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脾胃對於人體的重要性是什麼
1、脾和胃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它們之間的關系卻極為親密。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講脾不離胃,講胃不離脾,脾胃是整體概念,包括整個消化系統。
2、脾與胃在生理上息息相關,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胃功能不好,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所以臨床上患者往往同時出現食慾不振、飯後腹部脹飽、消化不良等症狀。
脾胃之所以被稱為「後天之本」,主要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賴於脾胃輸送的營養物質,是生命健康的軸心力量。脾胃有問題,不但影響食慾、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相反,脾胃健運,能讓身體氣血充足,保證各個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
3、脾胃好能長壽。研究發現,在排除老人身體活動量、人口學特徵、營養等影響因素後,脾胃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風險更低。
(1)老年人披搭擴展閱讀:
脾胃對於人體很重要,脾胃不好會有以下症狀:
1、脾胃濕熱證:表現為脘腹脹悶、納呆、惡心欲嘔、口中黏膩、渴不多飲、便溏不爽、小便短黃、肢體困重、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2、寒濕困脾證:表現為脘腹脹悶、口膩納呆、泛惡欲嘔、口淡不渴、腹痛便溏、頭身困重、舌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膩、脈濡緩或沉細。
3、脾氣虛證:表現為食少納呆、脘腹脹滿、食後脹甚、飢時飽脹、大便溏稀、肢體睏倦、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淡黃或萎黃、舌淡苔白、脈緩或弱。
4、脾陽虛證:表現為食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白少華或虛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小便短少、舌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5、胃陰虛證:表現為胃脘嘈雜、飢不欲食、或痞脹不舒、隱隱灼痛、干嘔、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結、小便短少、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
『貳』 脾大的老人每天的飲食都應該吃些什麼
少吃不宜消化的食物 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平時飲食清單為主 並配合中醫積極治療 。 平時多做舒緩的運動,盡量少做劇烈運動..比如深呼吸..愈加..等等..吃的方面少吃辛辣的東西.比如辣椒.蒜,大蔥等.最主要的還是自己調節心理壓力..脾氣上來的時候想想.深呼吸幾下。 在正常狀態下一般摸不到脾臟,如果仰卧或右側卧位可能觸摸到脾臟邊緣即可認為是脾大,近年來B超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發現了一大批用手摸不到的「脾大」,在健康體檢中B超顯示脾大者約佔15%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用手摸不到的,B超顯示脾大是經過實際測量的,即是真正的大,能較早地顯示脾增大,當用手能觸及脾臟時,脾臟已增大到一倍以上。 引起脾大的原因有: (1)感染性脾大。各種急、慢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黑熱病、血吸蟲病、瘧疾、病毒性肝炎、敗血症、晚期梅毒等. (2)鬱血性脾腫大。斑替氏綜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門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 (3)增生性脾大。見於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惡性淋巴瘤等。 (4)其它。脾臟惡性腫瘤較罕見、脾臟囊腫、播散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雪氏病等。 因脾臟大原因較復雜,除少數人為生理性外,都應在醫生指導下尋找病因,並要定期復查。 因為脾大就會對人體起壞作用了,所以以往主要是採用手術切除脾臟。切除脾臟有好處,可以糾正脾大對人體的危害,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不足。全脾切除後將改變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現脾臟過濾功能消失,IgM減少、調節素和調理素水平降低、T淋巴細胞系統出現紊亂、外周血淋巴細胞數量以及淋巴細胞轉換率明顯下降,導致爆發感染的機會顯著增加手術創傷大、費用高。還有一些肝功差、腹水、低蛋白、嘔血等條件差者無手術條件。 人們對心臟、肝臟可能較熟悉,而對脾臟可能較陌生,脾臟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是一個重要的儲血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臟在全身防衛系統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脾臟本身的疾病較少見,比如脾腫瘤,但是人體其它系統的疾病可以繼發脾臟改變,會出現脾大現象。比如常見的有肝硬化、肝癌、特發性門脈高壓症會出現脾大,還有一些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攤、何傑金氏病、白血病等也會出現脾大。 脾大最多見的疾病還是肝硬化、肝癌。