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立秋應該吃什麼養身好
現在已經立秋了,天氣稍微轉涼,但「秋老虎」時,依然很熱悶,應該注重養肺,秋天做好養生,對接下來的冬天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應該吃什麼好呢?下面我來推薦幾個食譜,以供大家參考:
工具/原料
蜂蜜
大棗山葯粥
冰糖銀耳湯
蓮藕花生排骨湯
百合蓮子瘦肉湯
方法/步驟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注意事項
秋季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要以清淡為主
「秋天蘿卜小人參」秋天也是吃蘿卜的最佳季節,多食蘿卜也有養生之功
Ⅱ 立秋吃什麼養生
秋季的飲食原則應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原則,最好遠離那些辛辣、燥熱的食物,適當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此外,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以防止燥邪 傷害人體的陰液。如梨、番茄、蜂蜜以及乳品等都是最好的養陰食物。
立秋4種常見養生食材:
銀耳
銀耳以其色白如銀,形如人耳故名,又名白木耳、白耳子、雪耳等。銀耳一般製成干品,以乾燥、白色微黃、朵大體輕、有光澤、膠質厚者為佳品。」銀耳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益氣和血,補腎強心,健腦提神,恢復疲勞等功效。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葯用特點。
紅小豆
紅豆具有很高的葯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紅豆葯用可以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病等。秋天吃紅豆可以養生,這是因為,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通常較高,空氣濕度也較大。
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進補需先調理脾胃,調理脾胃須側重於清熱、利濕、健脾,而紅小豆正好有上述功效,可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及時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同時紅小豆還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可以為秋冬進補奠定基礎
胡蘿卜
胡蘿卜既能補脾健胃,又能養肝明目。胡蘿卜中含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胡蘿卜最好與肉炒或者燉著吃。
糙米
我們平常吃的雪白柔軟的米飯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過程中經過精磨、去掉大米外層部分得到的產品。大米雖然潔白細膩,但你也許不知道,經過精加工的大米,在碾制過程中胚芽以及穀子釉質部分和谷糠一起被磨掉了,糙米保留的營養更加全面,維生素保留較多。
兩種煲湯料教你好「養陰」
玉竹
玉竹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含有鈴蘭甙、鈴蘭苦甙、糖類、黏液質、維生素A類物質,能改善心肌缺血的異常心電圖,可使心搏加強。
中醫認為玉竹性平、味甘,功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適用於肺陰不足,燥熱咳嗽,乾咳少痰;胃陰不足,舌干口渴;亦用於糖尿病的消谷善飢,冠心病心悸胸悶等。
山萸肉
山萸肉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實含有維生素A、山茱萸甙、皂甙、鞣質等,有利尿和降壓作用,對化療引起的細胞數目降低,有提高作用,若與枸杞子、熟地等滋補腎陰葯物一起同食物相配,可做成滋補腎陽的葯膳,對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性功能減退都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主為,其性平、味甘、酸,功能養肝腎,斂陰止汗救脫,為滋補腎陰的重要,主要用於肝腎陰虛征,適用於肝腎兩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虛汗不止等症。
應時應季「水生植物」
