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總出汗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老人可能屬於氣虛,因為氣虛不能顧表則容易出汗,同時,也可能是屬於陰虛,陰虛則陽相對亢盛,就會逼迫津液外泄。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指導意見:建議服用六味地黃丸一段時間,同時服用玉屏風散和生脈飲,可以用黃芪泡茶喝,平時積極鍛煉身體,規律飲食,加強營養,增強體質,相信很快就會有所好轉。正常的汗沒有明顯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與熱證或濕熱證有關,屬肝熱,這種情況可通過清淡飲食,或用中葯菊花、茵陳等泡水飲用;若腥臭明顯,應找大夫診治。
② 老人流汗特別多怎麼回事
心窩、胸口多汗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慾不振、睡眠差,多夢的表現,屬於思慮過度,導致心脾虛,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身。
總之,老年人身體虛弱,會因為氣虛而出汗多,這很正常,但對於異常的出汗多,汗液顏色變等,大家要及時就診,檢查是不是病理性的出汗。
二、老年人出汗多怎麼辦
1、如果是天氣炎熱和大運動量時出汗,那麼需要多補充點鹽分,不然容易暈倒,濕了鹽分記得要及時的更換。
2、如果是自汗,發生在白天,自己沒有勞動,但是依然大汗淋漓,那麼就是身體太虛或者大病之後,這時候就需要吃一些東西,例如洋參、人參等。
3、平時飲食要注意,不要吃寒涼食物,多吃一些例如海蠣,蛋等。少吃一些會使胃發熱的食物,身體就會減少出汗。
4、平時注意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是最重要的。
5、穿輕的、松軟的天然紡織品,例如棉質衣物,可以吸收汗液,並能使涼爽的空氣鑽進來,使溫暖的空氣從身體排出去。市面上的人造纖維,例如人造絲、尼龍和聚酯等都不利於吸汗或通風,盡量不要選購。
6、夏季最好每天都洗澡,洗澡時使用清爽型沐浴露,可以有效的'清除身體污漬,消除汗水帶來的酸臭味,使排汗量減少。
7、酒精會壓縮毛孔,可以在幾個小時內阻止流汗。這種方法只能偶爾使用,因為過度擦酒精會引起嚴重的皮膚乾燥和刺激。
8、有時只是噴灑一些爽身粉,可以幫助你吸收身體的過多水分,使你感覺乾爽。
9、對於經常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的患者,可以選用谷維素、溴劑、地西 泮等內服葯物,以舒緩緊張的情緒,從而減少因情緒緊張所引起的出汗增多。
三、老人怎麼應對出汗多方法
一種是白天出汗過多。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山葯、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還可通過動作舒緩、動靜結合的運動增強體質,如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
另一種是晚上出汗。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發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按出汗部位分:一為頭汗過多,若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也可吃點消化葯;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濕熱的表現,應注意清淡飲食。孩子睡眠時出現輕微頭汗屬正常現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實、煩躁不安、易驚嚇、頭發稀少等表現,要及時診治。此外,老人和產後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於氣虛。
二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腳心熱、口咽乾燥等,多屬於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於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乾、牙齦腫痛等,多屬於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葯,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三為心窩、胸口多汗,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慾不振、睡眠差,多夢的表現,屬於思慮過度,導致心脾虛,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身。
四、老年人出汗多正常不正常
人體正常出汗可以調節體溫,排除體內的廢物,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而當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時則會出現異常的出汗,所以,中醫常常根據出汗的時間、部位、多少和特點來判斷身體的狀況。
老年人出汗多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衰、偏癱脊柱外傷、腫瘤、結核等都會導致異常出汗,並伴隨明顯的相應症狀。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控制病情,而後多汗情況就能解決。
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發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老人和產後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於氣虛。
若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濕熱的表現。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腳心熱、口咽乾燥等,多屬於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於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乾、牙齦腫痛等,多屬於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葯,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心窩、胸口多汗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慾不振、睡眠差,多夢的表現,屬於思慮過度,導致心脾虛,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身。
總之,老年人身體虛弱,會因為氣虛而出汗多,這很正常,但對於異常的出汗多,汗液顏色變等,大家要及時就診,檢查是不是病理性的出汗。
