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成植物人怎樣通過老來網視頻認證
你可以把老人的手機加上微信,在加上老來網,然後通過視頻讓看一看老人就行了
『貳』 老來網:用最低成本獲取老年用戶,搭建互聯網養老生態圈|36氪銀發經濟沙龍
關於老來網:
老來網成立於 2015 年,母公司「智慧眼」是以生物識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核心的科技企業。依託人臉識別技術,老來網為人社部門解決管理發放
養老金過程中的「社保認證」難點,讓用戶在手機App端完成社保認證過程,並藉此觸達到 2.5 億參保離
退休人員,搭建包含醫療、金融、直播、電商等服務的互聯網平台。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老來網業務已經覆蓋國內 20 多個省市,注冊用戶超過 1500 萬人,每日新增 4 萬多人,月活用戶超過 300 萬,市場佔有率達到 95%。今年,老來網也開始嘗試
老年大學、金融理財、直播社交等新業務。
用人臉識別解決 2.5 億老年群體的社保認證痛點
我自認為不了解
老年人,也不懂養老產業,那我今天為什麼站在這里分享關於銀發經濟的觀點呢?
因為全國 2.5 億老年群體有一個剛需,大家都需要領養老金。其中有 1.5 億老人已經可以通過刷臉認證來領取,這就是智慧眼在做的事。目前我們已經覆蓋了全國 20 多個省市,以廣東為例,我們鋪設了 1 萬多台終端,覆蓋每個社區,老人只要在設備前照一下,養老金就會自動到賬。
這么做是為了防止養老金流失。兩年前,新聞聯播曾報道,內蒙一個社區管理員冒領了 80 多位已經辭世老人的養老金,牽動了 2000 多萬元國家資金。所以政府一定會嚴格把控社保養老金領取流程,但傳統手段都太過低效,之前是要當面確認,給老人帶來很多負擔;後來換成指紋,真的有公司開發了一套便攜指紋儀,但很多老人的指紋是開裂的、無法識別,有的老人認證不通過把社保局的櫃台給砸了。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開始將人臉識別應用到社保上。在中國,人臉識別一定有兩個很關鍵的落地方向,公安和社保。為什麼呢?因為公安和身份證有關系,社保和社保卡有關系。
但有時候,我們在公安做了項目卻收不到錢,業務無法持續,因此我們開始重點關注社保。社保方向有一個優勢,公安主要想悔乎好識別逃犯,逃犯是不想被認出來的;但社保要領養老金,在人臉識別效果不佳的時候,用戶也可以容忍多花點時間、多識別幾次,也讓我們的技術能夠快速落地、持續迭代。
智慧眼成立於 2009 年,目前營收也有幾個億,主要來自政府工程。我們主要有三塊業務,一個是公安的人臉識別;一個是手指靜脈識別,指紋容易被復制,但靜脈血管的分布很難被盜用,現在我們正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以及一些地方銀行推進技術落地;第三個就是社保、醫保領域的生物識別,同時基於此構建一個公共服務平台,也是我今天主要想講的。
以社保認證為入口,構建公共服務平台
我有一個觀點,移動互聯網分為上下半場,如今很多公司都是上半場做消費型互聯網出來的,像 BAT 這樣的巨頭。但到了下半場,只懂消費互聯網並不夠,還需要和產業緊密結合。
回到老來網,我們不是做電商出身的,現在的用戶轉化做的也不夠好,但我們最大的優勢是獲客成本非常低。我們從沒有打過廣告,甚至由於早期體驗做得不太好,網上還有很多差評,但我們能實際給老闆姓帶來幫助,因此很快速地獲取到了一大批用戶。
我們有一個也做社保金的同行,去年拿了 5000 萬元的融資,這證明健康養老產業正在起來、市場也非常關注中老年行業。
老來網的優勢在於用戶量級非常大,今年開始我們在逐漸完善界面、開始做用戶運營,因此也需要對外發聲。今年藉助36氪Pro·WISE 沙龍這個平台,我們也是首次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老來網的一些情況。
老來網的誕生很有意思,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做平台的,老來網早期只是智慧眼的一個版塊,我目前自己投資了將近 3000 萬在這個領域碧鉛。後來,智慧眼要上市,老來網當時有點像「拖油瓶」,我們就把它獨立出來。
但現在不一樣,經過幾年發展,老來網已經有了平台化的特徵。2016 年的時候,老來網獲批了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國家級「互聯網+」重大工程項目,當年有幾個和我們一起獲批的項目,轉手直接把公司以 15 億頃派價格賣掉了,今年年底這個項目就可以驗收了。
在做項目評審的時候,有一個院士問我:「邱建華,你知不知道國家在努力推動養老產業建設,各個地區各個單位花了很多錢,卻沒有得到好效果,老來網最大的特點是獲客成本低,你們可以嘗試一下養老服務平台的模式」。
我們希望讓老來網成為老年人登錄互聯網的入口。
老來網給自己的定位是老年社會化服務雲平台。全中國 2.5 億老年人當中,有 1.2 億左右是農民,有 8000 萬左右
企業退休人員,還有幾千萬是事業單位退休員工。這些人當中,企業退休人員最重要,他們群體大、也有錢,一般平均