說起「水生植物」我們可能最早想到的是:藕、馬蹄、菱角、芡實等秋季非常應節的蔬食,它們性味平和,大多具有滋陰養陰的效果。藕是常見的食材,無論天南海北任何地方的菜場基本都可以買到,對於中醫而言鮮藕是非常好的養陰食材。但是藕並不是怎麼吃都養陰,對於大多數食材來說,生的和熟的差別很大。生藕可以發揮藕性味寒涼的特性,是養陰的佳品,如果你上火了,或者容易長痘,都可以榨一些生藕的藕汁來喝,它可以迅速幫助身體涼血止血,陰虛內熱的現象也可以得到糾正,除了藕汁涼拌藕或者熗拌藕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一旦將藕加熱成熟,比如煲藕湯、蒸藕,藕的性味就變了,養胃健脾增進食慾就成了它的主要功能。
立秋美食趣談
銀耳玉竹羹
此羹可以幫助身體在立秋這天獲得更好的補陰效果,味道也不錯,和普通的甜品有些類似,吃起來簡單方便,製作起來也很容易。原料有玉竹3根、銀耳 2個、白果7顆、黑棗8顆、冰糖適量。立秋這天用一隻大碗將以上的原料依次碼入碗中,注意白果的芯應該拿掉,因為白果的果芯有小毒,之後上鍋一起蒸制,大火開鍋後,轉小火大約蒸50分鍾。蒸好的銀耳玉竹羹,先喝湯,喝湯之後再加一些水,浸泡原料,晚上湯汁同原料一起吃。
菊花酒
菊花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可吃可飲,還可嗅可聞,均能幫助人體獲得去火解毒的作用。
到了立秋這天,炎熱的夏季餘毒還沒有過去,人體在伏天會遺留下許多的「暑熱」,造成人體的肝火增加。立秋這天可以准備一壺紹興黃酒,溫熱後放上幾朵黃菊、幾朵白菊,菊花是解毒的「聖物」,黃酒則有活血化瘀的效果,兩個食材加在一起則能幫助身體解毒活血,飲一小杯則能解夏季的暑熱。
「咬秋」吃瓜桃
舊時北方京津等地於立秋日有食瓜的習俗,稱為"咬秋"。瓜最好是西瓜,也可以是木瓜或者冬瓜,吃瓜的好處在哪裡,吃瓜可以防止秋痢。也就是說人們認為立秋吃瓜可免除秋、冬和來春的腹瀉。清張燾《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古人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上,第二天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預防痢疾。瓜類大多具有清熱消暑、利濕的功效,立秋這一天,食用一些絲瓜、黃瓜、冬瓜或苦瓜等,可以消除夏季體內暑濕之氣。
中醫認為,腹瀉大多與濕有關,濕去自然可以預防腹瀉。而在浙杭一帶流行吃秋桃。立秋這一天,大人孩子都要吃,這樣可以補養夏季消耗的陰液,桃子生津還可以預防秋季的乾燥。老百姓常說「桃養人」,
中醫認為,桃性溫,具有補氣養血、養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立秋食桃體現了既補虛又防燥的食療理念。
Ⅲ 立秋養生吃什麼
1、注意養肺、養陰、潤燥、護肝、葯材可選擇枸杞、麥冬、天冬、玉竹、沙參、細生地、西洋參、山葯、百合、扁豆等。
、飲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中、清肺潤燥為主。
3、適當食用糯米、粳米、蜂蜜、乳品、藕、土豆、蘿卜、海帶、木耳、銀耳、芝麻、豬肉、鴨、雞肉、兔肉、鱔魚、鯽魚、黃魚、柚子、梨、枇杷、菠蘿、蘋果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4、少吃辛辣、煎炸性食物,如姜、蔥、八角、茴香、蒜、韭、椒、炸雞腿、油條。
過了立秋便要吃肉「貼秋膘」,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但這種做法不應該長期採用,秋季進補一定要吃對東西。
保持體內酸鹼度平衡。通常人體中的血液呈弱鹼性,要是吃了太多魚、肉等酸性食物,容易讓血液的酸鹼平衡被破壞,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病症。在「貼秋膘」的同時,應該適當補充蔬果,並多食用豆製品、栗子等鹼性食品。
Ⅳ 中醫教您立秋養生吃什麼
【導讀】中醫是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調護 起居上宜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則可護陽。立秋之後光照時間逐漸變短,人體容易產生抑鬱之情,因此需要有意識地保持從容、平和的心態和情緒。此時早晚偏涼,但中午依然很熱,體弱多病的人要注意加減衣物。特別是要注意足下保暖。立秋之後還要謹防秋季腸道傳染病,如果夏季吃甜瓜、香瓜一類瓜果比較多的人,入秋後貪吃瓜果易發生腹瀉。節氣特點 立秋之後天氣漸涼,豐收之際到來。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盛,萬物狀態由生長變為收藏,新陳代謝變緩。立秋養生 立秋養生總體飲食原則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氣當令,辛味食物(辣椒、蔥、姜、蒜等)有助肺氣,如果秋季養生,過食造成肺氣過旺就會導致咳嗽、咯黃痰等呼吸系統問題。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氣可挾制肺氣,使人體處於平衡狀態。秋季養生,秋季燥邪當令,飲食上還要滋陰潤燥。 立秋前後適宜吃的食物 蔬菜:百合、蘿卜 水果:梨、葡萄、香蕉、柿子 禽類:鴨子 飲品:牛奶、蜂蜜代表葯膳大米紅豆粥:紅豆可清熱化濕,大米有益氣養胃的效果。 老鴨時蔬湯:鴨湯有很好的滋陰效果,同時可放入筍、油菜等時令蔬菜,平衡營養。
