補氣和溫腎助陽的作用,是冬季進補的最佳選擇之一。
4、八寶粥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乾燥的特性。
5、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
6、核桃
核桃有著多種營養物質,能夠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及延緩衰老的作用。中醫認為核桃仁味性甘溫,有「黑發,固精,治燥,調血之功」。每天吃20克左右核桃,能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
7、蘿卜
民間有言:「冬至蘿卜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卜賽過小人參。」所以冬至吃蘿卜最滋補,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卜排骨湯,補充營養,滋補身體,又能增強抗寒能力。
4.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氣的飲食養生方法
1、防寒措施 一般家庭居室,室溫宜保持在15-2O℃。在低溫環境中,要配備好防寒的服裝、帽、鞋、手套等。
服裝、鞋、手套等應避免潮濕,保持乾燥。手腳部位不可縛緊,以免影響到末梢血液循環而引起凍瘡、凍傷等。
凡是有高血壓、心血管系統疾病、肝臟病、胃酸過多者、胃腸功能障礙、腎功能減退、體質虛弱而常感冒者,都應避免在低溫環境下工作,50歲以上的人也不宜從事這方面工作。
2、強身健心 在冬季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既可舒展筋骨,流通血脈,又能增熱保暖防寒。對中老年人來說,冬季鍛煉以室內為主,天氣晴好時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也可跳舞娛樂。
但遇到天氣不好,如大風、大寒、大霧時則應避免。不宜起得太早作晨練。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量力而行。同時,還要保持樂觀、安定的情緒,不做無謂的精力消耗,做到養精蓄銳,這有益於防治疾病。
3、禦寒飲食冬天應選食熱量較高的禦寒食品。肉類,以狗肉、羊肉、牛肉為主,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機體熱量較多。
醫學研究還發現,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氣候條件外,還與機體內某些無機鹽的缺乏有關。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葉、黃葉、根及皮內均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因此在食用時不要去掉這些有益的部分。
人體缺鐵可以 使人覺得怕冷,這時可增加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肝臟、瘦肉、蛋黃、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參等。新鮮蔬菜與肉類摻雜起來吃則防寒的效果更好。
4、包心菜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製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
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5、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 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6、芹菜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富含蛋白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氨基酸等,能興奮中樞神經,多飲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有祛痰作用。芹菜可與香乾、肉絲等炒食,色彩鮮艷,味道清香。
7、紅薯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8、豆芽菜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磷、鐵、鈣等人體必需的飲食微量元素。豆生芽後,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質,而且增加了維生素的含量,有利於消除疲勞。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
5. 冬至養生吃什麼,多吃這5種食物
1、羊肉
冬至養生吃羊肉,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南方冬至也喜歡拿羊肉來下火鍋。羊肉味甘性溫,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熱量高於牛肉,鐵的含量又是豬肉的6倍,對造血有顯著功效,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
2、八寶粥
冬至養生吃八寶粥,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乾燥的特性。為發揮禦寒作用,我們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選用偏溫熱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棗、核桃、花生、雞肉、羊肉、糯米、桂圓、山葯、銀耳等。我們不妨發揮創造力,將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雞肉粥、糯米紅棗粥、小米山葯粥、銀耳紅棗大米粥等。
3、餃子
冬至養生吃餃子,「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話,在現代里今天冬至吃餃子雖然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卜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4、餛飩
冬至養生吃餛飩,餛飩原來是北方盛行的一種食物,但現在南方人們也喜歡冬至吃餛飩。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除了形態相似,冬食餛飩,有利於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
5、湯圓
冬至養生吃湯圓,湯圓有著「團圓」的意思,冬至吃湯圓如今在全國都十分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6.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 有哪些適宜的呢
冬至 是一個 養生 的好時期,因為冬至的時候,是處於冬天,冬天寒冷適合養生,那麼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呢?有哪些適宜的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 飲食文化 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
淮山
淮山可強筋骨、潤皮毛。淮山是一種效果極好的葯食兩用食材,可為人體提供足量的黏液蛋白,從而達到健脾養胃以及益肺止咳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淮山是助濕的食材,濕氣旺盛的人不宜單獨服用,一般人均可食之。
