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芒種養生,芒種如何養生呢芒種養生吃什麼呢芒種養生的葯膳有哪些
我知道一個養生的方式對身體很好——道家辟穀,不過你要找專人指導,羅辰道長可以的,我們都是去找他的。
② 芒種節氣該如何養生 芒種養生要注意什麼
6日迎來芒種節氣,人們在養生方面應注意三方面:
衣衫要勤洗
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
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鬆,「陽熱」易於發泄。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飲食宜清淡
歷代養生家都認為夏季的飲食宜清補。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告誡人們食勿過咸、過甜。飲食過咸,體內鈉離子過剩,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
吃甜食過多,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症,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
提防熱傷風
夏天易患感冒,中醫稱為「熱傷風」,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有的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症狀。在飲食上可飲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蘆根花以清熱解暑。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飯、油炸食品、海魚、甜食。
慎用補品,發熱時不要吃人參及冬蟲夏草、紫河車、鹿茸等溫性補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虛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項外,在飲食上還要忌過度食用冷飲,最好不食冷飲。
③ 孕婦在芒種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芒種來臨,天氣逐漸變熱,而空氣的濕度也會隨之增加。天氣的悶熱使得人體的汗液無法自如地排放出來,時間稍長,就會使人陷入“精虧、氣虛、神弱”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的孕婦往往會感到疲勞、睏倦、萎靡不振。
只有精氣神都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人體才能達到陰陽平衡。因為“神”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即精神狀態和思維活動,它能控制一切的生命活動。所以養神就成為了調節精氣神的關鍵。
所謂“神強必多壽”,在芒種時節注重養神,讓人腦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恬靜淡泊、處事不驚的心境,才能使得通體舒暢,延年益壽。
④ 舌尖上的24節氣:芒種養生
芒種,六月六日,太陽黃經為75度。農歷書記載:「斗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就是說,芒種節氣是最適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種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由於天氣炎熱,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農事種作都以這一時節為界,過了這一節氣,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農諺「芒種忙忙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同一節氣的氣候特徵也有差異。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十分潮濕,天氣異常濕熱,各種衣物器具極易發霉,所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把這種天氣叫做「黃梅天」。另外,我國的端午節多在芒種日的前後,民間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說法。此話告訴人們,端午節沒過,禦寒的衣服不要脫去,以免受寒。在我國的江西省有諺語:「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幾句話,反應了夏天人們的通病——懶散。其原因是夏季氣溫升高,空氣中的濕度增加,體內的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即熱蒸濕動,濕熱彌漫空氣,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離濕熱之氣。所以,暑令濕勝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睏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種節氣里不但要搞好雨期的田間管理,更要注意增強體質,避免季節性疾病和傳染病的發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在精神調養上應該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松、愉快的狀態,惱怒憂郁不可有,這樣氣機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
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鬆,「陽熱」易於發泄。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這里給朋友們介紹幾種葯浴的方法,所謂葯浴就是在浴水中加入葯物的湯液或浸液,或直接用煎好的湯葯,以蒸氣沐浴方法或熏洗全身或患病局部,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葯浴的使用方法在我國由來已久。據載,自周朝開始流行就用香湯浴潔身,宋明期間,這種香湯浴傳入民間,便出現了專供人們洗芳香浴的「香水行」,逐漸形成了一種習俗。人們擇日選用不同的葯浴潔身、防病。如春節這天用五香湯沐浴,浴後令人遍體馨香,精神振奮;農歷的二月二,古人稱之為「中和節」,民間曰為「龍抬頭」的這一天,多取枸杞煎湯沐浴,可令人肌膚光澤,不老不病;夏季常用五枝湯洗浴,是為疏風氣、驅瘴毒、滋血脈。到了清朝,葯浴不僅作為健身益壽的方法,而且廣泛用於治療和康復疾病。
在葯浴的過程中,除了水本身的理化作用(主要是溫熱作用)外,主要是葯物對人體的影響。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通過體表和呼吸道粘膜進入體內,根據不同葯物的組方,可起到舒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等功效。
