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知命之年是指多少歲的老人

知命之年是指多少歲的老人

發布時間:2023-08-28 12:39:36

『壹』 50歲60歲70歲,100歲的人分別是什麼

50歲是知命之年、60歲是花甲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100歲是期頤之年。

知命之年——作賓專語;指50歲,用於男性。

花甲屬之年——花甲: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偏正式;作賓語;指男性70歲。

期頤之年——用以指活到百歲之人。

(1)知命之年是指多少歲的老人擴展閱讀

其他年齡段稱呼:

1、嬰兒:人初生。

2、襁褓:泛指一歲以下。

3、孩提:兩至三歲。

4、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5、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6、總角:幼年泛稱。

7、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8、黃口:十歲以下。

9、幼學:十歲。

10、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11、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貳』 古代年齡稱謂:垂髫 束發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耄耋 期頤 都表示

1、垂髫(tiáo):3、4歲至8、9的兒童。

2、束發:指15歲。

3、弱冠:指20歲。

4、而立:指30歲。

5、不惑:指40歲。

6、知命(半百):指50歲。

7、花甲(耳順):指60歲。

8、古稀:指70歲。

9、耄耋:指80-90歲

10、期頤:百歲。

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

(2)知命之年是指多少歲的老人擴展閱讀

年齡稱謂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比如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是因為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叄』 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古稀之年 不惑之年 花甲之年 各代表多少歲

而立之年代來表三十歲,意思是人源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出自《論語·為政》

不惑之年代表四十歲,意思是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出自《論語·為政》。

知命之年代表五十歲,意思是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出自《論語·為政》。

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歲。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

古稀之年代表七十歲,意思是指人到七十歲。出自《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肆』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八十為耄耋之年

這是古時候形容年齡的別稱,從小到大分別為: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拓展資料:

耋dié

(形聲。從老、至聲。本義:年老。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同本義 [age over seventy or eighty]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東漢·許慎《說文》

則大耋之嗟。--《易·離》。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綏焉。--《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耆耋好禮。--《禮記·射義》

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壽);耋壽(指高壽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耄mào

<形>

(形聲。從老,毛聲。本義:年老)

同本義。古稱大約七十至九十歲的年紀

匪我言耄。--《詩·大雅·板》

亦聿既耄。--《詩·大雅·抑》

老夫耄矣,無能為也。--《左傳·隱公四年》

又如:耄兒(老人和兒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學(年耄碩學之士);耄聵(年老糊塗);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歲的年齡;高齡、高壽);耄儒(老儒)。

年老昏亂

耄期倦於勤。--《書·大禹謨》

又如:耄思(思緒紛亂);耄耄(紛亂貌);耄亂(謂年老昏亂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憒);耄聵(年老糊塗);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閱讀全文

與知命之年是指多少歲的老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丹參與長壽 瀏覽:653
80後養老選農村還是三四線城市 瀏覽:623
老人想去超市怎麼辦 瀏覽:378
初中生父母如何給她安全感 瀏覽:334
為什麼養生壺煮水會溢出 瀏覽:490
村委會退下來有退休金嗎 瀏覽:975
八十歲老人過生日做什麼菜啊 瀏覽:134
遼寧省退休金補發 瀏覽:258
馬口老年大學 瀏覽:938
重陽節賀卡圖片大全製作方法 瀏覽:100
九寨溝對60歲老人優惠政策 瀏覽:48
麗水養生商城哪裡買 瀏覽:296
關於孝敬父母的板報稿 瀏覽:442
有多少人屏蔽掉父母 瀏覽:889
最是孝順 瀏覽:508
重陽節記敘文1500字 瀏覽:767
重陽節吃年糕啥說道 瀏覽:560
養老保險單子怎麼打 瀏覽:652
特別愛父母文言文怎麼說 瀏覽:748
淄博化建醫院養老院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