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補氣血,補氣血食療方法
中醫中有醫食同源的說法,葯膳食療對於補氣血有極大的作用。根據氣血虧空的方式不同選擇合適的補氣血的食膳可起到對症下葯的作用。
一、降壓型補氣血部分養生人群注重的是血壓高導致的氣血虧虛,針對這種類型的補氣血的食膳我們可以選擇芹菜搭配紅棗煲、芹菜與蘋果榨汁、芹菜根同馬蹄煮水。芹菜的口感脆爽,且味道清香。芹菜中的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成分可幫助治療高血壓及其他並發症。芹菜與大棗煲湯可以有效降低血壓,補充氣血。芹菜和蘋果榨汁可以平穩血壓,對神經興奮的高血壓患者有平燥的作用。芹菜燉馬蹄有降噪、安神、降壓的作用。高血壓人群補氣血可芹菜三吃,補充氣血。
『貳』 元氣怎麼補
元氣是一個熟悉而模糊的概念,我們常常聽說,元氣不足、要補元氣。究竟什麼是元氣?用現在的語言怎麼表達?
元氣是中醫的一個概念,流傳了兩千多年,用現代的西醫語言來描述元氣就應該是這樣說:每個人的生命力是不同的,這個生命力是人體的各臟器功能的綜合指標。人體的各臟器功能都有一個健康指標,它包括:最佳的健康指標——健康指標的上線;最低程度的健康指標——健康指標的下線;和閾值——就是健康上線和健康下線中間的值,閾值越大,代表人的調節能力越強。一般來說:健康值的上線越高,往往代表人的健康越強,人的生命力越強;如果健康下線程度偏低,並且低過下線的值,人體就進入了亞健康狀態。近年新興起了一個新的名詞——亞健康,這個亞健康狀態用中醫來講,就是「虛」。人體的各臟器雖然沒有產生重大疾病,但卻有常期的不適症狀,也就是:人體的各臟器雖然沒有疾病,但卻功能不足。這種亞健康狀態,它的起引往往是精神壓力過大,思想負擔過重,思慮過度,神經內分泌系統損耗過多,用中醫的概念來講,一句話:喜、怒、憂、思、悲、恐、驚。
這種亞健康狀態,也就是中醫的「虛」。它的特點是:往往是多系統、多臟器、多功能的虛弱。而不是單一系統、單一臟器的功能不足。
『叄』 怎樣保養元氣
如何保養我們的元氣什麼是元氣
1、何為元氣:元氣就是人的精神、精氣。睡眠好、吃好消化好,思維敏捷,不咳不喘,呼吸順暢,心不慌,氣色紅潤,聲音洪亮。元氣在中醫理論中屬於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元氣也是人體生命的源動力,元氣充足則健康,元氣受損則生病,元氣耗盡則死亡。這就表示元氣如充足,免疫力就強,一旦遇到疾病更容易恢復;元氣不足或虛弱,就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或免疫力戰勝疾病,因而造成死亡。元氣的特點:元氣在先天就分配好量的,就好像石油一樣,不可再生,消耗起來很容易,消耗了再想補充進去就很難。
2、元氣檢測方法:觀察我們手指甲上半月痕的呈現程度可反映出身體內在的情況,可以從手指甲的半月痕上檢測出來元氣是否充足。伸出雙手,在一般人手指甲的根部都有一個白色或乳白色的半月形,這個白色的月牙就是俗稱的半月痕,也稱為「元氣環」,半月痕代表人體精氣的多少。元氣充足則在雙手指甲上呈現八個以上的半月痕,每個半月痕應該占指甲的1/5,奶白色,越白越好;半月痕越少表示元氣虛弱,容易手腳冰涼。
半月痕的數量八個為最好,過多則容易患「三高」,營養過剩;少則體寒,元氣不足。半月痕的減少是從小指開始,依次向大拇指過渡。如果是先天沒有,不作為診斷的依據,反之先天有後天沒有了,說明元氣消耗。人體元氣的表現應該是一種平和的狀態,少則不足,過猶不及。
3、元氣補養方法:
元氣是父母先天給予的,乃不可再生資源,極其珍貴。補養元氣的前提是減少元氣的消耗,然後再通過穴位按摩的方式盡量進行保養。大多數人往往缺乏養生的意識,在繁忙工作學習中導致了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改善生活起居,調理內在身體平衡。五臟皆有元氣,過度使用就會傷元氣,用完再補,就不如減少消耗對身體有益。
補養元氣的方法
(1)減少元氣消耗:
a.保證睡眠充足,子時前入睡(11點前入睡)。次日1時處於熟睡狀態最能幫助肝臟恢復元氣。
b.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麻辣香鍋、水煮魚這些口感刺激的食物。還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也會消耗元氣。
c.不吃寒食。寒涼的食物會調動胃的元陽之氣去溫化寒性的食物,從而導致胃寒,元陽被消耗。
d.減少過度用電腦。肝開竅於目,一整天對電腦屏幕則消耗肝的元氣。