退休工資在 2-3 萬元。退休之後,這些人和企業沒關系了,就要交給社會,也就是
退休金發放、政策活動溝通、年節慰問等都要由社區來承擔。
所以我們雲平台也要以社區為依託來構建。這裡麵包括民政的居家養老服務,包括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包括醫保及長期衛健,長期衛健的評估服務等等。舉個例子,全國有 4000 萬卧床不起的老人,原本需要一個個上門調查去找到這些人,平均下來每個人的成本是 200 多塊。但老來網用大數據的方式可以解決 80% 的問題,剩下 20% 用上門。我們建設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因為老來網涉及到很多敏感數據,不能都放在雲端太不安全。我們也有自己的深度學習集群,夜以繼日地做大數據訓練。
依託社區,搭建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的生態圈
從產品角度來理解老來網,這張圖是我們的精髓。
首先是通過資格認證大量獲取老年用戶,目前是 1500 萬,最近我們新簽約了幾個人口過億的大省市,預計今年底能達到 2000 萬。
用戶來了以後,我們做兩件事:其一是公共服務,依託社區整合社保、民政、衛健、醫保等服務。中國養老是個 「9073」 的模式,90% 是家庭自我照顧、7% 是社區居家養老、3% 是機構代為照顧,所以說,有 97% 的老年人都生活在社區周邊。要做中老年服務平台,核心是要基於社區來搭建模式。
做這些公共服務,能夠幫政府減少麻煩,低成本服務好中老年人群,同時也會給老來網平台一定的公信度。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會從居家服務、電商、金融、旅居、健康管理、老年大學、直播等多個方面嘗試商業化。
以長沙為例,我們在長沙有 200 多個社區上線了,這是我們其中一個社區的管理界面。工作人員在自己的界面可以看到,這個社區有 3500 多個人,有多少人認證了、多少人沒認證;如果社區想組織一個活動,我們的 App 也能讓工作人員馬上通知下去。
大家都知道,政府也在推動居家養老,全國都建立了很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但這過程中有個很大的問題,這些服務方的服務效果沒辦法監測,不知道你是否提供了服務,也不知道服務的好不好。所以我們作為第三方平台,也可以讓政府監管到平台上的這些服務方。
在 To C 方面,今年我們比較重點的是推出了老年大學和直播。老年大學我們主要做線上課程,全國現在有 7 萬多所線下老年大學,我們希望給他們提供 SAAS 平台,老年大學可以使用老來網的 SAAS 系統去做班級管理、學員管理、信息管理。另外,今年 10 月我們計劃推出直播板塊,12 月會全面上線,推出直播是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文娛生活。
當然,在商業化這方面我們會相對保守,不會激進地推進,基礎的原則是不要欺騙老人。現在有不少想找我們買數據的公司,要是我們賣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能賺不少錢,但我們不會干這么缺德的事情,做養老事業一定要有底線。
對老來網來說,問題有很多、優勢也很突出。目前在老年群體里,用戶量第一的是騰訊,有 8000 萬,用戶量第二的是今日頭條,第三就是我們。從體量來看,我們明年應該會來到第二,但是用戶到平台來干什麼?還需要我們在運營層面再做豐富,我們也希望借36氪的平台與更多同行交流,商討深入合作。
『叄』 退休職工認證的老來網怎麼變了呢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時代和人民需求的變化,老來網自然也會發生改變。
啟用「老來網」手機APP後,廣大離退休人員可以通過「老來網」手機APP進行生存認證,自己在家即可用手機操作,不用到社區進行認證。該APP的使用對於年輕人來說既簡單又快捷,但大部分老年人對手機下載功能不是很熟悉。針對此情況,為使轄區老年人能夠輕松在家下載「老來網」手機APP進行生存認證。
一是加強人員培訓。通過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老來網」手機APP的操作方法,要求所有網格員、工作人員均會使用「老來網」手機APP,方便指導轄區老年人安裝APP進行使用。
二是強化業務指導。對前來咨詢的群眾進行答疑解惑,幫助下載認證等工作,讓退休老人學會下載和認證。三是「手把手」上門指導。針對轄區部分離退休人員高齡、行動不便、生病等特殊情況,由網格員採取入戶上門的方式開展,指導家屬幫助完成認證。
『肆』 怎樣在手機上幫老年人年檢
1.在APP軟體裡面下載老來網手機APP
2.首次登錄需要注冊一個用戶名和密碼
3.用新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
4.點擊裡面的社保進行認證,拍照認證。
5.一個老人往APP賬號可以綁定八個人進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