Ⅳ 立秋後吃什麼肉比較養生
立秋之後,建議吃些紅肉、白肉及海鮮產品有助於養生。秋天來臨之後,天氣逐漸變冷,應該根據氣溫的變化適時的添減衣物。秋令時節,往往早晚的溫差較大,而中午溫度較高,我們不僅要保證體溫不被流失,食物方面也要有所注意。
三、適當吃些海鮮類產品
也許有人認為秋天不宜多吃海鮮類產品,認為他們屬於寒性食物,吃多了會對身體造成損壞。但是適量的進補魚、蝦、貝類產品有助於健康,魚蝦中富含大量的鋅、DHA等維生素,適量進食對我們人體有好處。尤其是魚類食物,盡量選擇煲湯或者燉著吃,這樣避免火炒帶來的營養物質破壞。通過煲湯與燉煮能有效的把魚肉內的營養物質保存下來,同時又保證了魚肉的鮮美。
Ⅵ 立秋後應該如何養生
立秋時節,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人參具有滋陰、益血、生津、補元氣等功效,秋季養生吃有機人參,補元氣滋陰,生津,做好養生,歡迎關注@加一有機人參。
Ⅶ 立秋後吃什麼最養肝
立秋時節人們的人體消耗減少,食慾卻在不斷增加,是人們補充營養調節身體的最佳時期。立秋益氣養肝需注意飲食,分清體質再進補,立秋進補禁忌要牢記。>>>立秋時節養生策略 進補宜清不宜膩 木形人 體型修長的人,臉長、身材四肢長、手指長: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西蘭花、苦瓜、水蜜桃、葡萄等。>>>測一測你是哪種體質? 水形人 膚微黑,富有光澤度和亮度,兩肩小,脊背長:多吃益氣養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鴨肉、黑豆等。 土形人 身材短(尺寸並不一定真的短,只是胖讓身材顯得短),脖子短,手指短,膚色偏黃,頭大面圓,肩背豐滿: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玉米、水蜜桃、綠豆等。>>>綠豆解暑好東西 吃法有講究 金形人 嘴唇薄,眼皮薄,手背薄(並不絕對只是大部分有以上特徵):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胡蘿卜、西紅柿、葫蘆瓜等。 火形人 頭頂尖,鼻頭尖,下顎尖,皮膚發紅、發赤或古銅色,脊背寬廣而肌肉豐滿濃眉小耳,精神矍鑠: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氣養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蘿、香蕉、草菇、鴨子、蕨菜等。
Ⅷ 立秋後吃什麼比較養生
立秋過後,我們的飲食選擇也是應該做出改變的了,選擇合適的食物吃才可以讓我們更健康了,特別是對於滋陰潤燥的食物,這是我們必須要去多吃的食物了,那麼在立秋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吃比較健康呢,這是很多人的疑問,一起看看吧。
上面推薦的幾款食物就是很不錯的立秋選擇了哦,我們選擇你吃這些食物是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補充營養的了,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了,特別是要學會在立秋滋陰潤燥了,所以我們學會吃這些飲食來調理就顯得很有必要哦。
Ⅸ 立秋後如何養生
立秋作為一個重要的氣節,
夏末秋初季節交替,暑熱雖未消
但早晚還是能感受到些許的涼意
所以要主要養生,特別是外出在飲食和穿衣方面要更注意!
1、注意保暖
雖然已立秋好幾天,但白天還是暑氣滿滿,很多妹紙外出會穿上小短裙或者性感的露臍裝、露背裝~但夜晚還是會降溫,空調房也冷氣十足,肚臍和後背都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較弱的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可帶一件小外套,避免寒氣長驅直入,造成腸胃不適,引起肚子脹痛或者拉肚子等問題。
2、盡量避免生冷食物
馬上就要七夕節,很多情侶的約會晚餐都會特別豐盛,外加一些冷飲,但是對於腸胃不是特別好的人就要注意了,如果晚餐吃的太過豐盛,又冷熱交替,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反而會破壞美好的約會。
所以燭光晚餐盡量避免一些生冷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果居家約會,親手為對方做一頓健康的愛心晚餐,也是很不錯哦!
3、盡量避免油膩辛辣的食物
油膩辛辣的食物容易刺激腸胃,給腸胃造成較大的負擔,同時也會引起胃脹氣胃難受等問題,而且晚上飲食過於油膩還會影響睡眠質量。
HappyFlora目前有果蔬膏、果蔬飲和清腸膠囊三款溫和的產品,可以減輕腸胃不適、便秘、肚子脹痛等情況,能夠呵護你的腸胃,陪你安心過七夕,讓你在立秋時節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