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腳腫了用什麼方法可以消腫
老人腳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什麼方法可以消腫?
造成老人腳腫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為老人畢竟上了年紀有很多病,都會在老人上了年紀以後,逐漸伴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加而到來。一個重要的疾病就是老人的腳可能會腫,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老人的腳腫的,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總之我覺得造成老人的腳出現腫脹的原因是很多的一個原因,如果注意不好都有可能引發這樣的後果,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智力問題,出現了情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只有在醫生的幫助下才能夠盡快的確定,導致腳比較腫大的原因,使得老人能夠盡早的恢復健康。
② 老年人天天腳痛腳腫怎麼啦請向一下是什麼情況
問題分析:
您好,80歲的老年患者,主要的症狀就是腳部腫痛,這種情況要考慮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答濕關節炎及痛風疾病的可能。
意見建議:
這種情況還是建議到醫院的風濕科就診,完善血沉,免疫風濕全套及血尿酸等相關的檢查明確診斷。
③ 老人腳腫怎麼治療
很多老人經常腳腫,站十分鍾腳腫,走十分鍾腳腫,有時候就連坐著都腳腫,有些腳腫是生理原因,有的腳腫卻是疾病症狀。今天我為大家推薦治療老人腳腫的方法。
治療老人腳腫的方法
1、泡腳消腫
泡腳是消腫的最常見的也是絕佳的辦法,患者可以用溫水天天泡腳,每次十五分鍾左右,也可以用冬瓜皮湯來泡腳。
2、食療消腫
選擇食物,應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無機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少糖、少鹽為原則,芹菜、蘿卜、菠菜、西紅柿、大豆、蘑菇、大蒜、水果以及豆製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赤小豆、花生、大棗各100克,放少許冰糖一起煮湯食用。
綠豆、薏米仁各100克,同煮湯食用。
鯉魚1條重約250克,赤小豆100克,一起煮湯服用。
母雞半隻或童子雞1隻,與黃芪100克一起蒸熟,喝湯吃雞肉。
青頭雄鴨1隻,與冬瓜1000克一起煮湯食用。
豬腰2隻,杜仲10克,核桃仁50克,一起煮湯食用。
鯉魚1條重250克,冬瓜500克,加水清燉,吃魚食瓜喝湯。
冬瓜500克,赤小豆30克,加水適量,加鹽少許,吃瓜喝湯。
玉米須、冬瓜皮、赤小豆各適量,煎湯代茶飲,連服至浮腫消失。
3、運動消腫
老人應該保持樂觀情緒,長期堅持適當鍛煉,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避免久坐久站,經常活動下肢,並注意經常上抬兩下肢。
充足的睡眠是消腫的前提,所以建議老人們保證起居有規律,良好的睡眠。
老年人腳腫是怎麼回事
1、營養性腳腫,多由於老人進食少,優質蛋白缺乏,消化功能減弱引起的。厭食而又腳腫的話就是這個原因。
2、下腔靜脈性腳腫,主要由下腔靜脈迴流不暢導致的,一般表現為一隻腳先腫,單側腳腫。
3、氣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引起腳腫,天熱時,人體的周圍血管大多處於擴張狀態,使毛細血管充血,所以使皮膚、皮下及軟組織均呈現輕度的腫脹,同熱脹冷縮是一個道理。
4、全身性疾病引發的腳腫。象患有心臟病、心功能減退以及腎病的老年人,多有腳腫的現象。比如腎炎就可以引起腳腫,某些腳腫可能是一種疾病的預兆,要引起重視。高血壓也可引起腳腫。
5、功能性腳腫。雖說不嚴重,但可持續數年,且至今原因不明。
6、鈉鹽攝入過多、用葯不當以及因局部感染,如腳氣病等引發的腳腫,在老年人中也較為常見。
7、特發性腳腫:多見老年女性,多雙腳同時出現,程度較輕,常在站立時間較長或勞累時出現,若平卧或休息後可逐漸消失。
正確看待老人腳腫
老年人腳腫主要有5種。營養性腳腫是由於老人進食少,且消化功能減弱引起的;特發性腳腫,多見於老年女性,可能與內分泌代謝異常有關;下腔靜脈性腳腫,則是下腔靜脈迴流不暢導致的,常是一隻腳先腫;功能性腳腫,雖說不嚴重,但可持續數年,且至今原因不明。最後還有一種是全身性疾病引發的腳腫,像患有心臟病、心功能減退以及腎臟疾病的老年人,多有腳腫的現象。此外,鈉鹽攝入過多、用葯不當,以及因局部感染,如腳氣病等引發的腳腫,在老年人中也較為常見。
