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飯量忽然減少是什麼原因

老年人飯量忽然減少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3-07-03 10:12:21

『壹』 我的爺爺80多歲了,這兩天感覺老人飯量減少,底氣不足也沒那麼足,好擔心,不知是什麼情況

年紀大了身體機能在加速退化,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的老人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況,想辦法挑一些可口的食物試試看看是否有幫助。

『貳』 老人吃飯老是沒胃口是什麼原因

老年人沒有胃口不想吃飯是脾胃虛消化慢產生的應該健脾胃補氣可吃山葯黃芪山楂煎水喝開胃健脾

『叄』 造成老年人消瘦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消瘦的原因

生理變化

①老年人牙齒部分或全部脫落,咀嚼功能減弱;

②老年人味蕾數目明顯減少,味覺減退,對食物刺激的敏感性降低,食慾下降;

③老年人食管、胃、腸黏膜變薄,肌纖維萎縮,易發生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便秘、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疾病,進一步影響了老年人營養物質的攝取;

④老年人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降低。約40%的老年人由於唾液分泌減少而出現口乾,這不僅影響了口腔的自潔作用和對澱粉的消化作用,還增加了口腔感染或潰瘍的風險;

⑤老年人小腸黏膜上皮細胞數目減少,絨毛活動減弱,腸壁血管硬化,小腸供血減少,主要表現對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A、胡蘿卜素、葉酸以及脂肪的吸收減少,營養物質缺乏的危險性增加。

精神因素

老年人常因退休產生失落感,或因喪偶、孤獨或兒女不孝等不稱心事件情緒低落,導致食慾不振和消化功能紊亂。

慢性病

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應限制某些營養物質的攝入。在患有慢性病的情況下,機體的代謝產物會加重疾病的進展,需要限制某些營養物質的攝入,如普通慢性腎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肝病患者需要限制脂肪的攝入等。

長期使用葯物

長期使用葯物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老年人常因多病共存而服用多種葯物,長期服葯會影響食慾及多種營養物質的吸收。

過瘦的老人的飲食安排

過瘦老人有兩條飲食原則:一是攝入的能量一定要夠,每頓飯飯量不能太少,只有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體重才會增加;二是所含的蛋白質要夠,肌肉的合成依賴於蛋白,特別是優質蛋白,平時應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一般來講,老年人過瘦往往與家庭飲食習慣有關,自己往往很難糾正,想要治療少肌症,必須讓營養科醫生進行指導,因為並不是吃什麼蛋白都能長肌肉,食用的量、時機、種類也是有講究的,這些都需要專家的科學配比。一日三餐應做到均衡飲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3大營養素必不可少,還要包含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等。

老年人養生誤區

一:吃的菜煮太爛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歡先將蔬菜焯一遍,然後就放水裡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麼的。其實這就將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了,吃到最後就是吃了點纖維,沒有什麼營養價值。所以,老人們最好別用“爛菜湯”式做法。“先洗後切,急火快炒,多吃涼拌,品種多樣,顏色選深。”是老人做蔬菜的20字要訣。

二:長期吃粥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齒缺損者常見,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也有少數講究葯膳的人用吃葯粥作為對疾病的輔助治療。據觀察,長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動力較差,如果吃粥的量過多,難 以很快排空,會感到胃部不適;以同樣體積的粥和米飯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長期吃粥,得到的總熱量和營養物質不夠人體的生理需要,難免入不敷出。

所以,吃粥和吃葯粥雖是養生一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體很虛弱,或是治病需要。老年人患牙病應積極治療,應鑲牙補牙。飯不妨燒得爛些,也可吃面條,長期吃粥並不適宜。

三: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並發症,危害老人健康。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鈣的含量),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量補鈣,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症,並會引起並發症,比如腎結石、血管鈣化 等。

