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怎麼練出丹田氣
1.上吸下呼法
端坐或盤坐均可,以自然舒適為度。眼簾微垂,舌尖輕抵在上齒齦處,雙手虎口相交,疊放於下丹田處,自然呼吸。在吸氣時,意想宇宙上空真氣被吸到頭頂(百會穴處),呼氣時,意想真氣從百會經印堂穴流到中丹田處(膻中穴區域)。呼吸一定要勻、緩、自然,意念一定不要過重。每天早、午、晚練習三次,每次20~30分鍾,大約3~10天即會感到每一呼吸時,即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此法習練1~5天時,可產生中丹田緊張感,屬正常現象。
當每一呼氣即感到熱流注入中丹田時,則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慢慢地熱流自然向下丹田處推進。經過5~15天習練,即可達到每次呼吸時,都會感到一股熱流注入下丹田。此時脾、胃、腸、膀胱、腎等疾病都會好轉或痊癒。
當感到每一呼吸時有股有流注入下丹田時,此時再練時,呼氣要輕輕地止於下丹田,呼氣要緩、勻、慢,意念要輕、淡。再過5~10天,即感到丹田氣足,明顯有一氣團存在,此即氣丹產生,再繼續習練,經絡及大、小周天將逐步打通。
2.金丹直灌法
端坐或盤坐,姿勢皆同上。自然呼吸。在吸氣時意想宇宙上空黃色真氣聚成一乒乓球大小的金丹,呼氣時意念金丹穿過頭頂百會穴慢慢地沿著中脈降下丹田。如此吸氣聚金丹,呼氣降金丹,每日3次,每次30分鍾左右。大約經過30~40天的習練,即可感到金丹(氣團)的存在。
3. 旋轉金丹法
站、坐、卧均可,余皆同上。自然呼吸。意想下丹田處又金黃色的一個鴨蛋大小的金丹。雙手交疊輕放在下丹田處,然後均勻、緩慢地逆時針旋轉120~360圈,然後再順時針旋轉120~360圈。每轉一圈大約5秒鍾,每天2~3次,大約20~40天即可感到小腹又熱脹,氣丹轉動感。
4. 呼吸封丹法
姿勢同上,呼吸自然。先觀想下丹田處有一鴨蛋大小的金黃色氣丹3分鍾。吸氣時意想鴨蛋大小的氣丹脹到足球大,呼氣時意想氣丹恢復到鴨蛋大小。每天習練2-3次,每次30~40分鍾,大約20~40天即可感到丹田脹熱,氣丹存在。
5. 自然歸回法
此法適合練功有一定的根底的人,即全身經絡或大小周天都暢通無阻的人。坐、卧、站均可,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似守非守下丹田有一鴨蛋大小的金丹。吸氣時觀想宇宙間真氣通過全身毛孔進入體內,呼氣時觀想或內視全身經絡里的精氣流歸下丹田並聚集成丹。每天3次,每次30分鍾左右,堅持習練30~60天,可內視或感覺到下丹田處有一光丹形成。
⑵ 老年人呼吸困難怎麼辦
老年人的呼吸困難的病因有很多,有肺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見)、哮喘(發作性呼吸困難)、肺炎、肺不張、血氣胸、肺癌等;還有心臟的疾病,如心衰等;還可能是貧血代償引起。總之,呼吸困難的病因很多,再加上老年人的肺順應性降低和心肺疾病發生率增加,原因可能是多種的,病人還有沒有胸痛、胸悶、咳痰、咯血,呼吸困難時發作性的還是持續性的有沒有什麼誘因,所以,光憑呼吸困難就診斷疾病是沒有根據的,光憑呼吸困難就予以治療也是荒唐的。 首先查明原因,去醫院拍個胸片或者CT,做個肺功能。接下來根據病因採取治療。
⑶ 老人肺功能較差,應該怎麼鍛煉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缺乏運動,心肺功能不好,肺活量比以前大幅度下降,對生活和工作也產生了影響。特別是老年人肺功能比較差,可以做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進行調節。