由於原因不同,老年人腳腫的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比如腳腫是因痛風引起的,那大腳趾、腳跟及膝蓋部分會突然紅腫脹痛,關節發熱,疼痛難忍;若是因為腎功能衰竭引起,會出現眼部、臉部腫脹,在腳跟、腳背輕按一下,腫脹處即凹下,肌肉像失去彈力;若是心源性疾病引發腳腫,那老人還會有心慌、氣喘、憋氣等現象。
老人出現腳腫,應該先去醫院檢查,找出腳腫的原因,從而對症下葯。如果腳腫並伴有劇烈疼痛,應該去醫院骨科檢查;如果是臉部也有腫脹,就要去腎內科檢查;如果伴有心慌、氣喘、憋氣,該去心內科檢查;若其他症狀不明顯,那老年人應該去醫院老年科檢查。
預防腳腫首先要防止相關疾病,比如不抽煙、避免大量攝入鈉鹽以預防冠心病等。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足部保潔、保暖,營養攝入要全面。平時避免長時間站立,適當增加局部運動,還要密切注意控制葯物副作用。如服用某種葯物後,腳部有腫脹現象,應立刻去醫院。
老年人腳腫的情況如果嚴重了,不要只是在家休息,一定要去醫院及時治療。
猜您感興趣:
1. 90歲老年人腳腫是怎麼回事
2. 老人腳腫吃什麼可以
3. 老人腳痛腳腫怎麼辦
4. 80歲老人腳腫是什麼原因
5. 老年人腳腫是什麼原因
6. 86歲老人腳腫怎麼回事?
7. 86歲老人腳腫怎麼回事
④ 老人腳痛腳腫怎麼辦
老人腿腳腫是老人們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蘇紫河年齡的增大,身體各方面機能開始逐漸的衰退,接下來讓我為您介紹一下,究竟老人腳痛腳腫怎麼辦吧。下面是我精心為你准備的老人腳痛腳腫有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部分老人的口味比較重,喜歡吃酸辣的菜譜,導致鈉鹽攝入過多,所以引發浮腫。所以老年人平時菜餚要清淡,多吃高蛋白的菜餚,如:瘦肉、雞、魚蝦、雞蛋等。
用葯不當。
局部感染,如腳氣病引發。
內臟器官疾病,此時腳腫只是疾病的一個表現症狀而已。不同的疾病,引發浮腫的規律也不同。心臟病引起慢性右心衰竭時,浮腫從兩下肢踝部開始,逐漸發展到全身。肝硬化時,也是先從兩下肢浮腫,以後出現腹水,最後全身浮腫。腎臟疾病的病人,也可以出現下肢浮腫,不過,一般先從兩眼瞼或顏面浮腫開始,然後再發展到全身,病人清晨起床時,往往發現面部浮腫,上眼瞼浮腫得像“蠶寶寶”。
長期營養不良、貧血,會形成低蛋白血症,也可能出現下肢及全身浮腫。
男性老年人如果患有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炎症,個別老年人患膀胱腫瘤,由於尿瀦留引起腎功能不全,最終出現下肢浮腫,出現浮腫後,應該去醫院檢查原因,只有找出病因對症治療,才能病癒腫消。
1、患者可嘗試直腳抬高
直腿抬高試驗,患者雙下肢伸直仰卧,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患側膝部使其膝關節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並徐徐將之抬高,直至患者產生下肢放射痛為止,記錄下此時下肢與床面的角度,即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達80度左右,且無放射痛。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即檢查者將患者下肢抬高到最大限度後,放下約10度左右,在患者不注意時,突然將足背屈,若能引起下肢放射痛即為陽性。
2、患者可嘗試一下“4”字實驗
4字試驗,仰卧位,健側下肢伸直,患側下肢以“4”字形狀放在伸直下肢近膝關節處,並一手按住膝關節,另一手按壓對側髂嵴上,兩手同時下壓。下壓時,骶髂關節出現痛者,並且或者曲側膝關節不能觸及床面為陽性。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本試驗陽性常見於腰間盤突出症,也可見於單純性坐骨神經痛。
3、老人在睡覺時適當抬高雙腿
睡覺時下肢適當抬高,坐椅不可太高,減少下肢下垂的時間。衣褲不能太緊,注意保護好腰及下肢的血液循環。
4、患者平時應適當活動
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因為活動過多,下肢疲乏會加重水腫;不活動則血氣不通,更容易水腫。
5、老人家不可食用過多的食鹽
吃鹽不可太多。太鹹的食品、肥甘厚膩的食品都不利於消化。
6、老人應注意保護腎臟
注意保護腎臟,除經常檢查腎功能外,一般葯物不應使用,以減少腎臟負擔。多吃些有利消腫的食品,如赤小豆、冬瓜、西瓜、葫蘆等,不要輕易使用葯物。
多做運動晚飯後或者是早晨的時候,可以多出去走一走,活動活動下肢,促進血液的流通,還要注意一點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抬高下肢,促進血液迴流。