四:經常吃不加熱、或熱不透的剩飯剩菜

飯菜里的各種營養素都會隨著存放時間延長而逐漸損失,時間越長,損失越多。相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而言,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損失相對少些,但長時間存放的飯菜,還是要防止蛋白質發生變質,脂肪發生酸敗,碳水化合物發生霉變。

另外,剩飯菜產生亞硝胺幾率也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如果吃時再不熱透,還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引發胃腸疾病。柳鵬提醒,老年人腸胃功能比較脆弱,盡量不吃剩飯菜。

五:吃飯越清淡越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也患上了富貴病,因此也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飲食清淡,這樣的想法雖然沒有錯,但是也不能太過極端,吃素也不能一點葷菜都不吃,也是需要適當的吃一些葷菜的,營養專家提醒老年朋友,飲食應葷素搭配,不偏重於葷也不偏向於素。樣樣都吃一點,這才是人體收支平衡的最佳狀態。

老年人的護理用品

1、翻身床

長期卧床的人,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老人的清潔工作,怎麼活動,怎麼給老人按摩擦洗身體,特別是老人伺候另一個老人的情況,把卧床老人扶起來都是很困難的事情,這時就會想到買一個護理床,基本都有翻身功能。方便護理。預防褥瘡的產生。市場上價格一千到一萬不等,根據功能和材質不同,價位不同,家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購。

2、老人輪椅

輪椅或是排便輪椅適合的老年人就是頭腦還清醒,沒有完全失能,或者是自己能吃飯,但其他的做不了,比如下地,洗澡,上廁所。人嘛都是想呼吸新鮮空氣,享受陽光的,老年輪椅重要性就在此了,護理人員或是兒女可以把老人推出來曬曬太陽或是公園走一圈,輪椅此時很有必要的。

3、大小便護理儀

有一些老年人可能是意識不太清晰,或是大小便失禁,或是兒女工作重,不能時刻守護身邊,這時候全自動的大小便護理儀就顯的很重要了,他代替了人工護理最臟最累最不願意做的活,自動感應大小便,然後沖洗烘乾。屋裡也無異味。同時也避免了異性護理的尷尬!目前國內有五六家做此類產品的,價格從幾千到2萬多不等,材質和舒適度、設計的人性化是這類產品的賣點。家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購。

4、拐杖

許多人習慣性的將拐杖稱之為人的 “第三條腿”,拐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高的作用,它現在幾乎就是老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它不僅可以幫助老年人起到輔助的作用,還可以幫助老年人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現在的老年人離不開拐杖,現在拐杖還有一個非常好用的地方,就是幫助那些腿腳不方便的人進行恢復,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漸漸地從困難到簡單,到最後的不需要拐杖,自己正常行走。

5、防褥瘡氣床墊

『肆』 老人吃不下飯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因為年齡的關系,老年人飲食常常會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出現吃不飯的現象,下面是我整理的老人吃不下飯的原因,歡迎閱讀。
老人吃不下飯的原因
1、伴有精神因素的食慾不振

一些脾氣、性格怪異的老人,特別是精神抑鬱的老人往往都存在著食慾不振的疾患,這些老人動輒就發脾氣,一點不順心就大發雷霆,對身邊的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這些老人往往還伴有失眠、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多疑多慮等,在醫學上往往將此類患者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2、伴有消化不良的食慾不振

有研究表明,如果老人長時間的進食不好,食慾不振而且伴有消化不好的,大約有超過50%的可能是因為胃癌、胃潰瘍及酒精相關性消化不良,其次為功能性消化不良、食道炎、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如果老人同時還伴有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則有可能是潰瘍性疾病,特別是要謹防消化道癌症的可能。

