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務員提前退休和正常退休工資差別
1.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可在工作滿30年後申請提前退休。若工作滿35年,即使正常退休時間未滿40年,提前退休與正常退休之間的差別基本不大。
2. 但是,如果公務員的工作年限超過40年,提前退休可能會導致每月退休金相差約200元。這是因為35年與40年是兩個不同的工齡階段,退休金計算方式有所不同。
3. 公務員退休金按照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固定比例計算。具體來說,工作年限滿35年的公務員按90%的比例計發退休金;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4. 公務員退休金計算公式為:退休金 = (退休前工資 + 崗位津貼) × 相應百分比 + 地方退休福利待遇 + 住房補貼。其中,百分比的規定如下: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至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至30年的按8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至20年的按70%計發;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計發。
5. 退休前工資由基礎工資、工齡工資、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四部分構成。
6. 公務員若工作滿35年工齡,可以選擇申請提前退休。以上是關於公務員提前退休與正常退休工資差別的完整解答。
㈡ 公務員退休金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
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工齡怎麼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姿扮本人信哪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二、10年事業單位工齡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第十五條 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1、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3、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和坦慎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4、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退休工齡工資如何計算
現在退休沒有什麼工齡工資的說法,養老金的計發,跟全部繳費年限、每年的繳費皮知基數、退休年齡喚敬、何時參保、何時退休、何地退休等因素都跡握灶有關。
如果問的是退休後養老金增資問題,各地的調整辦法不一樣,咨詢當地的社保部門為准。上海的話,2014年的調整方案為:全部繳費年限(俗稱工齡)x3,其中滿7個月不滿12個月的,按1年算。
所謂工齡,是指職工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起,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或全部來源的工作時間。對計算社會保險待遇有法律意義的只是連續工齡和繳費工齡。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