定期體檢老人一定要每隔一段時間便去醫院進行一次全面性的體檢,有很多的疾病都是在不經意間就發生的,腳腫雖然問題不大,但卻是很多疾病的先兆。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腳腫一定要做到日常生活中不吸煙不喝酒,一個好的生活習慣才是一個健康身體的根本保證。
注意腳部保暖建議老人朋友們經常晚上泡泡腳,對於腳部的保暖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對身體也有好處。
⑤ 應對老人關節痛 醫生給出這9條建議
來源:人民網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 養生 先養腳。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家中老人念叨「老了,不中用了,腿也不行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成為「蹣跚族」,罪魁禍首就是骨關節炎 。
「人的身體就像一台機器,隨著年復一年的使用,機器逐漸老化磨損,人的器官也會出現退變性的疾病。」四川省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伍曉靖介紹,當關節使用到一定年齡,出現老化和退變,關節結構改變,滑液分泌減少,骨關節炎就隨之發生了。關節的退變跟每個人息息相關,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在相同的年齡段發生骨關節炎。它的發生和進展跟遺傳、營養、外傷史、運動習慣、生活習慣等很鄭銷多因素有關系。
伍曉靖醫生表示,關節疼痛只是一個症狀,不是一個病名,同時關節痛也不全都是骨關節炎引起的。滑膜炎、運動損傷、感染、痛風、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腫瘤等多種疾病也都可以出現關節痛的症狀。
骨關節炎是老年人的「行走殺手」,也被稱為「退變型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 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老寒腿」。 伍曉靖醫生說,骨關節炎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是困擾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女性患病明顯多於男性。
防治骨關節炎,老年人該如何保護和鍛煉關節呢?伍曉靖醫生給出9條建議:
1. 合理飲食
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鈣質,適當補充維生素D。
2. 控制體重
對於肥胖的人來說,減輕體重就能緩解膝關節受到的壓力,減輕關節負擔。
3. 注意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加重疼痛。
4. 不要躺著不動
如果有人認為躺著不動、休息是對粗叢爛膝關節最好的保護,那就錯了。這樣做只會讓肌肉變得更不發達,對關節起不到支撐保護作用,反而加劇膝關節疼痛。
5. 科學鍛煉
建議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短途散步等運動,或在骨科醫生的指導下做一些靠牆靜蹲、坐位抗阻力抬腿等練習,並一直堅持下去。同時,不要搬重物;避免長時間行走,站立,避免跑步、跳舞、爬樓梯、登山、深蹲等鍛煉。
6. 避免跌倒
一般來說,膝關節疼痛的人更容易跌倒。跌倒會加重對膝關節的損害,所以要盡量避免。
7. 急性期科學處理
在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期,可以採用以下方法來緩解:讓膝關節得到充分休息;將腿抬起,置於較高的位置;不恰當運動誘發的關節疼痛可以採取冷敷,其餘情況使用熱敷有助於緩解疼痛。
8. 合理使用止痛葯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不能很好地緩解疼痛,就要考慮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葯物止痛了。對輕度或中度的骨關節炎,葯物療效明確,而且簡便易行、容易堅持。我們常用的止痛葯,全稱是消炎鎮痛葯,它們不是阻斷人們對疼痛的感覺,而是通過消炎作用讓炎症緩解,自然就不痛了。
9. 尋求專業醫生幫助
如果是剛剛開始感到膝關節疼岩漏痛,要盡快去找醫生檢查。這樣才能及時查明疼痛原因,防止膝關節進一步受損。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期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葯或康復治療。有些患者骨關節炎到了晚期,膝關節退變十分嚴重,這時無法通過保守治療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來改善,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⑥ 老年人腳膝蓋關節又腫又痛,手又有點麻,怎麼治療