肺功能檢查是呼吸系統疾病所需的檢查之一。主要用於檢測呼吸道的通暢程度、肺容量大小,早期檢測肺、氣道病變,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後,評估葯物或他治療方法的療效,確定呼吸困難原因,診斷病變部位,評估肺功能,對手術的耐受力或勞動強度,對危重患者的減數。
⑷ 老年人如何養「氣」
中醫相對於西醫來說,是很有特色的。其中,對養氣調氣的看重,也是中醫的特色之一。中醫所說的「氣」是什麼意思呢?理解起來還是很簡單的,「氣」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我們平常的呼吸,或者說,人平時呼吸健康與否,就是他身上的「氣」健康與否的表現。
老年人因為上了年紀,或者由於沒有好好保養,身體各方面的器官功能都會慢慢衰退,這樣的情況下,老年人的「氣息」往往會會逐漸下降,變得沒有年輕的時候那樣強盛。
我們會發現,有很多的老年人很容易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或者很容易出現咳嗽的症狀等。這些症狀的出現,就是因為老年人身體內部的器官發生了問題,影響了氣息。
俗話說,「靜心養氣」,也就說,安定心神,就可以調養人的氣息,可以有利於人的健康。老年人更應該要安定心神,平時不要因為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小事情就動了怒氣,平時也不要一個人長時間獨處,多與親人或者朋友接觸接觸,這些都是靜心養氣的好方法。
老年人養「氣」,應該從日常飲食開始。保證適當的營養,可以大大增強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和壽命,使氣息均勻,可以使老年人身體更加健康長壽。老年人不要吃那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不能偏食,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等。
老年人養氣,一定要培養健康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比如說,每天最好都要按時吃飯,按時睡覺等,這些好習慣很有利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老年人養「氣」,應該注意鍛煉身體。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系統也在慢慢退化,這樣的時候更應該注重鍛煉身體,以便讓身體血流通暢,使氣息均勻,進而保護整個身體的健康。
⑸ 老年人腹式呼吸的具體做法是什麼樣的
老年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患襲者可進行腹式呼吸鍛煉,其要領可總結為個三十二個宇:思想專一,放鬆肩背;先呼後吸,吸鼓呼癟;呼時經口,吸時經鼻;細呼深吸,不可用力。
具體做法:取安靜、舒適體位,排除雜念,放鬆緊張的呼吸肌群。練習從呼氣開始,初練時可先用誘導呼吸法——手按上腹部,呼氣時上腹部慢慢下陷,並用手輕輕加壓;吸氣時,上腹部對抗手的壓力徐徐隆起。
呼出的氣要經口。嘴唇收縮成吹笛狀,將氣體通過縮小的口慢慢吹出。吸氣時,氣應經鼻,空氣經過鼻腔內曲折的鼻道粘膜的吸附和鼻毛的過濾。以減少低溫和灰塵對氣管的刺激。要有意識地細呼深吸。為使支氣管保持通暢,改善通氣功能,呼氣時不可用力,以防氣道過早閉塞。
腹式呼吸的特點是深長緩慢,以增加肺泡通氣量,有利於氣體的交換。
有人主張練腹式呼吸時,採取立位,體稍前屈,以減小腹肌張力,有利於腹部的鼓癟。
⑹ 老年人健肺操怎麼做
老年人健肺操怎麼做
老年人健肺操怎麼做,要知道健肺操讓大家在運動同時能夠讓肺也運動,同時也有助於抗疫同時提升免疫力!尤其是當前新冠愈發嚴重的`情況下,那麼老年人健肺操怎麼做?