葯浴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浸浴、熏浴、燙敷,作為保健養生則以浸浴為主。
浸浴的具體方法,以五枝湯(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為例:先將等量葯物用紗布包好,加十倍於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鍾,然後煎煮30分鍾,再將葯液到入浴水內,即可浸浴。有條件的可每日一次,這種葯浴方法適用全身浸浴液亦可用於局部泡洗。
女性中老年朋友可選擇美容護膚方:綠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研粗末,裝紗布袋煎湯浸浴,可使容顏、肌膚白潤細膩,體香驅邪。
飲食調養方面,歷代養生家都認為夏三月的飲食宜清補。《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元代醫家朱丹溪的《茹談論》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類可為人體提供所必須的糖類、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及大量的維生素,維生素又是人體新陳代謝中不可缺少的,而且可預防疾病、防止衰老。瓜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還是體內氧化還原的重要物質,它能促進細胞對氧的吸收,在細胞間和一些激素的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除此之外,維生素C還能抑制病變,促進抗體的形成,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對老年朋友來說,多吃瓜果蔬菜,從中攝取的維生素C對血管有一定的修補保養作用,還能把血管壁內沉積的膽固醇轉移到肝臟變成膽汁酸,這對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也有一定的作用。蔬菜中的纖維素對保持人體大便通暢,減少毒素的吸收以及防止早衰,預防由便秘引起的直腸癌的發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我們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咸、過甜。飲食過咸,體內鈉離子過剩,年齡大者,活動量小,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吃甜食過多,對人體健康也不利,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逐漸降低,宜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症,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由此可見,飲食是養生防病極其重要的一種手段。因此,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經期或產後期間,雖天氣漸熱,也忌食生冷性涼之品以防由此引發其它疾病。
一百,養生
⑤ 芒種節氣養生,怎麼飲食最合適
芒種到了,天氣會比6月以前的節氣溫度顯著升高,暑氣增強,氣候會出現暴雨、龍卷風、冰雹、大風等特徵,所以我們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來進行養生:
1、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夏天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慾之效。
最佳搭配:銀耳有潤肺生津、補養氣血、滋腎益精等功效。將雙耳用溫水泡發後,與冰糖和水一起,放蒸籠中蒸熟,製成雙耳湯,具有滋陰潤肺、補腎健腦的功效。
最佳烹調方式:清炒、涼拌、做湯均可。
2、黃瓜
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濕,暑濕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水、排毒通便。我們常吃的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夏季也是黃瓜上市的旺季,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
最佳搭配:蒜泥搭配黃瓜,做法簡單,用料也很少,還有殺菌、增進食慾的功效。
最佳烹調方式:涼拌黃瓜是最好的吃法。脾胃虛寒的人可以清炒黃瓜,或者做黃瓜餡兒水餃。
3、鴨肉
四季之中,鴨肉特別適合夏季食用,俗話說得好:「防苦夏吃吃鴨」。鴨肉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治疾病。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最佳搭配: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燉食。
最佳烹調方式:「雞肉湯,鴨肉味」,夏季在食用鴨肉時最好燉食,不但味道好,而且最滋補。
4、綠豆粥
綠豆有「食中佳品,濟世之食谷」之美稱。在炎炎夏日,綠豆湯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飲料。綠豆亦食亦葯,可用以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等。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葯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牙齦腫痛等症狀。
最佳搭配:可以搭配大米或者黑豆等其他豆類做成雜豆粥,能補充更多的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
5、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本草綱目》記載:「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家常做法:材料:干烏梅(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兩)、甘草(一兩)、冰片糖或者紅糖。方法:1.從干貨市場買回家的干烏梅和山楂必須先加水泡開。2.連同少量的桂花和甘草將泡開的烏梅和山楂用紗布包起來。3.在大鍋里注滿水,放入紗布包,大火燒開。4.煮沸後,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者可以起到上色作用的紅糖。5.小火熬煮6—7小時,在水大約被熬去一半的時候,酸梅湯也就做成了。
⑥ 芒種節氣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飲食上切忌過食寒涼。夏季在「五味」中對應苦味,主入心經。因此宜減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絲瓜、芹菜、蓮子芯等,不僅清心火,瀉暑熱,還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進食慾。