3、缺鋅是老人味覺功能降低的原因

食不知味的老人還要多吃一些鋅含量高的食物,如牡蠣、扇貝肉、香菇、白蘑、芝麻醬、豬肝、山羊肉等,其中牡蠣的含鋅量最高,是補鋅的最佳食物,建議老人每周吃一次牡蠣。 放慢節奏慢慢嚼 進餐時多咀嚼、細嚼慢咽,可以 *** 唾液分泌,以幫助更多的食物分子和味蕾起作用,從而增加味覺。平時,也可多食肉乾、水果乾、堅果等耐嚼食品,通過不斷地咀嚼鍛煉唾液的分泌,讓味蕾保持活力,減慢味蕾的萎縮速度。 另外,每頓飯五六成飽,保證就餐前有一種飢餓感,能使味蕾處於興奮狀態,辨味功能和食慾也處於良好的狀態。有吸菸和大量飲酒習慣的老人,還要戒菸和控制飲酒。
治療老年人食慾不振的方法有哪些
健脾法:適用於食不知味,疲乏無力,大便稀溏,或有貧血的老年人。可用白扁豆30克,炒黃,研碎,水煎服,一日一次;或用山葯粉適量,熬粥食用,每日一次;或炒豆芽,加醋調,每日食用;或用黃芪10克,黨參10克,加水略加燉煮,當茶飲用。食用茯苓餅也有一定效果。

開胃法:適用於食慾不振、胃脹打嗝的老年人。可用陳皮 6克,生薑3片,開水300毫升,浸泡10分鍾即可服用,每日一次;也可用醋調苦瓜,每日一次,佐餐食用。每天點按足三里穴,每次5分鍾,每天2~3次,堅持一段時間,能強健脾胃功能。

生津法:適用於食慾不振,口腔乾燥,缺乏唾液,舌紅少苔的老年人。可用烏梅6克,山楂10克,開水泡服,當茶飲用;或川椒3克,麥冬10克,開水泡服,當茶飲用。也可口含橄欖,或者梅子、杏子,任其生津。
調理脾胃不和的方法有哪些
細嚼慢咽更有利於脾胃健康,這樣能減輕它的負擔,所以易消化、溫度適宜、可口的食物最受胃腸的歡迎,而那些過硬、過燙、過冷、過辣、過粘、油炸、腌制的食物應該離我們的嘴巴遠遠的。

定時、定量和有規律的進食,如果你看過有關長壽老人們的新聞報道,應該可以發現:他們的飲食習慣非常的有規律。從不暴飲暴食,總是定點吃飯和睡覺,飲食極有規律。所以,定時定量的飲食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

胃、腸最怕冷,有胃腸疾病的人都知道,當胃腸不適時,抱個熱水袋捂一會兒就會舒服些。這說明體內寒重,因為胃屬土,主黃,面色發黃時說明消化功能不好,發暗時說明寒重,這時,就不能再吃寒冷的東西了。寒冷之物之所以會引起胃腸的不適,是因為寒冷會使胃腸的血管收縮,影響食物透過消化道的黏膜化生為血液。
如何讓老年人擁有好胃口
第一,器質性的衰老會導致老人味蕾逐漸退化,舌頭對味道的感知力變差,加上腸胃蠕動能力減弱,消化酶減少,都會導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第二,老年人的代謝水平本來就比年輕人低,能量需求得少,攝入自然也少,這樣才能保證供需平衡。

第三,葯物也是造成老人胃口下降的主因。祛火葯、抗生素還有一些降糖葯都會對腸胃造成一定損傷,導致胃口變差。加上許多老年人都是長期服葯,葯物的慢性 *** 更是不可小覷。

如果老人飯量減少的幅度不大,並且能保證基本的飲水量和運動量,平時看起來精神不錯,子女也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如果短時間內老人胃口突然變差或者根本吃不下飯,以至於影響了日常活動,就要警惕是不是疾病作祟了。有研究顯示,20%的癌症病人,早在確診前四五年就會食慾下降。

此外,老人的心理狀況也要多關注,不明原因的食慾減退也許是抑鬱症的前兆。 如果想要幫爸媽保持一個好胃口,子女需要做到:

一是多陪父母吃飯。愉快的進餐氛圍,不僅會增加老人對食物的興趣,還會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二是少食多餐,一次進食過多會導致吸收困難,把一頓飯拆成兩次吃,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了。

三是給老人做飯一定要松軟,可以適當放些醋調味,有開胃的功效。

四是鼓勵老人多活動,讓身體的代謝機製得以正常運轉。此外,定期監測老人體重,就算飯量小點,如果體重穩定,也不用過於擔心。但要是體重突然下降,就要有所警惕了。

『伍』 老年人體重減輕會是什麼原因

老年人消瘦的常見原因有:1、營養不良,長時間進食減少或營養結構不合理,如蛋白質、脂肪攝入較少也會導致消瘦。2、疾病原因,如腫瘤、嚴重感染、肝病、腎病、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甲亢等;3、一些精神疾病,如嚴重焦慮、抑鬱,或睡眠障礙,均會造成食慾減退導致消瘦。4、劇烈運動,大量消耗能量,而營養及能量不能得到及時補充,也是引起消瘦的原因之一。

『陸』 老人突然吃飯少徵兆

人類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大器官的功能也會逐漸衰退,特別是腸胃功能會相對減弱,老年人在飲食方面遠不如年輕人,不是什麼都可以隨便去吃的,吃了不易消化的就會影響腸胃正常功能,一旦出現老年人不喝水飯量少的情況要怎麼辦?

俗話說人老先老腳,所以一定要多運動,每天出去散散步,做些力所能及的運動,身體能量得到了消耗,自然就會有餓的感覺,對於不喝水飯量少的老年人,這種狀況將會得到改善。
注意休息
老年人睡眠質量相對來說也變差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補覺,不要因為睡不著就不睡了,充足的睡眠對身體的健康相當重要,只有休息好了,才會改善不喝水的情況,飯量自然也就慢慢會變多。
飲食要清淡
老年人消化功能不如年輕人了,所以吃的東西盡量清淡一點,老吃油膩的食物是造成飯量變少的原因之一,因為脂肪攝入多,人不會有飢餓感,不想吃飯也屬正常,所以一定要清淡飲食。
多吃蔬菜水果
老年人不喝水飯量少的情況下,可以多吃蔬菜水果,一方面蔬菜水果里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容易被人體吸收,另一方面蔬菜水果含水量相對也多一些,可以彌補老人不喝水造成的身體失水。
保持愉悅的心情
心情對於人的健康影響很大,整天鬱郁寡歡的人,身體好不到哪去,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樂觀,不要遇到一點事情就想不開,心情不好導致不喝水飯量減少的老人,一定要多出去走走,跟朋友聊聊天,只要把心情調整過來了一切都會好轉的。
及時就醫
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現了不喝水飯量變少的情況,建議還是要及時就醫,早一點去醫院檢查出病因,對症下葯,以免延誤病情,有些嚴重的病情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對病人來說出現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飯量忽然減少是什麼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佛教孝順父母因果故事 瀏覽:266
父母不考證怎麼辦 瀏覽:916
女的拿養老保險是幾周歲 瀏覽:411
政治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瀏覽:928
70歲以上駕車 瀏覽:268
老人如何補氣血吃什麼葯 瀏覽:364
觸動孩子孝順的視頻 瀏覽:841
念親恩重陽節作文 瀏覽:356
老年人披搭 瀏覽:242
社區老年的活動調查問卷 瀏覽:876
城鎮退休養老金標准 瀏覽:413
長老人斑怎麼祛掉 瀏覽:225
少女和父母吵架如何處理 瀏覽:936
養老金每個月交兩千多退休可以領多少錢 瀏覽:725
德山鎮都有什麼養老院 瀏覽:711
小時候的父母對你說過哪些善意 瀏覽:315
現在醫院退休年齡嗎 瀏覽:968
工人工作31年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108
老年痴呆老人總是發呆 瀏覽:525
古鎮醫院做體檢報告多少錢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