1。伸展胸廓
站立且雙臂下垂,兩腳間距同肩寬。吸氣,兩手經體側緩慢向上方伸展,盡量擴展胸廓,同時抬頭挺胸,呼氣時還原。
2。轉體壓胸
站姿同上。吸氣,上身緩慢地向右後方轉動,右臂隨之側平舉並向右後方伸展。然後左手平放於左側胸前向右推動胸部,同時呼氣。向左側轉動時,動作相同,方向相反。
3。交叉抱胸
坐位,兩腳自然踏地。深吸氣,然後緩緩呼氣,同時兩臂交叉抱於胸前,上身稍前傾,呼氣時還原。
4。雙手擠壓胸
體位同上。兩手放於胸部兩側,深吸氣,然後緩緩呼氣,同時兩手擠壓胸部,上身前傾,吸氣時還原。
5。抱單膝擠壓胸
體位同上。深吸氣,然後緩緩呼氣,同時抬起一側下肢,兩手抱住小腿,並向胸部擠壓,吸氣時還原,兩側交替進行。
6。抱雙膝壓胸
直立,兩腳並攏。深吸氣,然後緩緩呼氣,同時屈膝下蹲,雙手抱膝,大腿盡量擠壓腹部及胸廓,以協助排除肺中存留的氣體,吸氣時還原。
注意:
1。以上「呼吸健肺操」可以依次做完,每次重復5~8次;年老體弱者,也可選其中二三種做,每次重復10~15次。每天做2~3遍。
2。做操時以腹式呼吸為主,要求吸氣深長,盡量多吸;呼氣緩慢,盡量呼盡,在做完每一個動作時,應保持姿勢數秒鍾,然後再做下一個動作。
「健肺操」的作用:
☆ 改善肺功能,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的急性發作或加重。
★減輕呼吸困難症狀、增加活動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住院次數。
★改善呼吸形式,提高呼吸肌力量,提高呼吸效率,促進排痰。
★增強體質,防止肺功能進一步下降。
★手術前後呼吸功能鍛煉,促進排痰,加速康復。
適合哪些人?
肺康復呼吸運動操適合所有健康人群,以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穩定期: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間質性肺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癌。以及外科手術術前、術後呼吸功能鍛煉。
鍛煉時注意事項:
1.每次都是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氣。
2.做的速度不用快,次數因人而異,以活動後稍感氣促、不感疲勞為宜,可每日練習2-3次或每周三次。如有出汗,及時擦乾,注意保暖。
3. 肺康復呼吸運動操坐、卧、立位均可進行。
4.鍛煉應在醫生允許、專職護士或家屬看護下進行,穿寬松衣服、運動防滑鞋。因人而異,量力而行,謹防跌倒、扭傷和過度勞累。
⑺ 中老年人慢阻肺簡易呼吸訓練法是什麼
慢性支氣管炎來、肺氣腫自、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如何平安過冬,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在綜合防治措施中,葯物固不可少,尤其是急性發作期更需及時用葯。但歸根結底,最根本的防治仍然是提高自身抵抗力,也就是說要把著眼點放在加強自身的防護上,「拒敵於門外」才是上策。本文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呼吸訓練法,具體說就是堅持做呼吸操,其目的是通過增強隔肌活動,加大肺通氣量,從而改善肺功能。這種呼吸操不需任何設備和條件,室內室外都可進行,具體可分為卧位法和立位法。
卧位法:仰卧,頭部略墊高,雙手自然放在腹部,作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氣,胸壁盡量外挺,用吹口哨嘴形緩慢呼氣,每分鍾8~10次,每次3~5分鍾,每日3~5次。
立位法:雙足分開,與肩同寬。作深呼氣,同時兩手壓迫上腹部,緩慢將氣呼出。吸氣時,頭向後微仰,盡量挺腹。
應說明一點,這種呼吸訓練法只能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要量力而行,強度不宜過大。它只適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穩定期和康復期,不適用於急性發作期。雖然有部分患者的經驗顯示,呼吸操訓練法使呼吸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否所有患者都見效,則尚難定論,畢竟各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情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