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大暑如何養生知識

大暑如何養生知識

發布時間:2022-04-05 05:06:52

『壹』 大暑節氣該如何養生

大暑養生
1、葯粥
著名醫家李時珍推崇葯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葯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
《醫葯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葯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葯物,配製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2、飲水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由於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飲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葯茶,出汗的較多的飲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3、盛夏陽熱下降,絪蘊熏蒸,水氣上騰,濕氣充斥,故在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療葯膳以清熱解暑為宜。
4、食材
綠豆
中醫上說:「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綠豆:」厚腸胃、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腫脹「。
冬瓜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微寒、無毒,有清熱毒、利小便、止渴除煩、祛濕解暑的功效,是一種解熱利尿比較理想的日常食物。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苦瓜
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熱、消暑、生津、清心、明目。傳統醫學認為,苦瓜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還能緩解熱病煩渴、中暑發熱、痢疾、痱子等。

『貳』 大暑中老年人如何養生 大暑時節吃什麼好

專家建議老年人們,入夏後尤其是大暑期間飲食要堅持清淡與全面並重,以清淡、補氣、消暑的食物為主,如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這樣有助於消暑,還能有補身的功效哦。除此之外,為了平衡身體所需要的營養 ,也可以選擇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選擇專門為50歲以上人群設計的配方產品,其中包含的β-胡蘿卜素、維生素E、維生素B6、維生素B12、鈣、鉻、鉀等營養素對中老年人特別重要。

『叄』 大暑的養生要點是什麼

大暑的養生要點是化氣生津和化濕除煩。

1、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

2、化濕除煩

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大,多出現悶熱桑拿天。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胸中氣機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煩滿,此時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艾葉等微微水煎,並用它來泡澡。

這些都是氣味芳香的植物,不僅可以醒神除煩,還可祛濕解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同時,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松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3)大暑如何養生知識擴展閱讀

大暑的氣候特徵:

通常來說,大暑節氣是華南地區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在江南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在這炎熱時節,滴雨似黃金。

在北方內陸地區夏季乾燥酷熱,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約從大暑節氣開始,我國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時段。

『肆』 大暑怎麼養生

大暑養生
都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時節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溫和潮濕了,要想更好的過好大暑,要學會以下幾種養生方法。
精神調養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人們容易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調養,謹守「靜心養生」的原則。
所謂「心靜自然涼」,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氣惱怒,可多想輕松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參加釣魚、繪畫、書法等活動,可以達到安定神志、調養心氣的作用。
起居調養
大暑節氣,天氣炎熱,此時要注意防暑,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勞作,老人及體質虛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門,汗出後及時更換衣物,避免出汗後受涼感冒。
同時,室內要注意通風,空調房間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超過10攝氏度,避免出汗後直對風扇或空調吹風,以免感冒。
此外,大暑時氣溫高,比較炎熱,人比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這時候要注意睡好午覺,適當的睡午覺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運動調養
大暑正處於「三伏天」,天氣炎熱,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涼的公園、河邊、林蔭道旁進行,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運動過後要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進食冷飲,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飲食調養
大暑不但天氣炎熱,而且雷電、暴雨多,此時人們容易受暑濕影響出現腹脹、食慾下降、乏力等症狀,此時飲食宜清淡多樣,以補氣健脾、消暑生津為主,可多食綠豆、黃瓜、苦瓜、蓮藕、鴨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圓、桃子、黃皮、蘆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葯食兩用之品。

『伍』 大暑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注意衣著謹防皮炎發生、睡好覺謹防神經系統問題出現。

大暑前後氣溫達到一年四季的高峰,這段時間就算是一動不動,整個人也會流汗不止,那麼,如果這個時候穿著一些尼龍、化纖、緊身之類的衣著,身體留流出來的汗水則無法正常排出,汗水停留在皮膚上久了就會導致皮膚的分泌物發酵,就很容易引發各種皮炎的出現,尤其是神經性皮炎,以及過敏性皮炎等等。

這些皮炎的治療過程是很漫長的,所以一定要在大暑節氣後注意自己的衣著,透氣為主,最好是棉麻以及絲綢類衣服,這些衣服對皮膚是很有好處的,且不會出現悶熱不透氣的情況。

『陸』 大暑時節需如何養生

大暑天氣溫度高,人體新陳代謝快,能量消耗大,所以蛋白質的供應必須要足夠,每日攝入100克-120克,而植物性蛋白可從豆製品中獲得,動物蛋白則可從肉類中獲得。大暑天氣除了保證水分的補充外,還要多囑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大棗、牛奶、豆漿等。

『柒』 大暑節氣 大暑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大暑養生應該注意化氣生津、化濕除煩。

1、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

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意思是說喝粥能健脾益氣、生發胃津以補虛損。大暑適宜喝荷葉綠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僅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

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的人,熬粥時還可以放些淮山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會更好。日常飲食應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陰的食物,如蓮藕、蜂蜜、大棗、雞蛋、木耳、豆漿等。

2、化濕除煩

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大,多出現悶熱桑拿天。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胸中氣機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煩滿,此時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艾葉等微微水煎,並用它來泡澡。這些都是氣味芳香的植物,不僅可以醒神除煩,還可祛濕解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

同時,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松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大暑要做好「三防」

1、防中暑。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外出避開高溫時段,並做好防曬措施,常備十滴水、藿香正氣制劑等解暑葯。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拖地既可保持空氣濕度,又可使室內降溫。