③ 老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隔壁家的老大爺最近老是出汗,每天晚上睡覺特別的難受,並且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她很擔心,一直在找治療老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治療的辦法。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老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 老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肥胖者往往較瘦者汗量多,這並非 由於前者 體表面積大的緣故,只因肥胖者體重偏高,體溫容易上升,為了降低過高的體溫,必須以多排汗來調節。
2. 在平常不流汗時,會大量出汗者,那麼老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呢?就可能是汗腺有了問題,局部多汗可由於交感神經損傷或異常的反應,乙酸膽鹼分泌增多,導致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液。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種異常的生理性反應,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等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症狀,也有可能是高血壓、更年期和副腎皮質荷爾蒙的作用等, 都可能發生這種症狀。
3. 老人出汗多的原因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汗腺分泌過於旺盛,從而出汗過多,多與緊張,害羞,恐懼,焦慮等精神因素有關.應該具體檢查再對症治療.建議進行交感神經切除術.常可達到根治目的,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較小。用明礬,枯礬各等分,加冰片少許捻為細末外抹葯物是可以的。
注意事項
我們要注意一下,出汗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是那種原因,要說老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具體還要咨詢一下醫生。
④ 老人70歲了最近幾天老是會出虛汗,這是怎麼回事啊
很多人都愛出汗,但是大部分人的出汗是正常的汗液的分泌,但有些人出的是虛汗,每個不同的年齡段都可能出現出虛汗的症狀,尤其是年齡的增長也會導致虛汗的發生率變得更高。但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些人出現虛汗,那麼可能就是因為身體健康的問題,應該更加的注意一下。那麼70歲的老人最近一直出虛汗是怎麼回事呢?
在生活中導致老人有虛汗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對虛汗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並且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保護預防。
⑤ 老年人頭暈出汗是怎麼回事
頭暈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1、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盆血。健康狀態下,老年人體內造血組織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質和量
已經有所下降,紅細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對鐵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3、腦動脈硬化病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頸椎病
常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頭暈的主要原因。
5、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昏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6、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症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此時發生頭暈的原因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細變窄,使心臟缺血缺氧。而心臟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頭暈。
中醫認為,老人頭暈大體有以下諸種原因:肝腎不足,精血虧虛,不能上榮於腦;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膏梁厚味,化濕生痰,痰濁蒙蔽清陽;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根據具體病情,常予補益肝腎養血活血、滋陰潛陽;健脾補血;化濕通絡法治療。
對於頭暈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預防。老人定期作血壓、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規、血脂、血粘度、腦電圖、腦血流圖、頸部x線等檢查,防患於未然,是極必要的。此外,建議老年朋友制定合理的保健方案:
1、戒煙酒,忌生、冷、油膩以及過咸過辣過酸的食物。尤其動物肝、腎、腸等肉食和蛋清、魚子要少吃。
2、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芽、瓜類、黑木耳、芹菜、荸薺、豆、奶、魚、蝦等。向冠心病患者特別推薦草莓汁,有調查表明此種果汁有益於預防冠心病。
3、經常練太極拳有助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態;而且太極拳作為一種動作舒緩的體育運動,有活血舒筋的作用。可祛病強身。
⑥ 老人動不動就出虛汗,是因為腎不好了嗎3點常見原因,及時調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里的器官機能,也會隨著年齡慢慢下降,器官工作效率降低,也就容易引起一系列負面 健康 症狀。常見的「老年症狀」例如骨質疏鬆,疲乏勞累等,不僅如此,動不動就流汗,也是眾多老人的煩惱之一。
有的朋友可能會疑惑,流汗而已,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誠然,流汗本身 ,是人體調節溫度的正常反應 。但對於老人而言,如果動不動就流汗, 比如吃飯,輕微運動等 ,並不是因為溫度而導致的流汗現象,就有可能象徵著一定的 健康 隱患,通常也稱其為「虛汗」。
老年人經常出虛汗,是因為啥原因?
說起虛汗,一部分對 養生 比較了解的人會覺得,「虛」這個字 ,通常和腎掛鉤,經常出虛汗,一定是因為腎不好 。事實真的如此嗎?
經常出汗,是因為腎不好?