估計是骨性關節炎 一般引起的的有風濕,老創傷,到了年紀大了就會發生骨病,從而引起疼痛變型,貼膏葯 手術都可以的
⑦ 老人腳痛應該怎麼辦
一、老人腳痛吃什麼
1、老人腳痛吃雙氯芬酸鈉
雙氯芬酸鈉是一種衍生於苯乙酸類的非甾體消炎鎮痛葯,其作用機理為抑制環氧化酶活性,從而阻斷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轉化。同時,它也能促進花生四烯酸與甘油三脂結合,降低細胞內游離的花生四烯酸濃度,而間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雙氯芬酸鈉是非甾體消炎葯中作用較強的一種,它對前列腺素合成的抑製作用強於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
非臨床毒理研究:給大鼠口服雙氯芬酸鈉達每日2mg/kg,長期觀察,沒有發現腫瘤發生率增加。一項對小鼠二年的研究中,每日用葯2mg/kg,也未見到任何腫瘤易發傾向。各種突變研究沒有發現雙氯芬酸鈉誘發基因突變。給大鼠用葯每日4mg/kg,雌雄均未發生不育
2、 老人腳痛吃薑酚膠丸
分枝桿菌熱休克蛋白(Hsp)65的一段9個氨基酸片段與人關節軟骨中的一種糖蛋白結構序列相同,能激發自身免疫應答啟動及造成關節破壞。本品通過對細胞內屬HSP60族蛋白質合成的特異性抑製作用,避免抗體識別交叉反應,減少反應性T細胞活化、增生,抑制自身免疫應答啟動或持續性自身免疫應答,對免疫系統起免疫自身穩定作用,治療及預防類風濕關節炎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品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過程中環氧酶及脂氧酶,減少炎性介質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生物合成,拮抗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產生原發性和繼發性炎症反應。本品可有效減輕炎症腫脹,改善關節晨僵、肢體麻木,緩解疼痛和恢復關節功能。
3、老人腳痛吃布洛芬分散片
布洛芬分散片,適應症為適用於因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疾病引起的發熱、頭痛、周身痛及關節痛;其他疾病如關節炎、牙疾等所致的輕、中度疼痛。
本品口服後吸收迅速,Tmax為1.2~2.1小時,與食物同服可使吸收減慢。蛋白結合率為99%,一次給葯後t1/2為1.8~2小時,主要通過肝臟代謝,60%-90%經腎由尿排出,其中約1%為原形物,一部分隨糞便排出。
4、老人腳痛補腎食補最佳
如韭菜味甘、辛,性溫,可溫腎助陽,補腎強骨,對緩解膝關節酸痛症狀有效。此外,枸杞、羊肉等都是很好的補腎食物。每天喝杯枸杞茶,每周或半個月吃一次羊肉火鍋,有助於補腎強骨。
5 、 護腿固足,葯膳也可輔助
中醫認為筋骨肌肉衰老退化多與腎虛有關,補腎葯可輔助改善,中葯杜仲、川續斷、桑寄生、生黃耆、淮山葯、淮牛膝可補腎氣;山茱萸、生地、女貞子、何首烏則養腎陰;體質較虛寒者可用仙茅、仙靈脾等,不過用葯不宜太燥熱。
可准備杜仲、肉蓯蓉與巴戟天,加上適量食材,輔助強健腿部肌肉。具體做法是將杜仲3錢、肉蓯蓉3錢、巴戟天3錢洗凈後裝入紗布袋中,並准備雞肉或排骨1斤,洗凈切塊,與葯材一同燉煮半小時,每3天服用1次,共15天。
二、 引起老人腳痛的原因
1、老人腳痛可能是腳骨關節炎
研究發現,1/6的.50歲以上人群患有腳骨關節炎。該病特點是:關節炎症、軟骨損傷及腫脹,導致疼痛、僵硬、活動困難有時會出現腳背凸起。專家建議,選擇舒適合腳的鞋子以減輕腳部壓力,減輕體重也可緩解腳部關節壓力。足中或腳弓出現疼痛,應看醫生。
2、老人腳痛可能是跟腱周圍炎
跟腱及其周圍的組織,因外傷、過度摩擦或長期勞損易發生無茵性炎症,尤其是穿著又小又硬的皮鞋,鞋後跟反復磨擦跟腱時,更容易發病。防治的方法是換上寬大的軟幫布鞋,少走路,多用熱水燙腳後跟,休息幾天便能治好。
⑧ 老年人常因風濕,關節炎手腳痛,請有什麼好的葯推薦
你好。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它主要變現為全身性疾病,不僅局部於關節部位,而只是以關節的病變表現最為顯著。一旦遇到天氣變化,就會引起疼痛。受累的關節以手足等小關節、膝關節最為常見。早期症狀有關節腫脹、疼痛,局部皮膚發熱。逐步發生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關節的纖維性僵硬,特別是手的指尖關節可形成典型的梭行改變。關節病變多發性和對稱性,嚴重的晚期病例除可形成畸形外,尚可造成關節脫位等病變。除局部症狀外,尚有全身不適、消瘦、貧血、皮下結節等全身症狀。
祝
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