2、防傷陽。喝冷飲或吃涼拌菜解暑未嘗不可,但過量攝入會導致體內寒氣增加,誘發疾病。此外,出汗後吹空調,會使人體衛氣不固,損傷陽氣。因此,不要整日呆在空調間,老人、體虛者最好將溫度設定在27℃-28℃。

3、防傷胃。涼茶類飲料不少都含有菊花、金銀花、荷葉等有祛火成分的中葯,對於脾胃本就虛寒的人來說,喝太多會「雪上加霜」。此時,更宜用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實、茯苓等製作解暑飲品。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大暑來了,養生牢記兩個重點

『捌』 大暑吃什麼 應該如何養生

大暑應該吃益氣養陰、清熱解暑、消暑生津的食物。

養生方面應該多飲暖水、適宜散步、用艾葉洗澡。

1、大暑養生吃益氣養陰的食物

大暑天氣非常炎熱,人也很容易出汗,這樣容易耗費人的精力。因此,大暑除了要補充大量的水分外,還要多吃一些清淡而又益氣養陰的食物來調理。比如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山葯、大棗、海參、菊花粥等。

2、大暑養生吃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

綠豆湯是很多人在夏天喜歡吃的食物,由於綠豆湯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因此受不少人的喜愛。除此之外,夏天吃蓮子、冬瓜等都有消暑的作用,對於大暑養生也是很好的。

3、大暑養生吃消暑生津食物

大暑天氣炎熱,飲食應該清淡多樣化為主,要補氣健脾、消暑生津,可多吃蓮藕、鴨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圓、桃子、黃皮、蘆根、綠豆、黃瓜、苦瓜、白茅根等食物。

大暑如何養生

1、用薄荷葉、艾葉泡澡

大暑時節氣溫比較高,天氣也比較悶熱,人也容易受到情緒影響,容易頭暈、胸悶、大量出汗等,因此要注意勞逸結合,可以用薄荷葉、艾葉等用水煎來泡澡,這樣不僅可以祛濕解表,還可以緩解煩躁的情緒。

2、多飲暖水

對於夏天來說,飲水是非常重要的,缺水容易讓人乏力。因此,要多喝水。但是很多人在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喜歡喝冰水,其實這樣是不好的,就算非常口渴,也最好喝溫開水,而且一次不要喝太多,慢慢飲水是最好的。

3、適宜散步

很多人夏天太熱不想出門,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呆在空調房裡,其實這樣不利於健康。夏天可以在傍晚溫度稍微低的時候出門散步,這樣對於健康也是有好處的。但是在白天溫度太高的情況下,還是少出門,以免中暑。

『玖』 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

大暑是中國的傳統傳統節日,大暑天氣十分的炎熱,高溫的情況下水分特別容易蒸發。那麼在大暑的時候,有哪些養生保健的小常識,大暑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大暑

1、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防傷濕

三伏正值古稱長夏季節,此時降雨不斷,水分上騰,潮濕充斥,空氣濕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濕易傷脾,且易與暑熱相兼為患。濕熱交蒸,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不適、四肢無力、食慾不振;濕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此時要格外注意飲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並注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2、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陽氣鼎盛之際,一些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人,在高溫環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須注意不要在太陽下暴曬,烈日當頂時不宜出門,勿做劇烈的運動,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應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如果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先兆,說明你要中暑了,這是應速到通風陰涼處,解衣納涼,或者飲用清涼水,並服用人丹。

3、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防「火」

三伏天,外濕入內,使水濕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而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祛暑化濕健脾的食物為宜,如冬瓜、黃瓜、綠豆、赤小豆、薏米等。

4、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防受涼

在酷暑難當的夏天,人體毛孔開放,汗出不斷,陽氣大泄,衛外不固,風寒之邪極易乘虛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陽暑」,也要防「陰暑」。古人講,「夏不欲窮涼」,過度貪涼可致「熱傷風」,而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受寒後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貪涼飲冷和貪涼露宿以及過吹穿堂風。大暑時節淋雨後,應該及時的更衣。電風扇不可開得過大,空調也不能吹的太低,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長時間生活在冷氣環境中。夜晚睡眠時,應關上電風扇和冷氣機,並蓋好腹部。

小結:大暑的時候要注意防濕,這個季節是降雨量非常多,水分會上騰,容易傷到身體。大暑天氣炎熱要謹防中暑。大暑的時候容易上火,謹防身體上火。

閱讀全文

與大暑如何養生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院申請書範文 瀏覽:990
今年的養老保險最多交多少錢 瀏覽:227
長壽村三七 瀏覽:469
大實話農村養老金 瀏覽:865
妻子70歲生日邀請簡訊 瀏覽:142
八零養老金 瀏覽:882
工人職位干滿多久50歲退休 瀏覽:316
小孩子為什麼天生依戀父母 瀏覽:340
敬老院資金管理自查報告 瀏覽:509
橋鎮敬老院 瀏覽:890
蚌埠中醫養生調理哪裡最好 瀏覽:202
老年痴呆症對家人的影響 瀏覽:532
老人如何找投資人 瀏覽:272
山西陽泉查個人養老保險 瀏覽:42
養生樁有什麼反應 瀏覽:330
北方夏天哪個城市適合夏天養老 瀏覽:454
如何跟父母溝通買摩托 瀏覽:718
重陽節贈女友的詩句 瀏覽:24
去支教有退休金么 瀏覽:116
老年公寓孽待老人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