雞腿菇
雞腿菇能益脾健胃,增強食慾。雞腿菇因長得像雞腿而得名,味道鮮美而營養豐富,被視為「菌中新秀」,經常食用可有效增強食慾,幫助提高機體免疫力,尤其適合冬至養生食用。
雞腿菇中含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其中麥芽糖酶以及酪氨酸酶成分可促進消化,幫助降低血壓。此外,雞腿菇中含有豐富的化合物,對防癌抗癌的具有極強的防治功效,尤其適合中老年在養生食用。
大白菜
眾所周知,大白菜是富含維生素C和維E的食物,對護膚養顏極有幫助。大白菜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粗纖維,不僅具有潤腸排毒的效果,同時還能刺激腸胃的蠕動,對消化和利便很有幫助。
菜花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 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芹菜
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富含蛋白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氨基酸等,能興奮中樞神經,多飲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有祛痰作用。芹菜可與香乾、肉絲等炒食,色彩鮮艷,味道清香。
豆芽菜
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磷、鐵、鈣等人體必需的飲食微量元素。豆生芽後,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質,而且增加了維生素的含量,有利於消除疲勞。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
7. 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冬至應該補什麼,吃什麼
冬至這天,陰極陽生,我們身體內陽氣蓬勃,是最容易吸收到外來的營養的,然後發揮它的滋補功效,所以冬至這段時間是進行食療進補的好時間。但是飲食調理也是要看每個人的體制的哦,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這樣才能夠達到真正的養生功效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冬至是如果何食療養生的哦。
飲食進補原則
1、食療方應按體質區分:冬季進補僅適用於體質陽虛或寒、濕等病理變化的人群,不適宜體質陰虛火旺和實熱癥候的人群。因此進補之前,一定要辨清自己的體質,最好到中醫門診咨詢後,根據醫生開的處方進補。
2、滋補食物功效盤點: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也可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3、飲食種類宜多樣化,注意平衡:飲食種類宜多樣化,注意平衡:我們要注意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合適選用高鈣食品。飲食適合吃清淡的,不適合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
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吃溫熱的食物以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
適宜進補的人群有哪些
冬至進補既可治病,又可防病,那麼,哪些人最需要冬至進補呢。中醫認為陽氣虛弱者、易患冬病者、養生益壽者適宜冬至進補。有不足就要補充。人們進補應注意年齡,過早進補容易影響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過晚則可能錯失良機。一般情況下,男性在40歲左右開始進補,女性則從35歲左右開始。男子在40歲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飽滿,筋骨強健;40歲以後開始出現「腎氣衰」現象;女子也是如此,35歲前身體健壯,35歲以後便開始精力不濟,面部開始焦枯,頭發開始脫落。中醫認為,中年人的脾胃運化功能優於老年,既能進補亦能受補,是進補最適宜的時期。
冬至進補食療方精薦
1羊肉燉白蘿卜(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選菜餚)
白蘿卜、羊肉洗凈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5、6分鍾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睏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2枸杞子羊肉粥
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大米150克,蔥白、精鹽、味精各適量。將枸杞子洗凈。將羊肉洗凈,切碎。將大米淘洗干凈,與羊肉、枸杞子、蔥白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粥即可,食時加味精、精鹽,有養肝陰、溫腎陽的功效。
3芋頭粥
做法:鮮芋頭10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芋頭洗凈去皮後切成小塊,與淘洗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後轉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有補肝健脾益腎的功效。
4薑汁牛肉飯
做法:鮮牛肉100克,薑汁5克,粳米500克,醬油、花生油各適量。將鮮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狀,放碟上,然後加薑汁,拌勻後加醬油、花生油攪拌。把粳米淘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如常法煮飯,待鍋中水分將干時,將牛肉倒入米飯,約蒸15分鍾,待牛肉蒸熟即成。有益氣和胃,補腎健脾的功效。
5荔枝山葯蓮肉粥
做法:干荔枝15枚,山葯、蓮肉各15克,粳米150克。先將前3味洗凈,粳米淘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8.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冬至養生吃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也有許多人說冬至是一個可以補身體的一個季節。那麼在冬至養生的時候,我們應該吃些什麼呢?
在冬至是吃餛飩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餛飩裡面可以加入很多肉,可以補充人參果的蛋白質,同時也可以在寒冷的冬至中一碗熱騰騰的餛飩,可以增強人的體溫,享受一碗美好的餛飩,也是美好的生活。這個習俗其實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可能也是民以食為天,冬至吃什麼也是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人生活的一種狀態。
9. 冬至養生吃什麼
冬至這天吃餃子,以後冬天就不會凍耳朵。
冬季養生應該吃大白菜,羅卜,山芋,山葯之類的季節菜。冬季寒冷,為了保證熱能的供給可多吃些含鈣,鐵,納,鉀等豐富的食物,如蝦米,蝦皮,芝麻醬,豬肝,香焦等。另外,冬季養生應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食物,主要是為了身體健康。
10. 冬至進補吃什麼
首先可以採用食補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