醫生回答: 的確有一部分因素 。
中醫認為, 汗是人體津液的一部分 ,屬於陰氣的集合體,而汗液又擔當揮發溫度,保持體內溫控平衡的效果,也就需 要通過陽氣來規制。
陽氣補養充足,有足夠強的收斂納溫之效,汗液不會輕易地因為一些小幅度的運動消耗流失,虛汗的情況自然也不會出現;反之, 身體里陽氣不足,不足以納陽留汗,虛寒的情況也就會出現。
而腎臟作為五臟的一部分,本就有著調節陰陽之效,而尤其是對於老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一部分疾病的影響 ,腎臟 健康 受損,調陽功能減弱, 缺少了陽氣的補給和收斂,汗液的流出效率也不能得到控制。出現虛汗症狀的概率也相對更高。
但是,並不只有腎陽缺失,腎臟調節功能減弱,會導致虛汗的症狀產生,還有可能存在的3類原因,希望老年朋友們能夠自省自查。
可能導致老年人虛汗的另外3類原因,還請謹慎注意
原因一:肺氣虛弱,津液外泄
肺部和腎臟一樣,同屬於五臟之一,並且又因為 肺部喜溫喜潤,而厭寒厭燥, 現在 恰逢秋冬時節,如果不注意調養,對肺部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之於老年人而言更為顯著。
不僅如此,肺在中醫的觀點中,有 衛氣守津之效。 換句話說,肺能夠幫助身體集中血氣,留守津液。如果 肺氣虛弱,肺部運轉功能下降,對津液的留存自然不利, 衛外不固,肺陰疏鬆,津液疏瀉,在體表就會顯現出明顯的虛寒症狀。
原因二:情志不調,汗津多失
古代中醫一直都有「 心神合一」 的觀點,也就是說,中醫認為,人的精神和身體 健康 是存在緊密聯系的,如果情志不調,負面情緒影響到身體,也會導致疾病的產生。
而部分老人因為疾病或者身體情況的緣故,亦或是神經老化所帶來的不適感, 例如焦慮,擔憂之類的負面情緒 也會增多。長期 浸淫在不好的情緒中,冷汗也會不住地泊泊流出 ,長此以往,身體形成趨向和習慣,也容易招致虛寒的產生。
西醫就此,也有同樣的看法, 高度緊張,激動等負面情緒,會導致老年人乙醯膽鹼分泌而增多 ,引發多汗症,也就是中醫所謂的「虛汗」,因此,想要調節老年人的虛汗症狀,調節情志,保持樂觀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原因三:脾胃有恙,氣滯汗行
我們人體是通過復雜而繁多的經絡連接而成的, 陽氣運載著血氣 ,將能量輸送到各個器官和組織, 維持著人類正常且 健康 的生理狀態。
而推動陽氣和血氣運轉的能量,來自於我們身體的消化系統,也就是脾胃,我們吃下去的穀物,通過脾胃的消化系統轉化為能量,維持著身體的機理和 健康 。
反過來說,如果脾胃虛弱,對於 氣血能量的轉化概率下降, 經絡中運轉的血氣也會變得滯澀,久而久之,多餘的血氣滯澀過多而堵塞,也就是所謂的「 氣滯淤堵」,氣滯,而血氣無法下行滋潤, 過多的血氣集中在胸腔,頭部,持續刺激身體的溫控系統,例如一吃飯就流汗,虛汗的出現風險也就更大。 中醫也將其稱之為「上熱下寒 」。關鍵之急,老年人及時補養脾胃,調理疏泄,打通淤堵的經脈,才是解決此類症狀的最好方法。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了老年人出現虛汗的原由,自然也要想辦法去解決它。綜上所述,老年人出現虛汗,無異於 腎陽缺失,情志失調,肺氣虛弱,脾胃有恙 四種原因,一一解決即可。
腎陽缺失,情志失調,肺氣虛弱,脾胃有恙,分別怎樣處理?
「腎陽缺失」。 常見中醫補充腎陽的方法就有很多,例如 仙茅,狗肉,肉桂等 ,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亦或是一些傳統補充腎陽的中成葯,比如 金貴腎氣丸等 ,但需要注意,人體陰陽調節平和才是宗旨,切不可補充過多。
「情志失調」 。就情志方面而言,並沒有什麼具體的葯物能夠緩解,更重要的,還要看老人自己調節情緒的能力,保持樂觀的情緒。可以選擇 嘗試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比如跳舞,運動等,將負面的注意力抵消,轉移,情緒也就能有所改善。
「肺氣虛弱」。 尤其是現在秋冬時節,養肺很重要,中醫認為「白色補肺」,多多嘗試 蓮藕,山葯等食物 ,養肺健氣,或有療效。
「脾胃有恙」 。因脾胃而出現的虛寒症狀,多因經絡擁堵,上熱下寒之緣故,嘗試利水疏通 ,健養脾胃的白術,茯苓,或能解決淤堵之患 。
但老年朋友需要注意的是,文章提到中葯亦存在毒性,還請在中醫和葯師的指導下進行。 健康 安全,仍然是首要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