節氣灸(九)丨芒種 養生穴位小結:
大椎、關元、氣海、中脘、天樞、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鍾。
* 節氣灸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葯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人體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時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著涼;
✓ 艾灸前後要喝一杯溫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 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時內不要洗澡;
✓ 灸後不要吃寒涼飲料、水果和海鮮;
✓ 飯後1小時不宜艾灸;女性經期不宜艾灸;
✓ 過飢、過飽、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狀態下不宜艾灸;
✓ 灸後若有餘艾,要用熄滅筒徹底熄滅或放入罐中蓋嚴熄滅;
✓ 灸後若出現極大不適或病情加重,請前往醫院辯證施治。
⑦ 芒種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飲食方面則以去濕為主,應常吃具有清利濕熱、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如粳米、赤小豆、綠豆、冬瓜、絲瓜、黃瓜、苦瓜、黃花菜、荸薺、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蛇肉、鯽魚、草魚、鴨肉、綠豆芽、紫菜、豆腐、菜花、豌豆、豆苗、猴頭菇、香菇、烏梅、番木瓜等。
宜選用健脾祛濕的葯材,如山葯、白扁豆、薏苡仁、玉竹、芡實、荷葉、土茯苓等。
⑧ 芒種節氣濕氣太重,怎麼祛濕保健
芒種節氣雨水多養生保健重祛濕:梅雨時節,天氣潮濕,在這樣的天氣濕氣很容易乘虛而入。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後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
芒種養生應晚睡早起: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進行調養,以達到身心和諧,通體健康。起居方面:晚睡早起,勤換衣裳。飲食方面:飲食清淡,注重清補。精神方面:心情舒暢,氣機通暢
芒種預防「夏打盹」:「夏打盹」在醫學上也稱之為「夏季倦怠症」,是由於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使人體大量排汗,而鉀元素隨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人們倦怠疲勞、精神不振。
芒種防暑最適合飲用白開水: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人們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飲、冷食作為解暑降溫的寶貝。其實這些冷飲很容易耗損陰液,損傷脾胃,在炎熱的天氣下不妨來一杯溫白開水或常溫下的果汁,更利於消暑解熱。
推介二款最適宜芒種節氣食用的葯膳
香菇冬瓜球:
[配料]香菇、雞湯、澱粉各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香菇水發、洗凈,冬瓜去皮洗凈,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遇用,姜洗凈切絲。
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鍾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後,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五味枸杞飲:
[配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適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再入白糖,攪勻即可飲入。
[功效]滋腎陰、助腎陽。適用於「夏虛」之症,是養生補益的有效之劑。
⑨ 芒種節氣到了如何養生
芒種節氣到了如何養生
1、注意排汗
芒種節氣到了以後,雨量會變得更加充沛,也就是會有更多的雨水天氣。在這種雨量多、濕度大的環境中,很多導致濕邪進入身體內部。而且該節氣到了之後,氣溫也會變高,加上濕邪的話,會影響人體的汗液排泄。
因此,很多人會出現萎靡不振、容易睏倦等問題。甚至還有人會出現發燒、感冒和中暑等疾病。面對此種情況,必須要注意排汗,通過排汗的方式,將體內的濕毒排出來,進而預防疾病。
想要促進身體排汗的話,建議多曬太陽,因為可以順應陽氣,讓身體出汗,也對氣血運行有好處。此外,還可以通過運動排汗,比如說騎自行車鍛煉,比如好跑步,比如說打球等等,這些都是日常運動方式。
2、注意祛濕
芒種節氣到了以後,雨量會增多,也就是很容易下雨。雨天多自然濕氣會變重,再加上天氣又熱,這樣子會影響人體的排汗,致使體內濕熱大量堆積,對健康非常不利。
1、番茄
番茄中含有番茄紅素,它能夠抵禦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這是因為這種營養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芒種節氣到了以後,氣溫會變高,陽光更加強烈。為了避免被紫外線曬傷皮膚,建議要多吃番茄保護皮膚。
2、鴨肉
芒種季節可以吃些鴨肉,因為這種肉類不溫不熱,並且還具有清熱去火的效果。夏季天熱人體容易上火,最適合吃些鴨肉降火了。因此,日常可以用鴨肉燉湯食用。
3、青梅
青梅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吃它有助清理腸道,而且還能消除人體疲勞。芒種節氣到了,此時青梅也差不多成熟了,可以吃一些。不過需要注意的時候,新鮮的梅子往往比較酸澀,如果你愛吃酸的食物的人,建議吃加工過後的青梅比較好。
⑩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那麼芒種季節,如何養生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代表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這個時節最明顯的就是在田野裡面會彌漫一種新麥的香氣,那麼在這個時節我們應該如何修養自己的身體,又應該怎麼去做?
在飲食方面,我們也要重視一下。這個時節可以給家裡的孩子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因為一般苦味食物都具有清熱的作用。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如果孩子食慾不佳,可以附加一些酸味食物來增加食慾。在飲食烹調中不宜加入過多的食鹽,應該選擇較淡的口味。因為這個時節氣溫有時過高,我們需要給身體預留充分的水氣。
養生的重點就是養心,要保持心情恬靜,一定能夠平安渡過一個快樂的芒種時節的。以上說法,僅代表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