e.避免大音量雜訊。腎開竅於耳,耳朵長時間受虐於大音量環境中則很容易消耗內在元氣。
f.保持情緒的平和。怒則氣上、哀則氣消、樂則氣亂、欲則氣喪。
(2)按摩穴位保養元氣:
測量人體穴位用手指丈量,一寸:大拇指指關節寬度;一寸半:食指、中指合並在一起的指節寬度;二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合並在一起的指節寬度;三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合並在一起的指節寬度。
a.內關穴:內關是三大長壽保健穴之一,掌腕橫紋向下二寸,每天揉一揉內關穴可以養心臟,調睡眠,增長免疫力。當你元氣不足,浮躁,睡不著覺時按摩此穴位會有所緩解。
b.關元穴:關元是一個關住元氣,使氣不外泄的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的地方。此穴位處柔軟溫暖說明身體健康,太涼則說明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低於30度則是癌症體質的潛在預警,太硬則說明有婦科問題需要加強注意調養了。每天睡前把手搓熱揉一揉關元穴捂著入睡,可以很好的保養元氣。
c.太溪穴: 太溪穴為足少陰腎經原穴,位於足內側,內踝骨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腎藏元氣,每天揉一揉太溪穴可滋陰補腎。
『肆』 怎麼補元氣
1、一頓合理的早餐也是關鍵。推薦早餐或者運動前1小時,將50~60克快熟燕麥片沖泡或者略煮成燕麥粥,根據口味放入紅棗、枸杞等。燕麥富含碳水化合物,其維生素E的含量也高於大米和小麥,維生素B族的含量更高,有助於能量代謝,為身體提供優質能量。由於富含膳食纖維,食用燕麥的抗疲勞效果也更持久。
2、中午的休息時間不僅能補充能量,更要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與放鬆。
3、修復解壓——到了夜晚,我們的身體也隨之切換到修復模式。晚間香氛療愈身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心煩時給人撫慰,疲累或沮喪時讓人振作。時至今日,芳香療法已在全世界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它不但能用美容護膚的天然物質來輔助治療疾病,還能增加人的愉悅感。
4、准備一些「充電」零食。香蕉:運動場上經常能看到網球運動員比賽間歇通過吃香蕉來恢復體力。香蕉富含果糖和電解質,吸收快,十分適合運動間歇、疲勞或者低血糖時食用。建議疲勞時食用1根香蕉,但不要過量補充。
5、獼猴桃:據美國Rutgers大學食品研究中心測試,獼猴桃是水果中VC之王,低熱低糖,富含鈣鎂,也含有相當多的5-羥色胺(對人體有鎮靜作用,能緩解緊張疲勞),每百克鮮果中含有維生素C100~400mg,比柑橘高5~10倍,比蘋果和梨高20~30倍。
維生素C具有消除體內自由基、抗疲勞的作用。每天1個獼猴桃可以滿足1天所需維生素C。
『伍』 怎樣補元氣
補元氣從八種食物食物入手:
1. 人參:大補元氣,有補益強身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心慌、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2. 黃芪:補氣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症者忌用。
3. 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大汗虛脫者服用不錯。
4. 黨參: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 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虛、營養不良。
5. 太子參: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 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後氣陰兩虧等病症。
6. 白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 水濕停滯的痰飲、水腫 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7.黑芝麻:補元氣應該怎麼補,黑芝麻是不錯的選擇。黑芝麻是很好的補充元氣的食物,味甘、性平,能夠補肝腎、益臟腑、長肌肉,對於肝腎虧虛造成的多種疾病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如眩暈、少白頭、脫 發、乏力、腸燥便秘等。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黑芝麻也是很好的養顏食物。而經常在辦公室工作的腦力勞動者,更是要藉助於黑芝麻來提升精力。黑芝麻雖然油脂 含量很高,但對於高血脂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還能夠防治膽結石。所以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也可以把黑芝麻當做是補身佳品。黑芝麻可以炒食,也可以在拌冷盤 時放入一些或做成黑芝麻煳都是不錯的吃法。愛吃甜品的人還可以用黑芝麻做餡製成各種各樣的甜品食用。
8.黑木耳:黑木耳是一種典型的黑色食品,性平、味甘,有很好的益氣補腦、潤肺涼血、止血澀腸、養顏的功效。現代人還發現黑木耳有很好的防癌作用,對於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有不錯的療效。可將黑木耳炒肉絲食用。做法是:黑木耳一百克,豬肉五十克,青椒一個,蔥薑末適量。把木耳泡發後切絲,豬肉洗凈切絲,青 椒切絲,鍋中放入食用油燒熱後,放入蔥姜絲爆香,下豬肉翻炒至變色,再放入青椒絲和木耳,加鹽炒至熟即可。這個菜清香可口,很適宜先天元氣不足的人食用。 除了炒之外,黑木耳也可以用來燉湯、涮火鍋或做冷盤等,補益效果都很好。
『陸』 如何補元氣
你好,氣虛者在秋冬季節應該多吃蘿卜、大棗、排骨湯等補氣的食物,在葯補上,可以喝由黃芪、人參、白術、甘草四種中葯配製的「四君子湯」。
『柒』 補元氣是什麼方法
用補元參。最好是五臟同調,並讓經絡通暢。
『捌』 怎麼補氣血最快最有效
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氣賴血以附,血載氣以行。血虛,氣無以附,遂因之而虛,故血虛常伴隨氣虛,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飲食有節,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則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斷。所以,補血必須先健脾胃,脾胃強健則生化之源不絕。常用的方劑有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白術、灸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這些方劑都是以補肺健脾的中葯為主而組成的。
可以試試下面 補氣血的食療方:
1、一日三餐要注意飲食營養的搭配,堅持喝山葯薏米芡實粥和生薑紅糖水。
2..黑糯米補血粥
黑糯米、桂圓和紅棗是大家都知道的補血好東東,再加上健脾胃的山葯,益氣養血。
3.當歸紅棗排骨
排骨一根,枸杞,紅棗12枚,當歸4片排焯水,洗凈血水放入沙鍋加入枸杞紅棗當歸,蔥,薑片,大火燒開,,再小火燉至排骨蘇爛,鹽,雞精調味即可。
4.黃耆雞汁粥,材料有母雞一隻(約1000至1500克)、黃耆15克、白米100克。作法是將母雞剖開洗凈,水煮熬成雞汁,再將黃耆水煎煮汁,每次以白米100克同煮成粥。有補益氣血的功效。
5.蓮子龍眼粥,材料有蓮子20克、桂圓15克、糯米30克。作法是將蓮子、桂圓、糯米同煮成粥。可補脾胃之氣,也有補血功效。
6.雙紅補血湯
紅薯500克,紅棗10克,紅糖適量。
7.大棗桂圓湯,補氣又補血。
『玖』 請問如何補中氣,補元氣呢
你好,補中氣可以用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丸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效。補元氣可以用人參,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濕熱重的人,陰虛內熱的人不適合用,高血壓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祝你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